[边城戴呐]戴呐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8-11 19:00:01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第一篇戴呐:《边城》的影评论文

  作为根据沈从文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边城》近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今天给大家带来影片《边城》的影评的论文。
  一、影片分析
  (一)剧本
  影片的剧本改编尊重原著,具体将在第二、三部分讨论。
  (二)选角
  饰演老船夫(爷爷)的是冯汉元,为国家一级演员,长期参与戏剧演出;饰演翠翠的是戴呐,她是导演甄选良久的结果;傩送二老由石磊饰演;此外还有刘汉朴,饰演船总顺顺;刘魁,国家二级演员,饰演天保大老;金风,饰演杨马兵等。
  在选角上是贴合原著描述的,尤其是戴呐和石磊,前者是青涩秀丽,正应翠翠的单纯内敛;后者外在形象文质彬彬,和“傩送美丽得很”相符,及得上“岳云”的诨号。
  (三)表演
  1. 老船夫(爷爷)的饰演者冯汉元的表现是影片中最值得点评的,茶峒乡人淳朴厚实的一面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边城》这样一个平缓的故事里,几乎全是文戏,自然演员的表情就占据了很大的表演空间。冯汉元在表情的把控上十分精到:和杨马兵喝烧酒时的开怀,或是与翠翠闲谈逗趣时的意犹未尽,笑容都恰到好处,眉须相映,憨厚可掬;忧心孙女的婚事,在与人谈及时或是沉思时,不断地眨眼,微微摇头,空咀嚼着嘴;与翠翠商量事儿时的语重心长,就在低头抬头间微蹙的眉间;雷雨将降之夜,他从窗口边回头,两颊鼓动,欲言又止,把那一份绝望融进了整张脸…… 配上动作上更加出彩,送傩送二老和脚夫过渡后,出于愤愤之情,老船夫在他们身后举了几下拳头,这时脸上的焦急与恼怒很搭调。此外,演员本身的年龄恰合角色,在步态和步速上的轻重缓急十分自然。
  在表演中占据另一重要分额的是对白。冯汉元在台词上颇有功力,最为明显地从气音中体现,不论是叹是笑,他从喉咙深处发出的气音都为台词的串接起到了自然的承接作用。再有就是轻重音,他在说台词的时候轻重有致,听着很接地气,在老船夫上街置办端午节货时与屠夫和菜农的对话中,两方对比,立见高下。除了说出来的,还有一段唱出来的《千浪滩》,这段清唱很朴实,对乡里的民风有所展现。
  2.翠翠的饰演者戴呐,年龄小且没有表演经验,动作表情都有些欠缺的地方,尤其是表情,细微的情感把握得不太好,因而缺少变化,但眼神到位,情绪感较大的哭笑也不成问题。没有表演经验也有好处,在“爱情”这种题材里,年纪小的戴呐有一丝发怵,或者说是一点不知所措,恰好把翠翠在爱情里的那一分青涩懵懂给表现出来。
  戴呐在影片中遇到最多的对话是关于婚嫁之事的,爷爷不止一次与翠翠谈及此,或调侃,或严肃,每回都是在不同的事件发展形势下展开的,翠翠有娇羞、有微恼、有回避,都是短短一句话,因而在语气上的把握比较难。戴呐作欢快壮胜过哀伤,对上爷爷的玩笑话时,天真活泼的气息活脱脱,真有些娇嗔得可爱。当然,她说词的艺术性是有所不足,碰上纠结复杂的内心活动时,短台词能用力的地方寥寥无几,细感受就会察觉出一分刻意。也许是对着人容易紧张,戴呐在影片中对着大黄狗的几次说白倒是自然有张力。除开对白,虽然影片没有让戴呐唱歌,但她还有一小节的儿歌独白,很可惜这节儿歌诵得不好,断句不均,加上儿歌本身不压韵,听起来像是卡了词的课文选段背诵,也就散失了音乐美,成了仅为还原原著情节的赘述。
  总的来说,戴呐还是撑住了这一角色。清丽的形象和比较自然的表演,附着与该角色作为同龄人的相似思绪,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合乎期待的翠翠。
  3. 天保大老和傩送二老,这两个角色的演绎中规中矩。原著中两小伙都是“结实如小公牛”,影片中相对来说大老会壮实一些,刘魁把“豪放豁达”放在举手投足之间,跳水游泳一幕他做得干净利落。石磊像是淳朴版的白面小生,外形和气质贴合二老。他在动作上没多表现也就不好评价,但在对白上他说得较轻柔,加之眉目跳动,一口白牙,尤其是翠翠给他撑船那一场戏,给人感觉是温柔得很,气魄少了些,不过在角色形象塑造上还是成功的。
  4.船总顺顺和杨马兵的戏份不多,身为配角,在人物背景身份上的呈现被影片省略了,人物性格自然就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刘汉朴和金风的表演挑不出什么毛病,对剧情的自然承接起到了作用罢了。
  (四)摄影和剪辑
  摄影方面,碍于当年的技术问题,在夜戏上是硬伤。夜里光源严重不足,人像轮廓边缘模糊,脸部凹凸的明暗突出,场景就几乎是看不见了,只剩一片黑。这在翠翠初遇傩送二老那场戏尤为明显,背景画面几乎是成片的黑色,特写镜头有打光,翠翠的脸还看得清,肤色黑黝的金平(一名水手)和傩送二老大致上和背景融在一起,只有白牙和带油光的一点脸颊在发亮;接着翠翠回家下山时,有几桢看起来就像一副白色的肩袖在飘着。室内的情况也是如此,有时即使是白日里也是漆黑得很。这些情况虽然影响观感,但没有借用人为光源却也使得画面真实自然。虽然条件有限,但是在画面安排上合理有序,主次分明。例如,拍摄渡船时的固定机位和赛龙舟时的镜头移动,主体被摄物始终在画面中心,一目了然。
  剪辑方面,都是硬切换,在白天黑夜的切换里会显得有点突然,不过倒也没大碍。此外,影片故事整体上是时间顺序,但在开场不久有个两年前的回忆,从翠翠回味般的眼神直接切换到两年前的画面开始展开,也会显得突兀。
  (五)配乐
  影片的配乐由中央乐团作曲家刘庄负责,他曾在1963年为电影《小兵张嘎》配乐。《边城》中,多次响起芦管独奏的《娘送女》:开场时就奠定哀伤的基调;待翠翠见过别家的新娘轿子后、爷爷忧心落泪时、夜里爷孙女俩谈心事时、大老死后爷爷在河边祭奠时,一次次衬托和强化人物情感变化;至尾声,镜头由翠翠孤单的身影挪至崇山峻岭,《娘送女》一直在耳。对比原著能发现,影片在爷爷死后,翠翠拜完了爷爷又去了母亲的坟前哭喊了一声,所以其实《娘送女》这一配乐是影片音乐乃至内涵的核心,揭示了母女共同的悲伤命运,为爱而哀。
  影片配乐最集中的地方是在爷爷病重那一日夜,从琵琶启奏,然后芦管独奏,同时叠加了悬念式的引调,循环反复,至雷声处最高潮。雷后爷爷独占窗前哀思,这时竟然加入了婴儿的哭声,然后镜头转向翠翠,这种隐含的手法很妙。除此之外,吊脚楼上妓的弹琴伴唱、赛龙舟和抬花轿时的锣鼓声以及灵堂做法事的木鱼声等等,承袭原著的描述,把文本所不能承载的音乐性呈现出来,对民间乡土风情的还原度很高。
  (六)旁白
  《边城》的旁白得从两方面说——有声旁白和字幕旁白。
  有声旁白的配音选择的是相对轻柔和清晰的女声,对于这样一个爱情故事来说比较合适。“亲爱的观众,我用电影给你们讲个故事”,这是影片的入场方式,这说明了该旁白是具有主观性的,但是在影片中,旁白更多的还是起到客观的承接作用,在叙事中没有带入情感。当然这并不关键,关键是该女声语调太无力,像是每个字都是小心翼翼地念出来的。原本客观的旁白能减弱旁白本身的存在感,但是因为这样过分轻柔的语调,使得有声旁白很抢戏乃至跳戏。
  再说字幕旁白。影片中人物所有的心理活动都由字幕旁白来展现,这种做法很累赘。电影语言是将文字影像化,心理活动可以通过人物表情和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来表达,再不济,统一由有声旁白负责也可行。影片使用字幕旁白的处理既无法将人物心理活动很好地传达,还可能引起反感。
  ------------------------------------------------------------------------------------
  二、与原著的对比
  比对原著文本,影片在情节上没有多做修改,对白也基本照实还原,偶有几处不同无关痛痒,现列出部分片段比对并稍作分析:
  (一)第4分钟,
  影片:爷爷让翠翠拦住给了渡河费的渡河人,将钱归还,并说:“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但其实留下了一个小钱。
  原著:对白在第一部分,但是拦人还钱和留下一枚铜子是在第六部分的开头,而且爷爷有给渡河人烟叶。
  分析: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助人渡河这事是爷爷的日常之举,书中将细节分散来塑造形象,而影片将关于助人渡河的细节整合起来一并呈现能够避免再用画面赘述相关情节,也能够突出形象特点,只是没有解释爷爷给了烟叶这一点,可能会让观众对爷爷的私欲有所误会。
  (二)第50~53分钟
  影片:天保大老与傩送二老躺在草地上互诉心事,相互明白了彼此对翠翠的心意,后来在城中河边的船上说定,轮流为翠翠唱歌,谁能打动翠翠这门亲事就归谁。
  原著:“那哥哥同弟弟在河上游一个造船的地方,看他家中那一只新船,在新船旁把一切心事全告给了弟弟”,后来是沿着河岸走进了碾坊,在碾坊里说定了决定翠翠亲事归属的办法。
  分析:这些地点并没有多大寓意,不按原著来安排没有问题。影片选择了草地让兄弟俩对话,显得俩人亲近无隔阂;选择在船上说定解决办法,是为了之后大老就地跳水游泳,为塑造一种豪放旷达的人物形象而服务。
  (三)第80~82分钟
  影片:爷爷在河滩边找正在修船的顺顺说话,询问关于二老与中寨王船总女儿结亲之事的真伪。
  原著:爷爷是去顺顺家里,与离开牌局的顺顺进到书房说话。
  分析:在叙事效果上没有差别。
  (四)第85分钟
  影片:旁白——大雨,冲刷着一切;大雨,也冲刷不了一切。
  原著:无此表述。
  分析:这句旁白在爷爷的绝望感受之后出现,很好地表达出一种命运观,是对片中人物的经历的感叹,很有张力。
  -------------------------------------------------------------------------------------
  三、改编评价
  说起改编电影,“忠实原著”是一个硬标准,这是通常衡量一部影片改编成功与否的关键。影片对原著的改动很少,几乎完全按文本叙述顺序来剪辑电影,大部分情节都有拍摄,没删节多少内容。在细节上也有讲究,例如过渡人的配件多样化,来体现过渡的普遍性。所以说,影片首先是忠实于原著情节的,这一点是成功的。
  但是否真正“忠实原著”还要考究其对于原著内涵的承载。《边城》原著塑造了一种桃花源的概念,弱化了时代背景,描写一个小城中的爱憎与哀乐,以小见大,呈现一个民族的喜与忧。(他们既并不想明白这个民族真正的爱憎与哀乐,便无法说明这个作品的得失,——这本书不是为他们而写的①)。经影片呈现,虽有乡民之间的生活互动,但仅止于现象,还来不及使观众深入感受小城民风,就转到主线——翠翠的爱情故事。这样全片看下来,关于作品的感受延伸也就止于对翠翠经历的叹惋,没能很好地表达出沈从文先生提倡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②”。此外还有一点,影片弱化了杨马兵这一人物的存在,也没有告知观众此人曾在年青作马夫时为翠翠母亲唱歌但没被理会一事。沈从文曾表示:“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 ③”,“这书用《边城》或《山城》、《小城》才能同军人有关系,同屯戍军相关照,正因为翠翠父亲还是戍军,顺顺是军人,照料翠翠的是马兵。兵士同城池是不可分离的④”。杨马兵苦笑自己当年没被翠翠母亲理会,如今却成了翠翠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这一段其实是点睛之处,没有呈现出来甚是可惜。因而,从原著内涵上来探讨,影片还是有所欠缺。
  总的来说,影片优点多于缺点,磨剧本、选角、配乐等都看得出有用心,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将《边城》这样淳朴的故事影像化,已经很出色了。
  参考文献:
  [1]沈从文.题记[N].大公报文艺副刊,1934-4-25.
  [2]沈从文.沈从文文集 第11卷 文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3]沈从文.题记[N].大公报文艺副刊,1934-4-25.
  [4]余时.写在<边城>的书边上.大公报,1983-6

第二篇戴呐:电影《边城》观后感


  《边城》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故事片,由凌子风执导,冯汉元、戴呐等主演,于1984年上映。影片改编自沈从文同名小说《边城》,讲述了民国初年湘西山区一个偏远小镇茶峒城发生的故事。下面我们为你带来电影《边城》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电影《边城》观后感篇一
  《边城》,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名作。沈从文系凤凰人,一生都难以忘怀家乡,特别是沅水,因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此为环境题材的,《边城》是其中代表。
  故事发生在湘西一个风光秀丽,人性质朴的边远小城,即使是战乱年代,仍保有一方净土的小城,讲述了翠翠及其祖父,天保大老,傩送二老等人之间发生的事。以翠翠的感情为主线,描绘了湘西生动的社会风俗,优美的环境,纯朴的人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学过《边城》之后,不禁会为湘西美丽的环境,质朴的风情所吸引,在大脑中尽情勾勒美丽的画卷,陶醉于青山绿水中,陶醉于端午龙舟的火热中,陶醉于人们之间的朴实情感中,心随着翠翠的一言一举而起伏,为她欢喜,为她悲伤。
  翠翠作为主人公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的纯真和善良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在文字的描绘中,我可以想象出她美丽的样貌,质朴的微笑,这大概是影视作品所不具有的优势,文学作品留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在心中描画一个自己欣赏和喜欢的形象。
  然而,在看过《边城》的影片后,我却发现影片中的翠翠和想象中的差别很大,就样貌而言,自然不能过于苛刻,必定现实和想象总是会有差别,但有一点真的出乎我的所料,影片中的翠翠是个很沉默的角色,很少或者几乎见不到她有什么笑容,这对于我的想象简直是一种颠覆。在我的想象中,翠翠应该拥有美丽而灿烂的笑容,因为这应该是自然山水养育的少女最明显的特征,笑容是一个人心灵的映射,从笑容中我们便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体会出她的心灵是纯洁还是狡诈,是开心还是忧郁。总之,在我看来,翠翠的笑容是不能没有的,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遗憾。
  电影《边城》观后感篇二
  曾经我是多么期望能够观看《边城》的电影版,但即使如此也无非法弥补我目前的大失所望之感。
  当初《边城》吸引我的是语言和情节,迁移到电影上来,语言风格体现的效果并不佳。除去人物对话,导演大人只能用他的镜头诠释沈先生陛下干净的乡下风情和人文气息,不断放慢镜头的移动速度,好让观者仿佛隐约能回忆起书中的只字片语。甚至导演天真地加上了一段非人非鬼的阴间女声,这便注定了《边城》是部悲剧,悲得让人心里压抑。于是在蜗牛景与魂灵声的参杂之下,情节终于缓慢发展起来了。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我闭着双眼道:要不是想看看演二老的人长得帅不帅(非常现实的观念),用耳朵就能把整部电影看完,类似给盲人看的电影。故事的场景不是爷爷在和别人喝酒聊天打探情报,就是翠翠呆呆地撑渡船。这完全破坏了原著的意境。或者从根本来看,《边城》并不适合拍成这样的一部电影。就像现代闲着无聊,硬是把《诗经》的情诗拿来谱曲演唱,一是曲子特难听,二是毁了情诗原来的风骚。
  而《边城》唯一使我认可的是人物性格拿捏得挺准。确实,农村的人个个都憨厚的有点傻,又充满南方人的特点,说话喜欢九曲回肠的和别人绕弯子,或者打着“玩笑话”的幌子说出那些必定被人怀疑为真实的真话。爷爷是个典型例子,他的犹豫不决在某种程度上毁了翠翠和二老的结缔良机。但正因为此演员的演技较高明,再加上其他演员的全力配合,把观众的心揪得紧紧的,透不过气来,也就停止了思考。观众们却一面表现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气势,思想邪恶点儿的就私下唠叨生米为何不让它煮成熟饭。可演员的演技把他们迷惑得忘记了这儿只是一个被封建迷信思想笼罩千余年的小农村。所以反而我赞叹谋导演的分析能力及用人之道的精明。
  沈先生如果泉下有知我写了这么一篇评论,他一定能够猜测得出中国果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并且法律已健全、言论已自由。
  电影《边城》观后感篇三
  早不记得什么时候学习的《边城》这篇课文,也不想去查阅资料告诉我,或许是中学的时候吧,我还有印象,只是有些模糊。今天,看过这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沈从文先生笔下那个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湘西小城,再次勾起我的记忆,好向往那个优美的地方。
  外公年逾七十,身体硬朗;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外祖父是个摆渡人。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郁郁寡欢,最终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课文是这样的,电影也是这样的。中学那会儿,我还是个什么也不懂的丫头,似乎和文中的翠翠年龄相仿,可我只看情节,看的是热闹,看完就算,至于当时老师告诉我些什么,我早已不记得了,模模糊糊有什么淳朴的乡土民风之类的,还记得那个地方很美。
  现在再看电影,感受颇深。岁月给我了太多成熟的思想,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我的心情随着电影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我喜欢那个有山有水,民风朴实的小镇,喜欢那里人们悠闲自在,有些原始的生活方式,看着电影,我甚至向往那个地方,想去实地感受一番,也想去那里生活,真美!看着善良的翠翠和勤劳帅气的傩送燃起朦胧的爱情小火苗时,真为她们高兴。可隐约中我还是记得这是个悲剧,但是我真希望编剧不要破坏这么美的乡村生活,让他们各得其所多好。可惜,生活不是我想象,电影也不是我想象。
  那个暴风雨之夜,爷爷和翠翠的爸爸妈妈一样永远离开了她,只剩下翠翠守着那个茅草屋,守着那只渡船,好在唯一忠诚也很通人性的大黄狗依然不离不弃。电影画面停留在那条清澈见底的河上,河上有那条渡船,渡船上有翠翠,让我忘不掉的是,翠翠那忧郁、期待的眼神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山依旧,水依旧,翠翠大了些,孤单无助更多了。生活中也一样,很多似曾相识的风景,一年又一年将我远远抛弃,越来越远,永远不能把我带回那个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中。我不得不承认,原来回忆只属于过去,永远只能是过去

第三篇戴呐:沈从文与湘西凤凰的故事


  沈从文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沈从文与湘西凤凰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沈从文与湘西凤凰的故事
  故乡在每个人心里都永远是一片温馨的沃土。而回乡对游子来说又永远是一个节日。作为作家的沈从文,他对故乡的依恋更是比别人深厚一层,因为故乡不仅养育了他,还养育了他的作品。尤其是在晚年的时候,故乡常常在他的梦中萦回。
  一
  一九八二年,他终于有了一次回乡的机会。五月,沈从文回到了湘西凤凰。
  京城,虽然有百尺高楼和繁华的夜景,但故乡豆绿的小溪和朴素的吊脚楼总常在沈从文的缅想之中。对每一个去看望他的故乡人,他总是有谈不完的话:
  古朴的傩堂戏;
  倾斜的王村石板长街;
  旧时能听到老虎叫的保靖县城;
  沅水边陡峭的箱子岩;
  还有民歌和印花布别致的工艺……
  他不止一次的说过,春天,我要回故乡去,最好能坐上小船在白河里游游。
  他果然回来了,虽已是满头银丝,却有着春光作伴。
  黄永玉老家的楼子前,岩坪里坐满了人,栽在院里和摆在矮墙、石墩上的各色各样花儿,蔷薇、玫瑰、金银花……或红或蓝或黄,使整个院子芬芳氤氲。而人们头上,又是棕榈树和梨子树擎起的一团团绿云。
  春光真是很知心。
  这是他第三次回乡,也是最后一次。
  二
  自一九二三年离开湘西,屈指算来已有六十多个年头了。六十多年故乡时时在梦中。第一次回乡于今也有五十多年了。
  那时沈从文经过十年的奋斗,已经写出了许多短篇小说,北京、上海的报纸、刊物响亮地登载着他的名字。他不再是懵懵懂懂独闯京城的年轻士兵,他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多产作家了。
  那是一九三四年初,母亲病重的消息由电报传到了北京,新婚刚三个月的沈从文不得不离开夫人打点南下。
  他从北京坐火车到了长沙,又从长沙坐汽车到了桃源。再往前面便没有公路了,沈从文只好请朋友花十五元钱租了一只新船,向万山丛中的湘西逆水而上。
  船是一只刚打的,用桐油油得金黄黄的。舱里也很干净,水手一天要用拖布拖洗好几回。水手一共三人,一个五十三岁的人在后面掌舵,顺便管篷管纤索;两个人在前面撑篙。因为是冬天,水小,滩便显得浅而多,撑篙的时节多。好在舱里只沈从文一个人,又没有货物,负担也不重。若遇到了平缓处的长滩,只需悠悠地荡桨。一旦到了几个有名的急滩,前面两个人就得下船,背着纤索,手脚并用地在河滩上、岩坎上爬行。
  船行得极慢,沈从文整天蜷在船上的被窝里,十分寂寞,为了打发时间,安排无聊的心情,他有时在心里与妻子对话,有时用冻僵的手写信,文字不能表达心情和岸上风景的时候,就用带来的一盒盒彩色蜡笔画画……
  坐了十一天的上水船,又下船步行了一天,终于回到了故乡。
  这是他去京后第一次回凤凰,一晃十年过去了。人长了十岁,于是看那些熟悉的东西,梦中梦了许多回的事事物物,都变了样。
  地方小了,街道窄了,人口多了。去见过了昔日的上司陈渠珍,又看了些儿时的朋友,便安心地守在母亲的床前,尽一个孝子的责任。
  其时,湘鄂西的红军不断打仗,中央红军有转移湘西的意图,加上沈从文与共产党人胡也频、丁玲的亲密关系在地方上有所闻,作为湘西中心的凤凰,某种笼罩的气氛对沈从文很不适宜。他在家里只住了三天,便又匆匆离去。
  这一路上给夫人张兆和的几十封信,被他发展成后来的《湘行散记》,为现代文学散文宝库留下了一束鲜花。
  (1981年夏,沈从文、张兆和夫妇在寓所 )
  尔后,是一九三八年初,北平沦陷后,他和一些文化人逃出了北平,在长沙巧遇从浙江嘉善前线抗击日军受伤准备回沅陵疗养的六弟沈荃,兄弟俩一同回到沅陵。沈从文在沅陵那个大哥的别墅住了三四个月,以后便去了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这一次没有回凤凰。他利用这段时间所获得的材料写了好几篇关于抗日的小说。
  三
  第二次回故乡是一九五六年的事了。
  沈从文度过了建国初个人的一段政治危机,这一年被选上了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馆也聘请他担任了织锈研究组的兼职顾问,几家报刊也开始向他组稿,他的心情比过去有了好转。年底,政协组织了一些委员去湖南考察,沈从文也是其中一位。他们在长沙考察了省博物馆、庙宇、岳麓山,还看了梅兰芳在长沙的演出。
  二十余天后,沈从文离开省城回凤凰。
  自抗战起,南京政府迁往重庆,为撤退需要,开通了一条湘西公路,汽车可以一直开到凤凰。沈从文是十二月十八日下午四点多钟回到家乡的。
  因为是公差,他被安排住在县政府的大楼里。每天都有人陪着参观学校、新建筑,听汇报,看电影。
  与前一次回乡一样仍觉得街道窄小,两边的破烂建筑相当多,摆小摊子的老太婆还是用烘笼向火。
  可感欣慰的是,大哥成为本地各事顾问,很受人尊重,大嫂身体很好,侄女朝慧长高了,也很漂亮。后来,沈从文将朝慧带去北京并收为养女。
  县城本来还有许多古建筑的,可惜拆除了很多。石莲阁本是县城八大美景之一,却正被改建为医院,阁中的精美塑像白衣观音,含笑如活,被人抬到一个牛栏里放下,一尊艺术品被看成了一堆破烂。另外,手工编织的苗族、土家族织绵,无人织货。
  沈从文还利用这次回乡机会去挂了祖父母、父母的坟。他写道:大嫂背了个竹笼,装了点腊肉、橘子,正值细毛毛雨,各戴一个斗篷,一切很像是屠格涅夫《猎人笔记》里所描写的。
  离开凤凰,州政府又把沈从文留了三天。给沈从文美好记忆的是听苗歌。大家坐在两个炭火熊熊的火盆边,把各种好听的歌轮流唱下去,一面翻译一面唱,一面剥吃着拳头大的橘子。老歌手歌声低沉,略带一点鼻音,充满一种不可言说的深厚感情。
  一个年轻女歌手,有些害羞,老把一双手插在绣花围腰裙里边。不拘唱歌和说话,总天真无邪地笑着,沈从文用最好的语言描写了她:“像是一树映山红一样,在细雨阳光下开放。在她面前世界一切都有是美好的,值得含笑以对,不拘唱什么,总是出口成章。偶尔押韵错了字,不合规矩,给老师傅和同龄指正时,她自己就快乐得大笑,声音清脆又透明,如同大小几个银铃子一齐摇着,又像是个玻璃盘装满翠玉珠子滚动不止。”
  这一回,他还考察了泸溪县沓虎剪纸,回京后写下了关于湘西剪纸、挑花、绣花的优美议论体散文《沓虎剪纸花样》。
  美中不足的是,没能听到辰河高腔。这个从小就听迷了的剧种,曲牌多,唱腔用唢呐伴奏,善于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具有高亢、深沉的特色。同时艺人表演朴实,有着浓厚的泥土气息。为了弥补遗憾,后来黄永玉回乡时专门找老艺人给他录了许多段子带去北京。
  四
  又是三十年过去了。眼前的沈从文已八十出头,到了耄耋之年了。未老的是那颗对故乡的眷恋之心。一到凤凰,他就四处奔走。
  他去县民族工艺厂,看那些花被面、花带子、壁毯,细细观察这些编织物上的图案。
  他和乡亲们驾着长而窄的小船,从东门码头顺流而下,在船上,他看不尽岸上的水碾、吊脚楼、青山和小溪。
  苗乡的赶场别有一番情趣,他去了阿拉场上,看银匠打首饰,看卖猪卖鸡的人怎么样以只数来算账,看卖瓜果的如何以堆数来讲价。在小吃摊子边,他高兴地端起了一碗放有辣椒粉的米粉,有滋有味地品尝起来。
  他还去参观了明代遗址黄丝桥古城。这是一个保存得非常完整的古城,整个城墙均用大石头砌成,至今,垛口、四门完好如初。
  从古城门出来的时候,遇上了三个苗族老妇人,他走上前去,一个个问着:
  “你好大了?”
  “八十四。”
  “你好大了?”
  “八十五。”
  “你呢?”
  “八十七。”
  问完,他自己笑了,说:“看来,我还只是个小弟弟哩。来,来,我们照个相吧。”
  这一次,在黄永玉的安排下,他还和一伙乡亲们、赶来看热闹的文学爱好者们到河滩上烧篝火宰羊烤羊吃。
  (沈从文、黄永玉叔侄合影)
  五
  五月十三日下午,在黄永玉老屋花木繁茂的岩坪里,县里几位民间艺人为沈从文和夫人演唱了傩堂戏的几个折子。锣儿鼓儿一敲起的时候,我看见沈先生就开始激动了。《搬先锋》是“还傩愿”中的一节,一个女艺人唱了起来:“正月元宵烟花光,二月芙蓉花草香……”当唱到“八月十五桂花香“时,沈先生也手舞足蹈地跟着唱了起来。他流泪了,掏出一块小手绢轻轻揩着。
  艺人们唱完,沈先生送走了他们,但是,他还沉醉着,黄框眼镜后一双眼睛红红的,仍然盈着泪水。他对我们说:“这好,这些曲子我们小时都会唱,读书时常听人唱通宵,这也是我们逃学的理由。”“文学工作者要从中汲取营养。这比一些洋歌好多了。”
  他还说:“我的《边城》电影开头要用这个曲子。”我想起在北京他也对我谈起这些音乐,说比李谷一、李谷二唱的好多了。他爱故乡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只是张兆和先生在一边还清醒着,担心地说,这些东西是好,不知道外头人能接受不?
  六
  五月二十二日上午,一位精瘦的老人来到了黄永玉老屋与沈从文见面。
  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们俩竟相互拥抱起来,接着又各自伸手抚摸着对方的前额、鼻、颊和下巴。
  来人叫向晓晖,沈从文在保靖陈渠珍部下军务处当司书时,向在庶务处做事,那个时候,两人来往颇多。以后向在交通部所辖昆明的一个部门谋事,与在西南联大教书的沈先生又相处了三四年。后来虽是天各一方,但二人书信往来也颇多。
  这回相见有半个世纪相隔,向晓晖老人从抚摸中感觉到沈先生脸上各部位与过去相差不大,只是脸颊的边沿较以往肥厚些,也许这是戴了假牙的原因。
  向晓晖老人带来了一封沈从文四十年前在西南联大执教时写的一封信,递给他,看着四十年前自己的手笔,沈先生说:“真是一件趣事。”
  又带有一本书。沈先生多年给向晓晖所送书籍,本来是保存完好的,不料在安徽屯溪日本飞机轰炸中损失殆尽。现在这本是向先生身上随时携带的,也不知是谁人私自拿走过,本以为再也见不到了,不想过了两年在南京街头旧书摊上又重新购得。
  谈信,谈书,二位老人又谈及在保靖时的情景。
  那回沈从文与陆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6519/

推荐访问:边城戴呐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