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城山图片]四川青城山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8-10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四川青城山篇一:四川青城山导游词


  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下面是相关四川青城山导游词,欢迎欣赏与借鉴。

  四川青城山导游词【篇一】
  青城山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文化灿烂、历史悠久,所以有人形象地说,青城山既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才女。美女的特征是一个字——“幽”,才女的灵魂是一个字一一“道”。先说幽。青城山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文化灿烂、历史悠久,所以有人形象地说,青城山既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才女。美女的特征是一个字——“幽”,才女的灵魂是一个字一一“道”。先说幽。
  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它象清丽脱俗的仙女,写一下这个“幽”字,就是“山”里藏着“丝丝”,意思就是说,青城山里蕴藏着丝丝不断、连绵不绝的生命力呀。‘
  多年来,青城山的平均气温一直都是15摄氏度,非常宜人,年平均降雨量是1300毫米,非常湿润:也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青城山风景区的林木总面积达2350公顷,可以说是植被繁茂,晶类众多,仅木本植物就达110余科、730余种,既有挺立在庙观旁的参天大树,又有丰富多彩的原始森林和壮观秀丽的大面积人工林,其中的古树名木有银杏,它是世界上稀有的最古树种之一,俗称白果树,最著名最神奇的是青城山天师洞银杏,传说是张天师手植的,高50多米,径围20米,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被四川省林业厅正式封为“天府树王”,它有很多白果笋密集下垂,极为壮观,是青城山的镇山之宝,是中国道教诞生、发展的见证。另外,青城山还有大量的楠木、唐衫、棕树、珙桐等珍稀树种,青城山的花卉资源也非常丰富,青城幽兰驰名中外。青城山的森林植被,都有很高的生态、科研、旅游价值,是大自然遗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植被丰茂,林木有情,空气自然也就十分新鲜有灵气。
  此外,青城山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的野生动物有197科50多种。禽鸟约200余种,鱼类品种有20余种,野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20多种,属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还有青城玉鸦、红嘴相思鸟、杜鹃鸟、娃娃鱼等等。
  最早用“幽”字形容青城山的,是唐朝诗圣杜甫,他在《丈人山》一诗中写道: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后陆游赞叹青城说“坐观山水气幽清”,近人吴稚晖更是直接说:“青城在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剑阁、三峡、峨嵋皆无逊色。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这就是常说的“青城天下幽”的来历。
  青城山与道教的关系,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可以看到道教的整个发展历史。远在东汉顺帝
  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青城山支脉鹤鸣山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据说他“会三界万神于青城黄帝坛下,立二十四治”,也就是将当时的四川及汉中的部分地区划分为二十四个教区,分别管理,所谓“治”,与乱相对,含有管理、有序、安定、文明等内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
  青城山的历史极其悠久,在青城山的东麓发现的芒城古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建立了城郭,正是以此为中心,才繁衍、发展出了后来震惊天下的古蜀文明。到了秦代,青城山就已经成为皇帝敕封的国家祭祀山川的圣地,在当时,全国也只有18座山川享受这种国家祭祀的待遇。青城山的得名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座山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4就象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所以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道陵张天师以清城山为基地创立天师道,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一致,山名就没变。唐代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当时的皇帝唐玄宗非常崇信道教,唐朝李氏天下都非常重视道教,据说是因为道教教祖老子姓李名耳,与李唐同出一家。对青城山道佛之争这段公案,玄宗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顺势把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四川青城山导游词【篇二】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乘车前往大约需要20分钟,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时间,给诸位介绍一下青城山的概况。
  青城山距离成都市区63公里,因景区青山环列,林木繁茂,终年幽静清凉,历来是川西著名的游览和避暑的胜地。又因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影响广及全国,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听出青城山的基本特点了;那就是离都市最近的、自然景色清幽和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风景名胜地,而且还要加上六个字:保护相当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青城山与都江堰景区联名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的专家充分肯定。当然,“眼见为实”,一会儿大家亲临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宛如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唐初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这个故事并非传说,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
  道教文化
  据地质考察,青城山形成于1亿8千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山体抬升时受强烈挤压,岩层破碎。起伏较大,褶皱明显,所以山形千奇百怪,绝壁深壑,断崖裂石,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传青城山区有36峰、8大洞、72小洞、共108景。一百单八是一个吉祥数字,表示景点很多,但人们更向往的是这里满布山岭的古木森林和蜿蜒山路上那无尽的清凉幽意,以及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保护完好的宫观建筑艺术。
  说到道教文化,由于道教在青城山两仟多年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历代高道的主持和经营,青城山一直作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护。可以说,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历史传说、饮食习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渗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发展也有几个起落。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崃山系的鹤鸣山(今大邑县境)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因张陵被其弟子尊为“天师”,所创道教也叫“天师道”。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到南宋时,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创清微派,以行雷法为能事,将内丹术与符咒术相结合,称“可以驱邪,可以治病,可以达帝,可以啸命风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为“雷渊广福真人”,一时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兴旺起来。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张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练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后来陈在四川官员的帮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并封他为“碧洞真人”。
  从此,青城山道系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城山吸收了各地道士,原来丹台碧洞宗的格局有所改变,但其在道教中仍是很有影响的一支。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青城山道士易心莹被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其后,傅元天道长也被选为中国道协副会长,1992年当选为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所以,研究道教文化的人是不可不来青城山的。

四川青城山篇二:描写青城山风景的作文

  篇一:暑期作文《游青城山》
  今天,我妈妈和我去青城山玩。
  青城山美丽的风景,被称为青城世界安静的名誉,它是深山,安静的小径,山花香,鸟儿的滑稽,安静的溪流。。。。。。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观光,到青城山是我的梦想。今天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来到了绿色城市山。
  我们来到山脚下,第一个人吃点东西进入山里。山环境是如此的好!有很多昆虫在树枝上的微博,像一群合唱团唱歌。
  我们逐渐走进山里,山昆虫的鸣叫越来越多,交织在一起,仿佛欢迎我们的到来,为我们唱歌。
  山是非常陡峭,越爬越疲劳最后,我们真的不动,然后乘缆车慢慢达到山峰。我们有一点休息,每个人在路上吃两个黄瓜下山。
  在竹林里,我发现每个竹子几乎完全一样。我问我的妈妈:妈妈,为什么这些竹子是相同的厚度?妈妈不确定的答案:可能以后种植它。我喜欢理解 了解点。
  我们在月亮湖停了下来。湖上闪耀着天空的荣耀,真水光闪亮的一面好啊,想到月亮湖比西面,化妆总体实惠。
  慢慢地,日落闪耀红土。我们会不情愿地离开美丽的青城山。
  篇二:作文 游青城山林记
  青城山,似峨眉,春林意占漫山石。
  山似水,林似鱼,遍眼树林如得水。
  水流长时腐山泥,无可新沙换旧泥。
  高风近日掀叶尖,难阻嫩叶往高攀。
  山林径曲崎狭窄,寅时进观鸟振翅。
  日出随众过虚道,上下经林雾缠身。
  绿山溪碧少鱼虾,雾围霾里曼松林。
  瀑水飞过木桥溅,哗哗流水湿衣夹。
  海客高足论瀛洲,岂知三丰过百步。
  越人古今奉天姥,安懂青城道家观。
  吾今繁览山林美,却看此处别天地。
  银杏生地松桂梅,白云始处雾霾雨。
  篇三:游“青城山”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现在我们已来到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道教发源地之一——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青城山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于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建福宫。建福宫坐落于丈人峰下。诗人陆游有诗描写当时的建福宫是“黄金篆书榜金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岩岭划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观宫内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遗址,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
  我们已进入了青城山的山门。请大家回头望,这里写有几个大字“青城天下幽”。为什么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呢?原来,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我们将进入前山。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引胜亭。从这里有两条路可以上山。走左边这条路,只能步行上山,将经过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景点。今天我们选择右边这条路,乘坐索道上山,到达上清宫。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上清宫。在这里,我们将有机会欣赏到日出、云海、圣灯这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圣灯尤为奇特。上清宫是观赏圣灯的最佳观景处。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实际上,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想看日出的游客,明天一大早可以到观日亭去看。好了,大家辛苦了,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我们将去参观老君阁和其他景点,希望大家好好休息。明天上午九点在这里集合。
  篇四:青城山游记
  青城山是一座可以修炼身心的好地方,也是很多武侠大师修炼的长居之地。也许因为它与世隔绝却又不失情趣,给人身体的享受和心灵的熏陶。
  夏季爬青城山,就像走进一间冰室,沁人心脾。当我们从闷热的成都赶往青城山,一进景区,慢慢地心静了,身体凉爽了,心灵清逸了。若不是一直爬一直动,休息一会浑身清凉。爬山的疲惫感瞬间变成了前行的动力,让身体的每个细胞动起来,才能保持身体正常的体温。
  踏着青石路,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仿佛进入了魔幻3D世界。青苔在古树上,休养生息。苍翠的树干和灵动的青苔,相得益彰。偶尔树间洒落的阳光就像来自天堂的一道霞光,给这片古朴的树林增添了神秘的气息。置身其中,用人眼贪婪地欣赏着,享受着,共存着,似乎自己也成为其中的一员。随着山势的转动,水声的变化,时而人多时而人少,每逢大的瀑布,凶险的地势,人们总忘不了要多待一会,毕竟这种亲临其境的感觉,不是任何图片与视频所能替代的。我想,这也是游山玩水的魅力所在吧。出去走走,总能收获,或视觉,或心灵。
  青城山最曼妙的风景就是水,山与水的配合与修炼,形成了各种形态的水。地势平缓处,溪水与岩石缠绵婉转;地势陡峭处,溪水变成汇成一股清泉,在山涧飞扬跋扈,给平静的山间多了一丝灵动。那一丝丝的水,像雾,像雨,撑着油纸伞,忽远忽近,也能让人在这大山深处产生文艺和浪漫情怀。水的化学性质是无色无味,然而这里的水,用它的声音,用它的温度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它于大山深处,却自由自在,玩得多姿多彩。时而成片,就像一帘幽梦;时而温顺,像在悄悄诉说;时而奔放,像一个野孩子;时而闲散,喷发出细碎的水珠,像自己发动的喷泉;这里的水,不是水,像极了一个调皮的孩子,给人无限欢快和希望。有山有水,必然也有桥。正是因为这一座座的桥,把这些山群连在一起。这里的桥配合着山的古朴幽静,颜色和形状都是树皮纹路,走在这样的桥上,就像身处电影桥段,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成了别人眼中的一幅美景。
  坐在临河而设的小客栈,吃着当地的野生菜,感受大河扑鼻的沁凉,听着涔涔水声,每每走过桥上的人都能成为别人相机里精彩的瞬间。坐在缆车上,开始的很担心觉得一根绳索一个框不结实,但是看着缆车慢悠悠却极有力道地前行,我知道我的担忧是多余的,适应之后,索性享受群山环绕,一个神秘的世界就在我们脚底,感慨人类的伟大。
  篇五:美丽的青城山
  暑假,我跟爸爸公司里的几个叔叔阿姨一起去了成都的一个中外闻名的著名旅游圣地

四川青城山篇三:四川青城山导游词怎么写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四川青城山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游客:
  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四川青城山。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XX。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乘车前往大约需要20分钟,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时间,给诸位介绍一下青城山的概况。
  青城山距离成都市区63公里,因景区青山环列,林木繁茂,终年幽静清凉,历来是川西著名的游览和避暑的胜地。又因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影响广及全国,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听出青城山的基本特点了;那就是离都市最近的、自然景色清幽和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风景名胜地,而且还要加上六个字:保护相当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青城山与都江堰景区联名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的专家充分肯定。当然,“眼见为实”,一会儿大家亲临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宛如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唐初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这个故事并非传说,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
  道教文化
  据地质考察,青城山形成于1亿8千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山体抬升时受强烈挤压,岩层破碎。起伏较大,褶皱明显,所以山形千奇百怪,绝壁深壑,断崖裂石,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传青城山区有36峰、8大洞、72小洞、共108景。一百单八是一个吉祥数字,表示景点很多,但是人们更向往的是这里满布山岭的古木森林和蜿蜒山路上那无尽的清凉幽意,以及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保护完好的宫观建筑艺术。
  说到道教文化,由于道教在青城山两仟多年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历代高道的主持和经营,青城山一直作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护。可以说,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历史传说、饮食习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渗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发展也有几个起落。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崃山系的鹤鸣山(今大邑县境)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因张陵被其弟子尊为“天师”,所创道教也叫“天师道”。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到南宋时,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创清微派,以行雷法为能事,将内丹术与符咒术相结合,称“可以驱邪,可以治病,可以达帝,可以啸命风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为“雷渊广福真人”,一时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兴旺起来。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张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练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后来陈在四川官员的帮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并封他为“碧洞真人”。
  从此,青城山道系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城山吸收了各地道士,原来丹台碧洞宗的格局有所改变,但是其在道教中仍是很有影响的一支。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青城山道士易心莹被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其后,傅元天道长也被选为中国道协副会长,1992年当选为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所以,研究道教文化的人是不可不来青城山的。
  山门
  各位贵宾,现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辉煌的山门和后面青翠入云的山林,总是让每一个来客感到—股浓浓的幽意,急于走进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请不要着急,让我们先看看山门旁的建福宫。
  建福宫,在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黄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够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够驾御风云,宁封帮助黄帝学会“龙跷飞行”之术,打败了蚩尤,统一华夏,被黄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
  建福宫的建筑面积1196平方米。前建亭楼映衬,后有丹台翠林,门额建福宫三字是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前殿叫“长生殿”,供的是晋代高道范长生。正殿是宁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间是太上老君,被尊为道教教主,左是东华帝君,即神话中的东卫公,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师,右为道教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殿堂板壁上有张三丰祖师的诗。楹柱上挂的394字的“青城长联”,写景说典,有兴趣的可以一读。
  索道
  进山门,我们右行去月城湖坐索道上山。这一条林间山道首先进人眼帘的是路旁并立的雨亭和翠光亭。
  青城山的游山道上散布着许多的桥、亭和牌坊,与林相配,因山取势,形成意趣不同的风景图画。山亭多取枯树为柱,以树皮盖顶,树根为凳,枯枝古藤为装饰,符合道教的清静无为,回归自然,与青幽的山景浑然一体。亭型也随景而异,有随路转折形成的三角亭怡乐窝;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伫立峰顶的八角亭息心亭;还有山路穿过而减柱的卧云亭,有随山势而成弧形的凝翠桥,这些山亭都应景造型,命名切景,又配有贴切的楹联,更富有诗意。各位在游程中将会不断看到。
  月城湖到了。这里原有一股甘泉,名叫“丈人泉”。1985年人们在此筑坝拦水,形成湖泊。我们过湖乘索道缆车直达上清宫。从高处往下走,比步行登山省时省力,也就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游览了。索道全长980米,采用安全舒适的循环式吊椅载客,游人凌空观景,眼界开阔,别有情趣。
  各位朋友,现在顺路下山。我们今天看到的青城山比它以往的任何时候更青幽、更美丽,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也比任何时期更多。这是因为,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青城山的自然面貌和宫观亭阁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保护,1999年,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正式申报自然文化双遗产,政府又投入大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青城山焕发了青春,更加靓丽。
  大家就要离开青城山了,如果有的朋友想带土特产回去馈赠亲朋好友,我介绍四样青城山有名的特产:白果炖鸡、洞天乳酒、青城贡茶、洞天泡菜。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3862/

推荐访问:四川青城山图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