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8-09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骤篇(1):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阅读答案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注,——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 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1、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2.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
  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自己的话说说“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分)
  5.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6.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7.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儿。作者精心地选择这两个色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色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绿叶繁茂 红花凋零(意近即可)
  3.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4.写出了雨点稀疏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风”“雨”情态各1分)
  5.B
  6. (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7.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骤篇(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更多热点杂文阅读欢迎访问(www.ruiwen.com/wenxue)。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注释
  疏:指稀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鉴赏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讲解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功效一醒觉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神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路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因而,她急问清算衡宇,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若何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气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 “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骤篇(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阅读答案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作。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注,——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 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1、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2.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
  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阅读答案
  1、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儿。作者精心地选择这两个色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色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绿叶繁茂 红花凋零(意近即可)
  3.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二:
  1.用自己的话说说“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分)
  2.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3.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4.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阅读答案
  1.写出了雨点稀疏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风”“雨”情态各1分)
  2 。B
  3. (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4.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5)“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6)作者采用委婉含蓄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二
  (1)“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 ”。
  (2)“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 ”;“肥”、“瘦”分别形容 “ ”。
  (3)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4)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5)仿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学现象,也是“学以致用”的有效练习。请从李清照《如梦令,画线的三句中任选一句进行仿写。(不必仿整首词,只要意思连贯、押韵即可。)
  仿写示例:
  如梦令
  昨日河洲散步,看见红白无数。试问何怪物,却道袋装弃物。禁塑,禁塑!还我清清江渚。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阅读答案
  (1)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2)叶和花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4)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5)如:“昨晚发烧呕吐,今早舌干口苦。“咳嗽,咳嗽,高烧不退依旧”等,不要求平仄、用词的严谨,只要与被仿句字数相等,意思完整、通顺连贯、押韵即可。如果仿句意思前后不相干,给1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3754/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