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五蕴皆空]五蕴皆空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8-09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五蕴皆空:谈谈《心经》的“五蕴皆空”


  生命就是一个“五蕴”(色、想、受、行、识)。我发现南怀瑾讲述《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一书中对五蕴有很精采的讲解。以下是我自修《心经》的一次小总结。
  “色蕴”包括了“四大”:坚固的“地”、湿性的“水”、热能的“火”和动性的“气”。因此我们身体的气、脉、血、热能都是属于色蕴的范围。我们看见的天空的那个空,里面有我们凡人肉眼所看不到的气(空气)、水(水汽、湿度)等,所以属于色蕴,不是“五蕴皆空”的空。

  对我们人而言,“四大”造色。“四大”造出形形色色的事物,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种性质:
  (一)有形可指的如山川草木、眼耳口鼻、笔墨桌椅等;
  (二)有象万寻的如长短方圆、青黄赤白、甜酸苦辣等,以及许多抽象观念皆是。
  我们将各种肉眼看到的东面(称为“色相”)给它安上一个名,于是就有“方”、“圆”、“山”、“水”等等的“名”。“色相”又可分为三类:
  (一)我们肉眼所看见的一切实物,是属于“可见有对的色相”;
  (二)“不可见有对的色相”如人的性格、思想等;
  (三)“不可见无对的色相”如宇宙普遍性。
  “不可见有对的色相”与“不可见无对的色相”这两种“色”不能离开我们心理而独自存在。“可见有对的色相”因为是实物,分明是客观独立存在的,那佛法说“空”、 “无”,对前两者而言,我们凡夫比较容易接受,但对有“实物”的“可见有对的色相”说成是“无”、“空”,那不是狡辩吗?
  非也!“色空”应该是这样理解的:世上所有东西都由“四大”组成,这包括上面讲到的“实物”(如桌椅等),然而“四大”的地、水、火、风这些“名”,就如上面提到的山、水等的“名”,都是“假名”,都是因为我们凡夫子为了整理观念而“发明”的。“实体”或“不实体”是我们主观的评价,所以一离开主观的状态,说是客观性的“实体”就不存在了。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说屋前有一棵“芒果树”,这说法要经过一个 “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活动过程:首先感受(“受”)到这一棵高大带有青缘的“东西”,联想起我过去认识过这样一种“东西”便是树,树上有我过去认识过的“芒果”,有了这“想”,将这些过去“收集”的影象,和眼前做见的这“东西”对比(这是个“行”的过程),最后我们认得这“东西”是一棵“芒果树”,这是“识”的作用。
  所以我们看到的“色”,包括上面提到的例子桌椅、山水、树等,都得经过“五蕴”这种程序过程后方能成立。我们因此得到的结论是“色”是我们心理的表象。换句话说,离开了五蕴,才能真正了解“空性”。
  “受蕴”包括感觉和心理的反应,一种现象到跟前,我感受它而因此感觉苦或乐,或不苦不乐。。受也是“念”,例如你特别喜爱某种东西,或者你想念你的情人等等,都是属于受蕴的范围。又比如说你年轻的时候受过许多苦,现在想起来还会难过,其实那个苦早就过去了,但你却把它领纳在你心里,这就是受的道理。受分三种: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
  我们凡夫的感受皆从六根而来(受蕴的来源)。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心念(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以及眼睛所看到的色、耳朵所听到的声、鼻子所闻的香臭味、舌头所尝到的味道、身体的感触以及(色声香味触是“六麈”中的五麈)。
  “想蕴”是五蕴中的重镇。想和思、念不同。“思”是比较细致的,“念”是“心不忘失,明记为性”,“想”具有很大的力量,能够抓住东西或境界,“观想”时利用想的力量,就是一个例子。
  “行蕴”包括心的状态与动态。它包括了受、想两蕴以外所有与心相应和不相应的状态。与心相应的状态指我们所有意识心理状态。比方说,我们脑里有许多思想是自己冒出来的,我们并没有去着意想它,这就属于行蕴。这种现象我们在禅坐时最常发生。与心不相应的是指不受个人影响的,例子如佛法的规律、时间、空间等。思也属于行蕴,它是指对于自己所做的好事、坏事、很自然的有一种反省的力量。正因如此,反思、反省的心理状况,都是属于行蕴的范围。
  “识蕴”的作用也叫做心,它能把外在的境界收拢。例如我们小学、中学所学的中文、外文现在还都能记得,就是这个心、识蕴的作用。这里有必要提到和“六根”、“六麈”相对应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这六识有“了别”(了解与分别)的功能。例如眼识只能认识颜色,不管声音、香臭、味道等。耳、鼻、舌、身识也是如此。要注意的是这里谈到的“六识”的前五识是以“可见有对的色相”为对象,第六个识是“意识”是以“不可见有对的色相”与“不可见无对的色相”为对象。
  我们不将“五蕴皆空”的道理搞通,就会误认五蕴相续的状态为我。要了解无我(也是《心经》的精髓),这是必须打通之路。

第二篇五蕴皆空:心经的修持之现前五蕴皆空


  心经,是一部很短但也很深奥的经,几乎所有的学佛者都会背。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心经的修持之现前五蕴皆空,欢迎大家阅读!

  《心经》当中所要断除的部分为何呢?我们看《心经》的开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一个直接建立观自在菩萨所修行的功用,亦即他所修的行,他所行的功用。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就我们而言,是耳熟能详的事,但是我们恐怕已经把「五蕴皆空」这个名词,作为在脑中,一个可以随便储存,而不去运作的符号而已。
  以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现在我们看到佛经中所言:「五蕴皆空」时,已经不再思索这五蕴要怎么空法,而是把「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变成知识性质的认知,成为佛学用语了。
  在原始佛教,不是如此看待五蕴的。原始佛典《杂阿含经》中,有佛弟子依五蕴做正思惟,而悟道的经文纪录,甚而成为《杂阿含经》重要的一部分──五阴诵。因此,「五蕴皆空」虽是很简单的方法,却能悟道,是佛弟子所重视的;而我们都把它当成认识佛法的基础名词,不用心去思惟,使得「五蕴皆空」这么清楚、有力的佛法,在我们生命中产生不了任何功效。如此,我们的心,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建立「五蕴皆空」的见地呢?恐怕是有极大的问题。
  我们看五蕴中的色蕴,即我们的色身,这色蕴是空!我们是不是真的了解色蕴?有没有真正彻底了解这个色蕴是空?我们想一想,思惟一下,什么是空?什么是色蕴?我们的手是不是空的?
  假如一个脚曾受伤,并且把受伤当作「我的脚受伤了」的人,回答我:「空是无自性。」我认为他要先空的是「无自性」这句话。因为当他在讲的时候,只是一句语言符号而已,并没真真实实的认清楚:「色蕴是空」。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把「色蕴是空」当作一回事。当他发生车祸时,他的脚受了伤,打上铁钉,到现在还没完全复原,而这整个过程代表着什么呢?就「色蕴是空」的一个现前的境界啊!若色蕴不是空的,那脚如何受伤?如何复原呢?
  很可惜,他心里没真实感受到「色蕴是空」,仍然把它当作是自己的脚受伤了,在走动的时候有障碍而已,这即是将现前的无常相、空相,当作「我的脚受了伤,有障碍」,或者「我的脚好了,可以自由活动」等的常相,而不能深刻体悟,现前境界明显的变化就是无常!就是空!如此,用一些「空是无我」、「空是无自性」的语言符号来阅读佛经,都跟所谓「色蕴是空」没任何的相应。
  当我们把无常的现前境界,当作是一种常相,并认为它本来就是这样,这就没办法真正体会空和无常的。虽然我们了知空、无常的义理,却从来不用它来思惟,来改变我们内在的思惟架构,而将这色蕴变化的事,当作是常相来看待;若用这样的态度,来做为修行的依据,这是没用的。因为这样的态度,连基础的功夫都没进入,怎么能够唱谈空无自性的佛法呢?当我们连基本的正见都没确立,如何能明白从正见当中所出生的正确觉受,乃至证入五蕴现空的境界呢?所以各位,回头是岸!回到正确的正见来,要深刻了知-色蕴是无常的。
  像我们身体,有时会出现一些病,而这些病,要视我们自己本身因缘所对应的恩师,因为这就是无常。例如一位漂亮的小姐,如果她早上起床,看到脸上长了一颗青春痘,通常会感到很讨厌;如果她是佛教徒的话,她可能会感到高兴,对佛陀说的道理,更能深信不疑。因为青春痘长出来,正是无常的现前,是一种空性的展露!如此,才能真正体会五蕴是空的道理。
  空就是蕴含着一切无常的可能性,空就是意涵着我们是由缘起所构成的;空不是我能造作、能完全控制的。不仅是身体这个色蕴如此,连我们的受、想、行、识这四蕴也都是空的。
  我们肉身的现象,甚至包括整个当前世间的现起,都蕴含着变化,都是由相互的因缘和合所组成。当我们彻见这缘起所组成的蕴含变化,而不会被这缘起现起的相所牵转,那我们即是现见无常,现证无我;如此,即达解脱寂静,亦即

第三篇五蕴皆空:《心经》与禅宗思想


  《心经》在谈色空不二的般若体验时,用了极为精警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为数近万的经典中,有一卷字数最少、内涵丰厚、流传广远的经典,这就是《心经》。《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8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玄奘大师译经以《大般若经》600卷最为突出,《大般若经》20万颂、640万言的精要,高度浓缩在《心经》短短的260字中,熟读并悟解《心经》,不啻于掌握了《大般若经》的精华要义。《心经》是佛法的纲领。整个佛法以大乘佛法为中心,大乘佛法以般若类经典为中心,般若类经典又以此经为中心,所以名为《心经》。 “心”是比喻《心经》在佛法中的中心地位和中心作用,比喻此经是《大般若经》、一切般若法门乃至整个佛法的主体和中心。《心经》自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至少被翻译21次,这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是仅见的。参方广钅昌《般若心经译注集成·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有关《心经》的注疏,历代以来不胜枚举,编入《大藏经》者即有八十余种之多。这些注疏所注的经文除一种是罗什大师的译本外,其余均为玄奘译本。千余年来,奘译《心经》脍炙人口,传诵不绝: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3179/

推荐访问:心经五蕴皆空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