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守夜人中文]墓地守夜人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8-08 15: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第一篇墓地守夜人:意大利童话《死人的手臂》


  在一个村庄里,有这样一种风俗:男人死了后,他的姐妹要在他的墓旁守三夜;如果是女人死了,守墓的事就由她的兄弟承当。有一次一个姑娘死了,她的哥哥照例去墓地守夜。他长得身材魁梧,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子。
  半夜时分,三个死人从坟墓里出来,问年轻人:“玩个游戏怎么样?”
  “好啊,”年轻人回答,“你们愿意到什么地方去玩呢?”
  “我们总是到教堂里去玩。”
  他们走进教堂,带他到教堂地下室,里面堆满了腐烂的棺材和横七竖八的尸骨。他们捡了几块骨头和一只骷髅头,又上楼来,把尸骨竖在教堂的地面上,排成一条直线。“我们就玩九柱戏[1],把这些当柱子。”他们又拿起骷髅头,说:“这就是我们的球。”于是,他们开始滚球。
  “你愿意赌钱吗?”
  “当然喽!”
  年轻人用骷髅头滚球的技术十分熟练,每次他都从死人手里把钱赢过来。死人的钱输个精光以后,就把球和九根柱子放回教堂地下室,然后回到各自的坟墓里去。
  第二天夜里,死人们想翻本,就用戒指和金牙齿作赌注。结果,年轻人又赢了。第三天夜里,他们再一次赌博。结束时,死人们对年轻人说:“你又赢了。可是我们已没有什么东西好给你了。不过,既然赌场上不能记帐,要当场兑现,那我们就把这只死人的手臂给你。它虽然有点干了,但保存的很好,以后会比一把剑还要有用的。不管你将它触到什么样的敌人身上,这只手臂就会抓住他的胸部,把他推倒、摔死,即使他是巨人也逃脱不掉。”
  死人们走了,留下那个年轻人站在那儿,手里拿着那只死人的手臂。
  第二天早晨,他将玩九柱戏赢来的钱和金子交给父亲,说:“亲爱的爸爸,我要到外面去闯一闯,碰碰运气。”父亲祝他走运。然后,年轻人将那只手臂藏在斗蓬底下,便走了。
  他来到一座大城市。这儿,房屋的墙上都裹着黑绉纱,人们都穿着丧服,甚至连马和马车也包着黑纱。“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问一个哭泣着的过路人。这个人解释说:“对你说吧,山那边有一座被魔法师们占据着的黑色城堡,他们强迫我们每天交出一个人去。谁到那儿,谁就会完蛋。开始,他们要的是女人,国王被迫一个又一个地给他们送女店员、家庭妇女、女面包师和织布女工;接着又送宫廷侍女以及所有的贵族妇女;最后,连国王的独养女儿也送去了。送去的人都没有回来。现在,国王给那里送士兵了,每天送三个。他们的结局也不妙。要是有人能把我们从魔法师的魔掌下解救出来,他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什么。”
  “我来看看有什么办法吧,”年轻人说。他要求立刻带他去见国王。“陛下,让我独自一人到城堡里去吧。”
  国王盯住他的眼睛,说:“如果你成功了,救出了我的女儿,我要将她许配给你,并由你来继承王位。你就到城堡里呆上三个夜晚,破除符咒,消灭魔法师吧。城堡的城垛上有一门大炮。倘若明天早晨你还活着,便鸣一声炮,到后天便鸣两声,到大后天早晨便鸣三声。”
  傍晚时,年轻人向黑色城堡走去,那只手臂藏在斗篷底下。他沿着台阶走上去,走进一间屋里。里面已摆好一张桌子,上面放着食物,但椅子背却顶着桌子。对这些东西他一动也没动,让它们按原样摆在那儿。他走进厨房,点着火,紧靠炉边坐下,手里拿着那只手臂。半夜里,一阵合唱从烟囱底下传出来。
  许多人都已被我们杀死,
  下一个就轮到了你!
  许多人都已被我们杀死,
  下一个就轮到了你!
  接着,砰的一声!从烟囱里跳出来一个魔法师。砰!又出来一个。砰!出来第三个。他们都长着可怕的丑脸,长着长长的鼻子。它象章鱼的触须一样摇晃着,来抓年轻人的胳膊和腿。年轻人已看出来,关键是在这个长鼻子上。他象击剑一样挥舞着那只死人的手臂。他用手臂击中一个魔法师的胸部,但没有效果。他又击中第二个魔法师的头部,仍旧没有效果。后来,他向第三个魔法师的鼻子挥去,那死人的手便抓住了那只鼻子,猛地一拉,魔法师当即毙了命。这时,年轻人已经完全清楚了,鼻子是魔法师身上既危险又敏感的部位,他就对准目标进攻。死人的手抓住了第二个魔法师的鼻子,把他干掉了。接着,又结果了第三个魔法师。年轻人满意地揉搓着自己的双手,接着睡觉去了。
  清晨,他爬到城堡的墙垛上,放了一炮:咚!在城里,人们正焦急地等着。听到炮声,人们挥舞着绣着黑边的手帕向他致意。
  傍晚,他走进餐厅时,看到有几张椅子已转过来,端端正正地放在那儿。这时,一群垂头丧气、穿着丧服的贵族妇女、丫环侍女从其它门里走了出来,进入餐厅。她们对年轻人说:“请你坚持下去,救救我们!”然后,她们坐下来吃饭。晚饭后,她们向年轻人深深鞠躬致意,便离开了餐厅。年轻人走进厨房,在炉边坐下,等着午夜来临。钟敲过十二点,合唱的声音又在烟囱里传出了:
  你杀了我们三个弟兄,
  现在我们要你偿命!
  你杀了我们三个弟兄,
  现在我们要你偿命!
  砰!砰!砰!三个长鼻子魔法师从烟囱里跳了下来。年轻人挥舞着死人手臂,闪电般地一个个抓住他们的长鼻子。不多一会儿,三个魔法师成了一堆死尸。
  第二天早晨,他放了两炮:咚!咚!城里,人们挥舞着白手帕向他致意。这时,他们身上带的黑纱已经摘掉了。
  第三天傍晚,他发现餐厅里有更多的椅子端端正正地放在那儿,穿黑色丧服的妇女比前一天还多。她们走进餐厅,说:“你再过一夜,我们所有的人都得救啦!”然后,她们跟年轻人一起吃过饭后,就离开了。年轻人坐在厨房里的老地方等着。半夜时,烟囱里传出的声音就象一支合唱队在嚎叫:
  你杀了我们六个弟兄,
  现在我们要你偿命!
  你杀了我们六个弟兄,
  现在我们要你偿命!
  砰!砰!砰!砰!接连跳下来十多个魔法师,都伸着长长的鼻子。年轻人挥舞着死人的手臂,来一个杀一个。对他来说,杀死魔法师并不难,他只要用干瘪的死人手臂去抓魔法师的鼻子就行。魔法师们全死了。年轻人心满意足地睡觉了。第二天清晨,当鸡啼的时候,整个城堡恢复了生命。一大队女仆、小姐、贵妇穿着拖裙走进厨房,向年轻人道谢致敬。公主在队伍的中间走了过来。她走到年轻人面前,双臂搂住年轻人的颈脖说:“我要你做我的丈夫!”

第二篇墓地守夜人:安徒生童话故事第62篇:好心境A Cheerful Temper


  引导语:好心境是一种思想感情?下面是关于《好心境》的安徒生童话故事,还有英文版,欢迎大家阅读!
  我从我父亲那里继承了一笔最好的遗产:我有一个好心境。那么谁是我的父亲呢?咳,这跟好的心境没有什么关系!他是一个心宽体胖的人,又圆又肥。他的外表和内心跟他的职业完全不相称。那么,他的职业和社会地位是怎样的呢?是的,如果把这写下来,印在一本书的开头,很可能许多人一读到它就会把书扔掉,说:“这使我感到真不舒服,我不要读这类的东西。”但是我的父亲既不是一个杀马的屠夫,也不是一个刽子手。相反地,他的职业却使他站在城里最尊贵的人的面前。这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地位。他得走在前面,在主教的前面,在纯血统的王子前面,他老是走在前面——因为他是一个赶柩车的人!
  你看,我把真情说出来了!我可以说,当人们看见我的父亲高高地坐在死神的交通车上,穿着一件又长又宽的黑披风,头上戴着一顶缀有黑纱的三角帽,加上他那一副像太阳一样的圆圆的笑脸,人们恐怕很难想到坟墓和悲哀了。他的那副圆面孔说:“不要怕,那比你所想象的要好得多!”
  你看,我继承了他的“好心境”和一个经常拜访墓地的习惯。如果你怀着“好心境”去,那倒是蛮痛快的事情。像他一样,我也订阅《新闻报》。
  我并不太年轻。我既没有老婆,又没有孩子,也没有书。不过,像前面说过了的,我订阅《新闻报》。它是我最心爱的一种报纸,也是我父亲最心爱的一种报纸。它的用处很大,一个人所需要知道的东西里面全有——比如:谁在教堂里讲道,谁在新书里说教;在什么地方你可以找到房子和佣人,买到衣服和食物;谁在拍卖东西,谁在破产。人们还可以在上面读到许多慈善事情和天真无邪的诗!此外还有征婚、订约会和拒绝约会的广告等——一切都是非常简单和自然!一个人如果订阅《新闻报》,他就可以很愉快地生活着,很愉快地走进坟墓里去。同时在他寿终正寝的时候,他可以有一大堆报纸,舒舒服服地睡在上面——假如他不愿意睡在刨花上的话。
  《新闻报》和墓地是我精神上两件最富有刺激性的消遣,是我的好心境的最舒适的浴泉。
  当然谁都可以阅读《新闻报》。不过请你一块儿跟我到墓地来吧。当太阳在照着的时候,当树儿变绿了的时候,我们到墓地去吧。我们可以在坟墓之间走走!每座坟像一本背脊朝上的。合着的书本——你只能看到书名。它说明书的内容,但同时什么东西也没有说明。不过我知道它的内容——我从我的父亲和我自己知道的。我的“坟墓书”都把它记载了下来,这是我自己作为参考和消遣所写的一本书。所有的事情都写在里面,还有其他更多的东西。
  现在我们来到了墓地。
  这儿,在一排涂了白漆的栏栅后面,曾经长着一棵玫瑰树。它现在已经没有了,不过从邻近坟上的一小棵常青树伸过来的枝子,似乎弥补了这个损失。在这儿躺着一个非常不幸的人;但是,当他活着的时候,他的生活很好,即一般人所谓的“小康”。他的收人还有一点剩余。不过他太喜欢关心这个世界——或者更正确地说,关心艺术。当他晚间坐在戏院里以全副精神欣赏戏的时候,如果布景人把月亮两边的灯光弄得太强了一点,或者把本来应该放在景后边的天空悬在景上面,或者把棕桐树放在亚马格尔①的风景里,或者把仙人掌放在蒂洛尔②的风景里,或者把山毛榉放在挪威的北部,他就忍受不了。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谁会去理它呢?谁会为这些琐事而感到不安呢?这无非是在做戏,其目的是给人娱乐。观众有时大鼓一顿掌,有时只略微鼓几下。
  “这简直是湿柴火,”他说。“它今晚一点也燃不起来!”于是他就向四周望,看看这些观众究竟是什么人。他发现他们笑得不是时候:他们在不应当笑的地方却大笑了——这使得他心烦,坐立不安,成为一个不幸的人。现在他躺在坟墓里。
  这儿躺着一个非常幸福的人,这也就是说——一位大人物。他出身很高贵,而这是他的幸运,否则他也就永远是一个渺小的人了。不过大自然把一切安排得很聪明,我们一想起这点就觉得很愉快。他过去常穿着前后都绣了花的衣服,在沙龙的社交场合出现,像那些镶得有珍珠的拉铃绳的把手一样——它后面老是有一根很适用的粗绳子在代替它做工作。他后边也有一根很粗的好绳子——一个替身——代替他做工作,而且现在仍然在另一个镶有珍珠的新把手后面做工作。样样事情都安排得这样聪明,使人很容易获得好心境。
  这儿躺着——唔,想起来很伤心!——这儿躺着一个人,他花了67年的光阴要想说出一个伟大的思想。他活着就是为了要找到一个伟大的思想。最后他相信他找到了。因此他很高兴,他终于怀着这个伟大的思想死去。谁也没有得到这个伟大思想的好处,谁也没有听到过这个伟大的思想。现在我想,这个伟大的思想使他不能在坟墓里休息:比如说吧,这个好思想只有在吃早饭的时候说出来才能有效,而他,根据一般人关于幽灵的看法,只能在半夜才能升起来和走动。那么他的伟大的思想与时间的条件不合。谁也不会发笑,他只好把他的伟大思想又带进坟墓里去。所以这是一座忧郁的坟墓。
  这儿躺着一个异常吝啬的妇人。在她活着的时候,她常常夜间起来,学着猫叫,使邻人相信她养了一只猫——她是那么地吝啬!
  这儿躺着一个出自名门的小姐,她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希望人们听到她的歌声。她唱:“mi manca la voce!”③这是她生命中一件唯一真实的事情。
  这儿躺着一个另一类型的姑娘!当心里的金丝雀在歌唱着的时候,理智的指头就来塞住她的耳朵。这位美丽的姑娘总是“差不多快要结婚了”。不过——唔,这是一个老故事……不过说得好听一点罢了。我们还是让死者休息吧。
  这儿躺着一个寡妇。她嘴里满是天鹅的歌声,但她的心中却藏着猫头鹰的胆汁。她常常到邻家去猎取人家的缺点。这很像古时的“警察朋友”,他跑来跑去想要找到一座并不存在的阴沟上的桥。
  这儿是一个家庭的坟地。这家庭的每一分子都相信,假如整个世界和报纸说“如此这般”,而他们的小孩从学校里回来说:“我听到的是那样,”那么他的说法就是唯一的真理,因为他是这家里的一分子。大家也都知道:如果这家里的一个公鸡在半夜啼叫,这家的人就要说这是天明,虽然守夜人和城里所有的钟都说这是半夜。
  伟大的诗人歌德在他的《浮士德》的结尾说了这样的话:“可能继续下去。”我们在墓地里的散步也是这样。我常常到这儿来!如果我的任何朋友,或者敌人弄得我活不下去的话,我就来到这块地方,拣一块绿草地,献给我打算埋掉的他或她,立刻把他们埋葬掉。他们躺在那儿,没有生命,没有力量,直到他们变成更新和更好的人才活转来。我把他们的生活和事迹,依照我的看法,在我的“坟墓书”上记录下来,用我的一套看法去研究它们。大家也应该这样做。当人们做了太对不起人的事情的时候,你不应该只感觉苦恼,而应该立刻把他们埋葬掉,同时保持自己的好心境和阅读《新闻报》——这报纸上的文章是由许多人写成的,但是有一只手在那里牵线。
  有一天.当我应该把我自己和我的故事装进坟墓里去的时候,我希望人们写这样一个墓志铭:
  “一个好心境的人!”
  这就是我的故事。
  ①亚马格尔(Amager)是离哥本哈根不远的一个海岛。
  ②蒂洛尔(Tyrol)是奥地利的一个多山的省份。
  ③这是一句意大利文,直译的意义是:“我就是没有一个好声音。”
 
  好心境英文版:
  A Cheerful Temper
  FROM my father I received the best inheritance, namely a “good temper.” “And who was my father?”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good temper; but I will say he was lively, good-looking round, and fat; he was both in appearance and character a complete contradiction to his profession. “And pray what was his profession and his standing in respectable society?” Well, perhaps, if in the beginning of a book these were written and printed, many, when they read it, would lay the book down and say, “It seems to me a very miserable title, I don’t like things of this sort.” And yet my father was not a skin-dresser nor an executioner; on the contrary, his employment placed him at the head of the grandest people of the town, and it was his place by right. He had to precede the bishop, and even the princes of the blood; he always went first,—he was a hearse driver! There, now, the truth is out. And I will own, that when people saw my father perched up in front of the omnibus of death, dressed in his long, wide, black cloak, and his black-edged, three-cornered hat on his head, and then glanced at his round, jocund face, round as the sun, they could not think much of sorrow or the grave. That face said, “It is nothing, it will all end better than people think.” So I have inherited from him, not only my good temper, but a habit of going often to the churchyard, which is good, when done in a proper humor; and then also I take in the Intelligencer, just as he used to do.
  I am not very young, I have neither wife nor children, nor a library, but, as I said, I read the Intelligencer, which is enough for me; it is to me a delightful paper, and so it was to my father. It is of great use, for it contains all that a man requires to know; the names of the preachers at the church, and the new books which are published; where houses, servants, clothes, and provisions may be obtained. And then what a number of subscriptions to charities, and what innocent verses! Persons seeking interviews and engagements, all so plainly and naturally stated. Certainly, a man who takes in the Intelligencer may live merrily and be buried contentedly, and by the end of his life will have such a capital stock of paper that he can lie on a soft bed of it, unless he prefers wood shavings for his resting-place. The newspaper and the churchyard were always exciting objects to me. My walks to the latter were like bathing-places to my good humor. Every one can read the newspaper for himself, but come with me to the churchyard while the sun shines and the trees are green, and let us wander among the graves. Each of them is like a closed book, with the back uppermost, on which we can read the title of what the book contains, but nothing more. I had 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from my father, and I have noticed a great deal myself. I keep it in my diary, in which I write for my own use and pleasure a history of all who lie here, and a few more beside.
  Now we are in the churchyard. Here, behind the white iron railings, once a rose-tree grew; it is gone now, but a little bit of evergreen, from a neighboring grave, stretches out its green tendrils, and makes some appearance; there rests a very unhappy man, and yet while he lived he might be said to occupy a very good position. He had enough to live upon, and something to spare; but owing to his refined tastes the least thing in the world annoyed him. If he went to a theatre of an evening, instead of enjoying himself he would be quite annoyed if the machinist had put too strong a light into one side of the moon, or if th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ky hung over the scenes when they ought to have hung behind them; or if a palm-tree was introduced into a scene representing the Zoological Gardens of Berlin, or a cactus in a view of Tyrol, or a beech-tree in the north of Norway. As if these things were of any consequence! Why did he not leave them alone? Who would trouble themselves about such trifles? especially at a comedy, where every one is expected to be amused. Then sometimes the public applauded too much, or too little, to please him. “They are like wet wood,” he would say, looking round to see what sort of people were present, “this evening; nothing fires them.” Then he would vex and fret himself because they did not laugh at the right time, or because they laughed in the wrong places; and so he fretted and worried himself till at last the unhappy man fretted himself into the grave.
  Here rests a happy man, that is to say, a man of high birth and position, which was very lucky for him, otherwise he would have been scarcely worth notice. It is beautiful to observe how wisely nature orders these things. He walked about in a coat embroidered all over, and in the drawing-rooms of society looked just like one of those rich pearl-embroidered bell-pulls, which are only made for show; and behind them always hangs a good thick cord for use. This man also had a stout, useful substitute behind him, who did duty for him, and performed all his dirty work. And there are still, even now, these serviceable cords behind other embroidered bell-ropes. It is all so wisely arranged, that a man may well be in a good humor.
  Here rests,—ah, it makes one feel mournful to think of him!— but here rests a man who, during sixty-seven years, was never remembered to have said a good thing; he lived only in the hope of having a good idea. At last he felt convinced, in his own mind, that he really had one, and was so delighted that he positively died of joy at the thought of having at last caught an idea. Nobody got anything by it; indeed, no one even heard what the good thing was. Now I can imagine that this same idea may prevent him from resting quietly in his grave; for suppose that to produce a good effect, it is necessary to bring out his new idea at breakfast, and that he can only make his appearance on earth at midnight, as ghosts are believed generally to do; why then this good idea would not suit the hour, and the man would have to carry it down again with him into the grave— that must be a troubled grave.
  The woman who lies here was so remarkably stingy, that during her life she would get up in the night and mew, that her neighbors might think she kept a cat. What a miser she was!
  Here rests a young lady, of a good family, who would always make her voice heard in society, and when she sang “Mi manca la voce,”1 it was the only true thing she ever said in her life.
  Here lies a maiden of another description. She was engaged to be married,—but, her story is one of every-day life; we will leave her to rest in the grave.
  Here rests a widow, who, with music in her tongue, carried gall in her heart. She used to go round among the families near, and search out their faults, upon which she preyed with all the envy and malice of her nature. This is a family grave. The members of this family held so firmly together in their opinions, that they would believe in no other. If the newspapers, or even the whole world, said of a certain subject, “It is so-and-so;” and a little schoolboy declared he had learned quite differently, they would take his assertion as the only true one, because he belonged to the family. And it is well known that if the yard-cock belonging to this family happened to crow at midnight, they would declare it was morning, although the watchman and all the clocks in the town were proclaiming the hour of twelve at night.
  The great poet Goethe concludes his Faust with the words, “may be continued;” so might our wanderings in the churchyard be continued. I come here often, and if any of my friends, or those who are not my friends, are too much for me, I go out and choose a plot of ground in which to bury him or her. Then I bury them, as it were; there they lie, dead and powerless, till they come back new and better characters. Their lives and their deeds, looked at after my own fashion, I write down in my diary, as every one ought to do. Then, if any of our friends act absurdly, no one need to be vexed about it. Let them bury the offenders out of sight, and keep their good temper. They can also read the Intelligencer, which is a paper written by the people, with their hands guided. When the time comes for the history of my life, to be bound by the grave, then they will write upon it as my epitaph—
  “The man with a cheerful temper.”
  And this is my story.

第三篇墓地守夜人:三字经全文解释及故事


  三字经,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师。

  三字经全文解释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通“悌”,尊敬友爱。
  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
  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解释】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1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解释】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1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解释】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16、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解释】说到东、南、西、北,这叫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17、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解释】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18、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解释】”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19、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解释】太阳行走的轨迹叫做黄道,大地所在的平面位于中间,这个平面叫做赤道。根据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人不知道地球是球体,所以古人所说的赤道应该就指的是他们所生活的这个平面。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20、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解释】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21、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解释】我国气候冷暖匀称而有霜露。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
  22、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解释】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23、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解释】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24、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解释】中国汉时以辖九州统管全国,现为省,总共三十五个。
  25、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解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26、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2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解释】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2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解释】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29、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解释】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粱,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30、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解释】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31、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解释】高兴叫做喜,生气叫做怒,伤心叫做哀,害怕叫做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做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32、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解释】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行中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33、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解释】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辨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34、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解释】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35、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解释】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36、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解释】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37、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解释】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38、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解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39、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40、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41、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解释】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42、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解释】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43、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解释】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44、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解释】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今社会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45、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解释】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46、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解释】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47、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解释】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4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解释】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49、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
  50、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解释】《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51、作中庸,乃孔汲。中不偏,庸不易。
  【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汲,”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52、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解释】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53、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解释】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54、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解释】《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55、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解释】《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56、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解释】《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57、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
  【解释】周公着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58、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解释】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着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59、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解释】《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60、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解释】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
  61、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着的《公羊传》,左丘明所着的《左传》和谷梁赤所着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62、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解释】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63、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解释】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64、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解释】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65、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解释】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66、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解释】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6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解释】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68、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解释】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69、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解释】汤朝征讨夏朝,定国号为商,过了六百多年,直到纣的灭亡。
  70、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解释】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71、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解释】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72、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解释】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73、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解释】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74、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解释】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75、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解释】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76、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解释】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77、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解释】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
  78、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解释】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79、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解释】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80、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解释】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81、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解释】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
  82、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解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83、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解释】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84、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解释】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85、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解释】元朝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86、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解释】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年号洪武,定都在金陵。
  87、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解释】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88、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解释】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
  89、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解释】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90、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解释】顺治皇帝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
  91、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解释】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
  92、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解释】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93、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解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94、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解释】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95、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解释】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96、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解释】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97、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解释】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98、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解释】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99、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解释】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100、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解释】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101、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解释】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102、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解释】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103、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解释】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104、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解释】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105、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解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106、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解释】像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107、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解释】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108、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解释】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109、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解释】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着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110、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解释】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我们正值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111、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解释】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
  112、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解释】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做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
  113、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解释】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
  114、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解释】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来,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115、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解释】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
  116、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解释】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117、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解释】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上替国家效力,下为人民谋福利。
  118、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解释】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荣耀,给连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
  119、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解释】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
  12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解释】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三字经小故事

  1、《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段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
  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2、《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3、《囊萤映雪》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4、《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5、《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1799/

推荐访问:墓地守夜人中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