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坦荡荡]君子坦荡荡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8-03 15: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第一篇君子坦荡荡:论语的原文及翻译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下面是论语的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 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孔子说:“那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42、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可以去做官。”
  论语赏析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汉书·艺文志》中有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秦始皇焚书坑儒,许多古代典籍付之一焚,《论语》未能幸免,几乎失传。汉代经官府搜集整理,曾有三种不同的本子流传,即《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古论语》是汉景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故宅壁中发现的秦火以前的古本《论语》,用先秦古文字(蝌蚪文)写成,为古文本,史称古文《论语》,共有二十一篇。《齐论语》是齐国学者所传,有二十二篇。《鲁论语》为鲁国学者所传,有二十篇。《齐论语》和《鲁论语》均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成,史称今文《论语》。西汉末年,张禹以《鲁论语》为根据,参考《齐论语》与《古论语》进行考证修订,改编成《张侯论》,并为官府列为官学。东汉时期,郑玄又以《张侯论》为本,参考《古论语》和《齐论语》再加以改订,即成为今本《论语》。《古论语》和《齐论语》从此亡佚。
  今本《论语》凡二十篇,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的前二三字,并无实际意义。每篇包括若干章,共四百八十六章。全文采用语录体,章节简短,每事一段。孔子循循善诱,教诲弟子,或言简意赅,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语言生动活泼、含蓄隽永、寓意深远、耐人寻味,有不少语句已成为格言和成语,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论语》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众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如《颜渊》篇中所述,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

第二篇君子坦荡荡:文言文哲理句子加翻译


  古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你都读懂了吗? 下面是小编与你分享的一些文言文哲理句子,字字珠玑!


  文言文哲理句子
  1、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
  解读:灾祸啊是幸福的依靠,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 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6、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礼记·表记》
  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 醴(lǐ):甜酒。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
  解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1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
  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12、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礼记·大学》
  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1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1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1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腐:腐臭。户枢(shū):门的转轴。蠹(dù):蛀蚀。
  17、满招损,谦受益。
  ——《书·大禹谟》
  解读: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历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了这句名言的正确。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骄傲自满起来,在攻打高丽(朝鲜)时惨遭失败。唐玄宗刚登基做皇帝的日子里也算英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成绩后就骄傲起来,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衰落。
  1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锲(qiè)、镂(lòu):雕刻。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解读: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20、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冶长》
  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2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解读:人可以在忧思祸患中成长,也可以在安逸享乐中灭亡。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能使人更坚强地生存发展;安乐的生活容易腐蚀人,使人颓废乃至灭亡。
  2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杂下》
  解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23、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
  解读: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2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诗经·小雅·鹤鸣》
  解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他山:别的山。攻:琢磨。
  2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得天时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事实如此。天时;节气、气候、阴晴寒暑的变化。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团结,得人心。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乾》
  解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行:运行,运转。健:强壮有力。
  2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荡》
  解读: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对方给我多大好处,我也应该以相应的好处回报他。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投:投掷,在这里是赠送的意思。报:回报,回赠。
  28、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
  解读:羊跑了再修补羊圈,还不算晚。事情失败后,及时补救,还不为迟;怕就怕不吸取教训,不采取补救措施。亡:逃跑。牢:牲畜圈。
  29、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
  解读:与其整天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不如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有收益。学与思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顾某一个方面,就会徒劳无功。须臾:一会儿。
  30、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学记》
  解读:不断的学习,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爱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个大圆圈,把知识浅薄的人比作一个小圆圈。大圆圈外边接触的空白比小圆圈的多,因此,知识越多的人,越能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越是能努力学习,越是努力学习知识就越丰富。
  31、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
  解读: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解读: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最后一个“知”(zhì):聪明。
  3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解读:时间像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空留悲伤、后悔。人生积时为日,积日为月,积月为年,看似长久。年少的时候盼望着长大,常觉得日子过得很慢,来日方长。其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任其蹉跎,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甘暴弃,终于要后悔也来不及。
  34、百闻不如一见。
  ——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解读:听得再多,不如亲眼看到一次。指看到的比听到的要可靠些。
  35、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晋·傅玄《傅子·口铭》
  解读:病是从口里吃进去的,祸是从口里说出来的。这句话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说话不注意会招来祸害。处世戒多言,言多必有失。
  36、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解读:不进入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功。也指不经实践就难以获得真知。第二个“不”亦作“焉”。

第三篇君子坦荡荡: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


【余秋雨《君子之道》读后感篇一】
  《君子之道》是一部思考的书,也是一部创作的书,把两者统起来看,就是一部学者散文著作,既有历史又有想象,既有理性又有感性,既有思想又有艺术。
  这本书,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自相矛盾的东西还有不少,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不得开释”之所在。余秋雨到了如今的境界,纵有种种缺陷,也还是独此一家,根本用不上包装式宣传,干干净净地写作与出版,更有可能像他自己所追求的:“是君子,必须要有几分‘矜’,讲一点格调。”
  今年8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了“秋雨合集”20卷,外加一卷主要选自合集的新版 《文化苦旅》,皇皇21部著述,基本囊括了学者散文家余秋雨在文化哲学、艺术美学和散文书法等方面的独创性贡献。这不仅对于上海和大陆的读书界,即便对于世界华文文坛,相信也会引起一定反响。
  本文专评被“秋雨合集”列为第一系列“主体八卷”第二部的《君子之道》。这是一部思考的书———从儒家的道统而来; 也是一部创作的书———从他惯有的“文学情怀”而来。就前者而言,它是一部阐释的书;就后者而言,它是一部创作的书。把两者统起来看,就是一部学者散文著作,既有历史又有想象,既有理性又有感性,既有思想又有艺术。
  题目所谓“君子怀苦心,感慨不能止”,出自南北朝诗人江淹《效阮公诗》。本文解“苦”至少有双重意涵:一则为了某种目标而耗尽心思与精力; 二则是怀有辛苦或痛苦在,不得开释、有苦难言或言而不尽其苦。《君子之道》何苦之有呢?下面分三节析而论之。
一苦:理论之书
  余秋雨身处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现代化如何突破传统文化制约的大讨论热潮,又深受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刺激与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始,以散文的艺术形式开始了对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探索。
  他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对精英人格、即“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的建构,这是主要的。由梁启超开创,鲁迅集大成,继而由柏杨等人着力的国民性批判,已将“丑陋的中国人”解剖得无地自容了。余氏深信鲁迅“立人”的思想,而立人的根本在于立人格,只有民族的整体人格建立起来了,中国才能真正现代化,并立于世界不败之地。同时,余氏坚定信奉社会学的阶层理论,认为社会大众的人格塑造,最终是由精英人物影响和完成的。所以,他借用儒家的思想资源,辅以道家、佛家甚至西方的学术与人物,全力以赴描绘“君子”人格的理想图景。早年的几部随笔,就是在中华文化遗迹中,寻找古典君子人格的文本;其后的《行者无疆》,则将这种寻找延伸到了西方,在不同的心理范式中塑造不同类型的君子,为理想人格的出现提供参照。这部《君子之道》,先确定了一个理论前提:按照文化人类学(主要是心理人类学)的理论,认为一切重大文化的核心机密是集体人格,而中华文化的理想人格当属君子之道。继而,作者以儒家经典特别是孔子的《论语》为依据,为君子的素质列出了九项要点,以构成该书的“本论”:第一为“君子怀德”,德的主要内容是“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乃君子之道的起点;第二为“君子之德风”,就是用君子的风尚影响大众;第三为“君子成人之美”,指君子总能促成别人的好事;第四为“君子周而不比”,谓君子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团结而不勾结;第五为“君子坦荡荡”,指君子德行高尚无所畏惧;第六为“君子中庸”,反对走极端,“用其中于民”; 第七为“君子有礼”,而关键是相“敬”与相“让”;第八为“君子不器”,即不被异化为器物与工具;第九为“君子知耻”,认为有耻感是君子的封底阀门,不可越界。余氏将儒家的君子之道条理化和系统化,可能不是孔孟理想君子人格的全部,但它的原典意义、价值构成、现代阐释和心理指向都相当明确,对据于中华传统精英文化人格的全面建立与期待,可说是煞费苦心。不过,将我国儒家思想体系的陈酒倒进西方近现代文化人类学说带有范式意义的新瓶,又基本未做两个系统学理上的逻辑兼容研究,至少有文化心态和理论方法上的问题值得商榷。按作者的设想,这是一把打开中华文化核心机密的钥匙,也是模塑未来君子人格的理论指南。
  其次是对“小人”人格的批判。作者对小人人格没有系统勾勒,但在以上可称为“君子九德论”的确立中,对立面都站着一大堆小人,并描绘了千古以来中国小人的心理形象,以作为君子的比照。毫无疑问,这也就继承了自梁启超、鲁迅以来国民性批判的主题。作者说得很清楚, “我研究小人,不是目的,目的在君子”,在“追踪自己,追踪中国”。这是“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份担当,其苦心与苦追甚矣哉!但余秋雨在理论和社会两个层面,将君子和小人人格绝对对立起来了(他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芸芸众生”,但未做心理学上的分析与概括),非君子即为小人,非小人即为君子,这在历史与现实中是很难对应上的。我们看到和感到的情形很复杂,小人心中有君子,君子心中有小人; 小人里面有君子,君子里面有小人; 小人有时是君子,君子有时是小人; 大人物有的是小小人,而小人物有的是大君子……主体人格的复杂性,必然也为理论概括提出了远远超出非此即彼的挑战。与此相关,余秋雨将君子人格单纯化的同时,也将君子人格过度理想化了,随之,也将自我人格理想化了。他在书中屡次按捺不住火气,指斥近些年批评他的人都是“嘲讽” “诬称”“诬陷”,甚至说他自己“成了一个人人都敢诽谤而无力还手的人”。毫无疑问,他自己当然是最后获得“高谊”的君子,而“诬陷”和“诽谤”的“谗夫”只能划入小人行列。这种“众人皆浊我独清”的自我精英式道德审判,恐怕值得警惕和深省。
二苦:文学之书
  从余氏编辑“秋雨合集”的用心与次序,能发觉他思想大于文学的动机,理论家重于创作家的位次。但他并不舍得因了文化建设而落下文学表现,在文学散文中来建构民族文化心理学,特别是儒家传统路向的君子人格学,毕竟是他20世纪80年代就怀揣的梦想。
  19世纪末以来,从梁启超的“新文体”,到鲁迅、王了一、邓拓的杂文;从周作人自己园地中的“美文”,到林语堂、梁实秋、董桥的随笔;从朱自清《背影》式的“真性情”,到李广田、王鼎钧、余光中的抒情散文,一大批博学多才的文化人千方百计用艺术或文学的散文之笔,来传达自己认可的知识理想与生命价值,从而形成了学者散文家甚至学者作家这么一支庞大而重要的华文作家队伍。但相对于港台与海外,大陆的这支力量被种种现实利益和体制削弱了,有学、有才又有大文本的人不多,余秋雨算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他站在讲台上望着世界,走进世界亦回首古典; 研究学术的时候神往山水,徜徉山水又沉咏诗词歌赋,数十年来的学历、履历、阅历、研究历和创作历,着实帮助他打通了诸多领域,而历练和苦练使得他的学识积累、散文智慧和艺术笔力相得益彰。不像一些学者的散文,只有知识与学问,缺乏艺术智慧与表现的单向度写作。
  相较于以前的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和《行者无疆》来说,《君子之道》的整体文学性要弱化了不少,但他仍能将学识的智性、逻辑的理性、散文的随意性、诗歌的象征和戏剧的张力等作较合理的安排,使读者既有文学的享受,又有学术的收益。尽管这些在他的文本里表现得并不平衡,如《君子之道》一辑的《前论》,是基本上只见道理,而不见文学与散文的。
  智性与理性就不用说了,第一节已有涉及,这是余氏著述赖以成功的基石。所谓散文的随意性,这里简谈两点:一是散文多体式的运用。如果说,《写经修行》一篇是典型的随笔,在亦叙亦议、不温不火中阐明高深的佛理,那么,《君子不器》和《君子自杀》强烈的反讽和对当代“伪斗士”的无情批判,就是正规的杂文招式了。《短文一束》中,短小的篇章格局集中表现了他的文字功夫与文学功力。《蟋蟀》和《棍棒》两篇,以若真若幻的寓言,勾勒了一部分中国文人的命运。而 《消失》《原野孤马》《悄然而立》 和 《跋涉废墟》诸文,则是不折不扣的散文诗了。请看《白马》的前两段:
  那天,我实在被蒙古草原的胡杨林迷住了。薄暮的霞色把那一丛丛琥珀般半透明的树叶照得层次无限,却又如此单纯,而雾气又朦胧地弥散开来。
  正在这时,一匹白马的身影由远而近。骑手穿着一身酒红色的服装,又瘦又年轻,一派英武之气。但在胡杨林下,只成了一枚小小的剪影,划破宁静……
  诗意是不用说了,每一笔描写,每一项预设,每一声感慨和每一个评价,都与全文的语境、情境和意境相关联,人物之间、虚实之间、正侧之间都安排得相当艺术,余味袅袅。余氏靠了这一手,把沉静的理性激活了,也把枯燥的学术感性了,让人乐于领悟他的教化。一部学术目标的文本,用诸般散文体式随意表现,却又不显得卖弄和抵牾,这该是学问与文学结合的最佳样式。若是一部诗集,不说用诗来谈学术难上加难,尤其是条分缕析的现代学术; 若新诗之后再来一首格律诗,继之再来一首新诗,你想想看,是不是有些别扭?
  二是因为散文的随意性,叙述着、诉说着、分析着、感叹着等等,随时都可以停下来。停下来干吗?或点化,或发议论,或转到别的内容与方法上去,这就给文本的哲理性概括与提示留下了很大空间,产生了一则又一则精美的警句与格言,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全书的华彩金句实在举不胜举,仅《跋涉废墟》一文,可列出“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我们的生命从废墟中走出,因此,既不会自卑,也不会自傲”“我们,携带着废墟走向现代”等等。
  并不是每一个作者在每一篇文本中都能舌灿莲花,必对所写题材、所关主题和所涉文化有哲思,通理道,有经典写作的提炼意识,还要有能够随意性写作的散文文体做保障———诗歌、小说与剧本,是不可以随便停下来发表感慨的,这当然是前面提到的散文智慧与艺术笔力了。
  因为篇幅关系,诗歌的象征性不说了,《白马》 片段已略见一斑。戏剧的张力,无非就是在舞台表演的特定时空中,如何将二元戏剧因素作矛盾而又统一的安排,以求得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审美效果。这只要读一篇《拼命挥手》,看那位陌生旅客如何在火车上向老农的孩子招手,就足够了。
  可以说,余氏的散文,不是传统的议论散文、抒情散文之属,而是一种立体散文、或者说是一种兼类散文,用他自己能够接受的说法,就是一种学者才可以染指、才可以作得好的“文化大散文”!
三苦:矛盾之书
  这本书,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自相矛盾的东西还有不少,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不得开释”之所在。略说几点最重要的。
  《君子之道》 的学术资源主要来自儒、道、佛三家,越靠前越被借重,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君子人格关乎民族集体心灵塑造,走的是儒家道统。用通俗的话说,儒家认为现世是好的;道家认为自然是好的;佛家则认为解脱(涅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3916/

推荐访问:子曰君子坦荡荡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