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解释]道德经解释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8-02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一:[道德经解释]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小编为大家提供了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
  一 章 〔道,可道,非恒道〕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三 章 〔不尚贤〕 四 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五 章 〔天地不仁〕 六 章 〔谷神不死〕 七 章 〔天长地久〕 八 章 〔上善若水〕 九 章 〔持而盈之〕 十 章 〔载营魄抱一〕 十一 章 〔三十辐共一毂〕 十二 章 〔五色令人目盲〕 十三 章 〔宠辱若惊〕 十四 章 〔视之不见〕 十五 章 〔古之善为道者〕 十六 章 〔致虚极〕
  十七 章 十九 章 二十一章 二十三章 二十五章 二十七章 二十九章 三十一章 三十三章 三十五章 三十七章 三十九章 四十一章 四十三章 四十五章 四十七章 四十九章 五十一章 五十三章 五十五章 五十七章 五十九章 六十一章 六十三章 六十五章 六十七章 六十九章 七十一章 七十三章 七十五章 七十七章 七十九章 八十一章
  〔太上,不知有之〕 〔绝圣弃智〕 〔孔德之容〕 〔希言自然〕 〔有物混成〕 〔善行,无辙迹〕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夫兵者,不祥之器〕 〔知人者智〕 〔执大象〕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 〔昔之得一者〕 〔上士闻道〕 〔天下之至柔〕 〔大成若缺〕 〔不出户,知天下〕 〔圣人常无心〕 〔道生之〕 〔使我介然有知〕 〔含「德」之厚〕 〔以正治国〕 〔治人事天〕 〔大国者下流〕 〔为无为〕 〔天下皆谓我道大〕 〔用兵有言〕 〔知不知〕 〔勇于敢则杀〕 〔民之饥〕 〔天之道〕 〔和大怨〕 〔信言不美〕 ~ ·※· ~ 十八 章 二十 章 二十二章 二十四章 二十六章 二十八章 三十 章 三十二章 三十四章 三十六章 三十八章 四十 章 四十二章 四十四章 四十六章 四十八章 五十 章 五十二章 五十四章 五十六章 五十八章 六十 章 六十二章 六十四章 六十六章 六十八章 七十 章 七十二章 七十四章 七十六章 七十八章 八十 章 〔大道废,有仁义〕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曲则全〕 〔企者不立〕 〔重为轻根〕 〔知其雄〕
  〔以道佐人主者〕 〔道常无名〕 〔大道泛兮〕 〔将欲歙之〕 〔上德不德〕 〔反者道之动〕 〔道生一〕
  〔名与身孰亲〕 〔天下有道〕 〔为学日益〕 〔出生入死〕 〔天下有始〕 〔善建者不拔〕 〔知者不言〕 〔其政闷闷〕
  〔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者万物之奥〕 〔其安易持〕
  〔善为士者,不武〕 〔吾言甚易知〕 〔民不畏威〕 〔民不畏死〕
  〔人之生也柔弱〕 〔天下莫柔弱于水〕 〔小邦寡民〕
  〔古之善为道者〕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前言:
  <为老子五千言正名>:2500多年前,老子避世隐居时路过函谷关,被关令尹喜挽留,相谈甚恰。[)尹喜深感老子讲的内容无比重要,恳请老子写下来以传后世。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言。尹喜为了不让老子五千言失传,亲自操刀刻简,使老子之说得以传世,称为《老子》。
  至于称老子五千言为《道德经》,是道教发展之后才出现的。先秦的韩非作《解老》、《喻老》。司马迁《史记》说言道德之事五千言。东汉顺帝时张道陵作《老子想尔注》。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中开始称老子五千言为《道德经》,从曹魏王弼注释《道德经》可见一斑。
  老子五千言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之根。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中,都把老子五千言称之为《道德经》,这实在是一种错误。因此,必须为老子五千言正名,定名为《老子》。
  尊重历史,还老子五千言之名的本来面目。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史称诸子百家。虽然,老子为诸子百家之源,在其上而不在其内,但传世之初也称之为《老子》。因此,将老子五千言定名为《老子》,才符合历史事实。
  尊重老子,真实体现老子本人的意愿。老子在世之时,没有组织宗教团体。老子应邀而写的五千言,也并非宗教著作。后来,被道教奉为祖师,再后来被道教恭称为《道德经》。显而易见,《道德经》名字的出现,是道教发展的结果。在道教之内如何称呼老子五千言,那是宗教界的事情,但是在学术界应称老子五千言为《老子》,这才是尊重老子,因为这才符合老子本人的意愿。
  尊重科学,准确反映老子五千言之内涵。老子五千言,包括“道”、德、修道、行道(圣人)四个方面内容,称为《道德经》没有完全反映老子五千言的内涵。因此,称为《老子》才能够准确地涵盖老子五千言的内容。
  为老子五千言正名,定名为《老子》,既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有利于使老学发扬广大。
  道的含义:
  1、构成世界的本体。
  2、创造宇宙的原动力。
  3、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
  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总体上,道可以被认为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的蓬勃生机都是它发动和创造的,遵循着固有的规律。
  无为的含义:通过无为产生有为。比如说“不尚贤”,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让人才脱颖而出,而不是让政府劳师动众地挖掘人才,导致民众为贤人之名争的头破血流。经济发展也是这样,只要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就可以,让人民自己去创造,政府不要插手搞计划经济或国有企业。政府主要是搞个好制度,为百姓服务,宏观调控,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教育、治安方面的事情。民间能做的事情尽量让民间去做。苏南模式比不过浙江模式就是这个道理。

二:[道德经解释]道德经名言精选及翻译讲解

  给大家介绍一些老子的名言。为什么要学习老子名言呢?我们先来了解以下老子。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二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三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四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五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
  【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六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七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八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九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
  【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十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道德经名言精选及翻译讲解(二)
  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
  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十一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翻译讲解】: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十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十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翻译讲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十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六章
  【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十五
  物壮则老。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章
  【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十六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十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十八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十九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二十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常人多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应当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奉行的一个原则。
  道德经名言精选及翻译讲解(三)
  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十一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翻译讲解】:以正道治国,以奇计用兵,与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二十二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第五十二章
  【翻译讲解】:察见几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二十三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翻译讲解】:最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二十四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
  【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二十五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章
  【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二十六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二十七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对天下大事难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没有办不成的。往往有为的人,从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却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二十八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三:[道德经解释]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扩展阅读:
  [引语]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1861/

推荐访问:道德经全文解释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