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炉中煤》]炉中煤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7-31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炉中煤篇1:郭沫若《炉中煤》原文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是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1920年,首次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

郭沫若《炉中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一九二O年前后。我们知道,“五四”时代是中国人民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鼓舞下开始觉醒的时代,是国内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趋于高涨的时代,是“科学”、“民主”、“社会主义”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思潮和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的时代,也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时代,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时代。
  当时,郭沫若因为远在日本,没有能够亲身参加国内“五四运动”,但是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同样地冲击着他,振奋着他。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激发起对祖国无限的深情。激动之下,一气写成了这首诗。
  赏析一: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建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炉中煤”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第一,“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第二,“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炉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诗人所代言的劳动人民;第三,“炉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后终于“重见天光”,象征诗人不愿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女郎”这一意象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年青”一词则暗示了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郭沫若在《创造十年》里说过:“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本诗中比拟的意义和作用。
  “炉中煤”这一意象,熔物的特性、“我”的气质和时代精神于一炉;写“煤”之燃烧,即抒“我”之激情,亦抒人民之情、时代之情。艺术形式与所抒情思十分和谐。从章法看,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取复叠形式,前后呼应,将全诗推向高潮。从格式、韵律看,每节5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一、三、五行押韵,一韵到底;而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亲切温柔而又深情的呼唤起唱,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诗情随诗律跌宕起伏,韵味深长。
  赏析二:
  这首诗通篇都是以炉里燃烧着的煤的口气来抒写的。所谓“炉中煤”,已经由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所点明,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就是指诗人自己眷念祖国的那种感情。而诗里一再谈起的那个“炉中煤”所“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就是“五四”时代祖国的象征。由于对祖国的强烈思念,诗人的内心燃烧得象旺盛的煤火一样。在这里,诗人接连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使得全诗虽然没有一次出现“怀念祖国”的字样,却充分表达出诗人热爱和怀念祖国感情的强烈和深切。“炉中煤”和“年青的女郎”这两个比喻用得很出色,它正是我们理解全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性的关键所在。
  先说说诗里用“炉中煤”的形象来比喻诗人爱国感情的出色之处。这个比喻好在什么地方呢?首先,这个比喻把感情的热烈程度传达出来了。透过通红的煤火的形象,我们仿佛直接看到了诗人那颗爱国赤心,这颗心真象熊熊燃烧着的炉火一样。其次,大家知道,“煤”一燃烧起来,会把光和热带给人间,自己却化为灰烬,不保留任何东西。这也使我们有可能作出这样的想象: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是无代价的,只要祖国需要,诗人可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再次,诗里写道:煤的 “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这种写法除了通过交代“煤”的来历出身,使作品加强真实感之外,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双关含义,这就是:用“煤”“活埋在地底多年”来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也曾经长期深深地埋藏在心里。我们知道,在郭沫若的少年时代,祖国内受封建黑暗统治,外受帝国主义欺凌,正是苦难重重的时候。生长在那样的环境里,郭沫若很早就有了“富国强兵”的思想。他到日本学医,也是为了“报效祖国”;但是限于时代条件,这种感情一直郁积在心里得不到抒发;只有到了“五四”这个全国人民大觉醒,爱国运动大高涨的时代,这股感情才不可抑制地冲将出来,象“煤”一样地“重见天光”。诗里写的“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这实在是诗人情不自禁的内心流露。诗人在这里把个人命运跟祖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在新的时代想为祖国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强烈愿望。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炉中煤”这个形象里潜藏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就因为诗里正好道出了“五四”时代许多知识青年的这种共同感情,所以它在当时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郭沫若诗歌《炉中煤》赏析
2.鉴赏郭沫若《炉中煤》
3.郭沫若《炉中煤》全文赏析
4.爱国诗歌郭沫若《炉中煤》
5.郭沫若爱国诗歌《炉中煤》
6.郭沫若《炉中煤》教案(人教版)
7.郭沫若《炉中煤》写作背景
8.郭沫若《炉中煤》鉴赏
9.郭沫若作品《炉中煤》
10.郭沫若 炉中煤

炉中煤篇2:《炉中煤》阅读答案


  小编整理了《炉中煤》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学习和练习,希望对于大家学习《炉中煤》原文有素帮助和裨益,同时希望大家的阅读水平更上一层楼,关于《炉中煤》阅读答案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交流吧!
  炉中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因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来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炉中煤》阅读题:
  1.诗中用“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比喻,又用比喻诗人火热的爱国之情。
  2.写出全诗的韵脚:
  3.“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什么效果?首尾两节呼应又有何作用?
  《炉中煤》参考答案:
  1.“五四”后新生的祖国;燃烧的“炉中煤”。
  2.郎、量、样;郎、莽、肠;郎、梁、光;郎、乡、样。
  3.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同时也显示了因果的脉络。首尾两句呼应,反复表达了“我”对祖国的苦恋与奉献。

炉中煤篇3:郭沫若《炉中煤》鉴赏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是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1920年,首次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全诗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自己的深情和热望,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爱国的衷肠。这首诗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
  炉中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鉴赏
  《炉中煤》是一首饱含眷念祖国情绪的抒情诗。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聪俊的有进取心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这首诗就采取拟人的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第一节,诗人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我”正向亲爱的祖国诉说着那颗燃烧的赤子衷心,即使化为灰烬也绝不后悔遗憾。第二节“我”向祖国表白自己的心迹,虽然外表有些卤莽,但胸中却有“火一样的心肠”希望不要被祖国嫌弃。接着,写“我”的重生:本来也是栋梁之材,但被旧制度埋藏不能发挥,心中有委屈、苦闷、彷徨,不过,也正是“活埋”的痛苦使我变成发热发光的煤,所以,仅有思念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真诚的奉献和牺牲,效力之机已来,“我”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结尾与开头形成复唱,前后呼应,将全诗推向高潮,是诗人爱国主义感情的凝聚点。
  这首诗选自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写于1920,一、二月间,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上。1919年“五四“运动在国内爆发,当时,郭沫若因为远在日本,没有能够亲身参加国内“五四运动”,但是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同样地冲击着他,振奋着他。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激发起对祖国无限的深情。激动之下,一气写成了这首诗。这首诗从主题到题材,从思想感情到表现手法,无不具有强烈的“五四”时代色彩。
  这首诗通篇都是以炉里燃烧着的煤的口气来抒写的。所谓“炉中煤”,已经由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所点明,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就是指诗人自己眷念祖国的那种感情。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建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全诗没有一次出现“怀念祖国”的字样,却充分表达出诗人热爱和怀念祖国感情的强烈和深切。“炉中煤”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诗里用“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着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这个比喻把感情的热烈程度传达出来了。透过通红的煤火的形象,我们仿佛直接看到了诗人那颗爱国赤心,这颗心真象熊熊燃烧着的炉火一样。“煤”一燃烧起来,会把光和热带给人间,自己却化为灰烬,不保留任何东西。这也使我们有可能作出这样的想象: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是无代价的,只要祖国需要,诗人可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炉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诗人所代言的劳动人民,诗里还写道: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这种写法使作品更加真实,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双关含义:用“煤”“活埋在地底多年”来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也曾经长期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只有到了“五四”时期,这股感情才不可抑制地冲将出来,象“煤”一样地“重见天光”。诗里写的“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这实在是诗人情不自禁的内心流露。诗人在这里把个人命运跟祖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在新的时代想为祖国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强烈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
  “女郎”这一意象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年青”一词则暗示了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这里将“五四”后新生的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已超越了一般的宽泛的爱国主义而上升到革命的、具有特定阶收和时代内涵的、思想高度,因为这个比喻,表现出作者对封建的落后的旧中国的否定和批判,对新生祖国的肯定和赞美,并从革命运动中看到了前途和光明。
  这首诗构思自然新颖,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寄寓着诗人以身许国、积极进取的爱国情怀,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也体现了诗人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炉中煤》把祖国比做“女郎”是吸取了我国传统诗歌的精华做为养分,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离骚》中美人香草之喻,使意境甘美浓郁,便于表达深深的眷念之情。
  在中国的思乡爱国的诗作中,《炉中煤》不是第一篇,也不是最后一篇,但它用情歌恋歌的方式来表达眷恋祖国的情绪,用煤的意象形象,生动,恰切,颇具现代感,这就使其成为思乡爱国的诗篇中最具特色的一篇,郭沫若用以上富于独创性的艺术手法吧“五四”青年爱国激情写的既含“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缠绵缱绻,又有“乱世惊恐,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怀激烈,使诗“雄”“丽”并存。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0252/

推荐访问:郭沫若《炉中煤》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