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盂兰盆经功德]佛说盂兰盆经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7-30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佛说盂兰盆经篇一:《本愿经》经题释义

  导语:我们一般都知道说《本愿经》是佛门里面的孝经。但是我们更加要知道,《本愿经》是我们的救命经,救济众生免堕三恶道的救命经。其实《本愿经》的经题有什么含义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唐朝于阗国的三藏实叉难陀翻译的。实叉难陀在武则天的时候来到中国,这部经也是武则天请他翻译的。实叉难陀曾经重新翻译过《华严经》,晋朝最早翻译的《华严经》是《六十华严》,实叉难陀翻译的是《八十华严》。
  《地藏菩萨本愿经》(以下简称《本愿经》),现在学术界有人说它是伪经。对于这方面,学术界去考证是另外一回事,真正作为佛教的修学上而言,应该对这部经非常尊重。我们在盂兰盆法会里来讲这部经,则更显出这部经的微妙与重要。
  关于盂兰盆法会,我记得前年(1991年)曾在临济寺讲过《盂兰盆经》。《盂兰盆经》的中心思想主要是“三教”:教孝、教施、教食。“盂兰盆”之义是解倒悬。
  佛有十个大弟子,其中神通第一大弟子是目犍连。目犍连得了神通之后,寻找他的母亲,结果发现母亲在饿鬼道中痛苦不堪。于是,他依靠神通的力量,找到饮食给他母亲吃。但是饮食一进口就变成火,他母亲根本就吃不下去。如此,目犍连神通已尽,毫无办法。可见神通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这时候,他才找释迦牟尼佛求救,希望能度脱他的母亲。释迦牟尼佛对他说:你要度你母亲,这不是你一个人所能为的。你应该在农历的七月十五,一般出家人“解夏”的时候,以百味饮食,用盆子盛着供养出家得道的人。因为一般出家人在农历的四月“结夏”,闭关修行;到了七月十五“解夏”,很多出家人在这一天得道。所以这一天又叫作“僧自恣”日,是出家人最高兴的一天。由于有这么多出家人得道,佛十分欢喜,所以七月十五这一天,也叫作佛欢喜日。所以释迦牟尼佛要目犍连在这一天供养这些出家得道的人,依靠他们的力量才有可能解脱其母亲的苦难。目犍连这样做了,即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设盂兰盆供,就真解脱了他母亲的饿鬼之苦。《佛说盂兰盆经》主要告诉我们:
  第一,教孝。要知道,这个《盂兰盆经》是教我们孝顺父母,但不仅仅只孝顺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而教我们孝顺无量劫以来的父母,所谓“七世父母”。教我们孝顺无量劫以来的父母,也就是说六道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其所教者,就是大孝。第二,教施。第三,教食。这是《盂兰盆经》的重要法义,告诉大家怎么吃饭,怎么用食。关于这部经的内容,前年我们讲过盂兰盆供之后,柏林寺印行过《盂兰盆供讲义》,可能流通处还有,有需要者可以到流通处找一找。
  之所以在盂兰盆法会里来讲《本愿经》,因为《本愿经》也教孝,也教施,这两点跟《盂兰盆经》是相同的。但《本愿经》除了教孝、教施以外,最重要、最突出的是“教愿”,即《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这个“愿”。
  一个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立志。孙中山曾讲,青年人应该立志做大事,不应立志做大官。佛说发愿,叫发大愿,这个愿要弄清楚。那么愿跟欲望,是不是有区别?人的欲望很多,愿望跟欲望从法性、从本体上说,是一个东西。但如果说我有欲望,只要我行我的欲望,我就发愿了,那你就错了。在法性、本体是一个东西,等于我们人的无明跟觉悟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来讲,都是一个本体。因为无明离不开觉悟,如果离开了觉悟,这个无明就很难得觉悟了,成佛、有佛性就不可能了。同样,欲望跟愿望本体是一个东西,但作用是不一样的。愿望就是我们发心、发愿,是无我的、清净的,而欲望是有我的、不清净的。有这一个区别,所以作用就不完全一样,这个很重要。愿望等于人的立志,愿望一确定,就义无反顾,不能反悔。特别是佛教学大乘的,行菩萨道的,发愿更要紧,这个愿在大乘有一句话,叫“以愿为戒”,他发的愿就是他的戒。愿也不能轻易发,要反复思虑,从本心来发。发了以后就不能反悔,不能退转,要一直按着愿去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才叫修菩萨乘。你这个愿修成了、圆满了,你的行也就完成了,果也证得了。所有诸佛、菩萨都是这样,他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发愿,按着他的愿,最后成功了。所以,我们在讲本愿经的时候,一定要懂得愿,要发愿。愿为心师,愿就是指导我们心活动的老师。讲到发愿的出发点,大乘和小乘有区别:大乘的出发点都是利人的,把利他摆在第一位,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菩萨道的愿发了以后,就是你的戒。以愿为戒,愿为心师,这是大乘菩萨道修行的根本原则。所以在佛经上称赞佛、菩萨的时候,都是说他不违本愿。
  在世法上讲立志,在佛法上讲发愿,济世度人,弘法利生,中途不得退转。不要因为一个挫折或一个难关就退却了。愿是行菩萨道的人的第一戒。如果违背你的本愿,退离了本愿,是最大的错误,其它的错误是小错误。违背了本愿,这是大退堕,叫做犯大戒、犯大错误。所以我们好多法会,请这个佛,请那个菩萨时都说,希望你不要违背本愿。
  那么,宇宙与人、佛菩萨与众生能够互相沟通交往的力量在哪里?在愿力。愿会产生力量,愿不是空想,你真正发了愿以后,愿会产生力量。愿怎么会生力量?精神可以变物质啊!这都不是假的,不是空的。当然物质也可以变精神。修行人圆寂以后有舍利,为什么和常人的不一样?那就是精神变物质。所以愿有愿力。
  讲《盂兰盆经》的时候我讲到,至今科学界对四种力量的关系还没有研究清楚:电磁力、引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这四种力是不是统一的?这是科学的难题。从佛法讲,就法界来说宇宙有三种力量:一种力量是自己的力量,叫自力,是你的功德力;要有功才有德啊!没有功,没有德,你哪来的力量?所以自力、功德力也就是自己福慧资粮的力量。他力,就是其他人的力量,就是佛、菩萨加持力量。还有一种自然的力量,在佛教叫法界的力量。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这三种力量来完成。比如种庄稼,庄稼人自己的投入就是自己的力量;但自己的投入不够,还得靠别人的帮助,别人帮助也是一种加持力量;还得靠自然的力量——土地、阳光、水分等等。到了秋天收果实的时候就产生一个分配的问题。释迦牟尼佛讲过,凡是收果实的时候,我们不能贪天之功为己有,不要自己摘桃子一个人吃,而要考虑到,你的果实来自自力,但是还有他力、自然力。所以佛教有个很主要的供养偈语:“以我功德力”,以我的智慧、福德、资粮的力量;“如来加持力”,就是诸佛、菩萨加持的力量;“及以法界力”,加上法界自然的力量;“普供养而住”,普遍供养而安住。这个普供养偈原来是密教的一个偈子,现在显教也通用,我们供养、上供的时候都经常用。当然还有其它的赞偈,但记住这个偈子是最有益处的,这个偈在供养的时候是最合法义的。
  愿,就是发愿的时候,把自己的身心、性命投入进去,然后如来加持,诸佛菩萨帮助我来行愿,帮助我来圆满这个愿,再加上法界的力量,这个愿一定能实现。因为这个愿是清净的,所以能够和诸佛、菩萨相应,能够跟法界相应。真正的行菩萨道,真正的发愿,必然会得到如来的加持力,必然会得到法界的感应。所以很多修法的人发愿以后,他可以看到感应,或者会在睡梦当中有所感应,因为他真诚。如果不是真诚的,那你不要怪诸佛如来,也不要怪法界,要反省自己,看你有没有功德力。
  你说,我到佛的面前发愿,说我为佛教文化捐钱,希望佛帮助我。这不是发愿,而是祈求。作为祈求,就像做买卖的讨价还价。以佛的慈悲,看到你的祈求,也可以满足你,但就你的修行来说,毫无功德可言。我讲有功德的发愿是真正清净、无我的,这种发愿是在慈悲上的发愿。慈悲就是无缘、无条件,你看到别人是跟你自己一样,无缘的慈,同体的悲。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发愿,愿是真切的,可以得到佛的加持,得到法界的感应。
  所有十方三世诸佛,在修成佛以前,即修的过程中一定要修菩萨行。先修菩萨行,然后成佛。所以菩萨行是“因位”,佛是“果位”。而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其“因位”之时,即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没有不发愿的。菩萨修行如何起步呢?就是要在愿上起步、起行,没有不从愿上起行的。行从愿起,这个愿,有总愿亦有别愿。总愿就是共同的愿,又叫作通愿。比如说我们天天做功课念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无尽誓愿断,佛道无上誓愿成”等,这是共同的通愿。我们大家及三世诸佛没有不通这个愿的。又比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等等,这个愿也是“总愿”。别愿呢?则是个别的,每一个佛菩萨根据自己不同的因地、环境、情况,以及救度众生不同对象的情况所发的愿,就叫作别愿。比如释迦牟尼佛的五百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等等。菩萨没有不发愿的,他的愿修成圆满了,那就是成佛了。药师佛在因地发十二大愿,亦行十二大愿,行满了,药师佛就成了。所以大乘菩萨修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发愿,发愿才确定了你学佛的根本方向。如果没有愿就没有方向和根本立场,那么你的修行就将是盲目的。
  佛教戒律的一个总精神,特别是大乘的戒,都是从菩提心出发,就是从求觉悟的心、证得觉悟的心出发,这是戒的根本。发愿从菩提心发愿,受戒也从菩提心受戒。如果你的菩提心在的话,你的愿就在,你的戒就在。菩提心不能丢、不能丧失、不能退转,这个菩提心是最重要的。
  什么叫菩提心?浅的说是求觉悟的心,深的说菩提即心,是觉悟的心。菩提心最重要的是无我——只有众生,没有自己。所以佛教戒律的精神都是教人无我的,佛教的种种法门也都是教人无我的。
  菩提心跟脉的关系。菩提心含有五个内容: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滚打菩提心。本来东密讲菩提心讲三个意思:行愿、胜义、三摩地。藏密把行愿分开了,愿、行、三摩地、胜义、滚打五种菩提心。这五种菩提心跟脉的开发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我们讲愿的菩提心,凡是发大愿的人,他的脉容易张开。如果执著不放,我执很重,他的脉坚而不松,所以开张更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十方法界都在一心,拿心境来配脉,比如五方佛配五轮,八大菩萨配心间的八脉,甚至于罗汉、地狱都可以配在七万二千脉上。所以愿菩提心发得越大,脉开张x快。心以下是众生之脉,以上是菩萨之脉。发愿菩提心的人将功德回向众生,所以容易把功德发到以下诸脉。比如向佛祈祷的时候,能够将佛旨传遍六道、法界,都是愿的菩提心的作用。讲以上脉呢,就是中脉向七万二千脉扩张,遍及全身。所以愿心越大,脉越容易张开,能够通一些些微细脉,也比较容易通中脉。我们讲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这是地藏菩萨的本愿,从教义上讲,地藏菩萨的本愿是地藏菩萨的法门,是地藏菩萨的慈悲。如果拿这句话用到脉上来看,我们脉所在地就是众生所在地,你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就是你众生所在地必须先要通达,否则脉不通达很难成功。所以说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比如药师十二大愿、阿弥陀四十八愿都有普度众生,如果愿菩提心不大,那怎么行呢?!当然有人讲,我发愿心大,但是我到现在还没得度呀,我现在还是众生啊。要晓得众生也有三种:
  第一种是众生业报所成的众生。
  第二种是成佛时转识成智,原有第八识相分类的众生。
  第三种是成佛后威德感化应得度的众生。
  就第八识来说,一切众生都是佛的相分。若成佛的时候,这所有佛的相分已经度尽,所以释迦牟尼成佛的时候,他已看到所有众生皆可成佛。在密乘来讲,我们肉体的每一个毛孔都是众生,如果度不尽,摄受不全,就不能成佛。一个脉不开,都不能成佛,七万二千脉最后都要开。所以愿菩提心是很重要的。

佛说盂兰盆经篇二:《本愿经》释题

  《地藏菩萨本愿经》既让我们懂得了因果报应的道理,知道了地狱种种的苦等等,又能够灭除我们的罪业。下面是《本愿经》释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唐朝于阗国的三藏实叉难陀翻译的。实叉难陀在武则天的时候来到中国,这部经也是武则天请他翻译的。实叉难陀曾经重新翻译过《华严经》,晋朝最早翻译的《华严经》是《六十华严》,实叉难陀翻译的是《八十华严》。
  《地藏菩萨本愿经》(以下简称《地藏经》),现在学术界有人说它是伪经。对于这方面,学术界去考证是另外一回事,真正作为佛教的修学上而言,应该对这部经非常尊重。我们在盂兰盆法会里来讲这部经,则更显出这部经的微妙与重要。
  关于盂兰盆法会,我记得前年(1991年)曾在临济寺讲过《盂兰盆经》。《盂兰盆经》的中心思想主要是“三教”:教孝、教施、教食。“盂兰盆”之义是解倒悬。
  佛有十个大弟子,其中神通第一大弟子是目犍连。目犍连得了神通之后,寻找他的母亲,结果发现母亲在饿鬼道中痛苦不堪。于是,他依靠神通的力量,找到饮食给他母亲吃。但是饮食一进口就变成火,他母亲根本就吃不下去。如此,目犍连神通已尽,毫无办法。可见神通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这时候,他才找释迦牟尼佛求救,希望能度脱他的母亲。释迦牟尼佛对他说:你要度你母亲,这不是你一个人所能为的。你应该在农历的七月十五,一般出家人“解夏”的时候,以百味饮食,用盆子盛着供养出家得道的人。因为一般出家人在农历的四月“结夏”,闭关修行;到了七月十五“解夏”,很多出家人在这一天得道。所以这一天又叫作“僧自恣”日,是出家人最高兴的一天。由于有这么多出家人得道,佛十分欢喜,所以七月十五这一天,也叫作佛欢喜日。所以释迦牟尼佛要目犍连在这一天供养这些出家得道的人,依靠他们的力量才有可能解脱其母亲的苦难。目犍连这样做了,即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设盂兰盆供,就真解脱了他母亲的饿鬼之苦。《佛说盂兰盆经》主要告诉我们:
  第一,教孝。要知道,这个《盂兰盆经》是教我们孝顺父母,但不仅仅只孝顺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而教我们孝顺无量劫以来的父母,所谓“七世父母”。教我们孝顺无量劫以来的父母,也就是说六道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其所教者,就是大孝。第二,教施。第三,教食。这是《盂兰盆经》的重要法义,告诉大家怎么吃饭,怎么用食。关于这部经的内容,前年我们讲过盂兰盆供之后,柏林寺印行过《盂兰盆供讲义》,可能流通处还有,有需要者可以到流通处找一找。
  之所以在盂兰盆法会里来讲《地藏经》,因为《地藏经》也教孝,也教施,这两点跟《盂兰盆经》是相同的。但《地藏经》除了教孝、教施以外,最重要、最突出的是“教愿”,即《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这个“愿”。
  一个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立志。孙中山曾讲,青年人应该立志做大事,不应立志做大官。佛说发愿,叫发大愿,这个愿要弄清楚。那么愿跟欲望,是不是有区别?人的欲望很多,愿望跟欲望从法性、从本体上说,是一个东西。但如果说我有欲望,只要我行我的欲望,我就发愿了,那你就错了。在法性、本体是一个东西,等于我们人的无明跟觉悟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来讲,都是一个本体。因为无明离不开觉悟,如果离开了觉悟,这个无明就很难得觉悟了,成佛、有佛性就不可能了。同样,欲望跟愿望本体是一个东西,但作用是不一样的。愿望就是我们发心、发愿,是无我的、清净的,而欲望是有我的、不清净的。有这一个区别,所以作用就不完全一样,这个很重要。愿望等于人的立志,愿望一确定,就义无反顾,不能反悔。特别是佛教学大乘的,行菩萨道的,发愿更要紧,这个愿在大乘有一句话,叫“以愿为戒”,他发的愿就是他的戒。愿也不能轻易发,要反复思虑,从本心来发。发了以后就不能反悔,不能退转,要一直按着愿去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才叫修菩萨乘。你这个愿修成了、圆满了,你的行也就完成了,果也证得了。所有诸佛、菩萨都是这样,他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发愿,按着他的愿,最后成功了。所以,我们在讲地藏经的时候,一定要懂得愿,要发愿。愿为心师,愿就是指导我们心活动的老师。讲到发愿的出发点,大乘和小乘有区别:大乘的出发点都是利人的,把利他摆在第一位,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菩萨道的愿发了以后,就是你的戒。以愿为戒,愿为心师,这是大乘菩萨道修行的根本原则。所以在佛经上称赞佛、菩萨的时候,都是说他不违本愿。
  在世法上讲立志,在佛法上讲发愿,济世度人,弘法利生,中途不得退转。不要因为一个挫折或一个难关就退却了。愿是行菩萨道的人的第一戒。如果违背你的本愿,退离了本愿,是最大的错误,其它的错误是小错误。违背了本愿,这是大退堕,叫做犯大戒、犯大错误。所以我们好多法会,请这个佛,请那个菩萨时都说,希望你不要违背本愿。
  那么,宇宙与人、佛菩萨与众生能够互相沟通交往的力量在哪里?在愿力。愿会产生力量,愿不是空想,你真正发了愿以后,愿会产生力量。愿怎么会生力量?精神可以变物质啊!这都不是假的,不是空的。当然物质也可以变精神。修行人圆寂以后有舍利,为什么和常人的不一样?那就是精神变物质。所以愿有愿力。
  讲《盂兰盆经》的时候我讲到,至今科学界对四种力量的关系还没有研究清楚:电磁力、引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这四种力是不是统一的?这是科学的难题。从佛法讲,就法界来说宇宙有三种力量:一种力量是自己的力量,叫自力,是你的功德力;要有功才有德啊!没有功,没有德,你哪来的力量?所以自力、功德力也就是自己福慧资粮的力量。他力,就是其他人的力量,就是佛、菩萨加持力量。还有一种自然的力量,在佛教叫法界的力量。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这三种力量来完成。比如种庄稼,庄稼人自己的投入就是自己的力量;但自己的投入不够,还得靠别人的帮助,别人帮助也是一种加持力量;还得靠自然的力量—— 土地、阳光、水分等等。到了秋天收果实的时候就产生一个分配的问题。释迦牟尼佛讲过,凡是收果实的时候,我们不能贪天之功为己有,不要自己摘桃子一个人吃,而要考虑到,你的果实来自自力,但是还有他力、自然力。所以佛教有个很主要的供养偈语:“以我功德力”,以我的智慧、福德、资粮的力量;“如来加持力”,就是诸佛、菩萨加持的力量;“及以法界力”,加上法界自然的力量;“普供养而住”,普遍供养而安住。这个普供养偈原来是密教的一个偈子,现在显教也通用,我们供养、上供的时候都经常用。当然还有其它的赞偈,但记住这个偈子是最有益处的,这个偈在供养的时候是最合法义的。
  愿,就是发愿的时候,把自己的身心、性命投入进去,然后如来加持,诸佛菩萨帮助我来行愿,帮助我来圆满这个愿,再加上法界的力量,这个愿一定能实现。因为这个愿是清净的,所以能够和诸佛、菩萨相应,能够跟法界相应。真正的行菩萨道,真正的发愿,必然会得到如来的加持力,必然会得到法界的感应。所以很多修法的人发愿以后,他可以看到感应,或者会在睡梦当中有所感应,因为他真诚。如果不是真诚的,那你不要怪诸佛如来,也不要怪法界,要反省自己,看你有没有功德力。
  你说,我到佛的面前发愿,说我为佛教文化捐钱,希望佛帮助我。这不是发愿,而是祈求。作为祈求,就像做买卖的讨价还价。以佛的慈悲,看到你的祈求,也可以满足你,但就你的修行来说,毫无功德可言。我讲有功德的发愿是真正清净、无我的,这种发愿是在慈悲上的发愿。慈悲就是无缘、无条件,你看到别人是跟你自己一样,无缘的慈,同体的悲。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发愿,愿是真切的,可以得到佛的加持,得到法界的感应。
  所有十方三世诸佛,在修成佛以前,即修的过程中一定要修菩萨行。先修菩萨行,然后成佛。所以菩萨行是“因位”,佛是“果位”。而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其“因位”之时,即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没有不发愿的。菩萨修行如何起步呢?就是要在愿上起步、起行,没有不从愿上起行的。行从愿起,这个愿,有总愿亦有别愿。总愿就是共同的愿,又叫作通愿。比如说我们天天做功课念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无尽誓愿断,佛道无上誓愿成”等,这是共同的通愿。我们大家及三世诸佛没有不通这个愿的。又比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等等,这个愿也是“总愿”。别愿呢?则是个别的,每一个佛菩萨根据自己不同的因地、环境、情况,以及救度众生不同对象的情况所发的愿,就叫作别愿。比如释迦牟尼佛的五百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等等。菩萨没有不发愿的,他的愿修成圆满了,那就是成佛了。药师佛在因地发十二大愿,亦行十二大愿,行满了,药师佛就成了。所以大乘菩萨修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发愿,发愿才确定了你学佛的根本方向。如果没有愿就没有方向和根本立场,那么你的修行就将是盲目的。
  佛教戒律的一个总精神,特别是大乘的戒,都是从菩提心出发,就是从求觉悟的心、证得觉悟的心出发,这是戒的根本。发愿从菩提心发愿,受戒也从菩提心受戒。如果你的菩提心在的话,你的愿就在,你的戒就在。菩提心不能丢、不能丧失、不能退转,这个菩提心是最重要的。
  什么叫菩提心?浅的说是求觉悟的心,深的说菩提即心,是觉悟的心。菩提心最重要的是无我——只有众生,没有自己。所以佛教戒律的精神都是教人无我的,佛教的种种法门也都是教人无我的。
  菩提心跟脉的关系。菩提心含有五个内容: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滚打菩提心。本来东密讲菩提心讲三个意思:行愿、胜义、三摩地。藏密把行愿分开了,愿、行、三摩地、胜义、滚打五种菩提心。这五种菩提心跟脉的开发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我们讲愿的菩提心,凡是发大愿的人,他的脉容易张开。如果执著不放,我执很重,他的脉坚而不松,所以开张更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十方法界都在一心,拿心境来配脉,比如五方佛配五轮,八大菩萨配心间的八脉,甚至于罗汉、地狱都可以配在七万二千脉上。所以愿菩提心发得越大,脉开越快。心以下是众生之脉,以上是菩萨之脉。发愿菩提心的人将功德回向众生,所以容易把功德发到以下诸脉。比如向佛祈祷的时候,能够将佛旨传遍六道、法界,都是愿的菩提心的作用。讲以上脉呢,就是中脉向七万二千脉扩张,遍及全身。所以愿心越大,脉越容易张开,能够通一些些微细脉,也比较容易通中脉。我们讲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这是地藏菩萨的本愿,从教义上讲,地藏菩萨的本愿是地藏菩萨的法门,是地藏菩萨的慈悲。如果拿这句话用到脉上来看,我们脉所在地就是众生所在地,你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就是你众生所在地必须先要通达,否则脉不通达很难成功。所以说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比如药师十二大愿、阿弥陀四十八愿都有普度众生,如果愿菩提心不大,那怎么行呢?!当然有人讲,我发愿心大,但是我到现在还没得度呀,我现在还是众生啊。要晓得众生也有三种:
  第一种是众生业报所成的众生。
  第二种是成佛时转识成智,原有第八识相分类的众生。
  第三种是成佛后威德感化应得度的众生。
  就第八识来说,一切众生都是佛的相分。若成佛的时候,这所有佛的相分已经度尽,所以释迦牟尼成佛的时候,他已看到所有众生皆可成佛。在密乘来讲,我们肉体的每一个毛孔都是众生,如果度不尽,摄受不全,就不能成佛。一个脉不开,都不能成佛,七万二千脉最后都要开。所以愿菩提心是很重要的。
  现在学佛的人,比如修净土的,他发愿往生西方净土;也有愿生兜率天,将来在龙华会上能跟弥勒菩萨去修行。这都是愿。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在释迦牟尼佛的这个佛法系统里,所发之愿最大的就算地藏王菩萨。因为地藏菩萨是以最大的愿力来度脱这个娑婆世界的六道众生,特别是地狱道里的众生,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地藏菩萨的大愿哪!因此,释迦牟尼佛在涅盘之前,就把他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交给地藏王菩萨。特别是末法众生越来越刚强,越来越难以调伏。这些刚强难伏、刚强难化的众生,要地藏王菩萨以大慈悲、大宏愿的力量,以大方便来救度。所以,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法的系统里,代表大愿的是地藏王菩萨。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法系统有几个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在我们中国这四大菩萨有四大道场,就是现在的四大名山。这些菩萨都是跟释迦牟尼佛亲近的菩萨,代表着释迦牟尼佛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全体,跟他亲近的菩萨就代表了他的一个方面。文殊代表大智慧,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同样,普贤代表大修行;观世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愿。有人会问:为什么说大愿地藏王菩萨呢?普贤菩萨不也是代表大愿的吗?如普贤十大愿王是愿中之王,那么为什么说普贤是大行、地藏是大愿呢?因为普贤十大愿王之愿是通愿、总愿,是诸佛菩萨的共同之愿;而地藏菩萨的大愿则是别愿、个别之愿,是每个佛菩萨根据自己情况的不同而发的愿,这个愿在别愿中是最难、最特别、最殊胜的。就别愿来说,地藏菩萨之大愿与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的总愿不同,有区别。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重点是普贤菩萨的法门,但这个重点在释迦牟尼佛法的这个系统里,还是着重于表行;而地藏菩萨是着重于表愿。所以我们要弄清楚,地藏王菩萨在释迦牟尼佛这个佛法系统里是表示大愿的。那么,什么叫愿?刚才讲了,誓愿与欲望有联系也有区别:誓愿不同于欲望,欲望也不是誓愿,虽然它们在本体上是一个东西。比如,我们都愿意自己的父母健康长寿,能够活得好,无病无灾无烦恼,这种希望一般是无条件的;对子女亦然,爱护子女,望子成材等等,这样对父母的敬爱之心及对于子女的慈爱之心都是没有条件的,这就是愿。因为它没有“我”这个因素掺杂在里头,无我的愿望就是愿。有条件的、有我的因素掺杂在里面的,那就是欲望。比如想发财、想功名、想利益、想出人头地等等,有自己的目的、自己的因素、为自己打小算盘的就是欲望。所以愿是清净的,欲望是不清净的;愿是无条件的、无我的,欲望是有条件的、有我的,这就是欲与愿的区别。发愿一定是无条件的、无我的、清净的,才能从愿上起修。否则你就难以起修,方向倒了就不对头了,所以一定要懂得愿与欲望不同。如果所发之愿真正是无条件、无我、清净的,能够清净地行欲,欲就是愿;如果以贪嗔之心、不清净、有我之心发愿,愿就会变成欲。此即清净行欲,欲亦成愿;贪嗔行愿,愿亦成欲。因而行愿与欲望有本质的不同,不要把欲望代替了发愿。地藏菩萨在释迦牟尼佛的大系统里面是表示愿的,这是修菩萨行最根本的第一步。比如,我们拿心来说,一个人的心要深奥,是大智慧;心要凝定,这就是大悲;而心要深广,就是普贤菩萨之大行;但这个心要真正能够动起来,这就是地藏菩萨的大愿。这是我讲《地藏菩萨本愿经》首先要强调的一条。《地藏经》教我们大愿,而发大愿是修行的第一步。我们修学《地藏经》,首先就是要发大愿,这是第一点。
  第二,《地藏经》讲了很多关于地狱以及很多关于因果报应、轮回之事,这些事,特别是在今天在现代来讲,很难使人相信。尤其是一些学科学、搞学问的人容易把这些东西看作是迷信。我们现在讲《地藏经》首先要相信它,然而要学这部经并相信它是很不容易的。当时在经中,文殊菩萨就说过,末世众生听了地藏菩萨的事情,他们会不相信。因为地狱、轮回、因果报应对于现代的人来说,有的相信,有的不相信,有的半信半疑、将信不信,所以讲《地藏经》的第二点就是教信。
  信、愿、行,是往生西方净土的三个资粮。这个信,不单纯是理念上的相信与否,信本身就是一种行为。不光是用思想想念,而是实践它。这个信,是道源功德母——信是学道的根本,是产生功德的母亲。我们能够修道,能够做功德,都是由信里头产生的。道源功德母,即道之本源。学佛的步骤,是信、解、行、证。信仰它,理解它,行即修行它、实践它,证即证得它。而第一步就是信,这个信圆满了,于是信满成佛。所以关键在于要能够真正地得到“正信”。
  《地藏经》里讲,我们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众生难得教化。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了隐其无量自在之力,讲地狱、讲畜生、讲饿鬼,讲你若有身邪行就得身邪行报、若意邪行就得意邪行报、若杀生就得杀生报、若邪淫就得邪淫报、若妄语就得妄语报、若两舌就得两舌报、若恶口就得恶口报、若绮语得绮语报、若贪、嗔、邪、奸、悭吝、毁戒、愚痴就得贪、嗔、邪、奸、悭吝、毁戒、愚痴报,如此等等。释迦牟尼佛在《地藏经》中对这些刚强难伏的众生讲果报、讲地狱,都是教人信因果、信轮回、信业力,才能够了脱生死。而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不信业力就难以了脱生死。地藏菩萨就是在释迦牟尼佛的这个娑婆世界里,发大愿来度这些刚强难伏、难调、难化的众生。因为这些刚强难化、难调伏的众生就是不信。看看我们周围的现实,有很多人就是缺乏信,胆子大得很,什么都不怕,天不怕、地不怕,这是不是大无畏呢?不是。他的不怕,表示了他的无知、他的愚痴。什么都不信,其实就是他的信。正因为他不信,没有信仰,结果就没有真正的精神支柱,自己老是跟自己过不去,烦恼丛生不可终日,就象在活地狱中生活。他的心、他的思想意识被那些活地狱中的绳索一道一道地捆着,舒展不开。所以,在现代这个末法时代中弘扬佛法,在世法中来说,就是能使世界和平、社会安定。这里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相信因果。我们自然界,从来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种瓜得豆、种豆得瓜的。哪怕是现代的基因工程,其基因的排列,也还是有规律、有法则的。在道德界,从来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善有恶报、恶有善报,就等于种瓜得豆、种豆得瓜,这是错乱,是不可能的。但在现象上,人们往往看不清楚。因为我们视力有限,我们只看到现在这一段,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所以在现象上往往出现了模糊,像一些人做了好事反而得到了恶报,做了恶事又得了善报似的。这是否错了呢?不是。你不能从一时一地一世来看,而应从十方三世来看。因果是丝毫不爽的。所以《地藏经》的第二点是教信,而且是从根本上来讲信。所谓从根本上来讲信,就是从业力上来讲信,这不是迷信。所以《地藏经》中,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的品名都不一样,第三品叫观众生业缘品,第四品叫阎浮众生业感品,第五品叫地狱名号品。在这里讲业感、业缘都是讲业力上的事情,而业力是佛教的根本教义。我常讲,小乘的根本教义就是讲业力,大乘的根本教义就是讲般若,而业力与般若又是相通的。这是《地藏经》从根本上教我们怎么来信仰的第二个重点。
  《地藏经》的第三点是教“孝”。隋唐时有信行禅师,创立过三阶教。所谓时、地、机,他按时间、地点、人这三个不同情况分为三个阶段,并认为应该用这三个阶段的方法来弘扬佛法,于是就创立了三阶教。后来这个三阶教在唐朝的时候被皇帝禁止了。现在在敦煌就发现有三阶教的著作。三阶教曾盛行一时,它实际上就是尊崇地藏王菩萨、弘扬地藏王菩萨的。但三阶教有个错误,它把“阿弥陀佛”摆在不重要的地位,贬低了 “阿弥陀佛”,所以后来它被禁止了,没有行得通。这部《地藏经》从汉译以来,也就是实叉难陀译成汉文以来,有的把它看成小乘经典,有的把它看成密教、密部,这与过去对《地藏经》的解释不多有关。过去的人对《维摩诘经》、《金刚经》做注解的非常多,上百种以至于上千种的都有。而像《盂兰盆经》、《地藏经》的注解却没有几家。如《盂兰盆经》只有两、三家,《地藏经》在近代慢慢开始有人讲了。过去只有清朝的灵●法师曾经作过科判、科注。在灵●法师的科注里边,说释迦牟尼佛是在讲了《法华经》之后再讲《地藏经》,然后再讲《涅盘经》的,所以《地藏经》是在《法华经》之后、《涅盘经》之前讲的;这个《地藏经》是以行愿为宗旨的。但灵●法师这个科判也很少流通,所以人们很少读到《地藏经》的注解乃至于全文。但正是从灵●法师做了科注以后,很多人知道了这么一件事了,就是《地藏经》是佛门里的孝经。这一点,大家慢慢地就会知道了。比如,儒家不是教“孝”吗?还有专门的著作《孝经》。《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但这种说法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讲的。《地藏经》的教孝,是佛门的孝,不是凡间的孝,不是教的小孝,不是教的在世的孝,而是教的出世的大孝。因为《地藏经》是讲度地狱的,是讲度亡的,而教孝则跟度亡、跟救度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第三点。

佛说盂兰盆经篇三:关于纪念中元节的作文:节日仪式

  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的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所谓盂兰盆,据唐·宗密的《佛说盂兰盆经疏》所说∶“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乃东夏之音,仍为救器。若随方俗,应曰救倒悬盆”。法会的形成渊源于这部八百余字的佛经,经中说∶目连以天眼通见其亡母生饿鬼道,受苦而不得救拔,因而驰往白佛。佛为说救济之法,就是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为七世父母及父母在厄难中者,集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七世父母得离饿鬼之苦,生人、天中,享受福乐。这就是盂兰盆会的缘起。
  盂兰盆会一般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天举行。其主要仪式由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三部分组成。在正式仪式开始前,须先建立佛坛(特称“中元坛”)、普施坛、孤魂坛等三坛。其中,佛坛上设有佛像及导师使用的如意尺(戒尺)等,普施坛上放置多种供品,孤魂坛上设有若干灵位牌。
  根据清仪润所著的《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八《兰盆仪轨摘要》记载,整个盂兰盆会的仪式是这样的:
  首先是净坛绕经,即绕诵《盂兰盆经》。先由住持主持绕坛、诵经、洒净仪式,大众随行绕行,口诵《盂兰盆经》三遍;然后,大众依照早晚课诵时的位置跪下,随住持念祝词,祝愿一切冤亲同得超度;祝词完毕,大众起立,听维那念诵佛名,随磬声行跪拜礼。跪拜完毕后解散。
  第二项内容是上兰盆供。僧众重新入坛,礼佛三拜后,住持拈香,维那举“献供赞”,大众同唱。然后,再次反复读诵经文,并说明盆供的目的,表明自己的心迹,并不时伴行礼佛跪拜礼。最后念诵一段回向词,上兰盆供仪式结束。
  最后一项仪式是众僧受食。上供完毕,悦众将檀越(信徒)所布施之物集中在一起,不论是来客还是本寺僧人,一律平等分配。接受分配物后,集体念诵一段祝祷词,然后各自捧钵回寮。整个盂兰盆会仪式结束。
  这套盂兰盆会仪式较为复杂,因而真正照此实行者不多。倒是民间的以荐亡度鬼为主要目的的一套盆供仪式更为流行。民间的这套仪式是:
  预先设立三坛,到了七月十五日那天清晨,由六位僧人组成的行法小组,在一片唢呐合奏声中,粉墨登场,走在队伍前列的手持铃铎的是“导师”,紧随其后的是手执大鼓、木鱼、铛子、铪子、小手鼓的五位僧人。他们的程序是先净坛后开坛。首先,要“演净”,即面向佛坛念诵《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再念用好纸写好的文疏,祈求佛菩萨慈悲下界指导;其次,行“引魂”仪式,读诵用黄纸写好的疏文,招引鬼魂入坛,读诵疏文后,念诵《心经》、《往生咒》、“三真言”;最后,由主办盂兰盆会的功德主在法会的“榜文”上用朱笔一点,预示着开坛完毕。
  开坛后的仪程是拜忏,大多依照《慈悲水忏》的仪礼进行。拜忏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时间较长,其间还得穿插进行上供与斋僧活动。
  普施仪式在晚上举行,主要是施放焰口。焰口结束后,要放河灯、烧法船、烧灵房,在一片火光闪烁中,法会圆满结束。河灯照亮了水中鬼魂暗淡的心灵,法船将他们统统渡往了充满欢乐的彼岸世界;灵房则提供了亡灵世界所必须的广厦和别墅。盂兰盆会的所有目的,在这一刻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8811/

推荐访问:佛说盂兰盆经功德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