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再温

来源:观后感 时间:2018-07-29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观后感】

栗再温篇(一):平山记忆观后感


  1931年,平山籍的栗再温、于光汉等革命先辈,回到家乡创建党组织,组建游击队。自此,中国共产党就在平山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点燃了民族救亡的火种,吹响了平山人民救国图存的号角,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下了一段段永远值得铭记的光辉历史。在全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一部反映平山人民为中国革命英勇战斗和牺牲的大型纪录片《平山记忆》,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后,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文艺的形式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又一成果,对于凝聚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纪录片《平山记忆》以开阔的视野,以深刻的历史观、价值观,以朴实凝重并带有鲜明地域特点的风格,讲述了一个个鲜活人物的感人故事,真实再现了平山儿女“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的英雄豪迈和仁厚实在的人格品质。最难能可贵的是,该片没有就平山说平山,而是把平山和中国革命大的背景形势联系起来,使作品具有了史诗般的品貌。通过作品,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地方的革命史,而是太行老区的杰出代表,人民抗战的生动典范,中国革命的历史缩影,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透过作品,感悟那段历史,冥思良久,有几点体会,分享观众。
  老区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平山,作为太行山老区的杰出代表,是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也是中国北方革命斗争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平山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可靠后方。从纪录片《平山记忆》我们可以看到,在抗战八年时间里,平山县累计缴纳救国公粮4533万公斤、军鞋57万双、军衣30万套、军被1440万床。“最后的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那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这首感人至深的歌谣,就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正是有了像平山这样许许多多的革命老区,为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使得我们的党和军队能够长期坚持斗争,并最终取得民族的独立;正是有了像平山这样许许多多的革命老区,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是有了像平山这样许许多多革命老区,才缔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牢固基石。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以平山为杰出代表的太行山革命老区的光辉业绩必将彪炳史册,永放光芒;以平山为代表的革命老区精神,必将时刻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抗战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在这一章中,平山作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核心腹地和著名的“抗日模范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纪录片《平山记忆》可以看到,在艰苦卓绝的抗日岁月中,平山县有7万多人参军参战,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机关在平山度过三年零两个月,平山成为晋察冀根据地重要的兵员补充基地。这里涌现出平山团、回舍大枪班、“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等一批先进典型,栗政通、韩增丰等5000多名平山好男儿为国捐躯。平山的烈士人数位居河北省首位,走遍平山每一个乡镇,到处都有烈士的坟茔,到处都有英雄的壮歌。不仅如此,平山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14700多名无辜平民被屠杀,大量房屋财产被烧毁。“巍巍太行起狼烟,黎涉路隘隐弓弦。龙腾虎跃杀声震,狼奔豕突敌胆寒”。面对残忍的日寇,平山人民没有屈服,而是越来越多的平山子弟拿起武器,奔赴前线,杀敌报国,展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心。平山人民的行动和精神,为全国抗战树立了典范。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对于当前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依然葆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历史缩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建设新中国,纪录片《平山记忆》中一幕幕饱含血泪的讲述,一场场激烈的战斗,一个个年轻而悲壮的牺牲,不仅是平山革命斗争的真实再现,更是中国革命的生动写照。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平山为中央指挥大决战、筹建新中国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坚定后方,成为中国革命名副其实的“心脏”。这里是中国共产党迎接胜利的落脚点,又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出发点。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颁布了《土地法大纲》、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勾勒出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开启了进京赶考的新征程。放在历史的洪流中,平山记忆,不仅仅是平山人的记忆,更是中国革命的记忆、中华民族的记忆。正如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同志说的那样,“平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梳理平山的革命历史脉络,我们可以发现,平山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革命历史,而是整个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时至今日,在这里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依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依然是党领导人民取得更大胜利的精神支撑。

栗再温篇(二):2015文献纪录片《平山记忆》观后感


  【篇一】
  平山,太行山老区的一个杰出代表;
  平山,晋察冀抗战史上的一个典范;
  平山,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北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平山记忆》将于2015年8月2日至9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晚20点整)、河北电视台(河北卫视21点05分)晚间黄金时间隆重播出。
  这部文献纪录片《平山记忆》分《播火》《堡垒》《家园》《支前》《长歌》《转战》《曙光》《情怀》八集,每集50分钟。全片以朴实、凝重并带有鲜明平山地域特点的风格,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展示平山儿女以其仁厚实在、悲歌慷慨的风骨,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贡献和牺牲。
  摄制组历时十六个月,采访了170多位重要历史当事人和知情人,并首次披露中央档案馆、日本公文书馆保存的大量珍贵史料文献,使用了许多历史当事人、知情人收藏多年的珍贵照片。
  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平山记忆》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河北省委领导以及国内众多重量级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亲自指导,使该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从取材到站位都得到极大提升。因此,在国家重大题材理论文献片创作领导小组组织的专家审片会上,该片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篇二】
  平山——“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1931年,平山籍的栗再温、于光汉等革命先辈,回到家乡创建党组织,组建游击队。自此,中国共产党就在平山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点燃了民族救亡的火种,吹响了平山人民救国图存的号角,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下了一段段永远值得铭记的光辉历史。在全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一部反映平山人民为中国革命英勇战斗和牺牲的大型纪录片《平山记忆》,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后,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文艺的形式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又一成果,对于凝聚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纪录片《平山记忆》以开阔的视野,以深刻的历史观、价值观,以朴实凝重并带有鲜明地域特点的风格,讲述了一个个鲜活人物的感人故事,真实再现了平山儿女“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的英雄豪迈和仁厚实在的人格品质。最难能可贵的是,该片没有就平山说平山,而是把平山和中国革命大的背景形势联系起来,使作品具有了史诗般的品貌。通过作品,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地方的革命史,而是太行老区的杰出代表,人民抗战的生动典范,中国革命的历史缩影,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透过作品,感悟那段历史,冥思良久,有几点体会,分享观众。
  老区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平山,作为太行山老区的杰出代表,是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也是中国北方革命斗争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平山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可靠后方。从纪录片《平山记忆》我们可以看到,在抗战八年时间里,平山县累计缴纳救国公粮4533万公斤、军鞋57万双、军衣30万套、军被1440万床。“最后的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那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这首感人至深的歌谣,就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正是有了像平山这样许许多多的革命老区,为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使得我们的党和军队能够长期坚持斗争,并最终取得民族的独立;正是有了像平山这样许许多多的革命老区,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是有了像平山这样许许多多革命老区,才缔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牢固基石。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以平山为杰出代表的太行山革命老区的光辉业绩必将彪炳史册,永放光芒;以平山为代表的革命老区精神,必将时刻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抗战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在这一章中,平山作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核心腹地和著名的“抗日模范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纪录片《平山记忆》可以看到,在艰苦卓绝的抗日岁月中,平山县有7万多人参军参战,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机关在平山度过三年零两个月,平山成为晋察冀根据地重要的兵员补充基地。这里涌现出平山团、回舍大枪班、“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等一批先进典型,栗政通、韩增丰等5000多名平山好男儿为国捐躯。平山的烈士人数位居河北省首位,走遍平山每一个乡镇,到处都有烈士的坟茔,到处都有英雄的壮歌。不仅如此,平山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14700多名无辜平民被屠杀,大量房屋财产被烧毁。“巍巍太行起狼烟,黎涉路隘隐弓弦。龙腾虎跃杀声震,狼奔豕突敌胆寒”。面对残忍的日寇,平山人民没有屈服,而是越来越多的平山子弟拿起武器,奔赴前线,杀敌报国,展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心。平山人民的行动和精神,为全国抗战树立了典范。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对于当前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依然葆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历史缩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建设新中国,纪录片《平山记忆》中一幕幕饱含血泪的讲述,一场场激烈的战斗,一个个年轻而悲壮的牺牲,不仅是平山革命斗争的真实再现,更是中国革命的生动写照。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平山为中央指挥大决战、筹建新中国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坚定后方,成为中国革命名副其实的“心脏”。这里是中国共产党迎接胜利的落脚点,又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出发点。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颁布了《土地法大纲》、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勾勒出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开启了进京赶考的新征程。放在历史的洪流中,平山记忆,不仅仅是平山人的记忆,更是中国革命的记忆、中华民族的记忆。正如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同志说的那样,“平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梳理平山的革命历史脉络,我们可以发现,平山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革命历史,而是整个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时至今日,在这里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依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依然是党领导人民取得更大胜利的精神支撑。
  生动教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在平山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纪录片《平山记忆》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让我们时刻铭记历史、警示未来。“这是我寸心的表白,当我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经过战争锻炼的肖像,随着你们漂泊吧”。从栗政通烈士给妹妹书信中的这段朴实而又感人的语言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位革命者高尚的情操,是一种始终涤荡我们心灵的精神力量。不仅是栗政通,该片中的每一个故事,不论是“一世空有影,九泉不留芳”的封奇书,抑或是为掩护晋察冀日报社壮烈牺牲的12岁少年英雄阎富华,为八路军捐粮4.8万公斤的开明绅士齐学韵,每个人身上都表现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即使到了和平年代,为了修建岗南水库,治理海河水患,平山100个村子10万人再次作出巨大牺牲,从稻麦两熟的滹沱河畔搬到高岗旱岭之上,彰显了平山人民“为大家舍小家”无私奉献的高尚风格,更让我们透过平山人民领悟到了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只有这种精神,才能赋予我们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强大力量;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入强大动力;只有这种精神,才能让中华儿女挺起坚强的“脊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平山记忆是一段铁和血的记忆,镌刻在太行山上,流淌在中华儿女沸腾的血液中。这段记忆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一片片激荡的浪花,更是一圈圈饱经沧桑的年轮,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奔赴国难的豪气,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光荣和壮烈,看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被实践印证的真理。这段记忆将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团结一致,自强不息,不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栗再温篇(三):西柏坡纪念馆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西柏坡纪念馆导游词,一起来看一下吧。
  序 厅
  大家好!欢迎您到西柏坡纪念馆参观,很高兴为您做讲解服务!
  西柏坡纪念馆始建于1976年10月,1978年5月26日为纪念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三十周年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现在的展览有三层院落,十二个展厅。您现在所在的是纪念馆的序厅,大家迎面看到的是第七届中央委员会77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组成的大型铜雕,它的背景是雄伟绵延的太行山脉和西柏坡中央大院,下方“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八个大字,是1988年原文化部部长黄镇到西柏坡参观时为我馆的题词,也是我们整个展览的主题。铜雕两侧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处革命纪念地,上海一大会址、井冈山、遵义、延安组成的浅浮雕群。个序厅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从西柏坡这个普通的小山村走进北平,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
  当年,党中央为什么要选择西柏坡作为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呢?
  第一展室 走进西柏坡
  本展室重点介绍党中央选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中共中央撤离延安的历史背景及中央工委到达西柏坡的有关情况。
  党中央选址西柏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建党早,群众基础好。平山县位于晋察冀边区的南部,是著名的抗日模范县。早在1931年党组织就在平山县霍宾台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从此党组织发展迅速,党员人数由1931年的50人发展到1946年近20000人,王昭、于光汉、栗再温就是平山县党组织早期的创建人和杰出的领导人。
  晋察冀党政军首脑机关八年抗战期间,就有三年半的时间长期战斗生活在平山,平山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创建了晋察冀边区最坚强、最活跃的革命根据地,同时还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模范集体。
  享誉全国的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是平山县下盘松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连续六年担任村里的妇救会主任。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和护理八路军伤员。在1944年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上,聂荣臻亲自把一面绣有“子弟兵的母亲”的大红锦旗授予了她。她一生中曾送两个儿子、三个孙子参军,十三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参加了开国大典。1989年8月12日,戎妈妈病逝于石家庄和平医院,享年93岁。
  二是西柏坡一代的物产丰富。这是当年西柏坡及周边地区的沙盘模型。平山县境内河流众多,其中以滹沱河干流最为出名,它源自山西繁峙纵贯全县,滹沱河北岸的西柏坡一带滩地肥美、稻麦两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曾被聂荣臻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三是西柏坡的地理位置优越。西柏坡东临华北平原,西依太行山,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位置非常优越,历来为兵家争夺之地。
  良好的群众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富饶的物产,使党中央选择了西柏坡。
  那么党中央选址西柏坡的背景是什么呢?
  1947年3月,派胡宗南带领十几万大军向延安进犯,而陕北我军的兵力只有2万多人,敌我力量十分悬殊,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党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
  在撤离延安前夕,毛泽东接见新四旅领导干部时说明了我军的作战思想,他指出:“我军打仗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要告诉同志们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就要回来,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3月18日,毛泽东离开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程。3月29日,中共中央到达清涧县枣林沟,
  在此召开紧急会议,将中央机构进行了合理分工: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组成中央前方委员会,继续留在陕北主持中央的工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到晋西北及其它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4月11日,在临县三交镇又成立了由叶剑英、杨尚昆等组成的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到山西临县地区统筹后方工作。
  1947年5月,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委先期进驻西柏坡,受中共中央委托,主要办好三项工作:指导晋察冀军事斗争;将全国土地会议开好;把财经办事处建立起来。
  第二展室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本展室重点介绍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领导解放区土改的有关情况。
  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中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为了调动广大农民支援生产和解放战争的积极性,中央工委到达西柏坡之后,于 1947年7月17日,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会场就设在西柏坡恶石沟西岸一块较为平坦的空地上,当时在沟端的草坪上搭了一个布棚作为主席台。来自各解放区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作了报告。这个场景真实再现了当年的简陋场面。
  会议开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经过充分讨论,9月13日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彻底的土地法,10月10日党中央在陕北神泉堡正式向全国颁布实施。
  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是毛泽东手书的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发展生产。大纲颁布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解放区有一亿六千万农民获得了土地(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37%)。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部分地区仍存在不彻底的现象,根据存在的问题各种解放区开展了以“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整党运动。通过整党,纯洁了队伍,加快了土改运动的深入开展。
  这是平山县下盘松村全体农民赠送给中央工委“土地回老家”的锦旗,这是翻身农民欢天喜地埋界桩,丈量土地,领取土地证,送优秀青年参军参战,保家保田的场面;这是东北哈尔滨顾乡区靠山屯的翻身农民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毛主席呀!没有您我们真得饿死了,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翻身农民掏心窝子的话,表达了他们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无限感激之情。
  经过土地改革,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这样评价: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的胜利。
  这是第二展厅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参观第三展厅。
  第三展室 指导晋察冀的军事问题
  本展厅重点介绍中央工委所做的第二件大事——指导晋察冀的军事斗争。
  为尽快扭转晋察冀的战局,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晋察冀军区很快确立了“打大歼灭战”的战略思想,1947年5月,军区领导决定组成强有力的野战军机构,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政委,杨成武任第二政委,耿飚任参谋长,潘自立任政治部主任。
  10月19日,我军发起了清风店战役,经三昼夜激战,歼敌17000余人并活捉了敌第三军军长罗历戎。
  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创“晋察冀歼灭战新纪录”,为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战机。随后,我军趁机发起石家庄战役。
  石家庄时称石门,当时是重兵把守的一座城市,在此设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外市沟,周长60华里深7米,宽6米;第二道防线是内市沟,周长36华里,深宽各5米;第三道防线是以市区为中心的大石桥、火车站等坚固建筑物组成的核心工事。三道防线间还有装甲车日夜巡逻,设有碉堡6000多个。当时固守石家庄的32师师长刘英曾这样吹嘘:“凭借石家庄的战地工事,国军可坐守3年,共产党没有飞机、坦克,休想拿下石家庄。”
  我军于11月6日对石家庄发起进攻,经6昼夜激战,于12日解放石家庄并在大石桥下活捉了敌第32师师长刘英,共歼敌24000余人。
  石家庄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采用攻坚战术攻克的第一座大城市,石家庄的解放,开创了我军夺取大城市的创例,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党中央进驻西柏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为我党接管和建设大城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战役胜利后,朱德到晋县的侯城村与指战员一起总结了攻坚战术的经验,并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攻克石门》:“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11月14日,石门市政府正式成立,市长柯庆施。12月26 日,石门市正式改名为石家庄市。
  下面请大家参观下一展室,统一解放区的财经工作。
  第四展室 统一解放区的财经工作
  建立华北财经办事处是党中央委托中央工委的主要工作之一。为了迎接革命的新高潮,更好地解决大规模战争的财力供给问题,根据党中央的指示,1947年春,在河北邯郸武安县的冶陶镇召开了华北财经会议,研究如何解决战争中所需要的财经问题。经过讨论,会议决定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由董必武任主任,南汉辰、薛暮桥、杨立三、汤平为副主任。
  7月14日,华北财办在平山县夹峪村成立。华北采办成立后,统一协调除东北之外的其他各解放区的财经政策,为解放战争的财力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还领导了华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军工生产。在中央工委的关心指导下,1947年晋察冀边区在距西柏坡45公里的西部山区建立了一座水力发电站——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6782/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