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法全文]教师法

来源:教师述职报告 时间:2018-07-25 10:00:07 阅读:

【www.bbjkw.net--教师述职报告】

一:[教师法]教师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B)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B)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5.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A)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D)。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C)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C)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C)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4.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1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
  A各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16.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B)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17.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A)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工学 D洋务学堂
  18.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C)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19.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C)
  A加减评分法 B操行评语法 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模糊综合测评法
  20.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A)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二、填空题
  1.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__强制__性、免费性、__普遍__性。
  2.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__二__个高峰期。
  3.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是__认知__的;二是_情感___的;三是动作技能的。
  4.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__根本特点__;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__质量标准__。
  5.教学是学校的_中心_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_基本途径 。
  6. 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___教育观念__是师德之魂。
  7.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主要是由教师体罚、_变相体罚__和不作为侵权行为造成的。
  8._ 平等、民主、合作 _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9.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还关注学生学习的_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_。
  10.课程综合性是新课程特点之一,其综合性表现为__加强学科综合_设置综合课程、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1.教学大纲相对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12.新课程标准从内容上看,关注学生的__学习兴趣与经验;终身学习必备___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3.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是_校本_课程。
  14.一般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_科学世界_,远离生活世界和儿童世界。
  15.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_素材性资源_和_条件性资源_两大类。
  16.教师专业化是使教师从_普通职业_型转化成_专业职业_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
  三、概念辨析和观点简答
  17、教师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l)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
  (2)侵害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3)侵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
  (4)侵害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
  (5)侵犯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
  18、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答:(l)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19、简述确立三维目标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课程本身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使日常的学科学习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0、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
  答:(l)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
  (2)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3)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
  (5)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
  (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21、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答:(l)在评价功能方面,要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发展;
  (2)在评价内容方面,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
  (3)在评价主体方面,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在评价方法方面,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22、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什么要求和挑战?
  答:我国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和专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和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1)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2)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3)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4)教师专业发展还应体现为教师对育人的责任感的提升。
  四、分析应用题
  23、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于2002年5月20日,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这位班主任老师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分析。
  答:(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
  (2)分析与评论: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上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班主任老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
  24、结合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实际,谈谈从“知识本位”教学设计向“育人为本”教学设计转变的基本要领。
  答:(1)从目标设计与执行的角度,要实现从“知识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
  (2)从内容选择与转化的角度,要实现从“封闭、单一、确定性内容”向同时兼有“开放、多元、不确定性内容”转变;
  (3)教师要变单向学生传授固定知识向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转变,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展,要不断增加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4)设计过程中要由过去过份关注教师的教向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体验等转变;
  (5)教学过程中要由过去过分关注结论、结果向同时关注过程、方法、态度等转变;
  (6)教学评价中要由过去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向同时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学生丰富个性等转变。
  25、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请你谈谈对这个教师成长公式的理解和体会。
  答:这个公式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封闭的、僵化的和有局限的。
  在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l)反思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
  (2)反思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
  (3)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
  答案: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法律救济一般包括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在教育领域还有教师申诉和学生申诉等特定的救济方式。
  3.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机构。
  4.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5.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6.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
  7.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严格履行《教师法》规定的法律义务和教师职业道德,严格禁止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8.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9.教师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是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0.实行教师聘任制,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以平等、自愿为基础的民事法律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教育法》赋予了学校自主管理权,但自主管理权不是无限的,而应该有一个基本的遵循,因此,是学校自主管理的基本依据。( D )
  A.教师 B.校长 C.学生 D.章程
  2.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 )
  A.社会实践 B.生产劳动 C.生产力 D.劳动资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 C )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4.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
  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有关直接责任人 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责任人
  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D )
  A.15日 B.20日 C.30日 D.60日
  6.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 )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7.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所收费用。( A )
  A.责令退还 B.双倍退还 C.没收 D.追缴
  8.学校 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zheng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B )
  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9.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日内作出处理。( C )
  A.15日 B.20日 C.30日 D.60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C )。
  A.在学校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B.所有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C.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D.其他教育工作者
  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式。一般可分为( ABC)。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社会救济 D.自力救济
  2.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BCD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3.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 的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理。( BCD )
  A.公开 B.依法 C.客观公正 D.合理适当
  4.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途径有( ABC )。
  A.自行协商解决 B.申请调解 C.伤害事故的赔偿 D.不予理睬
  5.根据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提起学生行政申诉的对象和内容包括。( ABCD )
  A.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 B.对学校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
  C.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的 D.对学校侵犯其知识产权的
  6.学校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其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财务管理的方面权利的行使,应当依法接受( ACD )。
  A.行政监督 B.舆论监督 C.司法监督 D.社会监督
  7.学校作为法人的主要特点( ABC )。
  A.公益性 B.民事活动范围的有限性
  C.财产的受限性 D.盈利性
  8.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BCD )。
  A.合法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民主性原则
  9.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BCD )
  A.因不可抗力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0.教师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条件是 。( ABCD )
  A.教师的行为违反了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其行为有明显违反法律性
  B.有特定的受侵害对象,并且造成了对教育对象的合法权益的侵害实施
  C.教师主观上有过错
  D.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简答题
  1.教师享有哪些权利?
  答:(1)教育教学权;
  (2)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
  (3)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4)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
  (5)参与民主管理权;
  (6)参加进修和培训权。
  2.教师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答:(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什么?
  答:(1)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2)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3)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4)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
  4.教师在预防未成人犯罪中的职责?
  答:(1)结合学校教育教学进行预防犯罪教育;
  (2)对中小学学生开展课堂教育以外的其他形式的预防犯罪教育;
  (3)对中小学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与矫治;
  (4)对中小学学生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5)不得歧视犯罪的未成年人。
  五、论述题(20分)
  1.结合实际,谈谈实施依法治校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答: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因此依法治校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只有依法治校,才能明确各方面的权利义务,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安定有序校园环境。应该说目前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从总体上已经覆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各项工作已经置于统一规范之下,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将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2)只有依法治校,才能使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学校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事实表明,正是因为职评小组成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坚持了公正、公平、公开,评职称的时候,再也没有原来那种吵吵闹闹甚至哭天抹泪的现象了;正是因为《奖金分配方案》的通过与实施,那些工作懒散,想吃大锅饭的人变得勤快、能干了;正是因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若干规定》的施行,学校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杜绝了,违规滥定资料的现象没有了,正是因为收费项目的公开,办公室接到的投诉电话少了,正是因为百名教师访贫济困活动的开展,那些因为家庭贫困意欲辍学的孩子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校园,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3)只有依法治校,才能更好地有利于维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一是对外当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寻求法律保护,捍卫法律尊严,严惩不法之徒;二是对内明确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规范各方的行为,依法保护学校、教师、学生各自的合法权益。
  2.联系学校管理,浅议学校章程制度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参 考 答 案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教书育人 2.教师申诉、学生申诉 3.教职工代表大会 4.信用贷款 5.不低于或者高于 6.教师资格 7.变相体罚 8.损害后果 9.行政处分 10.民事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D 2.B 3.C 4.D 5.D 6.A 7.A 8.B 9.C 10.C
  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ABC 2.ABCD 3.BCD 4.ABC 5.ABCD
  6.ACD 7.ABC 8.ABCD 9.BCD 10.ABCD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答:(1)教育教学权;
  (2)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
  (3)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4)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
  (5)参与民主管理权;
  (6)参加进修和培训权。
  2.答:(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答:(1)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2)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3)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4)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
  4.答:(1)结合学校教育教学进行预防犯罪教育;
  (2)对中小学学生开展课堂教育以外的其他形式的预防犯罪教育;
  (3)对中小学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与矫治;
  (4)对中小学学生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5)不得歧视犯罪的未成年人。
  五、论述题(20分)
  1.依法治校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答: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因此依法治校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只有依法治校,才能明确各方面的权利义务,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安定有序校园环境。应该说目前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从总体上已经覆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各项工作已经置于统一规范之下,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将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2)只有依法治校,才能使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学校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事实表明,正是因为职评小组成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坚持了公正、公平、公开,评职称的时候,再也没有原来那种吵吵闹闹甚至哭天抹泪的现象了;正是因为《奖金分配方案》的通过与实施,那些工作懒散,想吃大锅饭的人变得勤快、能干了;正是因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若干规定》的施行,学校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杜绝了,违规滥定资料的现象没有了,正是因为收费项目的公开,办公室接到的投诉电话少了,正是因为百名教师访贫济困活动的开展,那些因为家庭贫困意欲辍学的孩子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校园,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3)只有依法治校,才能更好地有利于维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一是对外当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寻求法律保护,捍卫法律尊严,严惩不法之徒;二是对内明确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规范各方的行为,依法保护学校、教师、学生各自的合法权益。
  2.联系学校管理,浅议学校章程制度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答:略。
  一、单项选择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C )
  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
  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B )
  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
  3.心里断乳期是指( C )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B )
  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B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 A )
  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
  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B )
  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
  8.教师的根本任务( A )
  A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
  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 C )
  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
  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 C )
  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
  11.孔子代表作(A)
  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学》
  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B )
  A 学习动机 B 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
  13.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C )
  A 谈话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讨论法
  14.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A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 运气好坏 D 任务难易
  15. 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D )
  A气质 B 性格 C兴趣 D能力
  16. 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C )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17.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D )
  A个别教育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培养班集体
  18. 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 A )
  A 教师 B 家长 C 自我 D 同伴
  19. 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C )
  A 自觉性 B自制性 C 果断性D坚持性
  20. 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 )
  A 师生关系 B 上下级 C 同事关系 D 同学关系
  二、判断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
  2.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 )
  3.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 )
  4.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
  5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 )
  6.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 )
  7.“勤能补拙”充分说明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
  8.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
  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 )
  10.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1.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 )
  12.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 )
  1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 )
  14.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 )
  15.学习室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 )
  16. 高创造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
  17.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 √ )
  18.某中学开设了线条画、垂钓技术等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这是地方课程。( × )
  19.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应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 × )
  20.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 )
  三、案例分析
  1.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她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2. 某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师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学生一次次摔跤一次次又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跤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信心十足的又投入学习中。
  结合教育学理论分析案例。
  从德育的原则来看: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从德育方法来看:实际锻炼法。
  四、论述
  1.一个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6.《刑法》是规范有关 犯罪 和 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 不停止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BCD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D )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BCD )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三、简答题(共6小题,1-4小题各3分,5-6小题各4分,计20分)
  1.法的要素有哪些?
  答:(1)法律规则;(2)法律原则;(3)法律概念。
  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所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几种?
  答: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3.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动。
  5.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五、论述题(共1小题,计10分)
  请结合对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的学习,谈谈你对建设“平安校园”的认识和建议。
  一、 在教室内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
  1. 防磕碰。2.防滑、防摔。3.防坠落。4.防挤压。5.防火灾。6.防意外伤害。
  二、课间活动应注意什么?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绳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四、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行动,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材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
  5.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材前要有跳板,器材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材旁站立保护。
  6.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7.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
  五、参加运动会要注意什么?
  1.要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调度指挥,这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没有比赛项目的同学不要在赛场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点观看比赛,以免被投掷的铅球、标枪等击伤,也避免与参加比赛的同学相撞。
  3.参加比赛前做好准备活动,以使身体适应比赛。
  4.在临赛的等待时间里,要注意身体。
  5.临赛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
  6.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例如慢跑等,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
  7.剧烈运动后,马上不要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六、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
  七、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2.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3.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要骑自行车上街。4.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立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5.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6.骑车时不要双手撤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7.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8.要学习、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知识。八、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的物品进入校园。2.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3.不随意焚烧废纸等。4.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九、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十、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4.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6.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7.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8.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10.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1.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12.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13.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14.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6.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17.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8.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19.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2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1.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2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CD
  (A)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 (B)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 (C)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 (D)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
  (A)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 (B)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
  (C)不必要收费的 (D)私自增加教师工资的
  24.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CD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分设重

二:[教师法]2017教师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


  教师是引领人的灵魂走向光明,使灵魂得到升华,所以,她不仅伟大,而且更神圣,更高尚。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2017教师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2017教师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1】
  假期中,我又学习了《义务教育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
  近几年屡次出现教师遭受不公平待遇;教师被殴打;教师被羞辱等等现象,似乎在提醒着我们这光辉的职业正被黑暗给一点点吞噬了。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这时认真学习“教师法”用法律武器捍卫我们的权利显的刻不容缓。
  但是教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义务。通过学习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理论的知识丰富了,但是当我真正将它付之行动时才发现要考验我的原来远远没那么简单。记得曾教过一名学生,该生表面很老实,但是接触一段时间发现他不但平日纪律不好,而且不按时完成作业,更可气的是他对自己的犯的错误总是能找到一堆理由去推脱,去逃避。当我教育他时总是和我捉迷藏,趁我一不留神就开溜回家。对这样的学生当时我觉的即没面子又愤怒,于是在一次班上上自习课时间,我将他带在身边到了高年级教室进行教育。当时并为发现有何不妥,但是几星期后,该生家长找到学校说我这种行为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了孩子的学习信心。一堆的罪状扣在了头上,教育教学经验仍很青涩的我当时满腹委屈。受不良情绪的影响,当时我根本就将之前学的理论知识抛在脑头,更别提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这件事。冷静后,在前辈领导的帮助下我给自己做了次深刻的检讨和分析。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可以说经历了这场风波,我收获了许多。
  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用《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努力,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等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并紧紧围绕新时期师德素质要求和师德规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2017教师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2】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学习的是《守则》《规范》;当我成为教师的时候,学习的是《教师法》。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长期以来《教师法》虽然存在着,但许多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殴打、辱骂、诽谤教师、拖欠工资等等的事情发生,而教师迫于时代和社会的压力,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明教师只知法、守法是不够的,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教师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另外,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用《教师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更多

三:[教师法]2017教师法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2017教师法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2017教师法学习心得体会1】
  我国自古以来,承担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就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形象和学为师表、行为世范的精神,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尊重。然而近年来,一些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却公然收受、索要礼金,体罚、侮辱学生,甚至猥亵、奸淫女生,严重玷污教师职业,使教师形象在公众心目中黯然失色。
  教师队伍中品行低下、暴虐乖戾、道德堕落甚至违法犯罪之徒频频出现,固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些人的道德水平不但没能随之提高,在许多方面和地方甚至出现大幅下滑,信仰缺失、是非混乱、寡廉鲜耻、唯利是图、暴戾狂躁、冷漠猜疑成为当今社会的病症。教师不是神仙和圣贤,学校也不是象牙之塔和世外桃源,今天教师和学校中出现的种种道德、法律问题,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但是,教师毕竟不同于普通职业,它承担着社会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承载着人们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因此,对于教师的职业资格、道德素养应该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不能以社会大环境为其开脱和辩解。事实上,现行教师法对各类学校的教师任职资格、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都作了相应规定,要求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尊重学生人格。然而,近年来教师队伍中悖德违法之事频频发生的事实表明,教师法并未得到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也未得到落实。
  颁布于1993年的教师法截至目前已经实施20多年,但并未有效发挥规范教师言行的作用。这一方面说明人们办事守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习惯还未养成,另一方面也说明现行教师法条文过于粗疏,可操作性较差,很多条款类似于标语、口号,难以作为行为依据。因此,在培养人们法治思维习惯的同时,还应当尽快修改完善教师法,进一步提高、细化教师任职资格和品行要求,使之具备可操作性,在规范教师言行、维护师生人格尊严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2017教师法学习心得体会2】
  倘若有时空旅行者能跨越30年观察中国教育,最吃惊的,一定是看到一个庞大教育体系的崛起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1400多万名教师在52万多所学校里托起了2.57亿名在校学生,世界上再无第二个如此庞大的国家教育体系,也没有哪个时期的基础教育成长速度堪比这30年。
  一个教育体系得以加速度成长,必以社会活力的全面释放为先决条件。过去的30年,教育改变了国家与社会,教师托起了亿万人的梦想,让中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跨越。
  有专家总结,东亚发达国家和地区之所以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重视教育,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优势。将时间拉长,我们就会发现,对教师的尊重、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对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成长意味着什么;我们才能读出,那些重要历史关头的教育政策的抉择,怎样影响了今天人们的命运。譬如,37年前,刚刚从十年浩劫走出的中国人,正是从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收到了春天的信息,又通过恢复高考、设立特级教师制度,激活了士气、生长了希望。1985年教师节的设立,将之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教育更成为个体解放、社会转型和国家梦想的结合点,令那些刚从连环锁链下解套的小船重新凝聚成一个有向心力的舰队。
  30年来,伴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教育领域的改革,中国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纵身一跃。以高等教育为例,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4%,2002年达到15%,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至2013年,更升到近35%。当然,教育规模的扩大,也对教师队伍催生了更内在的挑战:如何培养更好的教师队伍?如何提升更高的教育水平?如何满足社会越来越强烈的教育公平期待?这当然不是教师自身可以解决的,但如果对教师的职业地位、专业素养、道德标准等重新定义,一定可以撬动起中国教育改革的巨石。
  正因如此,提升教师地位、保障教师待遇成了一项教育基础工程。通过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规章,保障教师们的合法权益,为师道尊严撑腰;通过师德教育、标准化管理、专业素养的要求,严把入口关,保证师资水平;更通过不断提高改善教师待遇,释放了尊师重教的国家导向——据2010年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教育行业平均工资兑现了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原则规定。
  也要看到,还有80%的教师是在农村,其中不少还是背负着历史重担前行的农村特岗教师、代课老师;一些地方,师资短缺、教师工资水平偏低、随意克扣拖欠的现象仍然存在。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尤其不能忘记,教育的公平也是教师的公平,教育的发展也是教师队伍的培养。
  就在今年教师节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对师生们深情寄语: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把教师视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就要持续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凭职业素养和师德水平赢得尊重。当教师无须像月亮那样借光闪亮,社会才能真正葆有活力之源、创新之根,我们的下一代才会有更强的竞争力,我们的国家与未来才会洒满阳光。

更多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0110/

推荐访问:教师法全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