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来源:教师述职报告 时间:2018-07-26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教师述职报告】

篇一:[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职业道德主要内容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的要求,在任何部门、任何岗位工作的公民,都应爱岗、敬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岗敬业是社会公德中一个最普遍、最重要的要求。
  二、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一个人能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之根本。诚实守信也是一个企业、事业单位行为的基本准则。企业若不能诚实守信,它的经营则难以持久。所以,诚实守信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职业道德之一,每一位公民、每个企业主、每个经营者,都要遵守这一基本准则。
  三、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很多行业、岗位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其涵义是以国家法律、法规、各种纪律、规章以及公共道德准则为标准,秉公办事,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其主要内容有:第一,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正确处理执法中的各种问题。第二,在体育比赛和劳动竞赛的裁决中,提倡公平竞争,不偏袒,无私心,作出公平、公正的裁决。第三,在政府公务活动中对群众一视同仁,不论职位高低、关系亲疏,一律以同志态度热情服务,一律照章办事,不搞拉关系、走后门那一套。第四,在服务行业的工作中做到诚信无欺、买卖公平。称平尺足,不能以劣充优、以次充好。同时,对顾客一视同仁,不以貌取人,不以年龄取人。
  四、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是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在职业道德中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各个服务行业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其主要内容有:第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甘当人民的勤务员;第二,文明待客,对群众热情和蔼,服务周到,说话和气,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第三,廉洁奉公,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坚决抵制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第四,对群众一视同仁,不以衣貌取人,不分年龄大小,不论职位高低,都以同志态度热情服务;第五,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欢迎群众批评,有错即改,不护短,不包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五、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每个公民无论在什么行业,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他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就是在为社会做出贡献。如果在工作过程中不求名、不求利,只奉献、不索取,则体现出宝贵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
  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1.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尊职敬业,是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崇高精神,是做到求真务实、优质服务、勤奋奉献的前提和基础。从业人员,首先要安心工作、热爱工作、献身所从的行业,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落到工作实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的贡献。从业人员有了尊职敬业的精神,就能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进取,忘我工作,把好工作质量关。对工作认真负责和核实,把工作中所得出的成果,作为自己的天职和莫大的荣幸;同时认真进行分析工作的不足和积累经验。
  敬业奉献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随着市场经济市场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态度、技能、纪律和作风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职业作为认识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可谓默默无闻、枯燥烦琐。没有名利可图,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只有“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的求实精神,是很难出色地完成任务的。为此,我们要求广大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热爱工作,献身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荣誉感。要克服任务繁重、条件艰苦、生活清苦等困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刻苦钻研。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2.实事求是,一票否决
  实事求是,不光是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且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求,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有两层涵义,一是是真不是假,二是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为此,我们必须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和制止工作上弄虚作假。这就需要有心底无私的职业良心和无私无畏的职业作风与职业态度。如果夹杂着个私心杂念,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或迎合某些人的私欲需要,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就在所难免,也就会背离实事求是原则这一最本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尤其对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要。根据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国将对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作为一个工作者,必须有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负责的精神,把实事求是作为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从业人员要特别注意调查研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按照事物本来面貌如实反映,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随波逐,不看眼行事。
  3.依法行事,严守秘密
  坚持依法行事和以德行事“两手抓”。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乱纪的现象,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消除腐败兹生的土壤。另一方面,要通过劝导和教育,启迪人们的良知,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性,把职业道德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融于工作的全过程,增强人们以德的意识,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
  严守秘密是统计职业道德必须的重要准则。保守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秘密。
  4.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优质服务是职业道德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优质服务是职业生命力的延伸。

篇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是什么?想要知道的话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仅供大家参考。
  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是什么?
  在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都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作为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关系的反映形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能为大多数职业劳动者所接受和自觉遵守,从而在调节人际关系中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作用。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内容比较丰富,在不同的层次上以及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都有不同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就是《公民道德建设及实施纲要》提出的:“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它从社会主义事业和集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对我国各行各业职业劳动者提出了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调整人与人、人与集体相互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判断人们行为的是与非、善与恶的一种标准。
  所谓爱岗敬业,就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脚踏实地,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忠于职守,团结协作,认真完成工作任务。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勇于革新,做行家里手。
  所谓诚实守信,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诚实的劳动获取合法利益。讲信用,重信誉,信守诺言,以信立业。平等竞争,以质取胜,童叟无欺,反对弄虚作假、坑蒙欺诈、假冒伪劣。
  所谓办事公道,就是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秉公办事。处理问题出以公心,合乎政策,结果公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保护弱者。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反对以权谋私、行贿受贿。
  所谓服务群众,就是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要,为群众排忧解难。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为群众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反对冷硬推托、吃拿卡要,抵制不正之风。
  所谓奉献社会,就是有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承担社会义务,自觉纳税,扶贫济困,致富不忘国家和集体。艰苦奋斗,多做工作,顾全大局,必要时牺牲局部和个人利益。反对只讲索取、不尽义务。
  为什么说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爱岗就是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敬业是爱岗的升华,它表现为对职业工作一丝不苟,把自身与职业工作融为一体。显然,一个人只有爱岗,才具备了合格劳动者的基础条件。要在职业道德上追求完善和提高,还必须敬业。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也是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环节。一个人只有爱岗,他才具备了合格劳动者的基础条件,而要使这个基础条件得到提高与完善,则必须敬业,爱岗与敬业是密不可分的。
  (1)爱岗是合格职工的基础
  所谓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能够与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按通俗说法就是干一行爱一行。无数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都是爱岗的模范,但这并不等于说,爱岗敬业是高不可攀的职业道德要求,只有先进人物才能做到。爱是一种情感,某种爱的情感的形成既取决于客观对象,更重要的还在于行为主体的心境和态度。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亲身经历:你若心存成见、先人为主,就会对外物生起厌恶之情;你若改变心境、端正态度,就会发现一片新天地。对待职业岗位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爱和敬的潜能,只要改变消极无为的态度、得过且过的行为方式,就会对岗位和职业劳动产生无限兴趣和热爱之情。
  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在追求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即使遇到挫折、遭受失败,也会以对事业炽热追求的精神去克服困难,战胜险阻,不懈奋斗,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求事业的成功。
  爱岗是一切职业劳动者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任何职业才能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通过努力得到的,热爱则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真正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才能主动、勤奋、自觉地学习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才能花气力去培养锻炼从事本职工作的本领,切实把本职工作做好。
  职业劳动者的职业责任心来自对本职工作热爱的情感。只要是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就能把智力、体力的劳动付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乐趣,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就能满腔热情、朝气蓬勃地做好每一项属于自己的工作;就能在工作中焕发出极大的职业进取心,产生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那种抱着“干活吃饭,挣钱养家”的态度对待所从事职业的人,是不可能有对本职工作那种热爱之情,当然也就谈不上持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个职工要做到爱岗敬业,就必须对他所从事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社会,各种职业只是分工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我们选择一种职业,不仅只是为自己谋生、为自己发展,还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要承担社会义务。我们每个劳动者只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从事社会所需要的职业,就是崇高的,就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在我们的社会里,有许多公民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私地奉献,已经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成为爱岗敬业的光辉榜样。
  (2)敬业是职工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职工对岗位的热爱,奠定了他做一个合格职工的基础,但他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出色,则必须敬业。
  敬业就是强调对本职工作保持主动、达观、尽心的态度,要高度负责,对本职工作始终保持身心不二的执著。一个人在职业岗位上是否能够做到敬业,取决于他追求什么、能否在工作和职业行为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如果一个人只把谋生致富当作职业追求的惟一目的,那么他在职业中就只不过是一台挣钱的机器,而不会有更多的人生价值和乐趣,他当然也就很难真正地敬业。
  敬业要做到笃信,即保持对本职工作的信念和社会价值的认同,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是最有意义的工作,不管这个岗位出现的历史长短,不管该岗位所隶属的部门级别,重要的是:这份工作对自己来说是最富魅力的。无论是主动选择的,还是被动安排的,“我”与岗位的现实关系是某种客观或缘分,要心存感激、真心诚意。爱岗敬业还要做到恭敬。敬,意味着谦恭和尊重,要对职业行为表现出不敢怠慢的敬意。要严格遵照职业行为所要求的各项纪律章程,一丝不苟地对待职业活动中的每一环节,不懈怠,不存侥幸,认真地做好每日的工作。
  弘扬敬业精神也是克服职业领域存在着的种种问题的需要。例如:有些人出工不出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遵守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自由散漫;某些日常生活服务部门吃拿卡要;在文化领域,不健康的产品时有出现;在商业活动中,坑蒙拐骗屡禁不
  止。诸如此类,不仅有损职业形象,影响职业活动的有序进行,而且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因此,弘扬敬业精神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爱岗与敬业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没有职业劳动者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热爱,就不可能自觉做到忠于职守。但是,只有对工作的热情,没有勤奋、忠实的忠于职守的实际工作行动,也不可能做出任何成绩来,热爱本职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作为职业劳动者,必须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之情体现在忘我的劳动创造及为取得劳动成果而进行的努力奋斗过程中。要用对本职工作全身心的爱,去推动自己在职业活动中做出优异成绩。
  任何职业岗位都是与其他职业岗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职业劳动者的互相配合、整体协作是职业道德的应有之义。我们在强调爱岗敬业的同时,还必须强调通力协作。职业作风不只是个体行为,它还体现在一个单位、部门或行业的整体精神风貌上,具有群体的感染力量。岗位和职业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单位、部门的良性、有序的运转相联系,职业劳动也总是在与同事、上下级的交往中确定的。因此,要造就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精诚协作、互相提高的协作关系。
  为什么说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是爱岗敬业的道德体现?
  爱岗敬业的道德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要集中精力、兢兢业业,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忠实地履行岗位职责。其核心是尽职尽责。
  所谓责任,就是把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出于自身愿望和意志的要求,并承担相应行为的后果。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实现了与道德的同一,道德就不再是外在强制的集合,而成了个人的生活信念和处世原则。有道德的人,在职业岗位上总是有责任感的。
  尽职尽责或者说履行职业责任是每个职工的本分。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的正常运转取决于每个部门之间的良性循环,社会活动是在各种职业分工和交换中进行的。职业责任就是具体化了的社会责任。社会文明、社会进步体现为每一位职业劳动者的爱岗敬业。
  在任何一种职业活动中,无论是谁都必然与他人、与社会发生并保持着各种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种种特定关系,又由这种种特定关系产生出诸多义务。凡与自己本职工作有关的义务就是职业义务。作为劳动者,为保持并发展已形成的或将要建立的一系列联系、关系,就必须自觉地担负起对社会、对他人负有的使命、职责和任务;也就是说,必须自觉地履行应尽的职业道德责任。
  职工承担了职业道德责任,就会在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以饱满激昂的斗志,善始善终地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就会在从事本岗位职业劳动过程中,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苦干实干,精益求精,呕心沥血,殚精竭虑,那么,他的工作就会做得出色,取得成功。
  对自己的工作是否认真、负责,是衡量一个人职业道德的基本尺度。认真地做每一件事,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大庆人提出一个口号,叫“三老四严”: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管理、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这“四严”就是提倡一种认真的态度。现代化大生产和大流通,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精确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了差错,就会影响整个流程,甚至会酿成灾难性的事故。所以,现代的科学管理对职工的工作态度要求十分严格。尽管每一个职工承担的责任有大小之分,但是人人都需要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工作。有些工作看似简单,却关系重大。记账员记下的每一笔帐,统计员所统计的每一个数字.营业品所做的每一笔交易,司药员发出的每一份药品,车工加工的每一个零件,检验员检验的每一批货物,都不可疏忽大意。
  职业责任与职业行为是相伴随的,它既包含了职业场所和职业行为本身的客观规定,也凝结了劳动者对工作的关注和参与。不同职业或同一职业的不同岗位的人,所承担的责任大小是有差别的。一个管理者的职业责任一般大于一个普通操作工的责任。然而,不论在职业行为中事实上承担着怎样的责任,每位职业劳动者都必须在从事职业行为之前就建立起明确的责任意识,每一个人对工作都应尽心尽力,对自己工作中的过失都要主动承担责任。每个人在职业行为中都有同等的道德责任。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职业行为中的责任,将直接影响到职业劳动者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从事职业。
  为什么说业务上精益求精是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
  爱岗敬业不仅要对本职岗位真心热爱,更重要的是还要将这种热爱之情转变为实际行动,这就是“以事其业”,即精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尽快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成为本职岗位的能人、专家;就要保持干就干好的上进心,不为已有的成绩所满足,不断向高标准看齐;就要承认和接受他人,向强于自己的人学习,帮助弱于自己的人进步。
  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含量日益增加,这对劳动者的水平、技术素质、工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自认为敬业的劳动者,若没有精业的实际行动,就很难让人相信他是真正敬业的。爱岗敬业必然要落实到以事其业,在岗位上成才,在本职工作中建功立业。每个岗位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通的,每个劳动者都应当在本职工作中发光发热,求得工作的最大效率,保证整个部门和社会活动的胜利进行。
  要做好本职工作,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应做到精通业务、勇于创新。首先,精通业务、提高业务水平是完成本职工任务、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本手段。做任何工作都要精通业务。如果教师光有满腔热情,讲课不清楚,学生听不懂,就会误人子弟;营业员如果算不好账,不仅影响服务,而且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医生如果业务不精,不仅不能救死扶伤,而且会危害病人。因此精通业务不仅是社会对每个职业劳动者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更是每个职工职业生活的立足之本。其次,勇于创新就是要在工作中敢于冲破陈规旧俗的束缚,改革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旧观念、旧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及旧工艺,勇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改革创新的内容非常广泛,要求人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勤于钻研,讲究质量,讲究效率,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
  钻研业务、改革创新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一方面要求劳动者更加严密地组织与协作,另一方面要求劳动者掌握新的技术和操作方法,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便增加产品的数量,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21世纪是一个科技腾飞的时代,社会的变化将越来越快,知识的更新,科技的突飞猛进,都要求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的国家要发展,企业要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都要求职工迅速提高劳动技能。因此,钻研业务、勇于创新已是当务之急。当代职工必须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做到业务上精益求精。
  如何做一个爱岗敬业的好职工?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每一位职工的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岗敬业的好职工,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社会主义社会,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你是当科学家,还是做清洁工,或是当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广大职业劳动者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2)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里雅说过:“你在哪个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只要你对自己的工作有出自内心的热爱,即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你也能创造出奇迹。公交行业的楷模李素丽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认认真真“钻一行”,才能专心致志搞好工作,出成绩、出效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用人单位与择业者之间是双向选择的,择业者存在很大的可选择性、自由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人才竞争的激烈,用人单位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踏踏实实工作,有良好工作态度的人。所以,干一行、爱一行在今天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是敬业的最高境界,也是崇高思想道德品质的表现。而玩忽职守,不仅是失职行为,也是对自己的背叛,更是对职业道德的亵渎。美国巴顿将军说得好:“任何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如果满足于碌碌无为,就是不忠于自己。”我们应该一丝不苟地做好我们所担负的工作,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知识、全部智慧都奉献给我们所从事的职业。
  (4)爱岗敬业要贯穿工作的每一天
  提倡爱岗敬业,并非说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呆在一个岗位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一生可能会有很多次的岗位变动。然而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在岗一天,就应当认真负责地工作一天。岗位、职业可能有多次变动,但对其工作的态度始终都应当是勤勤恳恳、尽职尽责。
  (5)自觉遵守职业纪律
  职业纪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要求每个职工在职业活动中遵守秩序、执行使命、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社会主义职业纪律是广大职业劳动者在利益、信念、目标完全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高度自觉的新型纪律。它能保障劳动者的根本利益,能保障劳动者之间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能保障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它还能调整劳动者与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每一位职工必须自觉遵守职业纪律,这也是爱岗敬业的保障。
  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崇尚诚实守信的美德,认为它是道德的基础。诚实守信具有丰富的内涵,并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派生出其他的道德品行。诚实守信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之中,就形成了美好的职业道德内容,如科学研究中的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商业活动中的保质保量,公平交易;教育行业中的诲人不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等,无一不是履行诺言,忠于职守的崇高道德品质。在现代社会的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仍是对人行为的特殊要求,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诚实守信(简称诚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是职业活动不可缺少的道德品质。人无信无以立,职业无信也不能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守信是不可缺少的道德要求。遵守契约,言而有信,是每一个经济主体得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基本条件。没有良好的信誉,就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个人形象;而无良好的形象,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企业是这样,个人也是如此。作为一名职工必须诚实劳动,遵守契约,言而有信。只有如此,方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诚实在职业行为中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诚实劳动。诚实劳动是职业劳动者获得报酬的先决条件。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消费资料分配制度。每一个职业劳动者,只要为社会多工作、多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劳动付出,社会所给予的回报也就多,这就是“多劳多得”。倘若付出的有效劳动少,工作出力少,那么社会所给予的收入回报也就少,这就是“少劳少得”。如果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没有有益的劳动付出,只想做“官”,不做事,只占位置徒有其职不干活,在其位而不谋其政,那么社会就无法给你收入回报,这就是“不劳不得”。提倡诚实劳动这一职业道德,是与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相一致的。
  守信也是一种做人的品质,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诺言,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其中“信”字也就是诚实不欺的意思。讲信誉、重信用,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个职业劳动者应有的职业品质。讲求信誉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信誉,既有个人的信誉,如职业劳动者在具体劳动中的诚实行为;也有集体的信誉,如依靠高素质队伍在本行业、本部门所逐渐形成的极好的企业形象;还有国家的信誉,如政府公务人员所代表的公共需要、公共权力就是在树立国家信誉。一个劳动者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表现,既是维护个人的,也是维护集体的信誉,更是维护国家的信誉。所以,信誉是各行业立足之根本,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信誉是一个企事业单位的生命,谁的信誉高,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单位,如果不履行合同,不重视产品质量,不注重为社会服务,只是一味地追求利润,那么用不了多久,信誉就会扫地,企业就会破产。讲求信誉要做到秉公办事,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职工作的条例、纪律,坚持原则,不以权谋私;讲求信誉,要求每个职业劳动者都能够做到实事求是、信守诺言,对工作精益求精,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同那些弄虚作假,坑害人们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为什么说诚信是为人处事、成就事业的根本?
  中国古代儒家从个人修身养性和安邦治国的角度,将诚信看作是最重要的德性,作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
  古代思想家孔子就反复地告诫他的弟子,要“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性乎哉?”在孔子看来,为人处世,不要夸夸其谈,但说话就要算数;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怎么可以;如果一个人说话守信用,行为诚恳,即使是在蒙昧偏远之地,也可以顺利地自由仃动;反之,即使是在本乡本土,也会处处难行。事实上,现代社会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不讲真话、不守信用,他就不能与他人止常交往,在社会中也难以立足,更不用说成就一番事业。
  诚信既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成就事业的根基;还是个体道德之本,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行为准则。在伦理学家眼中,诚信是人际交往中一切道德规范的基点。道德离开“诚信”这个根基必然产生堕落。人与人的交往只有讲诚守信,才能保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在一个社会中,人不能真诚待人或被人真诚地对待,就会造成信任、信用、信誉的缺失,人与人的正常关系就会被猜疑、猜忌所代替,其交流、交往、交易就难以正常进行,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就会发生混乱。只有讲诚守信,一个单位、群体乃至一个民族、国家才能维护其团结统一。诚实守信是良好社会风气的道德要求。社会风气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要建立一个讲诚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诚信对社会、对企业和个人更显得重要。因为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必须遵守契约,言而有信,任何违约毁约,以假冒真等行为,不仅会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同时随时都会摧毁你的事业。
  因此,职业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职工作的条例、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做到实事求是、信守诺言,对工作精益求精,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对那那弄虚作假,坑害人们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如何理解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规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诚实守信这一传统道德规范不仅不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相背离,不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失效,反而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诚信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交往和合作需要彼此信任,需要有履行契约规定的良好外部和内部环境。诚实守信在这里不单单作为道德规范存在,而是为整个市场机制的运行所需要,作为社会信用机制中的灵魂而起作用。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信用经济。是实行市场经济的道德前提。不讲信用,交换就不能进行,社会劳动分工就会遭到破坏,社会生活就不能正常进行。商品交换,劳动关系、合同关系、协作关系、知识产权等都要守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做到诚实守信,就要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就要按市场规则办事,反对不正当竞争;就要树立诚信光荣、虚假可耻的观念,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重承诺、讲信誉。
  尽管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但都必须遵循某些共同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就是古今市场的共同规则。对企业而言,就是要求企业以诚信为本。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企业,无论是公有制性质的还是非公有制性质的,其生产经营活动不只是为了某个企业本身的兴旺发达和某个人的收入增加,更主要的是肩负着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诚信是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目的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要求。讲诚信既是兴企之本,也是企业道德规范。对职工来讲,就是要自觉遵守诚信的职业道德规范,以诚信为荣,虚假为耻;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在工作岗位上,保质保量地做好本职工作,“先信而后求能”,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如何理解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篇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论文内容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涌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小编整理的职业道德论文,供参考!
  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堂实施策略
  2017年6月,财政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工作部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应对会计人员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要求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并着重提出财会类专业教育应当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努力提高会计后备人才的诚信意识。高等院校是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对潜在会计人员进行系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理应关口前移,在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开展会计诚信教育。由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但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系统性与实践性。因此,文章旨在探讨将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的实践育人体系,培养大学生的会计情感和会计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出“知、情、意、行”合一的会计后备人才。
  一、第一课堂固化认知,系统学习掌握职业道德教育
  第一课堂又称课堂教学,一般由专业教师主导,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具有侧重固有系统性知识的传递,以考试为考核手段等特点。尽管近年来高校教学模式时有突破,但整体说来会计专业大学生在第一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还是较难激发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以获得学分为目的,以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职业道德往往不能成为学生的关注点。此外,根据对全国各大高校的财会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比对发现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将《会计职业道德》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绝大部分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仍然依赖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或者是《经济法》等专业必修课程,未单独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和学分。但毋庸置疑第一课堂是大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固化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的主要阵地。因此,高校针对第一课堂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做如下改进:首先,在课程定位上,应确定单独开设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并将其列为专业基础课、主干课和必修课程写入培养方案,每个财会专业的学生均必须修读,扩大课程教学的受众面。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整合教学资源,完善职业道德体系,将“职业道德”理念贯穿始终,促进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利用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的耦合,发挥两者互补的作用。
  可以借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针对不同时期开设不同的课程。如第一学期开设偏重于知识的《会计职业道德范畴》、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偏重于实验模拟的《会计职业道德模拟实验》、第五或第六学期开设偏重于实践调研的《会计假账的道德透视》等,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职业道德知识体系。最后,在授课方式上需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系统讲授法、模拟实验教学法等,我们应该在教学环节中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以系统讲授法为基础使学生通晓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法规和流程,以问题为导向生动的开展案例式教学并广泛地开展融合性讨论,模拟实验教学则可以通过实验模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运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主观能动性。
  二、第二课堂升华情感,与文化人内化职业道德教育
  第二课堂是指在专业培养方案或者教学大纲范围以外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的总称,它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第二课堂一般由学团工作者主导居多,涵盖科技竞赛、主题班会讲座等系列活动。其具有内容的体验性、时空的开放性、参与的互动性、手段的多样性等特点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但第二课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未与第一课堂理论教学有效衔接、场面热闹实效不佳等情况。尤其是现阶段大学生即将迎来00后,其自我意识更强,市场经济社会总体的会计诚信环境较差,甚至存在着学生从潜意识拒绝接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近代道德哲学家休谟就曾强调,在道德的范畴里感觉和情感比理性更加重要。
  因此,高校针对第二课堂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做如下改进:一要转变教育观念,传统观念认为学团工作者不管专业,只管思政。2013年党中央公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就明确指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要求,从而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因此第二课堂的设计应与会计专业培养方案挂钩,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较为轻松的方式进行职业道德情感的升华;二要在内容设计上突出较强的情感体验。主题班会等设计应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如模拟招聘环节面试中被问到“你是否会做假账”应如何面对,可以通过小品、影片等情景再现的方式引发思考;主题辩论赛可以设置道德两难问题进行辩论,如以”会计不做假账是会计的最高要求还是最低要求”等;各类专题讲座和座谈会可以事先与主讲人沟通,特别是这些职业人士分享他们的职场经验。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近年就打造了“会计名家大讲堂”“会计高端实务访谈”等品牌活动。
  三要在形式上注重仪式感增强学生道德体验。其一各类的科技竞赛活动要安排适宜的指导老师进行专业的技能和仪态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以赛促训”的效果;其二针对大四即将走向工作单位的毕业生组织开展模拟财务部公布的《注册会计师诚信宣誓办法》的诚信宣誓活动强化学生从事会计行业的神圣庄重体验。事实证明,庄严的宣誓活动,不仅可以使宣誓者本人,还可使参加仪式的同学也能从仪式中体味职业道德的神圣感。四要营造优质教育环境。发挥学院甚至是公寓文化育人的功能。可以细致到班训班规班歌班徽的制定,如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学团就提出“会计不做假账,从考试不作弊开始”,并坚持十余年每学期开展免监考活动,免监考专业覆盖率达到100%。五要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在校生信用档案。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以在校生日常贷款、科研、考试、社会实践、就业等为依据,以在校大学生学号为基础,及时采集、如实记载相关的信用信息,逐步形成该生的信用档案。此信用档案可以用作学生评优评奖、就业的有效凭据。
  三、第三课堂磨练意志,虚拟与实体双管践行职业道德教育
  第三课堂又被成为实践课堂。教育部文件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等特点。在这里,我们需要厘清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一方面,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必要前提,学生只有学习了解了课堂教学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立场,才能将其用于指导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通过实践教学,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磨练他们的毅力、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一般来说,高校针对第三课堂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做如下改进:一要努力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基地建设可采取校所合作、校企联合、学校引进等方式。特别是针对招聘会计专业学生较多的会计事务所、银行等单位签署实习协议,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强化现场教学环节,甚至可以开展法庭旁听的方式。
  二要打造学校与就业单位合作的实验班、订单班。如近年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积极聘任业内优秀人士为学生事业导师,通过学院内部选拔建立班中班形式的“卓越人才班”、“天健班”、“大信班”等一系列校企合作品牌。三要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其教学手段可以通过现场教学、课题式社会调查、主题课件展示与宣讲等方式进行集中与分散、团队与个人的实践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文献搜集、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社会调查方法,还能通过实习实践,实现了对校内职业道德教育的印证、检验、完善,使得职业道德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完成从认知到实践的过程。四要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
  四、第四课堂创新延伸,营造立体职业道德教育环境
  网络正成为大学生的“第四课堂”。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截至2015年12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学历程度越高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越大,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中这一比例达到63.9%。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基础元素”。第四课堂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以及多媒体性拓展了职业道德教育空间。现阶段,各大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实践探索较多,但怎样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深层次需求的探索还略显不足。因此,高校针对第四课堂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做如下改进:我们就是要着力探索学生喜爱能够黏住学生的多种网络形式。一要专业打造“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案例库”。把社会上的热点事件进行互联网改造,成为网络平台上的学习素材。二要整合名师资源
  可以将学生身边一票难求的名师转化成触手可及的网络教育资源,通过专栏、微课堂等形式强化职业认同,三要整合校友资源。着力打造包括“职场面对面”、“菜鸟先飞”等有趣有料的网络平台营造立体育人环境,前期搜集学生热点问题,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切入,在交流中化解矛盾与困惑。四要运用榜样的力量,抓好典型示范。《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提出要大力发掘、宣传会计诚信模范等会计诚信典型,深入剖析违反会计诚信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会计人员不断提升会计诚信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会计之星”等选拔活动来树立榜样,“会计之星”的产生可以通过自我申报—组织推荐—网络投票—自我展示等多个环节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同学。总之,高等院校不仅应该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也应把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把教育引导作为提升会计人员诚信意识的重要环节,使会计诚信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会计后备人才的自觉自愿行为。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核心能力内涵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同时阐述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旨在明确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国家和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核心能力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教学内容进行调查挖掘,发现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不够重视,98%的高职院校没有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64%的高职院校将职业道德教育划分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通过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完成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其中还有27%的高职院校只在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中,提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策略;9%的高职院校不仅没有开设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甚至连类似的或者相关的德育课程也没有开设。这组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并没有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学院的教学安排和师资队伍分布、组建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和影响。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最主要的是学校的决策领导层本身缺乏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一味地追求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或者是部分高职院校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解过于浅层次,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往往在刚入学的时候就安排学生学习了相关课程,对于学生之后就业的适应问题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滞后
  大量文献均指出:“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任课教师进行调查问卷,发现虽然绝大多数的教师认同关于职业道德的文献观念,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大多数的教师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仅限于在就业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只有少数几个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过程涉及到了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以及职业技能培养等内容。教师对于职业道德教学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教育的效果。同时,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仍然采用的是本科式教学制度,也就是在课程的安排上,过度注重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论教学,对于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造成学生对于职业和未来的就业缺乏具体的认知,以较为茫然的状态步入社会,这样的学生容易受到就业后的负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对职业道德认知产生一定的冲击,甚至在受到利益驱动的时候,放弃某些职业原则,对学生毕业后的人生造成巨大的灾难。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专业脱节
  一般来说,不论是什么性质和专业类别的高职院校,采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和模板都是一致的,这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通用性特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与学生所学专业和面临的就业危机并无太大的关系,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就业保障。具体说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学过程都强调的是“做什么”,而并不是教会学生“怎么做”和“为什么”,因此在学生毕业步入社会之后,难以解决其职场中的道德冲突和价值选择问题,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具备优化和解决现实职场问题的效果。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失当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采用课堂授课或者是讲座的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对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几乎全部的学生都对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没有重视,认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就是教师的说教课,讲授的都是大而空的普遍道理,课堂气氛通常都比较沉闷,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没有什么作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高职院校的生源本身存在文化基础较差,自主学习意识不足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身就不高,因此采用课堂授课传统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较差;第二是教师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认知有问题,认为教师是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导致职业道德教育成为填鸭式教学,学生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兴趣较差,甚至造成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培养的逆反心理。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一)自我管理能力是培养主线
  自我管理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当高职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往往会存在生活和工作态度较为消极、心理脆弱、情绪起伏较大以及面对挫折与困难的承受力较差等问题,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意味着学生对于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协调程度较差,做事情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往往都是想一出是一出,对于学生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十分的不利,因此要强化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对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时间安排管理,对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强化,学生本身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表现的管理等等。
  (二)持续学习能力是培养关键
  学生在就业过程之中,随着社会行业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步的加强,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持续学习能力,帮助高职学生更好的应对就业危机,不断的提高学生本身的自我价值,进而优化和提升学生的生活水平,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持续学习能够的培养,还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学习,调整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沟通表达能力是培养前提
  沟通能力的需求是市场和就业环境中对于学生的客观要求,现阶段的大型企业的高效团队,越来越强调合作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更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同时遇到问题时,也能更加简便的和其他同时沟通清楚,将造成的后果降到最低。另外,高职学生群体是职场环境中的技术工人生力军,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才能更好的宣传和进行技术改进、技术革新等内容。
  (四)团队协作能力是纽带
  团队协作能力是良好沟通表达能力中的细化内容。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完成团队内部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及士气激励等内容,最终提高团队内各成员的工作绩效。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一般都会从企业的班组、车间等管理岗位开始工作,日常的工作内容基本都是与团队共同协作进行的。团队协作能力就好比是众人之间的纽带,将各自最大的潜能都激发出来,实现“1+1>2”的团队效率.
  (五)解决问题能力是培养基础
  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高职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只有通过沉着冷静的分析与思考,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既强调了对理论知识体系的讲授,还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随着社会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理论知识教学和职业技能实践都会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变化,因此在进行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时,应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弱化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内容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效果,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构建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理论够用、技术过硬的教学目的。
  (六)信息处理能力是抓手
  当代高职学生大多数都是90后,从小打到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具备较为完善的互联网思维,这是当代高职学生的优势所在。目前我国出于信息化建设全面普及的关键时期,高职学生又是职场环境中的技术工人生力军,因此要重点强调对于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强化高职学生在面对某些特定问题时,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收集、加工与分析其信息价值的能力。高职学生掌握了信息处理能力就意味着在庞大的数据库和互联网环境中掌握了主动权,能够更加高效的获取有用信息,提高高职学生本身的价值体现,并且依靠高潮的信息处理能力解决和优化学生的生活与工作,高职院校也逐渐形成长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机制。
  (七)创业创新能力是培养归宿
  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中最为稀缺的关键人才,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就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高价值、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通过迁移和调动高职学生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实践活动等要素,实现对学生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的提升。
  (八)领导能力是培养核心
  领导能力不是指简单的命令与服从,而是指激发团队工作热情,明确团队工作重心以及提高团队工作效益的能力。高职学生步入社会之后,面临的是更加复杂的晋升环境,职业链中不同阶级职业对于学生能力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学生领导能力的变化,从这方面而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就是领导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和核心能力的内涵进行分析,明确了当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面临的困境,包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滞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专业脱节以及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失当等内容。同时认识了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明显的差异,最终得出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核心能力培养的主线,持续学习能力是培养关键,沟通表达能力是培养前提,解决问题能力是培养基础,信息处理能力是抓手,创业创新能力是归宿以及领导能力是培养核心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杨霖.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09)
  [2]隋帅帅.高职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5
  [3]岳金方,王庭俊,武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内涵辨析[J].教育与职业,2014(35)
  [4]王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2724/

推荐访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