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背山影评林夕]断背山影评

来源:其他范文 时间:2018-07-24 19:00:04 阅读:

【www.bbjkw.net--其他范文】

断背山影评篇(1):断背山影评


  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是一部2005年的美国爱情、剧情片,改编自安妮·普露所著的同名短篇小说《断背山》,该片上映时形成一阵席卷全球的文化现象,对学术、时装和乡村音乐等不同文化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在社会上也掀起对同性之爱的大讨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断背山的影评 ,欢迎阅读!

  一、故事梗概
  jack和ennis是两个普通为生计奔波的年轻人,1963年在断背山上放羊时,两颗寂寞的心走到了一起,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下山后,他们之间没有再联系,四年期间,Ennis和alma结婚并有了两个女儿,jack和lureen结婚,有了一个儿子。四年后,jack又找到了Ennis,两人又找回了当初在断背山的爱情,开始了秘密的约会,而断背山成了两人爱情的见证,发现两人情感的alma再也无法忍受,与ennis离婚,而单身的ennis并不想光明正大的和jack在一起,气愤的jack去了墨西哥找男妓,还和妻子朋友的丈夫有了外遇,这一切在两人来往20年后爆发,两人在断背山大吵一架,终于向对方表达了不满和深深的爱。那一面之后,jack出了意外去世,ennis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20年前两人在山上打架时留下的T恤藏在jack的衣柜里,表明了jack会守护ennis,ennis最后搬到了公路上住,他的衣柜里躺着两件衣服,这次是他的包着jack的,这表明了他的心意。
  二、剧作分析
  本片是根据安妮·普劳克斯同名小说改编,也由她担任编剧,剧情上和原著并没有太大的出入,这篇小说是安妮·普劳克斯小说里的一篇短篇小说,李安用超娴熟的试听语言将这部简单的短篇小说完美的改编搬上银幕。
  电影重点放在了jack和ennis之间的爱情上,电影开头没有一句对白,简单几个镜头就介绍了人物,两人找工作,分配工作,动机有了,于是李安也没有浪费时间,直接到了两人上山,用一组蒙太奇镜头展现了一天的生活,单调,枯燥,这也是为后文两人慢慢走进做铺垫,然后大概用了半小时来讲他们在山上的情感变化,这在剧作中不常见,情节点一出现在电影40分钟处,这段李安拍的很细腻,每次两个人的关系都是通过吃饭来展现,从不交谈,到喝酒吃肉无话不谈,于是到整部电影的基石——激情戏,观众会觉得很自然,这是两颗寂寞的年轻的心的碰撞,释放。爱情有了,李安又同样的没有浪费时间,下山,到这里,是情节点一。
  接下来,整个节奏就开始加快,两条线交代两人的生活,包括ennis结婚,有了孩子,一组蒙太奇就带过。孤家寡人jack反而有一点点可怜的情节,但到了jack遇上lureen,结婚有孩子,镜头就更少了。这也能看出李安作为一个导演对节奏的精确把控,该慢得时候慢的你想睡觉,该快得时候一点儿都不留情,这一点在他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也能看出来。但当两条线有一天交织到一起时,速度就又慢了,但这时,情绪上开始有了变化,从开始两人再次遇见,不顾一切的投入爱河,在断背山上骑马,聊天,安安静静的看月亮,这让所有观众都羡慕了,这如同神仙般的恋爱,让人倾心不已,但因为两人的性格差异,开始有了分歧,ennis不想公开,jack却勇往直前,这让他们经常争吵,终于在两人相识的20年爆发了。这里是情节点二。
  jack意外去世,让ennis知道了原来jack坚持这段感情有多辛苦,他看到了20年前在山上打架时丢掉的T恤躺在jack的衣柜里,被jack的包在里面,放佛被拉回到了20年前,两人还在山上时,那快乐的时光。后来ennis搬去了公路上住,他打开衣柜,我们看见衣柜里是那两件T恤,而这次,他的包在jack外面,旁边是jack第一次给他寄的明信片。这是情节点三,也是全片的高潮,没有人看到这里会不动容,而导演也是因为这个情节才决定拍这部电影。
  剧作里常常说,情节点三越接近完结越好,这部电影正是这样,不用豪言壮语,甜言蜜语,只需一个镜头,宇宙洪荒,山河原野,我对你的爱全在里面了。

  三、人物分析
  Ennis Del Mar 从一开头就很明确告诉观众,ennis是一个沉默寡言,不会表达的人,没有那么多想法,就是一个求生存的人,他的父母在公路尚出了车祸,剩下他和哥哥姐姐,后来哥哥姐姐都结婚了,他就只能自己出来找工作养活自己,他在跟jack叙述自己父母的时候,并没有多么悲伤,这里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很内向,不懂情感宣泄的人。跟同村的女孩alma定了亲,虽然之后他和jack产生了爱情,但他并没有冲破世俗,当他们第一次激情之后,他说这只是一时冲动,而jack却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事,和别人无关。这是两人最大的不同,ennis拘泥于世俗的眼光,他选择隐忍。ennis是爱家庭,爱妻子和孩子的,为了孩子打混混,有了家庭之后,他一直在尽职尽责,努力养家,如果没有那张明信片也许ennis一生都会如此,和妻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可他又无法控制自己的真实情感,他无法控制对jack的爱,ennis其实是一个矛盾共同体,他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这不但让他自己很痛苦,让jack伤心,也伤害了妻子alma和孩子们。ennis正是代表了绝大多数最底层的民众,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每天都只是为了生存,为了吃饱肚子,从不敢去反抗,不敢说不,他们在乎这个世界的规则和定律,害怕改变,害怕别人的指指点点。ennis会爱上jack,不只是寂寞,我觉得更多的是天性的使然,在断背山上的他可以暂时抛开那些世俗和规则,他可以暂时做自己,所以他会走进那个小帐篷。但可悲的是,无论jack怎么努力,一直到最后ennis也没有改变,他只是选择逃离这个世界,把这份感情放在心里,这有点儿意思,就好像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的起义都失败了。
  Jack Twist 像他的名字一样,他是扭曲的,现在经常说“直男”也有这个引申的意思。和ennis几乎完全不一样,jack是一个像火一样的男生,他有反抗精神,从一开始反抗aguirre的种种他觉得没道理的条例,到后来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和妻子朋友的丈夫回家盖农场,想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直是他在选择命运,他一直在做抗争,包括最初和ennis相爱也是他主动,他一直在试图改变ennis,一直在努力,可以说他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怎么让自己过得好,他知道lureen是富人家的女儿就主动勾引她,他让自己不那么累,但又从没有停止找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开始从断背山下山后,他认识了帮他引开斗牛的小丑,他主动向小丑示好,但没有成功,第二年他又回去找过ennis,但没有消息。4年后,他又一次和ennis相遇,隐藏在心中的那份感情才喷涌而出,他是那么骄傲,他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一次次的尝试,却在和ennis在河边时,开玩笑说,自己差点和妻子的朋友搞外遇了,然后在无奈说,事实上是因为太想念ennis,已经没办法承受了。他一直在为ennis改变,妥协。但他从来没有向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弯腰,没有向传统的世俗和规则妥协,所以最后因为这个丧命。家庭方面,唯一重点讲了他跟岳父之间的变化,从开始的隐忍到后来的直接对抗,这也是jack自身的情绪变化,他对这个世界已经忍到头了,他再也不能忍受了。
  alma 我觉得这里面两个女主人公的命运都是可悲的,但这里的前提是女人以家庭为重。alma之前是很温柔,甚至很天真的女人,和ennis在一起她做家务,照顾孩子,知道jack要来,李安故意给了她一个特写,是非常天真烂漫的表情,这也是为了后面她发现ennis在亲吻一个男人时的情绪转变,这里编剧这种安排实在太残忍了,先是表现她的天真,然后一下让她的世界轰然倒塌,这之后我们看到alma的隐忍,她从最开始抱着女儿哭泣,每次丈夫出门急切的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到后来淡定的气定神闲的看报纸,问他是不是忘带了什么,她隐忍的背后是深深的痛和对生活的无奈,我觉得这场悲怆的爱情每一个牵扯的人都是受害者。alma可能是最无辜的。在一场她与ennis摊牌的戏上,她情绪的释放我们可以看出她是多么痛恨ennis的真是身份,而ennis疯狂的举动也表现出他有多么害怕世俗,多么不认同自己的本性。
  lureen 她的戏份不多,之前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坚强的女强人,热情,直接的女生。她一般都与父亲一起出现,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有限的时间展示出更多的元素,她一直是希望jack能强硬起来,反抗父亲,所以后来jack训斥她父亲时,她笑了。她最重要的一场戏是和ennis的隔空对手戏,这也是两人的唯一交集,这里表现了她作为女人柔弱的一面,她比alma坚强,但她不幸福的生活也让她很痛苦,她冷静的在对话,眼里却全是悲伤和泪水。
  四、视听语言分析
  我一直觉得李安是三好学生,他不像很多特点非常鲜明的类型电影导演或者是作者导演,他是综合得分最高,导演试听语言功底扎实的导演,他每一帧都是设计好,提前想好的,这一点令我非常佩服,就好像乔布斯,他们生来就是做高端东西的,做不出来低端货,李安拍戏连一个空镜头都会画好分镜,想好灯光和调度,这就是态度,值得每个人学习。
  从开场戏说起。 固定镜头,ennis坐卡车来,吉他音,情绪一下就有了,介绍时间1963环境是美国西部,这是为铺垫,年代和地区的时代局限性。ennis出场后一直镜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这表现出他的内向,沉默。他穿的衣服是棕褐色,浅色,这也代表了他的性格,有一个细节是他抽烟,抽了几口之后将烟头捻熄,放入口袋,这说明他生活的窘迫。jack一出场就带来了活力,首先他坏掉的卡车动静很大,引起了ennis注意,之后他下车说了第一句台词“shit!”这说明他外向的性格,他的镜头一直是变化的,多样的,不同于ennis他一直在“动”,打量ennis,刮胡子,包括他的穿衣风格,亮蓝色,很热情活泼,不同于ennis的偷偷打量,他是直接的,不闪躲的看ennis。开场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aguirre,他是外界因素,是让两人相识的动机,也是外部规则的象征,他的形象很简单,有原则,没人情,不罗嗦,干净利落。开场3分钟,一下子介绍的清清楚楚。
  在aguirre办公室这场戏是上山前的引子,也是在介绍规则。这里导演的安排很有意思,两人分开站,距离很远,而所有前景后景设计就是成对出现,这也预示着主人公即将的走向,台词也不

断背山影评篇(2):饮食男女影评


  导语:《饮食男女》是一部刻画出家庭亲情及世代隔阂的电影作品,而在《饮食男女》里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归亚蕾的演出,她那口湖南话可真是传神。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饮食男女的影评,欢迎阅读!

  饮食男女影评篇一:
  很难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电影,就好像总也找不到一个词一句话来形容李安。
  与很多人不一样,我看的第一部李安是《断背山》,就如同我所经历的人生,总也比别人慢一拍。
  看李安的电影,会时时观望周遭打量自己,会觉得某一个场景某一个人某一段经历某一出戏就是生命中生长出的那部分,
  只不过在现实中,它是个倒序,如梦似幻。
  (一)、你的饮食男女,我的烟火人间。
  总觉得每个人心里都放着一样东西,在磁场的影响下会对它充盈周而复始的敬畏,对周遭其他事物多么的漠不关心都不打紧,但对它就是天生的肯俯首称臣,甘愿为奴为婢。
  这种感觉就是时尚杂志常写的: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饮食男女》的朱老爷子心底美好的事物大抵就是各种食材,对它们情不知所起的挂念,就好似对亲人对故友对旧居的挂碍。
  稍微懂点烹饪的人都知道,电影里那些食物烹调特写镜头饱含复杂情绪:就算它们断断续续甚至没法子拼凑完整,但因此而旁生出的不似声张也便嵌有了不置可否的克制。
  “有关于热爱的一百种表达”,《饮食男女》里朱老爷子一家给了大家最精辟的诠释。
  (二)、一个不经意的缘起,牵出另一个不知所终的缘灭。
  家珍依托信仰对抗俗世不理解的目光,这个人物身上有我所有的理想状态。会莫可名状的神伤,亦会按捺不住的雀跃。
  我始终觉得这个人物心里有团火,同时又有一大缸水。她的矛盾胶着,她的声嘶力竭,都浅隐着对不完美的抗拒和顾虑。
  以至于她不曾也不会主动去表达任何,活在假想中,活在自我里,活在她自认为安全无害的空间里,但始终也忘了连脑海里不可琢磨的假想也是另一种无声无息的存在。
  还有家倩,依附于洒脱。明明看重的人看重的感情,就是不屑于承认,仿佛已承认就输得没了自己。她没有大姐骨子里的自怨自艾,也没有小妹骨子里不明就里的纯真,她有的是老爷子才有的倔强。
  结局一点不超乎想象,一个鳏寡了14年的人,是断然不会屈从与生活的琐碎与凌乱,也断然不会接受有生之年耳根不净的人间悲剧。
  (三)、任何失去都是为得到而筹谋酝酿。
  家珍每天都若无其事的开启办公桌上的情书,她满心期待甚至为幻想指定了明确对象。
  家宁下班后与朋友一心想要折磨的书生男肆无忌惮的套近乎,是少女隐不住的恋慕。
  家倩工作中的强势,仅为向父亲证明他顽固不化的家长专制。
  然后,家珍失去了幻想中的情人与真实存在过的情书;家宁也隐藏不了体内被播下的爱种;家倩更像是个手握肥皂泡的孩童,找不到来路与归宿……
  朱爸爸则用一句轻描淡写的“我的味觉死了”,举重若轻的一语双关。
  失去所有该失去的,便也将得到一切期冀得到的吧,我是这么认为。

  饮食男女影评篇二:
  《饮食男女》是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形式上打破李安中西文化比较风格的一部,但其中的细微之处仍能看到这位在美国电影环境成长出来的导演始终摆脱不了的东西——美国思维。
  推陈出新,一次转变
  拍过《喜宴》后,李安拍摄了《饮食男女》。这是他第一次拍摄由别人写的剧本,同时也是他转型的第一步。他开始以女性为中心,用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家庭和社会。
  《喜宴》的成功使李安产生了“不安全感”,主要是他开始有了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他开始“思变”,这种求变也是因为《喜宴》太过成功,怕再按照《喜宴》的路子拍摄下去,被观众摸清了路数失去了自我。
  李安说,这是他首次尝试多线结构的片型,有些地方还是把捏的不准。不知道是不是谦虚他才说的这种话,不过在我看完片子后,我还真感觉到这一点。整体的结构还是有点松散,结尾略显得有些突然,由于家中这三个姐妹的个性都非常的突出,所以造成剧本中的二号人物——家中老二没有凸现出来,不是很清晰。不过,情感的真实流露却是此片的一个成功之处。
  在此片中,李安是在诠释“食色,性也”这个主题。食物是台面上的东西,“性”才是台面下的实质问题。一个鳏夫老人和三个女儿之间的情感生活,这三个女儿都没有结婚,甚至是作为老大的大姐还没有性经验,反到是老二性经验十足,最小的妹妹处于青春期,可是偷尝禁果后第一个怀孕。这次怀孕给大姐不小的刺激,在同校老师的一再追求下,大姐的心理产生了突变,并也尝试了性爱,怀孕离家。这里最有意思的是三个姐妹有的时候想要尝试性爱和爱情的原因竟是为了离开这个家。家中的老二是和父亲冲突最大的一个,当时此片编剧王蕙玲和李安最初设计的三个姐妹个性太过平均,詹姆士看到这个情况后提出建议,王和李进行修改后才有了现在二女儿。二女儿个性最象她的母亲,她其实是第一个提出离开家的人,可事与愿违,新买的房子被骗了,男友和别人结婚了,她再次回到了原点,回到了那个以前她最不喜欢的家。其他两个姐妹却因为怀孕离开了家,就连平时最为严肃的老父亲竟然也出轨和邻家阿姨的女儿好上了,也离开了家。人生就是这么有意思,“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着!
  父亲主题,郎雄精彩演出
  父亲三部曲,到《饮食男女》结束了,郎雄在这三部影片中扮演的父亲形象可谓精彩,真实感人。
  李安称郎雄的脸是“五族共和”,具有一个中国父亲所必需的表情。他觉得能够认识郎雄是一种宿命,又是一种使命。
  为什么李安这样的在乎父亲这个角色呢,这要和李安与他的父亲来谈起,原来李安的祖上都是经商的,而且族上也出现过官员,可谓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直至家道中落,父亲和他们流落台湾,自立门户,作为族中大哥的李安的父亲更是肩负重担,而作为家中老大的李安一样也受到父亲的更高期望。父亲希望他能够从教和他一样教书育人,可李安恰恰走了一条父亲最不喜欢的路,父子关系曾经一度非常冷漠。
  在这种关系下,李安只能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对父亲的爱埋藏起来,在片子中抒发一下,这是一种对父亲的爱,也许还有一丝愧疚。在《饮食男女》中的朱父亲形象却是李安为郎雄量身订做的,就是按照郎雄的性格和形象特征设计的。
  在这部电影中的父亲并不是个中国传统文化里认为的好父亲,因为他没有按耐住寂寞,和一个与女儿们年龄相仿的女人再婚,如果从中国文化上讲这是有些反道德的,可从西方文化上来解读的话,这也是人性的一种解放。是作为父亲突破传统的一次反抗,是带有美国思维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李安没法改变的东西。
  移植独立制片方法,还需因地制宜
  这次的拍摄,李安仍然使用独立制片模式,并想把此种模式引入台湾,可是并没有成功,有些东西如果真的揉捏在一起反到起到不好的作用,不过,好在李安发现的早进行了调整。
  美国的独立制片注重事前的规划、组织,重视效率,因为纸上计划是不花钱的。有时候,制片的过程中是对导演有所限制的,是必须按照流程来进行的,超过一点都不行。80年代初费里尼在美国接受访问时曾说过:“美国人以为我拍片可以不受管制、不需算计,以为我们艺术导演就像个美女,爱干什么就干什么。美国人相信欧洲人做这种事情,就让他们去相信好了······拍电影的算计,就得跟发射火箭一样得精准。”
  台湾的制片模式讲究的是磨戏,绝大部分制片方不会干扰导演的要求,戏磨的时间越长越精细。但是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资源,不过对于电影中“情真”度来说却是很高的。有弊就有利,看你如何取舍。
  小小的挫折能使人更加清醒。
  《饮食男女》批评的声音不断,当年的票房也不是很好,有点波折也不能说是一件坏事,能够让李安更加的清醒,促他不断的“思变”。这样,他的路才能走的更长!

断背山影评篇(3):卧虎藏龙影评


  《卧虎藏龙》是一部形式和内容能达到统一的佳片,讲述的是李慕白和俞秀莲的爱情悲剧故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卧虎藏龙的影评,欢迎阅读!

  卧虎藏龙影评篇一:
  李安是个聪明人。两千年,《卧虎藏龙》出来,我那时才十八岁。看不懂电影。老师赞好,在黑板上大书八个字:“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对我说:“你尤其要深思。”胡乱看完,不中不西,半文半白,打得又不热闹,大呼不过瘾。直到这几年,看《英雄》看《无极》,越来越感叹《卧虎藏龙》的好。光从名字上看,英雄,无极,就有不可一世的野心。李安也有。但是他含着。这是他的聪明。
  李安是在美国学的电影,学的是娱乐片。从头到尾,他没有给自己一个“电影艺术大师”的定位。从一开始做电影,他就明白,定位是“亚洲的主流,美国的艺术”。在美国卖片,卖的是中国商业片,只有死路一条,艺术片,还有一线生机。这几年,眼看着内地的电影导演,要往死路上去死磕。回头看李安,若干年前,就看透了,看化了。到这一部《断背山》,仍旧小成本,故事讲得轻描淡写,不动声色,到了结末,显山露水那么一件衬衫,顿时就把全球多愁善感的观众煽得涕泪交流。不敢说李安对电影的精髓全然把握,但是美国电影的那套东西,显然他已经炉火纯青了。
  李安的电影,不是很艺术。他的电影可以读解,可以学。他从来不试图讲道理,而是说故事。他的电影从来都不难懂,也不难看。有的电影,若干元素,一有一无。而李安的电影,什么都有,什么都在,只是一隐一显,一张一弛。比如说色彩,李安也用大块的。《卧虎藏龙》里,江南是绿的,塞外是黄的,京城是黯淡的,最终的窑洞是黑色的。点到为止,是那么个意思。始终不是那般铺天盖地用一种颜色的霸道。而音乐,你沉浸其中而注意不到的音乐,才是电影中的好音乐。
  他的电影,一半是国语电影,一半是英语电影,好似太极八卦,圆转自如,静中有动,见招拆招,指哪打哪。到了一定境界,电影如同功夫,已经是左右逢源,所向如意。很多华语电影导演,有一种雄性荷尔蒙猛烈爆发的霸气。李安没有霸气,但是他有劲道。有风度。有情怀。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有操守。作为一个导演,他有方法。作为一个文人,他有气质。蕴藉圆熟,在强势面前,他不顶,在困境中,他不丢。对于李安,与其说佩服他的“剑法”,不如说,我佩服他的“人法”。“剑法即人法”,人境就是心境。电影好不好,和做人有很大关系。这个道理,知道的人很多,实践的人很少。李安要算一个。
  李安的电影,大家都比较了解。早年出头的《父亲三部曲》,李安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家庭题材。每一部都是一个看似和睦的结局,但不是喜剧,而是中国人的悲剧。在中国人的社会里,和谐大于一切,一切冲突都必须压制。外表上一团和气,其实每个人都在流泪。一个“完整”的家庭,是要每个人都各退一步。撕破脸,你死我活,就不是中国人的厚道了。所谓的厚道,不过是“难得糊涂”。难得糊涂,言下之意是大家都明白。《喜宴》把这个说得最清楚。父亲在安检时的一个举手,是妥协也好,成全也好。理解和情感都在,但无奈最重。在李安的观念里,家庭这种东西,大家相互都爱着,但是并不商量,互相失望。这种失望,不是尖锐如同刀刃的东西,它默默宰割着你的心和你的忍耐,却有着一层泪水的软壳。你在疼痛的同时,承受和感动。
  《推手》里,说的明白,“推手是讲卸掉力道,闪避人群。推手是父亲逃避苦难的一种方法。”《推手》讲的是把一个太极拳大师,放到一个格格不入的西方社会,看他沉不沉得住气。结果他沉不住。因为外界的影响可以抵御,内心的牵挂却无法放下。这是李安的慈悲。李安很懂道理,但是更懂人情。他是可爱的,因为他最终仍旧觉得情感要战胜理智。所以,李慕白放弃了修道,选择了表白,因为他也放不下。
  父亲,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无法回避的主题。父亲代表着压力,责任,尊严和荣誉。在传统文化渐渐丧失的时候,父亲的统御也开始消解。《推手》的父亲是强大的,然而却无奈,《喜宴》的父亲虽是个将军,却经常瞌睡,《饮食男女》的父亲,则因为压抑而失去了味觉。《推手》的儿子,是那么不知所措,《喜宴》的儿子已经无力传承,《饮食男女》嘛,根本已经没有了儿子。所幸,这一部里,年迈的父亲因为娇妻而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聚散离合,是李安的兴趣所在。饮食和功夫,是他另外的兴趣。饮食,是台面上的事,男女,是台面下的事。台下的事,台上说不得。不得不说的时候,就成为了爆发。这种爆发,看似突兀,其实都有长久的情绪铺垫。难免有点尴尬,这种尴尬成为了李安的幽默。他的电影里,笑声很多,但是是沉痛的。
  李安这个人很浪漫。我是说,他喜欢功夫。他一直说,《推手》就是功夫片。真正的功夫片,不是讲打斗,而是讲内心的争战。在《推手》之后,他险些去做了《偷拳》。因为他的梦想是“功夫三部曲”。功夫,是中国人的浪漫。侠客,是浪漫,江湖,是浪漫。剑走轻灵,是浪漫的。最浪漫的,是轻功。轻功是一种飞翔的梦想,是对地心引力的反抗,是短暂的超脱,是久受压抑的中国人内心抒解的出口。但是轻功再高明,最终也要落地,若真想超脱一切束缚之外,只能纵身一跃入山崖。
  李安做功夫,不是要看打,而是要打出意境。他对周润发的要求是“圆活谦虚”。对动作的要求是“动静起落,进退虚实”。对于竹林一场戏,他的要求是“意乱情迷”。别的功夫片,是先有武打,再有剧本,只有他是先剧本,再武打。成龙他们是边打边说,他刻意要说管说,打管打。他延续了胡金铨一路,文人导演拍武侠的传统。他对演员的要求也相当有意思,他要章子怡有“松沉劲”。但是章子怡天生不沉实,于是他要她一直练毛笔字,要沉下来,起码是个架势。
  李安的这些想法和思路,是浪漫的,甚至有点天真。武术指导袁和平说他“文人说大话”,又经常和他吵架,说他不懂武打,“力从平地起,你怎么力从威亚起?”想想看,他为了向胡金铨致敬,死命捣鼓那么多生鲜竹子的场面,我总是很想笑。一边觉得他有文人的迂,一边又觉得他“不丢”。
  至于《理智与情感》,《与魔鬼同骑》,《冰风暴》,《绿巨人》,还有《断背山》,我都是一个态度。大抵是不错的,尤其是《断背山》。但是我没什么兴趣。因为说到底,我是一个中国观众。那些赚美国人银两的电影,尽管去唬弄美国人吧。

  卧虎藏龙影评篇二:
  十年前,五年前都看过《卧虎藏龙》,前几天,又翻出来看了一遍,只能说,以前完全没看懂。
  电影的剧情很多人都熟悉了,剑侠李慕白在隐退江湖之前,将自己的佩剑——青冥转交爱人俞秀莲送给京城贝勒爷收藏。却不料由此引出一心想要进入江湖纵横的玉府小姐玉娇龙盗剑,在追查的过程中,李慕白和俞秀莲发现玉府中隐藏着杀死李慕白师傅的卑鄙凶手碧眼狐狸。一方面,玉娇龙受父命要嫁给京城的翰林学士之子,但是心中却另有爱人,从小娇惯成性,在这摇摆的感情中把持不住自己,而陷入了叛逆与愤怒中。另一方面,悖于伦理,李慕白和俞秀莲虽然多年来互相爱慕,感情愈深,但是却不能表达,只能将这份感情藏在心底。为了帮助误入歧途的玉娇龙,为了铲除武林祸害碧眼狐狸,两人再度卷入了一场武林风波……
  话语电影圈里,许多导演都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文人电影,拍的是人文关怀。我却觉得,能配得上文人电影这个称号的只有李安的片,从早期的家庭三部曲到《卧虎藏龙》,里面都贯穿了李安作为一个华语导演,有着浸染在中华文化里深沉厚重的情感和含蓄绵密的内涵。台湾三大导,杨德昌、侯孝贤、李安(有时候可以加上蔡明亮),杨德昌长于西方式的冷静客观叙事,侯孝贤长于东方式的情感渲染,李安则是聪明的游刃于两方之间。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安成了华语电影圈里在国际上门路最广的导演。
  《卧虎藏龙》算是李安一次风格上的转换,之前小格局的优雅在此揉入了大量的商业元素,袁和平的加盟,紧张到喘不过气来的飞速镜头切换的打斗场面,增强了整部电影的可看性。东方的故事,西方的叙事方式,李安特有的人文关怀情感,共同糅合成了这部非常特殊的武侠电影。
  《卧虎藏龙》的打斗十分出色,剪辑的流畅和动作的华丽飘逸,唯美动人。这种既继承了以往武侠电影的动作招式上的扎实基本功,也带入了和影片基调主题一致的道家式的洒脱飘逸。竹林的一场戏,把竹子的刚与柔、韧与逸完美的和武功的套路结合在了一起。尤其章子怡的几个镜头,倒十分有向《倩女幽魂》里聂小倩那个惊艳出场致敬的意思。这种动作上的优雅和美观,成就了袁和平国际动作指导的美名。
  好的电影,从来不缺乏内涵,优秀的内在才是一部电影最大的价值体现。李安的武侠里承载的人文情感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为这部电影增添了无限的深度和空间。李慕白和俞秀莲的爱情,代表了中国两千多封建社会和尽一千年礼教文化以来的东方式的爱情观念。比起那种轰轰烈烈、海誓山盟式的激情,这种含蓄、隐忍、内敛体现出来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也许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喜宴》里,西方人在看到中国婚礼的热闹和疯狂时,十分不解,熟悉内情的人说,这是被压抑了五千年的民族的性的爆发。《卧虎藏龙》则很好的体现了这种对于性与情的压抑和苦闷。
  李慕白作为武当的高徒,一直以来,却难以逾越和俞秀莲的这层情关。之前,碍着被订婚的男子的死,一个是人情,一个是道德的压力,两人终究没有说过什么,这么多年来,在别的地方都十分默契了,可是情感终究难以迈出有力的一步。周围的人都知道两人的情投意合,但是碍着礼教道德,所以也难以插手太多。俞秀莲也许可以默默承受着这份情感的压力,可是李慕白却深受其煎熬。所以,他说他闭关的时候,达到了前人未曾进入的境界,是一种无限的寂灭和悲哀。其实他放不下心中的情,所以练功进入了走火入魔,因此才提前出关,一听到贝勒爷假托人传话俞秀莲的事情,就不远万里奔来了北京。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电影真正的主角只有4个,李慕白、俞秀莲、玉娇龙和碧眼狐狸。一个男人三个女人,三个女人代表的三种价值观和道路,成了这个男人一生的困惑和负担。
  俞秀莲对于道德和情感上的重压十分被动,对于多次李慕白的主动靠拢以及周围人的撮合都极力回避和无动于衷,这一点多年来可以说也深深让李慕白有了某种失望和无奈。她身上的情感是最朴素最天然最无私的,她爱着李慕白,却又不愿意这种爱带上一丝的私心和不洁。可是这种爱也是隐晦和难以感受的,从俞秀莲一次次和李慕白的接触中,她永远保持着该有的距离和礼貌,“男女授受不亲”比与其他男子还甚。而这,深深打击了同样爱慕自己的李慕白。
  玉娇龙的出现,是一个转折。这个处于叛逆期的少女身上的灵气和活力打动了李慕白。所以,他一次次要调教她,一次次要当她师傅,一次次容忍她的错误。当她出格的越来越厉害,李慕白依然要叫她拜师,最后,在瀑布边,甚至不惜将自己的性命交到了玉娇龙手里。
  李慕白一直压抑的内心的情欲,在俞秀莲身边,他才感受到平静,才能抑制住这种渴望,而在玉娇龙身边,则会在心底燃起熊熊的欲火。两个女人代表的两种价值观一直左右着李慕白的心性,煎熬不已。玉娇龙开始烦恼于李慕白一直对自己的穷追不舍,所以她大骂“你为什么就是不放过我?”后来,她渐渐明白了李慕白要收她为徒是假,其实想占有她才是真,所以,她说“你们这些老江湖,怎么能见真心?”,山洞里,则直接问“你要剑还是要我?”玉娇龙爱的是小虎,可是渐渐又被李慕白这样的大侠风范所折服,而父母强加的婚姻所代表的道德重担又压的她喘不过气来,三条路线也折磨了她。加上碧眼狐狸的挑唆,她渐渐觉得自己只是别人手里的一颗棋子。
  碧眼狐狸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女人,或者说放下了感情,为了剑谱,不惜以美色勾引了江南鹤并且杀死了他。她代表了女人阴毒的一面。玉娇龙站在感情的分岔路上,既有可能去追逐真挚的情感而变得幸福,也可能逐渐堕落沦为碧眼狐狸这样的下贱。李慕白是深深了解这些的,他痛恨一个女人这样下贱沦落,为了挽救心中的美人,不惜处处追踪玉娇龙。
  玉娇龙在师娘碧眼狐狸的教育下,从小就知道男人很少有好东西,“武当山是酒馆娼寮!”这句话其实并没有说错。男人都是有欲望的,李慕白的师傅江南鹤死在欲望里,英雄难过美人关。碧眼狐狸看出李慕白也受困于情,所以才安排了洞穴里以玉娇龙为饵,一方面消耗李慕白的内力,使得其最终中毒后守不住真气,提前死去;另一方面引来俞秀莲,让她看见孤男寡女,尤其互相有感觉的两个人的一幕,可以以此深深伤害李慕白和俞秀莲的内心。可谓一箭双雕。
  不过,碧眼狐狸虽然杀死了李慕白,可惜两处都算差了。一个是李慕白虽然经历了如此多感情上的波折和左右,最终还是参透了,决定将自己和玉娇龙的情感牢牢框缚在师徒的礼教秩序之下,以礼教道德来逼迫自己退让,所以他才在玉娇龙打伤俞秀莲之后更加严厉的逼迫其拜师,山洞里,虽然万种诱惑,李慕白没有和玉娇龙发生任何可能算计好的事情让俞秀莲撞见。俞秀莲其实一开始也十分担心自己看到不想看的东西,结果没有,这才是解开她的心锁,最后和李慕白赤诚相见的一道催化剂,也是她最终原谅玉娇龙,再次以姐姐的身份将幸福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她身上。另一个是玉娇龙没有被杀死,成了自己的遗恨。
  李慕白的死,是一种解脱,从这种多年自己难以逾越的煎熬中释放出自己来,从悲哀的幻灭中找到一种安慰,死的时候,他才第一次吻到了俞秀莲,两个人才真正赤诚的将情感第一次碰撞,这也是死的最大安慰了。李慕白也真正此时才真正放下了内心的包袱,他所憎恨的,他所爱的,他所迷惑的。
  俞秀莲虽然知道玉娇龙和李慕白直接的纠葛,但是她最终没有怪玉娇龙,而是将自己这一代人得不到的爱的希望寄托给了年轻的一代,才让她去武当见小虎。
  在小虎和小龙的传说故事里,为了家庭的和乐,那个人从山上跳下去,得到神仙的救赎。玉娇龙最终从武当上跳下,这也是一种自我的救赎,一方面是李慕白和俞秀莲感情终究不能成圆的巨大遗憾和牺牲,一方面是李慕白之死的巨大伤痛。她究竟不是昔日青春年少的小女孩了,她爱的不再是小虎那样的纯洁情感,而是更深更成熟的感情。为了一个成全的美好愿景,她毅然跃下了武当。
  这不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一如李安的其他电影一样,那种绵密的忧伤还会一直笼罩在全片里,最后武当那个云无不散的全景,就是这种亦幻亦真的伤感。余韵无穷。
  《卧虎藏龙》确实是目前最好的武侠,虽然之后无数国内导演都开始扎堆拍武侠,却再也没有任何一部能够包含如此隐忍伟大的情感在里面。和家庭三部曲一样,写尽了中国人的内心真情。“卧虎藏龙”不仅是那个剑雨纷飞的江湖,更是中国男人和女人几千年来的情欲的挣扎。谁又能真正参透和解脱呢?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9600/

推荐访问:断背山影评林夕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