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像]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7-24 15:00:04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篇一:[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教学计划汇总

  对于同学们来说,掌握高一数学指数函数教学计划,能够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等着大家~
  指数函数
  设计主题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要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为此对于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质疑,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问题、化归问题,从而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意识,让学生的智慧和灵感得以充分的展现。学生在老师“导”的作用下,激活数学思想方法,达成共识,最后形成了自己的能力。
  对数函数
  1.知道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
  2.根据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的关系,由指数函数的图象画出对数函数的图象。
  3.会求函数?的定义域。
  4.会由对数函数的图象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
  幂函数
  1通过对幂函数概念的学习以及对幂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归纳与概括,让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篇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优秀说课稿课件

  高中数学不像初中数学那么简单,怎样说课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所学的知识呢?接下来小编为你推荐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一起看看吧!
  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指数函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及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同时也为今后研究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教学重点定为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应用,难点定为指数函数性质的发现过程及指数函数与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图像、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增强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严谨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思考问题片面不严谨。
  2、教法分析: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我采用先学生讨论,再教师讲授教学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另一方面用教师的讲授来纠正由于学生思维过分活跃而走入的误区,和弥补知识的不足,达到能力与知识的双重效果。
  3、学法分析
  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中给出的实际例子,使他们发现指数函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再根据高一学生爱动脑懒动手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描点画图,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继而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 与 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学生回答: 与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
  问题2:折纸问题:让学生动手折纸
  学生回答:①对折的次数 与所得的层数 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②对折的次数 与折后面积 之间的关系(记折前纸张面积为1),得出结论
  问题3:《庄子。天下篇》中写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学生回答:写出取 次后,木棰的剩留量与 与 的函数关系式。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问题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遇到挑战,激发斗志,又引导学生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共性,体验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而引入两种常见的指数函数① ②
  (2)让学生感受我们生活中存在这样的指数函数模型,便于学生接
  受指数函数的形式。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设计意图:充实实例,突出底数a的取值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函数 分别以 的数为底,加深对定义的感性认识,为顺利引出指数函数定义作铺垫。
  (三)新课讲授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的含义:
  设计意图:为 按两种情况得出指数函数性质作铺垫。若学生回答不合适,引导学生用区间表示:
  问题: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 ”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采取学生自由讨论的形式,达到互相启发,补充,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的目的。
  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
  (1)若 会有什么问题?(如 ,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2)若 会有什么问题?(对于 , 都无意义)
  (3)若 又会怎么样?( 无论 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 。
  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
  设计意图:认识清楚底数a的特殊规定,才能深刻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并为学习对数函数,认识指数与对数函数关系打基础。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必须在形式上一模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
  1:指出下列函数那些是指数函数:
  2:若函数 是指数函数,则
  3:已知 是指数函数,且 ,求函数 的解析式。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和呈现形式的理解。
  2.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指数函数的图象
  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思考如何列表取值?
  教师与学生共同作出 图像。
  设计意图: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在于弄清底数a对于函数值变化的影响。对于 时函数值变化的不同情况,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必须利用图像,数形结合。教师亲自板演,学生亲自在课前准备好的坐标系里画图,而不是采用几何画板直接得到图像,目的是使学生更加信服,加深印象,并为以后画图解题,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打下基础。
  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函数 的图象,观察分析图像的共同特征。由特殊到一般,得出指数函数 的图象特征,进一步得出图象性质: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图像讨论指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尽量由学生自主得出性质,以便能够更深刻的记忆、更熟练的运用。
  师生共同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特别地,函数值的分布情况如下:
  设计意图:再次强调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底数a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函数值的分布情况,深刻理解指数函数值域情况。
  (四)巩固与练习
  例1: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指数值的特征,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
  (1)(2)两题底相同,指数不同,(3)(4)两题可化为同底的,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5)题底不同,指数相同,可以利用函数的图像比较大小。
  (6)题底不同,指数也不同,可以借助中介值比较大小。
  例2:已知下列不等式 , 比较 的大小 :
  设计意图:这是指数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又掌握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你能将指数函数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结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六)布置作业
  1、练习B组第2题;习题3-1A组第3题
  2、A先生从今天开始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承担如下任务:第一天给A先生1元,第二天给A先生2元,,第三天给A先生4元,第四天给A先生8元,依次下去,…,A先生要和你签定15天的合同,你同意吗?又A先生要和你签定30天的合同,你能签这个合同吗?
  3、观察指数函数 的图象,比较 的大小。

篇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数函数》课件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指数函数及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能正确描绘对数函数的图像,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并初步应用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2。 通过对数函数的学习,树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
  3。 通过对数函数有关性质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图像和性质.
  难点是由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利用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方法
  启发研讨式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再来研究一种常见函数.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函数的角度介绍新的函数.
  反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函数的关系,所以自然我们应从大家熟悉的函数出发,再研究其反函数.这个熟悉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
  提问:什么是指数函数?指数函数存在反函数吗?
  由学生说出 是指数函数,它是存在反函数的.并由一个学生口答求反函数的过程:
  由 得 .又 的值域为 ,
  所求反函数为 .
  那么我们今天就是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
  2.8对数函数 (板书)
  一。 对数函数的概念
  1。 定义:函数 的反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
  由于定义就是从反函数角度给出的,所以下面我们的研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从定义中你能了解对数函数的什么性质吗?最初步的认识是什么?
  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反函数的三定与三反去认识,从而找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 ,对数函数的值域为 ,且底数 就是指数函数中的 ,故有着相同的限制条件 .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板书)
  1。 作图方法
  提问学生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画函数图像?学生应能想到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变换法画图.同时教师也应指出用列表描点法也是可以的,让学生从中选出一种,最终确定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由于指数函数的图像按 和 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故对数函数的图像也应以1为分界线分成两种情况 和 ,并分别以 和 为例画图.
  具体操作时,要求学生做到:
  (1) 指数函数 和 的图像要尽量准确(关键点的位置,图像的变化趋势等).
  (2) 画出直线 .
  (3) 的图像在翻折时先将特殊点 对称点 找到,变化趋势由靠近 轴对称为逐渐靠近 轴,而 的图像在翻折时可提示学生分两段翻折,在 左侧的先翻,然后再翻在 右侧的部分.
  学生在笔记本完成具体操作,教师在学生完成后将关键步骤在黑板上演示一遍,画出
  和 的图像.(此时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2。 草图.
  教师画完图后再利用投影仪将 和 的图像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然后提出让学生根据图像说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要求从几何与代数两个角度说明)
  3。 性质
  (1) 定义域:
  (2) 值域:
  由以上两条可说明图像位于 轴的右侧.
  (3) 截距:令 得 ,即在 轴上的截距为1,与 轴无交点即以 轴为渐近线.
  (4) 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即它不关于原点对称,也不关于 轴对称.
  (5) 单调性:与 有关.当 时,在 上是增函数.即图像是上升的
  当 时,在 上是减函数,即图像是下降的.
  之后可以追问学生有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得到否定答案时,可以再问能否看待何时函数值为正?学生看着图可以答出应有两种情况:
  当 时,有 ;当 时,有 .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巧记这个结论的方法: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同侧时函数值为正,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两侧时,函数值为负,并把它当作第(6)条性质板书记下来.
  最后教师在总结时,强调记住性质的关键在于要脑中有图.且应将其性质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对比记忆.(特别强调它们单调性的一致性)
  对图像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应用.
  三.简单应用 (板书)
  1。 研究相关函数的性质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先由学生依次列出相应的不等式,其中特别要注意对数中真数和底数的条件限制.
  2。 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 (板书)
  例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与 ; (2) 与 ;
  (3) 与 ; (4) 与 .
  让学生先说出各组数的特征即它们的底数相同,故可以构造对数函数利用单调性来比大小.最后让学生以其中一组为例写出详细的比较过程.
  三.巩固练习
  练习:若 ,求 的取值范围.
  四.小结
  五.作业 略
  板书设计
  2.8对数函数
  一。 概念
  1. 定义 2.认识
  二.图像与性质
  1.作图方法
  2.草图
  图1 图2
  3.性质
  (1) 定义域(2)值域(3)截距(4)奇偶性(5)单调性
  三.应用
  1.相关函数的研究
  例1 例2
  练习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9239/

推荐访问: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像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