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知识总结归纳]世界地理知识

来源: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18-07-24 10:00:07 阅读:

【www.bbjkw.net--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世界地理知识]世界地理试题以及重点总结

  世界地理试题之天气
  1、你认为下列现象与天气没有关系的是( )
  A 今天天气真好,天空蓝极了 B 北京的动机,天寒地冻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今天新闻里说南方地区会有小雨
  2、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是的( )
  A 陆地 B海洋 C河流D 云区
  3、 如你是一名天气预报员,你做出预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前几天的天气状况 B 当时的天气状况 C各种天气图表 D附近地区的天气
  4、一活动小组在某山山脚测得的温度为22℃,山顶为16℃,请你说说该山的相对高度为( )
  A 1000米 B 3666米 C 2000米 D 600米
  5、 知道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吗?( )
  A 日出前后 B 2时左右 C 12时左右 D 午后2时左右
  6、你知道新疆降水稀少的原因吗?( )
  A 纬度高气温低 B 深居内陆,距海远 C 海拔高,海风吹不到 D距海近
  7、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
  B 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上升,故降水多
  C 两极地区地面潮湿,降水较多
  D 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区
  8、我们都知道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你知道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 降雪 B 冰雹 C 降雨 D 下雾
  9、赤道附近全年都多雨有些地方甚至每天都要下一场雨,你知道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10、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是著名的“赤道雪山”,在20世纪初,有许多欧洲人不相信他的存在,你知道导致其顶部出现积雪的原因吗?(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势因素 D 洋流因素
  总结: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
  难点分析:《北方地区》看图流程
  1.出示《中国地理分区图》,在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出示《北方地区地形图》,明确北方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
  3.出示景观图《东北的黑土地、华北的黄土地、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认识北方地区的差异。
  4.出示《北方地区地形图》,明确北方地区的分区状况(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5.板书: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
  6.出示《北方地区地形图》,了解东北地区的两个商品粮基地、华北地区的两个商品棉基地和黄土高原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差异。
  7.出示景观图《东北的黑土地、华北的黄土地、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了解三个地区的土地状况差异。
  8.《北方地区地形图》与景观图结合,概括三个地区的土地水源结构特点。
  9.出示《中国温度带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明确三个地区的水热分布状况。
  10.出示三个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初中英语,对比分析三张图中所反映的,作物生长的黄金期和生长期的长短差异及降水的分配差异。
  11.出示《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和三个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通过两张图的结合,概括出三个地区的水热气候结构特点。
  12.出示表格,列表比较三个地区的水热气候结构和土地水源结构,进一步分析三个地区的耕作制度、作物结构的不同。
  13.演示《三个地区发展条件示意图》,分析各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探讨三个地区今后的经营方向。
  14.板书:北方地区的工矿资源和工业基地。
  15.出示《北方地区的工矿资源分布图》,了解三个地区的工矿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16.出示复习题,练习巩固。
  世界地理试题之亚洲地势图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形成众多较为长的外流河。
  读图1亚洲地形图,思考完成下列要求:
  (1)亚洲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2)亚洲地势是________高__________低。
  (3)从图中观察,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
  (4)通过观察你发现亚洲的平原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5)结合对亚洲国家的学习,请你思考亚洲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总结:大陆中间多为高山,四周多平原(中高四低),亚洲的河流特点为: 由于河流多发源于高山地带,所以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也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发展。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之我国荒漠化原因
  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地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植被破坏,荒漠化现象开始出现和发展。
  一自然因素(不能改变)
  ①(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高山环绕,有青藏高原阻挡。
  ②多大风
  ③接近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
  ④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⑤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基础)
  二人为因素(可改变)——对应的解决措施
  ①过度开垦———————调节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②过度放牧———————牲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
  ③过度樵采———————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
  ④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注1)
  人为因素的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
  解决的根本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生态移民政策
  (注1)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井数量,改善灌溉技术(滴灌等),推广节水技术,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总结:人为因素既包括来自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又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类的不当活动。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渤海湾湿地资源
  该地区河流众多,湖泊、池塘、水库、洼淀、河口星罗棋布,再加上漫长的浅海滩涂,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湿地景观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湿地环境。
  渤海湾地区是我国人口稠密的一个地区,不仅有天津、秦皇岛、唐山、黄骅、东营等多个城市,而且还是我国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的重要能源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地区的一些大型开发项目相继上马例如,首钢已从北京搬迁到唐山沿海的曹妃甸,一个年产百万吨乙烯的工程项目落户在北大港自然保护区的周边,规模宏大的天津滨海新区也正在加紧建设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给渤海湾地区的湿地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我们预计该地区的湿地面积会逐渐减少,部分湿地的质量将有明显退化如何科学地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湿地对于环境变化十分敏感,一旦遭到破坏,进行恢复将要花费高昂的费用野外考察发现,在这些生态敏感区域尚未开展全面的本底调查和生态监测因此,我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首钢等大型企业重视渤海湾的环境保护问题,尽快启动相关区域的生态监测工作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一些自然保护组织都十分关注渤海湾湿地和水鸟的保护工作2006年9月,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事处与北京师范大学、河北林业局在河北唐海县联合举办了“渤海湾湿地与水鸟保护研讨会”,来自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等省市的4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通过了“2006年渤海湾湿地与水鸟保护研讨会的倡议”,号召政府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充分重视渤海湾湿地的保护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轻人为活动对鸟类生活的影响,为迁徙候鸟留下一片生存的空间。
  总结:使渤海湾成为我国东部湿地水鸟的重要分布区本地区水鸟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种类多、数量大、珍稀濒危物种出现频率高等方面。渤海湾地区的湿地质量对这些珍稀鹤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澳大利亚农业
  澳大利亚是世界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1)集约农业带,又称高雨量带。其范围从昆士兰州北部海岸延伸到南澳洲的东南角,以及西澳州的西南部和塔斯马尼亚,降水较充沛,适于发展种值业和奶牛业;
  (2)小麦、养牛带,其范围从昆士兰州中部向南延伸,经过新南威尔士州坡地至维多利亚北部和南澳洲农业区,是半干旱至湿润气候的过渡区,年降雨量400--600毫米,以旱作农业为主,大多数农场经营小麦、养牛和肉牛业;
  (3)牧业带,包括西澳州、南澳州大部分地区以及新南威尔士州西部、昆士兰州南部,年降雨量少于400毫米,大陆中部沙漠地区少于200毫米。该地带面积最大,牧场面积达3.8亿公顷,但气候干燥,植被稀少,以养牛业为主。
  总结:澳大利亚经济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国之一,人均占有的资源量更大。
  初二地理知识点之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下面是对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知识点的内容总结学习,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哦。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海拔等。(看图P23 P25 P26 P27 P28)
  1. 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如:孟买与莫斯科---如图P23C)
  2. 夏季离海洋越远气温越高. 离海洋越近气温越低;冬季离海洋越远气温越低.. 离海洋越近气温越高.(如:伦敦与乌兰巴托—如图P25G)
  3. 暖流经过的地方气温高,寒流经过的地方气温低.(如:南非东西两侧---如图P25H)
  4.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如:横断山脉山顶与山脚---如图P26I)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P28
  通过上面对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知识点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可以很好的给同学们的学习帮助。

篇二:[世界地理知识]世界地理试题精选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
  简答题(每题4分,共8分)
  38.指出影响影响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②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
  ③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④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39.把下列典型民居与其自然环境特征相连。
  民居自然环境特征
  ①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A.黄土分布
  ②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B.严寒
  ③我国云南的傣族竹楼C.炎热,潮湿
  ④西亚村庄D.炎热,干旱
  答案
  38、(4分)1)地形因素2)海陆位置3)纬度位置4)纬度位置
  39、(4分)1)-B2)-A3)-C4)-D
  相信上面对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简答题的练习之后,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知识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成绩的哦。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填一填)
  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试题练习知识,下面是对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的内容学习。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二
  耐心填一填(每题2分,共20分)
  26.地球绕着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同时还围绕着不停地转动,这是地球的公转。
  27.地球经线向东与经线组成的半球称为东半球。
  28.世界上七大洲中,面积最大,洲面积最小。
  29.板块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30.某地观察站在一天中四次测得的气温分别是:12℃、14℃、16℃、18℃,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日较差是℃。
  3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32.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的场所,聚落一般又分为聚落和城市聚落。
  33.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多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
  34.一个地方气温的年变化一般用图表示,降水的年变化一般用降水的图表示。
  35.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国家)的(城市)举行。
  答案:
  26、地轴太阳27、西经20°(或20°W)、东经160°(或160°E)
  28、亚洲、大洋洲29、火山、地震30、15℃、6℃31、汉语、英语
  32、生活、乡村33、200、2034、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35、中国北京
  希望上面对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中填空题知识的练习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了吧,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地理知识,做好迎接考试的准备哦。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选一选)
  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试题练习知识,下面是对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的内容学习。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三
  精心选一选(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本初子午线是()
  A.180°经线B.西经20°经线C.东经160°经线D.0°经线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A.昼夜交替现象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水往低处流D.登高远望
  3.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693米B.9003米C.8690米D.9000米
  4.地球五带中,热带一温带的分界线是()
  A.南北极圈B.南北回归线C.赤道D.30°纬线
  5.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57千米B.6378千米C.6371千米D.40000千米
  6.下列各种类型地形图中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段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平面示意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
  7.当图幅一定时,绘制一幅青神县地图,若选用的比例尺越大,则()
  A.所绘范围越大B.图上内容越简略C.比例尺大小与内容无关D.图上内容越详细
  8.一年中,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的这一天是()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9.下列叙述中,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B.方向C.图例D.等高线
  10.在画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
  11.某图比例尺为1:4000000,甲、乙两地在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A.16千米B.160千米C.1600米D.160米
  1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这一学说被认为是()
  A.板块学说B.地心说C.同心说D.大陆漂移假说
  14.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B.清明时节雨纷纷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四季如春
  1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递增B.从赤道向两极递减C.从北向南递减D.从北向南递增
  16.一般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是受什么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17.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奉()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喇嘛教
  18.我县新修的眉青路两旁,已有许多新建的房屋、工厂,这主要是什么原因()
  A.水源B.地形C.土壤D.交通
  19.某地区人口的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0.6%,自然增长率是()
  A.2.1%B.0.3%C.0.6%D.0.5%
  20.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种是()
  A.黄种人B.黑种人C.白种人D.棕色人种
  21.西亚、北非、我国大西北,人们居住应重点考虑()
  A.交通B.地形C.土壤D.水源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B.发达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高
  C.发展中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低D.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
  23.中国于2003年10月,首次发射了载人太空飞船,这次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第几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
  24.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其总部设在()
  A.日内瓦B.瑞士的洛桑C.雅加达D.纽约
  25.2000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
  A.7个B.8个C.9个D.10个
  答案:
  1-5.DDBBC6-10.BDDDD11--15。BDDDB16-20.CCDCC21-25。DBCDD
  以上对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的练习,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点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填空题)
  下面是对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的填空题知识练习,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知识。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填空题(每空1分,30分)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人口居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洲现在还没有国家。
  2.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有、、、、、、这六种
  4.世界三大宗教是、、。
  5.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________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___相协调。并且要提高人口________。
  6.地球上的人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主要有两种形式:和,它们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
  参考答案
  1、俄罗斯、中国、印度、南极洲2、各国应遵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五项基本原则3、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英证、阿拉伯语4、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5、计划、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素质6、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7、地震、火山,地表形态
  同学们对上面地理填空题的练习都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加油吧。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选择题)
  下面是对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的选择题知识练习,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知识。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40分)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
  B.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D.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3.南南合作是指:[]
  A、南北美洲之间各国的合作B、亚洲与大洋州之间的政治后、经济的合作
  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D、发达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4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D.东南亚国家联盟
  5.通常情况下,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前B.正午12点C.正午12点后D.午后2点
  6.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七月B.八月C.一月D.二月
  7.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A.23.5°N,180°B.66.5°N,180°
  C.66.5°S,20°WD.66.5°S,160°E
  8、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下列各地哪个太阳高度角最低[]
  A、100NB、500NC、200SD、800S
  9、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B、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有两块大陆被赤道穿过D、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北京一年四季当中,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B、北京处在正午时,华盛顿正是黑夜,这是由于每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形成的
  11.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是[]
  A、西亚--白种人--佛教--发展中国家
  B、巴西--黄种人--西班牙语--发展中国家
  C、美国--白种----基督教--发达国家
  D、日本--黄种人--日语--发展中国家
  12.1950年以后,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般地说[]
  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
  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D.人口增长的速度世界各地是相同的
  13、关于四大洋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和欧洲相邻C、太平洋底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B、印度洋的平面轮廓呈S形D、北冰洋是唯一有冰山的洋
  1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B.汉语C.俄语D.阿拉伯语
  16.下列建筑中,属于伊斯兰教的是[]
  A.清真寺B.布达拉宫
  C.日本神社D.巴黎圣母院
  17.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
  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不同,建筑材料相同
  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
  18.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
  B.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作为历史文化留作纪念,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
  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9.下列不属于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的是[]
  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非洲北部D北美洲东部
  20."我们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经常下雨,冬季寒冷,很干燥。"的气候特征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学生介绍的。[]
  A.撒哈拉地区B.北京C.西伯利亚地区D.亚马孙平原
  答案:
  选择题
  1.B2.C3.C4.A5.D6.C7.C8.D9.D10.C11.C12.A13.C14.B15.C
  16.A17.B18.D19.C20.B

篇三:[世界地理知识]世界地理模拟试题

  世界地理试题之城市
  【—世界之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
  读图8,回答16~17题。
  16.甲乙两国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国土全部位于南半球
  B.都位于西半球
  C.均有较大的热带面积
  D.地势西高东低
  17.关于两国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矿都分布在东部地区并大量出口
  B.乙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
  D.人口和城市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总结: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经纬网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共同组成了经纬网。
  (3)经纬网
  有了经纬网及其经纬度,地球上各个点的位置就容易确定了。地球上两个不同的地点,可以有相同的纬度或经度,但不可能既有相同的纬度又有相同的经度。
  因此,地球上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位置,就可以用相应的经纬度来表示。
  例如,北京位于赤道以北40°,本初子午线以东116°,北京的地理坐标就是40°N,116°E;利马(南美洲秘鲁的首都)位于赤道以南12°,本初子午线以西77°,利马的地理坐标是12°S,77°W。
  总结:每个的代码——经线代号(东经 )E,( 西经)W。 纬线代号( 北纬)N,( 南纬)S。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使用地图进一步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类型及特征,理解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能力目标:能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其它大洲的自然环境.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加热爱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亚洲的风景图片
  出示亚洲知识树,点拨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生预习展示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东西半球图, 让学生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出示亚洲地图,分别用白色、黄色、红色标出北极圈、北回归线和赤道,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纬度位置: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3.出示亚洲地图,指图说出与亚洲相邻的大洲和大洋,了解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邻欧洲,西南临非洲,东南临大洋洲,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隔海相望。
  4.小结:怎样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5.拓展应用:每小组挑选一个大洲,交流怎样描述它的地理位置?派代表展示。
  二、亚洲的地形和河流
  1.出示亚洲地形图,由学生代表指出“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恒河平原”;然后根据海拔高度表说出它们的海拔高度。
  2.总结亚洲的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3.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河流流向有什么特点?
  4.学生代表指图说出;鄂比河、叶尼赛河、勒拿河向北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向东注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向南注入印度洋。
  5.总结:河流大多由中部向四周流向周边的海洋。
  拓展应用:分析北美洲的地势特点和河流流向。
  出示北美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北美洲地势西部和东部高,中部低,河流由东西两侧流向中央,密西西比河为扇形河。
  三、亚洲的气候
  1.出示亚洲气候图,找一找全球共有11种气候,亚洲的气候共有几种,其中分布最广的是___ ,亚洲的东部、南部、东南部分别是__ 、_______、________气候。
  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拓展应用:出示非洲气候图,分析非洲的气候特点。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课堂小结:
  四、课堂检测反馈。
  七年级地理知识大全之纬度和经度
  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对地理纬度和经度知识的总结内容。
  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相信上面对纬度和经度地理的总结学习,同学们可以熟练的掌握了吧 初中生物,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之公转速度
  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
  如果我们采用恒星年作地球公转周期的话,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360°,即每日约0°。986,亦即每日约59′8″。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了9.4亿千米,即每秒钟29.8千米,约每秒30千米(线速度=940,000,000KM/365天=940,000,000秒/(365X24X3600)秒=29.8千米(近似为30千米/秒)。
  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30.3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29.3千米/秒。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我们知道,春分点和秋分点对黄道是等分的,如果地球公转速度是均匀的,则视太阳由春分点运行到秋分点所需要的时间,应该与视太阳由秋分点运行到春分点所需要的时间是等长的,各为全年的一半。但是,地球公转速度是不均匀的,则走过相等距离的时间必然是不等长的。视太阳由春分点经过夏至点到秋分点,地球公转速度较慢,需要186天多,长于全年的一半,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和南半球的冬半年;视太阳由秋分点经过冬至点到春分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需要179天,短于全年的一半,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和南半球的夏半年。由此可见,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造成地球上四季不等长的根本原因。
  首先了解几个名词:
  1.一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里面走过的距离,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
  2.地球公转:我们的地球以每秒29.79公里的速度,沿着一个偏心率很小的椭圆绕着太阳公转。走完大约约9.4亿公里的一圈路程要花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即大约一年。(日地平均距离是1.5亿公里)
  3.光在一年时间里面走过的距离是地球公转的周长的多少倍?由于1光年是光在一年时间里面走过的距离,地球公转周长是地球一年走过的弧长,时间都是一年。所以距离之比就是光速300,000km/s和地球公转的速度29.79km/s之比:n=300,000/29.79=10,000倍。
  4.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距离是多少?此处的距离实际上是周长,一周的弧长。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公转轨道半径1.5亿公里,很容易算出周长的。根据公式s=2×3.14×1.5亿,大约9.4亿公里。
  总结:通常所指的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二维平面,而地球在宇宙总空间和时间中转行一年的行程,大约117亿公里,轨迹是螺旋状的,2011年的春分和2012年的春分,不是相交,而是距离数十亿公里。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赤道气候带
  赤道穿过的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高地气候。
  赤道气候带
  赤道气候带出现在赤道无风带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扎伊尔河流域、几内亚沿海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太阳每年有两次越过天顶,湿度在春、秋分以后有两个极大值,冬、夏季则为两个较凉季节,太阳徘徊于赤道附近,使赤道气候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25~30℃,年较差极小,平均不到5℃,日较差相对比较大,平均达10℃,远大于年较差,真所谓“一天有四季”。赤道地区最高温度很少达到35℃,但因终年高温,终年闷热,只有短暂的海风,才能使闷热稍减,风息之后,又闷热异常。
  赤道气候带降水丰沛,是地球上最多雨的地带。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2500毫米的情况也很常见,降水量全年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干季,降水多为对流雨。
  赤道气候带位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辐合线上,温度水平分布均匀,气压梯度小,空气极少流动,风速微弱或静稳;所以海陆风易于发展。每日凉爽的海风,给人们带来短暂的舒适和快意。
  总结:赤道附近地区降水丰富,常年多雨季节,适合植物的生长。
  初一地理试题及答案之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 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它是 地心与 日心连线和地球 球面的交点 。
  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9分)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42. 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 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3分〉
  43. 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6分)
  总结:根据开普勒定律,地球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的,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就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以太阳为焦点,地球运动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8450/

推荐访问:世界地理知识总结归纳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