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静夜思图片]静夜思图片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6-28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静夜思图片篇一:李白《静夜思》获奖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发展源远流长,璀璨夺目;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诗教”的民族,孔子甚至把它强调到了“不学诗无以言”的高度,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国古诗那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是任何文学样式所不能替代的。
  历来的小学教材都编入许多古典诗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背的古诗就有80首。这些古诗深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教材简析
  《静夜思》是选自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第三单元安排了一首古诗《静夜思》,三首儿歌《小小的船》、《影子》、《比尾巴》和一篇课文《阳光》,揣摩编者构成这一组课文的意图,不难看出《静夜思》、《小小的船》都是描写月亮的,《影子》、《阳光》两篇文章侧重在描写太阳,最后一篇《比尾巴》写出了6中小动物尾巴的特点。综合起来,每课都有比喻句,要借助课文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自然的美丽、神奇,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而本文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写的一首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古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月亮为意象,在宁静的夜晚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诗中意境简单明了,诗句节奏具有音乐美,易被学生接受。让我们一起在如画的诗中来体会思念故乡的乐曲吧!
  三、分析学生
  小孩子上一年级时,还保留着不少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与习惯,比如说喜欢玩耍,好动等等。小孩的分析理解、识记能力比较弱,但他们的形象思维则比较好。小学阶段,是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的阶段。在前两个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语音和笔画知识。基于小孩子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可以采用图片和儿歌的形式来认识学习生字词。同时,让他们慢慢地接受书面阅读,培养阅读语感。因此,这节课老师要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听古诗儿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反复吟诵古诗,培养语感;通过图片认字游戏掌握生字词。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字词积累: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10个生字:“静” “床” “夜” “光” “举” “头” “低” “故” “望” “乡” ,4个会写的字:“头” “乡” “床” “故”;
  2.理解背诵古诗;
  3.培养吟诵能力和语感,激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过程和方法:由老师引导,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学习儿歌、做游戏掌握字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以形象的方法学习生字,在阅读中提出疑问,积极思考,理解诗歌内容。
  2.反复吟诵,背诵诗歌。
  (二)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理解诗歌的内涵,想象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六、教学方法
  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一)吟诵教学法;(二)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三)配乐朗诵法。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是综合考虑了新课标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普遍特点后做出的有针对性的设计)
  七、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电脑、网络、课件、视频、多媒体展示平台。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静夜思》儿歌版、谜语、生字卡片,《静夜思》背景音乐。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八、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兴趣,导入新课
  1.师:相信同学们都很喜欢谜语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考考大家。有个东西‘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个镰刀。’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么?”出示课件,揭示谜底。接着学生的反应,“是的,是月亮。老师在给大家看一幅有月亮的画,不同的是它的旁边还有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和月亮有
  什么关系?”展示课件,进入古诗学习。
  (设计说明: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激起了同学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才会让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本节以谜语游戏进入新课,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把握重难点
  1.老师先吟诵一遍,读准字音。
  2.学生齐读,培养语感;然后请学生说他们所不认识的字,老师把字写在黑板上。并把需要掌握的字以课件形式出示。
  3.请学生说说如何识记这些字,边学字边掌握古诗大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探求思路,把握重难点。)
  在这个环节,根据生字学习内容。比如当学到“思”字时,问学生“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呢”?(上面是个“田”,下面是个“心”),再问学生“思”是什么意思?(思念)在什么时候思念?(静静的夜晚)他在思念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1—2分钟后回答。当学生在读了古诗之后,明白了作者在思念故乡?随即问学生故乡的意思,此时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使他想起了家乡?(月亮)诗中说他是如何看到月亮的呢?(举头)什么是举?通过“举”字的学习,明白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因为太思念故乡,以至于他都把月光看成了“霜”。进入到“疑是地上霜”一句的学习。通过反复的吟诵、引读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韵味及意境,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意。这样,既了解了古诗的大意,又对生字的识记比较深刻。

静夜思图片篇二:思乡古诗图片


  思乡古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长相思》
  满·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泊船瓜州》
  宋·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送别》
  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有感一章》
  近代·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20347/

推荐访问:李白静夜思图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