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常用计量]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6-26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篇一:化学实验试题答案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中的重要部分,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化学实验试题答案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化学实验试题答案一
  判断题
  1.测定水的硬度时,需要对Ca、Mg进行分别定量。(×)
  2.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
  3.金属离子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过于稳定称为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
  4.以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液中的总碱量时,滴定管的内壁挂液珠,会使分析结果偏低。(√  )
  问答题
  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14分)
  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2.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为什么不计滴定体积?能否用不知道准确浓度的Zn2+溶液滴定?实验中使用的EDTA需不需要标定?(15分)
  答: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用的是置换滴定法,只要计量从AlY-中置换出的EDTA,而不需要对与Al3+反应后过量的EDTA计量,滴定过量的EDTA可以,滴定置换出的EDTA不行。
  实验中使用的EDTA不需要标定。
  3.为下列操作选用一种合适的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说出名称和规格 :(14分)
  1) 准确称取0.6克待测定样品,溶解,定溶到100.0ml;
  2) 移取25.00mlHCl溶液,用0.1mol·L标准溶液滴定。
  答:1)分析天平,100ml容量瓶。  2)25ml移液管,50ml碱式滴定管。
  4.有一碱液,可能含有NaOH、Na2CO3或NaHCO3,也可能是其中两者的混合物。今用盐酸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盐酸体积为V1;当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又消耗HCl体积为V2,试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中存在的成分是什么?(15分)
  (1)V1=0;(2)V2=0;(3)V1>V2;(4)V1<V2;(5)V1=V2。
  答:(1)V1=0:存在NaHCO3(2)V2=0:存在NaOH
  (3)V1>V2:存在NaOH和Na2CO3(4)V1<V2存在Na2CO3和NaHCO3
  (5)V1=V2  存在Na2CO3
  化学实验试题答案二
  一、填空:(20分)
  1、以HCl标准液滴定工业纯碱中的总碱量时,滴定管的内壁挂液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是_________________。
  2、体积比为1∶1的HCl其摩尔浓度为_____  _________。
  3、移液管移取溶液时,当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应用____ ____堵住管口。
  4、滴定完毕进行读数时,应将_____________,视线应于________________。
  5、标定EDTA深液时,若控制pH=5,常选用_______为金属离子指示剂;若控制pH=10,常选用___  _____为金属离子指示剂。
  6、测定胆矾中铜含量时,用Na2S2O3滴定至浅黄色才加入淀粉的原因是__  ____,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入NH4SCN的作用是 。
  7、以NaOH标准溶液滴定HAc溶液,选择_______指示剂;称取KHC8H4O4基准物质标定0.1mol/L NaOH溶液,选择_____________指示剂。
  8、在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测铁含量实验中,邻二氮菲是___ _____,盐酸羟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醋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9、以KlO3为基准标定Na2S2O3溶液选择____  _____指示剂,由_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色即为终点;以Na2C2O4为基准标定KMnO4溶液以____ _____为指示剂,由____  ___色变为________色即为终点。
  二、简答:(80分)
  1、在高锰酸钾法测定水的化学耗氧量实验中,如何用0.2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配制0.02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所用器皿)(10分)
  2、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如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0分)
  (1)标定NaOH溶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中含有邻苯二甲酸;
  (2)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来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有人将其置于燥器中保存;
  (3)称取KlO3标定Na2S2O3浓度时,KlO3洒在天平盘上未发觉;
  (4)用上述Na2S2O3测定铜合金;
  (5)以KlO3为基准物质,用碘量法标定Na2S2O3时,滴定速度过快,在滴定结束后,立即读取滴定管读数。
  3、用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时,适宜的温度范围为多少?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开始滴入的KMnO4紫色消失缓慢,后来却消失加快?写出该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5分)
  4、举例说明什么是络合滴定中的“置换滴定法”。(15分)
  5、简述如何用酸碱滴定法判断试样是由NaOH—Na2CO3或Na2CO3—NaHCO3组成的?(20分)
  答案:
  一、填空:(20分)
  1、偏高。2、6mol.l。3、右手食指。4、应将滴定管取下,让其自然下垂;视线应与凹面平行。5、二甲酚橙;若控制pH=10,铬黑T。6、避免吸附影响颜色的观察;让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释放出被吸附的碘,使反应更完全。7、酚酞;酚酞。8、显色剂;作还原剂;调节溶液的PH值。9、淀粉;蓝;无; KMnO4;,无;浅红。
  二、简答:(80分)
  1、用量筒量取0.2mol/l高锰酸钾溶液,到入棕色试剂瓶,并用量筒量取去离子水稀释到所需体积摇匀,进行标定即可。
  2、(1)偏低;(2)偏低;(3)偏高;(4)偏高;(5)偏高。
  3、适宜的温度范围75-85℃为多少?;过高引起草酸分解,过低反应速度慢;这是自催化反应,产物Mn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使反应加速。;
  16H+2KMnO4+5C2O42-==2Mn2++10CO2+8H2O ++2-1
  4、如: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用Zn返滴过量的EDTA后加入过量的NH4F,发生如下反应 AlY+6F+2H== AlF--2++H2Y  释放出与Al物质量相等的H2Y,再用Zn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2-3+2-2+
  的EDTA而得铝的含量。5、简述如何用酸碱滴定法判断试样是由NaOH—Na2CO3或Na2CO3—NaHCO3组成的?(20分)
  答:准确移取一定体积试样,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 无色既为终点,记下此时消耗的HCL体积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用同上的标准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既为终点,记下此时的体积为V2,根据V1和V2判断组成。若V1> V2,则试样由NaOH----Na2CO3组成。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篇二: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把握复习方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提高备考的有效性,以期取得理想的成绩。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化学试题分析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试题分析范例(一)
  一、试卷特点:
  一是:江苏卷与历年江苏卷的命题风格一脉相承,考点涉及高中化学大部分主干知识,绝大部分试题是考生较为熟悉的“常规试题”。
  二是:与老高考相比计算题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但难度却有明显下降。三是:关注的重点与热点,今年更不例外,考生对文字、图像、图表、化工生产流程图蕴涵信息的识别与解读能力如何,相关考点多达8处。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08江苏卷第1、5、11、15、18、19等题涉及环保、能源、香料、药物、温室效应等热点问题,总分高达42分,超过卷面总分的1/3。从知识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它涉及中学基础知识和原理的重点内容,基本上也都是我们平时重点强调的,反复训练的,并且也是以常规体型呈现的。这体现了出题的意图,不管教材怎样变,教学理念怎样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用于指导生活、生产、科技等的作用不会改变,需要学生作为知识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会变,体现高考平稳发展的思想。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常抓不懈,才能在高考中创造佳绩。
  二、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题量:21题。试卷选择题无论从题量、分值、结构,题型、内容等方面与、训练的基本一致。具体来说:选择题共14题,单选8题,每题3分,共24分;多选6题,每题4分,共24分。内容涉及:化学与生活-1题(1);阿伏加德罗-1题(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共2题(2、10);离子共存-1题(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误判断-2题(6、9);新型电池-1题(5);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应用-2题(4、13);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判断及推导-2题(11、14);元素周期表应用-1题(7);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判断-1题
  (12);其中1至20题必考,21题选做。
  三、学生答题典型错误分析
  第4题:漂变质的本质是与CO2和H2O反应生成HClO,而水玻璃变质则是由水解引起的; 第9题:B选项主要是考虑NaOH易受空气影响,实际中要先粗配然后再用标准酸进行标定完成,许多同学则是从数据层面上进行计算而认为是正确的,没有考虑到真实的化学,D选项主要是学生对胶体、溶液的概念不清;
  第10题:主要是学生认为通入少量的CO2就会生成CO32-,而不知无论CO2的多少都要生成HCO3-; 第11题:主要是学生对生成的香兰素的结构中官能团的认识不足而出现判断错误; 第13题:对于B选项中的情况下FeCl2是不可能出现的学生不能作出正确判断;
  第15题:
  ⑴主要是只填写CN-或NaCN,没有强调全部;
  ⑵主要是回答不全面(标准答案是:完全吸收HCN,防止气体放空);
  ⑶典型错误是充分冷凝、冷凝回流、防止HCN倒流等;
  ⑷典型错误是不规范,写成了高、增大、偏大,没有按题目要求答题;
  ⑸主要错误之一是式量出错而导致结果错,其二是列式计算时没有除体积导致结果有错。
  第16题:
  ⑴典型错误是:一方程式没有配平,二是将M判断为Cu2O 或CuO;
  ⑵主要错误是找不到氧化剂是氧气,
  ⑶主要错误是没有配平和将产物中的KCl写成了HCl,对生成物的判断还存在较大问题。
  第17题:
  ⑴错误是不规范,如S2-写成:S2-、S2-、SH-,可逆符号写成等号,S2-的分步水解写成一步水解等,
  ⑵主要是计算小数点有误,
  ⑶小数点处理有问题和对kJ/mol理解不到位,
  ⑷错误一是没有从热力学的角度答题,而是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错误二是没有分析透空气的作用,而是从环保角度答题。
  第18题:主要是学生对双坐标系的认识上存在问题,而导致错误百出,其次是学生对催化课剂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中学化学所学的定性研究上,没有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定量的研究,忽视了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定性、定量、两者的结合。
  第19题:
  ⑴主要错误是:苯环的侧链被氧化,指代不明;苯环侧链CH被氧化(受苯的同系物被酸性高锰酸钾的影响);氰基或CN被氧化;
  ⑵书写不规范,主要是字母a与d不分;
  (3)有机结构式的书写暴露了学生许多工作问题:写结构简式时位置或漏双键或漏n等;学生不会正、逆向进行推断物质,出现环状结构不对,侧链位置不对;关键部位H不对等错误。
  第20题:
  ⑴主要是漏选c或错选e,
  (2)主要是计算错误以计算时没有过程,
  (3)有同学认为生成的沉淀中应该包含BaSO3。
  第21A题:
  ⑶等电子体不会书写;⑷主要错误:4s1与3d5互换,写成[Ar]3d44s2,没有[ ]对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进行区分或区分时有错误;⑸对B元素的最低价没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对产物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导致出错。
  四、对教学的启示
  ⑴试题遵循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既没有盲目拓展,也没有忽视新课程、新增内容和探究性学习过程。
  ⑵加强化学基础,增强学习体验,注意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高考并不会因新课标 “课程理念”而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加强基础仍然是教学与复习中的重中之中,在之基础上要充分重视学生方法与技能的培养;同时加强常规题型训练,争取少失分或不失分。
  ⑶重视联系实际,力争让学生解决“真问题”。加强关注过去不多见的工艺流程图题,这类题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设计问题,考察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方面是老师及学生均欠缺的知识。
  ⑷加强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特别是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习惯、有机物的结构式的书写和同分系构体书写的有序性以及简答题的语言组织的学科特点等。
  ⑸加强解题过程性的教学。根据今年高考阅卷组反馈出来的情况来看,在批改的过程中阅卷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具体答卷情况给分,而且是跳跃起式给分,另外从往年的阅卷经验过程是每步给相应分,因此,对于要求学生分步的解答要能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同时一定要注意解答过程中的关键词和对一些现象描述的正确性。
  ⑹注意中学内容与大学内容衔接。从近几年江苏省高考命题来看,命题老师都十分注重对学生化学素养的考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在命题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中学和大学内容有连接的考查,因此,在教学中在这方面可以引起我们的关注。
  化学试题分析范例(二)
  一、试卷的整体分析
  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着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达到了阶段检测的作用。试卷设置了一些新情境题,其目的是尽可能使学生身处陌生新情境,利用原有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新情境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战略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达到了考查学、识、才三者统一的目的,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试题导向正确,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化学的基础知识,覆盖面宽,又能突出考纲中的难点。能注重基础和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08新高考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高三复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和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一)、试卷结构
  第一大题选择题1—16题共48分
  第二大题填空题17—22题共52分
  (二)、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⑴.试卷符合 《08年考试说明》以及现行教材的要求。试卷的结构及各知识块的赋分及试题难度比例与《考试说明》中的“参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基本一致,试卷长度适中,题量恰当,答案的书写量也较为合适,给学生留有较多分析和思考的时间。
  ⑵.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它包括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与水解、氧化与还原、电化学基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设计与评价等。
  ⑶.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2.提高了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
  适当加大对非选择题的考查力度,提高了主观试题的考查功能。主观试题中,强调化学学科内的综合考查。打破知识块间的界限,同时在试题的呈现形式上出现了崭新的面目。
  3.强化了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
  4.试题的呈现方式有所突破
  (1)化学试题有一定的陌生度,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如原电池的创新使用做到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2)试题题干的叙述科学、明确、简洁、规范,问题的设置多层次、多角度,考查知识较为全面,分析的过程较为灵活和发散,使能力强的考生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水平,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3)符合新考钢的要求,强调学生的思维多向性发散性,答案不单一。特别是试卷22题可能适合的复分解反应可能适合的答案有几十组。
  三、答题情况及错误分析
  第一大题答题抽样情况及错误分析
  第一大题的16个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到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常用计量及用语、原电池的基本知识、化学平衡的移动、电解质溶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设计大多对传统试题加以推陈出新,引导考生重视基础。
  第二大题答题抽样情况及错误分析
  第大题主要涉及元素的推断、化学原理与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表结合的推断,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实验结合与化学计算相结合等问题。现逐题分析如下:
  17、考查要点:
  (1)、元素周期表,
  (2)、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水解,
  (3)、弱电解质的稀释。
  个案分析:
  (1)、对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位置不熟,
  (2)、弱碱强酸反应终点判断与离子浓度大小判断不明确。
  复习建议:教学过程中可结合题目,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延伸,拓展。
  18、考查要点:
  (1)、有机物分子式的推断,
  (2)、有机物同分异构体。
  个案分析: 丁稀的三种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容易寻找,但是不能理解加氢与加溴化氢的最终结构。
  复习建议:从有机物最基本的结构碳架入手进行复习这是近几年湖南理科综合试卷有机物考试的特点碳架不变,变化的只有官能团。这是本套试题的亮点之一,合理的对学生复习进度的及高考考纲的把握。
  19、考查要点:
  (1)、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电极方程式
  (2)、审题能力。
  个案分析:
  (1)不能把握在稀溶液里生成的是氨气还是一水合氨。
  (2)原电池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不能注意到介质的条件。这里只能出现碳酸根离子。
  复习建议:对方程式的书写要作对比分析,发散思维,对重要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作重点讲解。
  20、考查要点:元素周期表,元素推断及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晶体类型及化学键。 个案分析:
  一,元素的推断A可以有两种选择合理锂,钠
  二,电子式的规范书写。
  三,晶体含有化学键数目,均摊法的应用。
  复习建议:夯实基础,加强基础知识的练习。
  21、考查要点:
  (1)、基本实验操作方法与技巧,
  (2)、化学实验原理的分析化学计算,
  (3)、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个案分析:错误类型: 不能理解说明数据偏低的原因,不能理解化学实验原理的实质。
  复习建议:对各仪器的用途实验设计要多加探究。
  22、考查要点: 元素化合物知识,典型的无机框图推断。
  个案分析:
  (1) 学生没有认真的审题没有看清楚是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
  (2)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与离子反应的实质学生不能掌握,很多不能发生的反应胡编乱造。
  (3) 不注意铁与水反应的条件。
  复习建议: 物质的可溶性,离子间的相互反应是这几年考察的重点。也是学生知识的盲点,建议二轮复习加强基础知识的夯实。
  四、对下阶段的教学建议
  临近高考,很多学生似乎有一种“心里没底”的感觉,不知道在所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如何进行复习,仍然是沉浸于题海之中,“做题目———对答案———再做题目———再”,收效甚微。怎样才能提高复习效果,在仅有的时间里获得更大的提高呢?就此提几点建议:
  1、复习要有个性化。前阶段的复习主要是打好扎实的基础和建立宽广的思路,在教与学中,比较多的是解决共性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每个学生来说不一定相同,这些问题不一定能在共同学习(如课堂教学或做同类型的习题等)时得到解决。在后阶段的复习中,能否把做过的大量的习题中所犯的错误(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一个再认识,而这一个“再认识”不能只满足于“会做了”,而是要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这样做,能使你进一步发掘知识的内涵,少犯甚至不犯类似的错误。重点解决自己的薄弱环节是后阶段复习的主攻方向。
  2、总结解题的规律性。我们做过大量的题目,应该在解题方法上去寻求它的规律,这种规律包括解题常规的切入口,容易犯的错误等。如在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无非是从电离、水解、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方面来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与否,最应该注意的是,是否给出反应物的量,“少量”、“过量”、“等物质的量”等等,给出的量不一样,反应的生成物可能不一样,这是最容易错的地方;对于有机反应信息题,首先要读懂、理解所给予的信息,尤其是信息中的反应过程,推导有机物时就要充分利用题给的信息(多数是依样画葫芦),结合官能团性质或反应中分子式的差异来解决;设计实验时一般是从“原理成立、操作简捷、现象明显、结果正确、安全环保”等几方面考虑。认识了解题的规律性,既能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又能提高解题的速率。
  3、重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在试卷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题在历年化学高考中,得分率总是较差。应该扎实地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但是更应该注意课改化学教材中对化学实验要求的变化,对探究实验,实验设计, 实验的合理性、正确性的分析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放实验室,举办实验展览。对书中典型实验,不仅要能复现,还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还可以怎么做,还可以做哪些实验。在此基础上,要尝试将不同的实验进行重组、 整合、改进、设计新的实验,据此培养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类推、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4、读题、审题是解题各个环节中最重要一步。从审题角度看,化学试题的特
  征是“三多”:信息源多、信息类型多、信息加工方式多。审题目的,要明确求解问题,找出解题条件(表面信息、隐含信息),发现条件跟问题之间的联系,预测可能遇到的障碍。如关键文字、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图、实验操作、图和表、解题说明、题中数据、转化框图等。
  5、严格规范性训练,降低失误失分。提高表达能力,减少无谓失分。考场上竞争的着力点,己从“解题技巧+解题速度”的竞争“细心+规范+思维严密性(思维深度)” 的高正确率竞争。大多数试题看起来很容易解答,解答时也会给人一种很顺的感觉,但容易失误,要做全对、得高分比较难。对心细、习惯好、知识全面扎实的考生有利。每次评卷时都能看到一些考生在多处因为书写不规范、不按要求做答而丢分,这都是平时练习不规范而造成的。这些不规范的习惯要平时严格要求,不使“随意”成习惯。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要力求做到容易题不失分,中档题尽量多得分,不强求自已在难题上得多少分。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初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2.化学试题汇总
3.九年级上册化学试题
4.定语从句试题分析
5.中外名著试题及答案
6.医学试题及其答案
7.css试题及答案
8.会计中级试题及答案
9.jsp试题及答案
10.c语言试题及答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篇三:高三下学期的物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开展正常教学的准备工作,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高三下学期的物理计划,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三下学期的物理计划篇一
  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以下是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下学期高三物理教学计划,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物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学科教学要求背景分析:
  (1) 培养学生对中学物理基础知识(基本物理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的了解、理解、掌握及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形成物理概念、探寻物理规律的能力。
  二、所教班级现状分析:
  高三(14)、(15)班属于普通班,学生基础薄弱,理解力较低,不学习者较多。教学中主要以基础知识练习为主,讲一个练一个,勤督促多检查。
  三、教学复习指导思想
  1、精讲精练
  为了达成目标和计划,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课和作业的效率。作为教师首先就要讲清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听懂,学生只有会自己解题才能说明已经听懂了,所以要对题目编排、讲解优化组合,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
  精讲: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讲解务必要清。为此应该对重点的内容反复强调,对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应用要多举例,结合情景进行教学。这也是课改的要求。教学时应注意:①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②只有明确、掌握概念的定义,才可能明确掌握被定义的概念。③了解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等),以便用比较法教学。若这种概念属首次学习,就必须着重使学生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④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跟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⑤定义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不同,但物理表达式应该相同。⑥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其次,把握好进度,且勿图快。尤其在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不随意增加难度。
  精练:本学期的习题肯定不少,如何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尤其体现在习题的练习和讲解中。作业和课堂练习题都打算在归类的基础上分层,做到有纵有横。回家作业保证每一次都能让学生认真仔细的完成,决不盲目图多。
  2、及时的反馈
  本学期要在课上和课后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反馈机制。比如上课即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
  3、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上好每一堂课;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对努力学习但成绩进步不明显的学生,要注意多关心和鼓励;对于学习最困难学生的具体措施。 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都把该弄懂的基础知识弄懂,一发现问题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防碍,适当放慢速度,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4、注重学生自学、复习能力的培养。
  四、本学期应达到的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1、专题复习,分项突破。
  2、高考分析,能力引导。
  3、模拟试卷讲评,能力检测。
  让学生通过模拟考试检测自,的实际高考能力,从而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高考。
  4、力争在20XX年高考理科综合取得好成绩。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下学期高三物理教学计划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三下学期的物理计划篇二
  转眼间,短暂的一学期时光又即将过去。本学期我执教高三1、2、3班物理选修课,本人能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试卷、讲评试卷,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以后能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完成教学进度。
  二、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考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物理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较灵活。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商讨综合科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知识点和练习。二是针对物理课上的教学问题展开研讨,制定和及时调整对策,强调统一行动。另外,到外校取经,借鉴外校老师的经验,听取他们对高考备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效果明显。三是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学习他们的课堂组织学习他们的教学思路,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三、对尖子生时时关注,不断鼓励。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给一点热爱、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微笑。
  高三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四、经常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让他们远离学习上的困扰,轻松迎战高考。 五、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把握各部分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
  物理学科知识主要分力、电、光、热、原子物理五大部分。
  力学是基础,电学与热学中的许多复杂问题都是与力学相结合的,因此一定要熟练掌握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以便在复杂问题中灵活应用。力学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振动和波。
  静力学的核心是质点平衡,只要选择恰当的物体,认真分析物体受力,再用合成或正交分解的方法来解决即可。
  运动学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几种特殊运动。基本概念中,要区分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速度、速度变化与加速度。几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直接解决;稍复杂的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只要将运动正交分解为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后,再运用匀变速公式即可。对于匀速圆周运动,要知道,它既不是匀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也不是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解决它要用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
  力学中最为复杂的是动力学部分,但是只要清楚动力学的3对主要矛盾:力与加速度、冲量与动量变化和功与能量变化,并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恰当途径,许多问题可比较快捷地解决。
  振动和波是选考内容,这一部分是建立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之上的,只不过加入了振动与波的一些特性,例如运动的周期性(解题时要注意通解,即符合要求的答案有多个),再如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等等。
  电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大部分,可分为:静电、恒定电流、电与磁、交流电和电磁振荡、电磁波5部分。
  静电部分包括库仑定律、电场、场中物以及电容。电场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是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和能量变化是比较具体的,因此,引入电场强度(从电荷受力角度)和电势(从能量角度)描写电场,这样电场就可以和力学中的重力场(引力场)来类比学习了。但大家要注意,质点间是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而点电荷间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关于电势能完全可以与重力势能对比:电场力做多少正功电势能就减少多少。为了使电场更加形象化,还人为加入了描述电场的图线电场线和等势面,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两种图线的性质,可以帮助你形象理解电场的性质。
  场中物包括在电场中运动的带电粒子和在电场中静电平衡的导体。对于前者,可以完全按力学方法来处理,只是在粒子所受的各种机械力之外加上电场力罢了。对于后者要掌握两个有效的方法:画电场线和判断电势。
  恒定电流部分的核心是5个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电阻与功率)和各种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特别强调的是,基本概念中要着重理解电动势,知道它是描述电源做功能力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以通俗理解为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一库仑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推至正极所做的功。对于功率一定要区分热功率与电功率,二者只有在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时才相等。欧姆定律的理解来源于功能关系,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用条件。
  电与磁的核心是三件事:电生磁、磁生电和电磁生力,只要掌握这三件事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这一部分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这一部分的难点在于因果变化是互动的,甲物理量的变化会引起乙物理量的变化,而乙反过来又影响甲,这一变化了的甲继续影响乙这样周而复始。
  交流电这一部分要特别注意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因果关系,对于已经制作好的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决定副线圈的电压(电压在允许范围内变化),而副线圈的电流和功率决定原线圈的电流和功率。
  电磁振荡、电磁波部分的难点在于L C振荡回路中的各物理量变化,只要弄清电感线圈和电容的性质,明确物理过程,掌握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问题就不难解决。
  在物理学科内,电学与力学结合最紧密、最复杂的题目往往是力电综合题,但运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力学部分的,只是在物体所受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外,还有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或洛仑兹力),大家要特别注意磁场力,它会随物体运动情况的改变而变化的。
  四、高三复习策略
  1、全面复习,打好基础,降低难度,以不变应万变。高三复习要设法落实每一知识点,强化学科双基,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能力,谈得上多元目标。由于时间紧,带领学生复习应重在概念、理论的剖析上,侧重在核心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2、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提高能力。学生应自觉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到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理综物理考试虽然考查得比较基础,但题目比较新,基本上是没有做过的原题,故学生应该掌握总结、检索、迁移、演绎、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创新、质疑,强调联系实际,强化实验。建议在高三复习阶段重做高中阶段已做过的重要实验,开放实验室,但不要简单重复。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要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同时要求在实验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控制变量)、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并会根据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习,设计新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
  4、严格规范,认真审题,减少失分。例如计量单位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学科用语规范和解题格式规范。
  一学期勿勿而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相信以后我们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总之,信息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三下学期的物理的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大班下学期班级教学计划
2.高三级英语教学计划
3.高三语文下教学计划
4.初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范本
5.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务教学计划
6.中职高三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7.九年级下学期劳技教学计划
8.高二下学期数学的教学计划
9.校园教学计划
10.书写教学计划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18822/

推荐访问:化学中常用计量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