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六年级数学下

来源:教学考试试卷 时间:2018-06-22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考试试卷】

六年级数学下篇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导语: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比例的意义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出示情境图,(课件演示 )
  (1)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2)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3)“你们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4)写出它们的长和宽的比,求出比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教室里的国旗:(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说明:我们看到这两个的长宽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也可以这样表示:出示比例的分数写法。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在上面图中的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学生说出能够组成的比例。
  3.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归纳发现的规律
  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4.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出示表格来比较。)比是两个数相除的式子;而比例是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四个数。
  教师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归纳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5.做一做。
  完成课文“做一做”。
  第1题。
  (1) 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2)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 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说一说
  (4)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强调:本课主要利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第2题。
  (5) 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6)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6.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用1、2、5、10四个数写出所有的比例式。8个,并且找出写的规律。)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三、作业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遵循由易到难,步步深化的教学规律,按照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学生思考--学生计算--教师总结--学生自主探究(反馈)的模式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年级数学下篇2:2018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小编与读者分享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科任教师,也是压力比较大的一个学期,因为这个学期大家要毕业了,必须利用几个月时间巩固知识点,打下坚实基础,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升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现有学生25人,,学生成绩两级分化很严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因为是毕业生最后紧张的学习阶段,本学期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所以开学第一个月的工作重点是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让他们消除焦虑心理,多鼓励,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上,本学期重点是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抓好学困生的辅差教学
  三、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和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努力方向:
  1、认真学习新课堂的理念,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2、课堂上继续落实“双基 双培”教学模式,并做到不搞形式化,以学生为本,提升课堂效率。
  3、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备出实效的教案,做好表率作用。
  4、多听老师的课,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5、激发本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升本班的数学成绩。
  6、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减少学困生的数量,争取把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控制在3人以内。
  7、多反思、勤总结,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写出高质量的教学随笔。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认真制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6、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并设计有效的预习作业。
  7、做好后进生辅差工作,采用兵教兵的方法。
  8、制定好总复习计划,把复习工作做细,做实,争取提升六年级毕业成绩

六年级数学下篇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学是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因此相关的教学应该要予以重视。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 米,冬季水位下降 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   -15 ℃~-3 ℃
  北京:    -5 ℃~5 ℃
  深圳:    12 ℃~23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
  5.
  "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笑笑家新买了一套房子,爸爸拿回了新房子的平面图,现在让我们也一起看看吧。
  1.出示平面图。
  2.观察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3.思考: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1)独立思考。
  (2)同伴交流。
  (3)汇报。
  得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1:1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4.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 )米,宽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直接提出“笑笑卧室实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2)汇报交流。
  强调:必须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再算出实际的面积。
  5.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6.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标出来。
  (1)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交流方法,即要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先求出平面距离,然后再在图中标出。
  (3)进行计算。
  7.笑笑在本子上画自己卧室的平面图,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1)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2)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活动二、试一试
  1.小明家在北京,他和妈妈要到上海去旅游。算一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1)理解题意,独立思考。
  (2)交流自己的想法。
  (3)进行计算。
  活动三、练一练
  1.完成32页第2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3)提出问题。
  2.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
  (1)独立计算。
  (2)汇报,全班交流。
  (3)说说自己的想法。
  活动四、实践活动
  1.找一张中国地图,量一量,算一算。
  (1)量出北京和台北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2)量出乌鲁木齐和上海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2.找一张中国地图,用▲表出你家乡的大致位置。
  (1)估一估在地图上你的家乡与北京的距离大约是( )厘米,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2)放暑假时,你打算从( )到( )去旅游,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3.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以及一些家具的长和宽,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卧室的平面图。
  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里完成。
  课后小结:说说你今天的收获和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12452/

推荐访问:六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