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家族国语]乌兰夫家族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6-17 15:00:01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一:[乌兰夫家族]汉语拼音正法规则

  学习汉语拼音有着一定的规则可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语拼音正法规则,欢迎参考阅读!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内容包括分词连写规则、人名地名拼写规则、大写规则、标调规则、移行规则、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等。为了适应特殊的需要,同时规定了一些变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文化教育、编辑出版、中文信息处理及其他方面的汉语拼音拼写。
  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834 标点符号用法
  GB/T28039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1984年12月25日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局发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词(word)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
  汉语拼音方案(scheme for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并用附加符号表示声调,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汉语拼音正词法(th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orthography)
  汉语拼音的拼写规范及其书写格式的准则。
  制定原则
  1 . 本标准是在《汉语拼音方案》确定的音节拼写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的词的拼写规则。
  2 .以词为拼写单位,并适当考虑语音、语义等因素,并兼顾词的拼写长度。
  3 .按语法词类分节规定分词连写规则。
  总则
  1.拼写普通话基本上以词为书写单位。例如:
  rén(人) pǎo(跑)
  hǎo(好) nǐ(你)
  sān(三)

二:[乌兰夫家族]乌兰夫的传奇故事

  引言:乌兰夫是大家熟悉的一个人物,存在于他身后的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大家族,也是当初的权倾一时的地方上的人物。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乌兰夫的传奇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乌兰夫的传奇故事
  乌兰夫(1906年12月23日-1988年12月8日),曾用名云泽、云时雨,蒙古族人,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有“蒙古王”之称。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第四、五、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统战部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55年授上将军衔,是57位“开国上将”之一。
  1988年12月8日,在北京病逝,享寿82岁。
  早在青少年时代,乌兰夫就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在李大钊、赵世炎、邓中夏等共产党人的影响和引导下,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同年1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3年(1924年)4月,与多松年、奎璧等人主持创办了内蒙古地区第一个蒙古族革命刊物《内蒙古农民》。民国14年(1925年)6月,同吉雅泰一起领导了归绥地区声援上海“五卅乌兰夫”惨案的反帝爱国运动。同年9月,经多松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0月,以驻京蒙古族学生代表资格,被北方区委选派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随后,他与佛鼎、朋斯克、特木尔巴根等人秘密回国。他参加组建了西蒙工作委员会,先后担任工委组织委员、书记,并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组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开展地下革命斗争。民国25年(1936年)2月21日,通过云继先等人秘密策动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保安队举行“百灵庙”,打响了蒙古民族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民国26年(1937年)初,他利用傅作义组建蒙旗保安总队的机会,在保安总队内建立共产党地下委员会,担任党委书记,秘密开展工作,以保证这支蒙古族武装执行团结抗日的政治路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蒙旗总队改编为蒙旗独立旅,他担任该旅的政治部代理副主任,并担任共产党地下党委书记,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这支军队成为当时蒙古族中最大的抗日武装起到重要作用。蒙旗独立旅改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师,他担任政治部代理主任,共产党地下党委书记,并按八路军建制在部队建立了一整套政治工作系统,开展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地方群众工作,多次击退日伪军对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的进攻,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民国30年(1941年)8月,按照中央决定,调赴延安工作,先后担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各民族团结抗战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民国34年(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7月,担任新成立的绥蒙政府主席。
  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晋察冀边区中央局委员、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兼军事部长、内蒙古军政学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学院院长等职,主要致力于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工作。亲率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代表团与东蒙古自治政府代表团谈判解决内蒙古地区东西部统一问题,成功地召开了在内蒙古革命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四·三”会议,撤销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为建立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奠定了基础。
  民国36年(1947年)4~5月,成功地召开“五·一”大会,胜利地宣告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诞生。他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国家的统一,经过艰苦的工作,使内蒙古出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统一的新局面。民国36年至民国38年(1947~1949年),先后担任中央东北局委员、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书记、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他组织各民族群众努力生产、踊跃支前,还指挥内蒙古解放军部队消灭了内蒙古地区的土匪和反动地方武装,参加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民国38年(1949年)9月21~30日,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作了《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的发言,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他参加开国大典。10月9日,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0月19日,被推举为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先后担任党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军区副司令员,党中央绥蒙分局书记,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在党中央和华北局的领导与支持下,经党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归绥市正式改用蒙古语原名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之城”)。至此,以呼和浩特市为中心,东西部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形成。他领导着内蒙古各民族人民,按照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反贪、反对浪费、反对官僚)运动、“五反”(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骗取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为工业建设的大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党组书记、主任委员,中央民族学院院长、党中央华北局副书记、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党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大学校长,党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还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他长期致力于民族工作,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工作近20年中,团结并带领内蒙古自治区区蒙汉各族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10月,在他的直接领导下,经过紧张的筹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府—内蒙古大学正式开学,这是内蒙古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所综合大学。
  1954年,全国重点工程之一的包头钢铁公司开始建设。建设初期,他就给予高度重视,他就包头钢铁公司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向党中央作汇报,党中央主席毛泽东表示,要想办法为包头钢铁公司解决问题。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此专门详细询问包头钢铁公司的困难。1959年1月9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作出《关于加强包钢建设的领导和支援工作的决定》。为加强对包钢建设的支援工作,决定成立自治区支援包钢建设委员会,并责成经济计划部门,把组织支援包钢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要求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每季度检查一次支援包钢建设工作。10月15日,他陪同党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乘专机由兰州抵包头,专程参加庆祝一号高炉提前出铁盛典。并题词祝贺。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为丰富党的民族工作经验,加强民族工作的理论建设,为促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大动荡”期间,他受到残酷迫害,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半生的工作岗位。面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表现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和共产党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党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曾担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还当选为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1981~1984年,他主持起草民族区域自治法,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这个重要的基本法律,对于完善和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虽身在北京,并担任着国家的重要领导工作,但仍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1987年7月29日,作为中央代表团团长,率中央代表团抵达呼和浩特市,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活动,受到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各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庆典后,他留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15天的视察工作,就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指示。
  回顾他的一生,他有着坚强的党性,他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一生廉洁,勇于维护党和各族人民的利益;他作风正派,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团结同志,生活艰苦朴素;他襟怀坦白,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具有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优秀的思想品德。
  对于这样一位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民族工作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内蒙古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在内蒙古自治区,许多他生活与战斗的地方,都建有纪念馆。在呼和浩特,还成立有乌兰夫研究会、乌兰夫基金会。以此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研究他的思想,教育和激励着后来人。
  篇二:乌兰夫的传奇故事
  乌兰夫的事业做大之后,乌兰夫家族算是正式开始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面抛头露面。乌兰夫的女儿儿子有很多是在政治上博弈的,而且也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厉害,自己本身也是有一点本事,所以都做得比较大。当官的能够子承父业,经商的也是可以赚一个金钵钱满。除了乌兰夫家族中乌兰夫的直系孩子们,还有乌兰夫家族里面有着血缘的亲戚,也是因为乌兰夫的关系生活的不错。乌兰夫家族最鼎盛的时候就是在乌兰夫在中央的那一些年,声势浩大,后来乌兰夫逝世之后,乌兰夫家族也逃不脱衰败的命运。但是因为乌兰夫家族的子女们还是比较争气的,所以乌兰夫家族没有一败涂地,从中国的历史上消失。
  乌兰夫一生中的子女还是很多的,大家知道的就有八个。乌兰夫膝下的儿子女儿也有很多,因为乌兰夫在内蒙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所以乌兰夫八个子女合适很厉害的。要说起乌兰夫八个子女现状,那也是有很多故事。乌兰夫在遇到自己的革命的妻子之前,是有一个女儿的,叫做云曙碧。大女儿走的是从政的路线,虽然在那十年浩荡的时候受到了一点打击,但是人生总体上还是顺风顺水的,也在内蒙古生活的很好。乌兰夫八个子女里面最有名的就是大阿哥,名字叫做布赫。布赫是个做官的好料子,子承父业,掌握了内蒙这个地区的江山,也为了治下百姓兢兢业业,受到人们的爱戴。不仅如此,因为乌兰夫的关系,布赫对待内蒙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现在的布赫因为年龄问题光荣退休,但是在遇到内蒙重大事情的时候,还是会露面出席。乌兰夫八个子女中的老二叫做乌可力,算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是科研一线的人物,但是后来经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乌兰夫八个子女中的最小的男孩叫做乌杰,也是走了从政的路,因为乌家的关系,头上的名誉很多。至于其他的人,虽然没有太多的介绍,但是可以想象。但是平心而论,乌兰夫的八个子女都是做事情做的都还是不错的,在自己各自的领域也都做的不错。乌兰夫八个子女现状也都算是不错的了。
  乌兰夫纪念馆,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乌兰夫这个人的。那么,乌兰夫是谁呢?有人说,他是内蒙的王爷;当然也有人对乌兰夫这个人的评价很高。就是因为很多人记得他,所以才要来纪念他。乌兰夫纪念馆是乌兰夫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不过后来又加以修缮罢了。乌兰夫纪念馆里面详细的介绍了乌兰夫这个人的生平,乌兰夫是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的,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人也很刻苦。乌兰夫纪念馆里面说,青年时期的乌兰夫因为受到新思想的影响,所以就去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向。在进入党之后,乌兰夫积极的献言献策,出谋划策,帮助党坐稳了江山,功不可没。
  乌兰夫纪念馆是坐落在内蒙的,因为乌兰夫是内蒙人。也因为乌兰夫这个特殊的身份,所以乌兰夫对于中国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乌兰夫是积极促进当地自治的,他也是在积极的为内蒙人民争取利益。正因为这样,所以他受到了很多当地人的爱戴,也因此修建了乌兰夫纪念馆。乌兰夫纪念馆里面,有着乌兰夫从政之后的起起落落。但是在那十年里面,相较于其他人,乌兰夫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毕竟他的重要地位在那里。乌兰夫这个人可能在中国的领导人里面并不出名,但是他在内蒙人们的心中还是很有威信的。这也是后来乌兰夫纪念馆落成的原因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三:[乌兰夫家族]中国家风学生版读后感范文


  作为一名中学生,家风建设要从我们做起,我们应树立崇高远大理想,严于律己,品学兼进。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赣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中国家风学生版读后感范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中国家风学生版读后感范文(一)
  中国有句谚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真切地反映出了一个家庭对孩子成长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常言“养不教,父之过”,在史书典籍中也有“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父母长辈所拥有的财富或是人脉权势导致的,而是父母长辈潜移默化中的一种性格品质的培养,也就是家风。
  读《中国家风学生版》这本书,就如同与一位长者在一块儿,静静地听他述说一个个关于家风的动人故事。当我读到《父亲的遗言》时,我读懂了自力更生、自我奋斗是一种家风;当我读到《妈妈是家风》时,我读懂了宽厚待人、助人为乐是一种家风;当我读到《家中有善风自扬》时,我读懂了尊老爱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种家风......我不禁思索,我家的家风又是什么?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在我小时候,总会看到爷爷带着老花镜拿着一本书读的很认真,后来爷爷眼睛看不见书上的字了,便会让我念给他听。而我的奶奶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为家人操劳了一辈子,勤劳善良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将爱读书、乐意助人的特性传承到了我母亲身上,而后又传递给了我。我想,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听到父母教育自己子女“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吃饭不能左挑右拣”,“看到长辈要有礼貌”.....仔细想来,这些通俗易懂的大俗话同样是家风的传递。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件小事,举手投足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就形成了一个家庭的传承。而一个人人格的起点恰恰是在家庭的传承中形成的,凭借着这些点滴传承,我们才能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不同文化高速融合传播的今天,直面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所作出的积极应对,坚守住内心的安宁和纯净。
  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是很重视家风的,国有国威,家有家风。家风会影响社会风气,家风正,社会风气自然而然就正了。反过来国风也会影响家风,国家的风气好了,社会风气清了,能感染社会中的个体,进而影响他们的家风。正如《杂说“中国家风”》里谈及的“作为若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家庭的风气、家庭的教养,小则是家传代继、香火延续之本,大则是国之兴废、民族盛衰之要。”可见,家风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人与家族,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在好的家风的熏陶下,“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中国家风学生版读后感范文(二)
  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和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它们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让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青少年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濡目染接受影响,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家风”就是“门风”,它展示着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思想旋律与道德规范。优良的“家风”是最好的祖传珍宝,更是家族世代兴旺发达的根本。
  《中国家风学生版》中收录了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作者的关于“家风”的一些收获和体会,读后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
  其中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心教师,王春艳老师的一篇《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给我的感触很深。首先,文中强调了习惯的重要性,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尤其小学阶段,习惯培养尤其重要。其次,文中旧好习惯的养成分了几部分详细说明。其中1.目标明确。非常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你对他说条款、概念,大道理没有多大的意义,没有执行力,一定要告诉他具体怎么做。3.尊重孩子。尊重他,相信他才能心平气和的与之交流,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使之接受你的教
  育,取得理想的效果。文中还提到了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一直在强调。文中提到的亲子共读给了我很多启发。这里的亲子共读不是单纯的指学龄前的给孩子讲些小故事,在孩子上学后自己能读书了,就不再管了。和孩子一起读书其实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可以和孩子一起度过一个个美好的夜晚。这对我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孩子上学后确实不再与他一起读书了,对他提出的:“妈妈,你给我读读这个故事吧”的要求也是很不耐烦。经常以“你都能自己读了,干嘛还让我念”为由拒绝他,忽略了与孩子情感的交流,其实,他在提出这样的要求时,很可能就是他在情感上有所需要,希望得到妈妈的关注与爱。而且,这样的亲子共读可以对孩子所读书目也可以有所引导。我之前曾经为此苦恼,如果强制要求他去读一些书有时他可能不感兴趣,甚至可能打击他读书的积极性。如果亲子共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现代家庭都是独生子,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就是国家的细胞。“家风”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肌体”,决定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灵魂。作为父母在心甘情愿为其当“牛”做“马”的同时,应树立良好的“家风”:“以德立家、以学养家、以俭持家、以国为家。”教育孩子崇尚节俭,力戒奢侈。少与他人比钱财、比阔气、比享受。多与他人比修养、比学识、比勤俭。从我做起,从家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当树立良好“家风”之典范。
  《礼记.大学》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全员人素提高了,无数“最小国”的“家风”也好了,“国风”、“党风”、“社风”、“民风”自然就好。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团结,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中国家风学生版读后感范文(三)
  读完这本家风,感触颇深。我相信每个看过此书的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对家风一词也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下面我来说一说我对这本家风的看法与感受。 首先说家风一词,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而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是构成家风的重要因素。在此书中,老师们多数都写到自己所感受到的家风是什么样子的,而这家风并不是用一句话或者几个简短的词汇所描绘出来的,而是只有说出自己身处于怎样的一个家庭环境,经历过怎样的家教过程,用自己的一些小故事,小经历才能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她们所感受的家风,而这些贴近大众生活的小片段,更容易让人置身其中,作为读者的我仿佛能够身临其境的看到那些有爱的画面,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何为家风以及的重要性。
  家风为什么重要呢,我想读过这本书之后必然也是其意自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中国,人们越来越重视道德风气、行为准则的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家风就变得更为重要,家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空间,在一个人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家风也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它是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这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塑造着一个人的人格。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世界观、人生观到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以及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所以家风对于一个人品质的形成是尤为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家风代表的是一家人的精神面貌、品格修养和处事原则。好的家风含有同心协力、相互体谅、相互扶持等因素,推而广之到人际关系上,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一个家庭只有培养良好的风气,树立良好的家风,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能和谐。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有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富强,“家风”正,则能安居乐业,“国风”正,则能兴国安邦,因此,只有每个家庭都要树立良好的家风。才能有良好的国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富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这本家风,正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国家所需要的,它是正能量的又一传播方式,是它带给我深深的震撼,我会发挥自己的力量,用正确的方式,将好的家风传承下去。
  中国家风学生版读后感范文(四)
  《中国家风学生版》是全面客观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家事的纪实作品。书中翔实记录了董必武、陈云、李先念、彭真、万里、李德生、乌兰夫、廖承志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家庭生活中,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鲜为人知的一面,以及他们对待金钱、家庭、子女的态度和他们的治家之道,使读者真实地了解到他们严于律己、艰苦朴素、襟怀坦荡、热爱生活、忠实家庭的高风亮节。
  从古到今,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孽孙生。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天然细胞,既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和缩影。对于家庭所有成员来说,它也是一个小社会,其成员之间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各自的习惯、志趣、品格、气质、作风相互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激荡砥砺,很容易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志趣、品质、人格、信仰,并世世相袭,代代相传,成为一个家族世代传承和恪守的传统习惯,这就是家风。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家风故事征文1000字
2.共产党员正家风征文
3.家风伴我成长暑假作文
4.家风家训的作文【精选】
5.党员干部家风故事介绍范文【精选】
6.家风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作文
7.家风是什么征文800字:勤劳的家风
8.2016年党员家风征文:清廉家风
9.立家规,正家风的优秀征文范文
10.家风家训征文:好家风好家训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04719/

推荐访问:僵尸家族国语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