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孩子与父母

来源:学生作文作业 时间:2018-06-14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学生作文作业】

第一篇孩子与父母:父母与孩子的作文

孩子与父母_父母与孩子的作文

  导语:母亲把她全部的爱都给我了,为了我能健...“父母与孩子的作文”是由小编搜集并整理提供的,欢迎阅读!
  篇一:父母与孩子的作文
  今晚的月色很好,在明亮的月色和橘红的路灯灯光混合的夜色里,孩子们在草坪间的娱乐空地上欢快地嬉戏着,他们不知道疲倦,他们好像也没有烦恼,这是他们一天最快乐的时刻,大人们在旁边看着他们玩耍,他们尽情释放着心中所有的快乐和欢愉。这是一群还没有上学或者刚上小学的孩子,他们的学习压力还不是很大,他们还有时间来尽情地享受晚饭后这不受约束的娱乐时间。可是那些再大一点的孩子却很少在这个时候闪现他们的身影。
  我越来越感到现在的孩子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来自父母,现在独生子女多,生活也好了,许多父母有条件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也有经历为孩子打造这一切,希望孩子将来有所成就和发展,也希望自己年轻时未实现的愿望让孩子来实现,另一方面现在的社会环境就业压力比较大,所以孩子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家长都怕,万一一松懈,自己的孩子落在了后面就可能因为升不到重点初中和重点高中而失去了考上好大学的机会,所以许多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学习的时间很满,休息日也不例外。可是就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往往忽视了合理的时间安排,往往也忽视了自己孩子的特点,今天学画画,明天学英语,后天学钢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一样的资质,不是孩子的爱好都相同,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生活也不会都一样,而今天的很多父母目标就是让孩子出人头地。当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是父母包办孩子将来发展的做法也未必可取。现在很多人在批“80后”或“90后”的时候,不如先批一下他们的父母吧。温室里的花朵挪到大自然里的时候当然会遇到很多问题。
  如果想办法教育孩子成龙成凤,还不如先教孩子有一个平常的心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心态,有一个“胜不骄,败不馁”的能屈能伸的心态和与周围的环境相融洽的心理。还不如教育孩子自己认识什么是生活,教育孩子思考自己将来该怎样生活,并且该怎样来为目标付出行动,而不是枯燥、机械地去学那些“知识”。
  就象孩子刚学走路的时候家长先扶着,跟着,到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家长不再管,孩子自己已经能行走自如了,人的一生如学走路,父母总有应该松手的时候,不然的话孩子什么时候能长大呢?
  如果帮孩子成长,不如交给他们自己生存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锻炼成长,成为驾驭生活的宠儿,或许这才真正是生活中的蛟龙和凤凰。
  篇二:父母与孩子的作文
  人是被大脑里的操作系统指挥着往前走的,就这样,我逐渐形成了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后来被我称为“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的渴望”。这是一种心灵对未来的渴望,渴望自己的生命不断地向前延伸,这种渴望落实到行动上,就是看书学习,这是我能走出去的惟一一条路。
  被“偏爱”的童年
  我们家一共有三个孩子,我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我哥哥在四岁时得了肺炎。我外婆迷信,说是被鬼“相”了,不让送医院,结果哥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被送到医院。医生说,哥哥的肺部都烧黑了,埋怨我父母送得太晚。我父母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离开了人世,母亲撕心裂肺地哭了很长时间。后来,也许是为了弥补对哥哥的爱,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我的身上。
  小时候,我印像最深的一件事情是打针。那时,我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几乎天天都要打针。每次打针时,我都像被宰杀的猪一样嚎叫。哥哥的离去给母亲带来了阴影,只要我的身体有一点毛病,她就送我去打针。有一次,我得了肝炎和哮喘病。父母吓坏了,第一时间送我去医院接受全面治疗,还为此提心吊胆了很多年,幸运的是,我终于活了过来。为了给我增加营养,从1962年我出生那年开始,到1980年我考入北京大学,母亲一共养了136头猪,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母亲还养鸡,每次我身体有点问题,母亲就杀一只鸡给我补身子,邻居说我从小是在鸡汤和鸡蛋里泡大的。
  母亲把她全部的爱都给我了,为了我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她可以做出一切牺牲。我姐比我大五岁,她长大后,母亲让她去学医,因为她当医生后,可以方便给我打针。这似乎对我有点“偏爱”,但是母亲的爱,伴随着我成长,一直到今天。
  我的父亲是个木匠,在家乡一带小有名气。父亲最拿手的手艺活是架大梁。方圆十里之内,只要有人家盖房子,一般都会请他去架大梁。在我们家乡有个风俗,架大梁、盖新房的人家当天都要请喝酒,我父亲很慷慨,经常喝得一高兴就不要工钱了。有时候,母亲也会因为父亲没拿到工钱而跟他吵架。我父亲长得又高又壮,而我母亲长得很瘦小。可是,每次我母亲打我父亲的时候,父亲从来都不还手。不管别人说什么,父亲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任何时候都不会伤害家人。所以在我的心里,一直觉得我父亲特别宽厚,特别有男子汉气概。
  在没有人家盖房子时,空闲在家的父亲也会做一些家具拿到市场去卖,比如八仙桌、椅子、凳子等。但是父亲的性格很粗放,做不了细致的活儿,所以他做的家具不太美观,也卖不出好价钱。经常是别人买去的家具,过几天又送回我家来修理。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用在修家具上的时间比用在做家具上的时间还要多,但他依然乐在其中。每次父亲做家具时,我都在旁边“帮忙”——其实是捣乱,但父亲从不管我,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不知不觉中,我学会了使用刨子、凿子、锯子等工具。我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做小凳子了,尽管我做出来的小凳子坐上去就散架,但我依然充满了成就感。现在,我的动手能力比较强,这和小时候玩这些木匠工具应该有很大关系。
  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宽厚,学到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处世态度。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悲和喜,不管别人怎么说,做自己想做、愿意做的事,并且乐在其中,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呢?父亲活得很潇洒,他友善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因为不计较,所以不悲伤;因为不在意,所以不落寞。“吃亏是福”,这句话在父亲那里得到了验证。父亲慷慨地对待家乡的父老乡亲,因此得到了众乡亲的爱戴;父亲宽厚地对待母亲的责怪和不满,也得到了母亲因感动而回馈给他的更深的爱。父亲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我,让我懂得要真诚、宽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坦然面对失败和痛苦。生活,正是在这种坦然、与世无争的态度中,变得更加美好。
  我母亲和一般的农民不一样,她没有深厚的土地情结,而是一心想要跳出农村的土地,翱翔在更广阔的天空中。她没能实现这个梦想,就把这个梦想寄托在了我的身上。在我很小的时候,大脑里就好像被植入了一个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是徐霞客。因为徐霞客也是江阴人,所以,在江阴流传着很多关于徐霞客的故事。最开始是听我母亲讲徐霞客,母亲让我以徐霞客为榜样,好好学习,长本事,将来走出农村,光宗耀祖。后来是听村里的老人讲徐霞客,他们不讲徐霞客是地理学家、地质学家,他们一讲就是:“哎哟,徐弘祖(徐霞客的真名)每次出去,总能带几个美女回来。”我一听,就很开心:“哦,走出去就能带美女回来。”听了徐霞客的故事,我经常是看着天上的云,看着长江的水,幻想着外面世界的样子。然后就会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够出去,也带几个美女回来呢?”慢慢地,这个想法就扎根在我的脑子里了。人是被大脑里的操作系统指挥着往前走的,就这样,我逐渐养成了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后来被我称为“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的渴望”。这是一种心灵对未来的渴望,渴望自己的生命不断地向前延伸,这种渴望落实到行动上,就是看书学习,这是我能走出去的惟一一条路。
  每天晚上,我都和姐姐坐在煤油灯下看书、写作业,母亲在一旁纺纱。因为有动力,所以我在学习上一直比较自觉。我的记忆能力很强,所以从小到大,语文成绩一直都很好,但数学成绩一直很一般,在班级里也没有得过太好的名次,但是因为我一直在努力学,母亲也不骂我,而且,她基本上不认识字,所以也不知道我的成绩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我小时候非常爱护书,每本书都用报纸包起来,包得特别漂亮。期末考试结束后,我的书还跟新的一样。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看书和连环画。当时,我有很多小人书,有的是自己买的,有的是跟小朋友交换的。我向母亲要钱买小人书,即使家里没钱,母亲也从来没有拦着不让我买,她非常支持我读书。再大一点后,我开始去公社和大学图书馆借书看,那时我开始看长篇小说,看了很多。记得有一次,我姐姐不知道从哪里借了一本《林海雪原》,我就偷偷看完了,结果被我姐骂了一顿。当时姐姐读高二,我读初二,她认为《林海雪原》里面有恋爱的故事,不是小孩子该看的书。
  我读高中的时候,很多书就已经开放了,可以随便借阅,那时我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我特别喜欢看小说,不管什么小说,拿过来就能读进去。我读书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拿起来就放不下,有时边吃饭边看。我母亲一直非常支持我看书和学习,但是有时看见我边吃饭边看书,急了就会把书扔到地上。因为这样吃饭的速度太慢,这在农村父母的眼里是一种特别懒散的坏习惯。
  母爱为我撑起一片艳阳天
  母亲对我最重要的帮助有两次。一次是我初中毕业以后,帮我争取到读高中的机会。我读初中时成绩还可以,老师也很喜欢我。当时,初中的学制只有两年,初中毕业时,我属于班级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本来是能读高中的,但当时有项政策,贫下中农的子女,一家只能有一个人上高中。我姐读了高中,我就不能再读了。当时我在家里也不是完全闲着,没事我就画画,画得还挺好的。待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母亲看我特别郁闷,也觉得很难过,她本来是希望我能读完高中,然后当一个民办老师的。她几次跑去跟公社的领导求情,希望能给我一个上学的机会,但都没有成功。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了。第二年5月份,我们隔壁村的一个女孩不愿意上高中,就退学回家了。听说这件事后,母亲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就马上去公社找领导,然后又去高中校长家里争取。母亲对校长说:“我儿子学习挺不错的,你们能不能让他来上高中?”校长说:“学校不能增加名额。”我母亲马上说:“不是有个女孩子走了吗?求你让我儿子代替那个女孩吧。”我母亲花了很大力气,后来学校终于答应了。
  由于在家耽误了将近一年时间,在我进入高中的时候,高一马上就结束了,而当时高中一共就两年,所以,我实际上只读了一年高中。进入高中以后,我的成绩一直落在班里其他同学的后面。读了一年后,老师要求大家全部参加高考,因为我本身很喜欢学习,所以尽管只读了一年高中也很想试试身手,就和大家一起报名参加高考。
  当时,即便要参加高考,我每天要干的农活还是一样都不能少,比如我放学回家后,要去外面割草。当时农村的家庭一般都会养两头猪,个别人家还会养一两只羊。猪和羊吃的东西是长在田埂上的,而且猪有猪喜欢吃的草,羊有羊喜欢吃的草。每天晚上我放学回家,都要割两篮子草,一篮子给猪吃,一篮子给羊吃。到了夏天,还要割更多的草,回到家里把草晒干,然后一捆一捆扎起来,等冬天没有新鲜草的时候,再给猪和羊吃。
  第一次高考我没考上,但我还是非常感谢母亲对我的帮助,是母亲让我重新回到了学校,如果仅靠我自己,不可能再有机会读高中,更不用说考大学了。第一年高考没考上,我当了一名英语代课老师。
  那一年我16岁,高考英语才33分,虽然我的英语水平不高,但是学生很喜欢我。从学生那里,我获得了信心,决定第二年继续参加高考,结果我又落榜了。
  母亲对我的第二次重要的帮助是高考。我连续两年没考上大学,却越战越勇,到了第三年的时候,我还想考。母亲对我说:“你可以考,但是自学肯定是有难度的,成绩很难提高,你应该走一条新路。”没过几天,我们县里刚好办了一个高考补习班,要招40名学生,但我的测试总分排在40名之外,没有资格进去。母亲知道这个结果后,二话没说就进城了。因为听说补习班有一位曹老师,前一年他培养的一个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也不知道母亲通过什么办法,竟然专程找到了他。
  当时曹老师有个儿子,刚刚一岁,但夫妻二人工作都忙,曹老师的妻子身体又弱,没有足够的奶水给孩子吃。我母亲见孩子长得又瘦又黄,就自告奋勇地提出要帮助曹老师带孩子。她说,农村的米、菜和鸡蛋都新鲜,不愁孩子吃了长不胖。母亲让曹老师放心,她一定能把这个孩子带好。曹老师很感动,于是收下了我。当天,母亲兴冲冲地从城里回家时,刚好赶上大暴雨,一路上,母亲好几次摔进路旁的水沟里。我在家里焦急地等着母亲,当看到母亲像个泥人一样站在我面前时,我立刻明白,我只有一条路了……拼命学习一年以后,我终于考入了北京大学。
  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之后,母亲很高兴,把家里的两头猪都杀了,请了三个厨师,宴请全村的亲戚、朋友和老师。宴席分中午和晚上两拨进行,这一请,让全村人足足吃了两天。
  母亲一心想要报答曹老师对我的培养,帮曹老师带了三年的孩子。三年后把孩子送回去时,孩子又白又胖,曹老师和他爱人都非常感谢我母亲。现在曹老师跟我的关系还特别好,跟我母亲的关系也特别好。
  自从新东方在美国上市以来,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我说:“是我的母亲。”因为,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也没有我的今天。我做事的风格和对待困难的态度都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我非常尊敬我的母亲。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母亲就已经是我们公社远近闻名的“万元户”了。当时,很多农村人赚到大钱之后就忙着盖房子、买车,改善生活条件。但我母亲却不这么想,有了钱之后,她就想着给乡里修路、修桥、办学校,让更多的孩子上学。她说,自己因为没读过书,吃了很大的亏,不管怎样,都要让后代读书,当个文化人。
  创办新东方以后,我在经济上变得宽裕了,就把母亲接到了北京。而母亲却闲不住,经常到新东方来转转。当时,新东方的办学条件很差,夏天时,教室里没有空调,学生们听课时都汗流浃背的。母亲看到这个情景,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就去了冷冻厂,用卡车拉回很多大冰块,放到教室里给学生们降温。后来,她发现学生们中午吃饭有困难,就在学校旁边办起了餐馆和日用品小卖部。这下,母亲的特长又得到了发挥。不久,学校住宿班的食堂、学校教材印刷、教师录音磁带采购等业务都被母亲接管了,而且她把每件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王强成为新东方的CEO以后,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我很豪爽地对他说:“你当CEO,想炒谁就炒谁!”没想到,王强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包括你妈吗?”我当时还嘴硬,说:“当然包括!”可我刚回到办公室就觉得不对劲,又立刻跑到王强的办公室,对他说:“王强,你炒谁都行,只是希望你对我妈手下留情。”我清楚地记得,王强当时看我的眼神,既有无奈,又有不满……
  其实,我也很矛盾。我知道,从管理的角度,我不应该说这样的话,可人性就是这样的,人首先是一个有情感的人,其次才是理性的人。我爱我的母亲,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情感,我希望我的母亲快乐,即使为了母亲的快乐去低头求人,我也在所不惜!尽管那时我已经懂得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但我怕母亲“下岗”后会难过,她忙碌了一辈子,停下来就会不舒服。虽然可以哄她说,不让她工作是为了让她享清福,可谁都知道,这背后的意思是在宣告她真的老了,要彻底回归家庭了,这种失落感对母亲来说,打击是巨大的。作为儿子,我希望尽量延长母亲的成就感,让她尽量多地体会自己的存在价值。所以,我宁可让大家指责我不理性、留恋家族小作坊式的企业,也不想对母亲有半点伤害。
  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来,一直强调“孝敬”二字,可我认为孝敬应该以敬为先,没有敬,孝就会打折扣。正因为我对母亲有着深深的敬,所以,我对母亲的孝才如此深厚、强烈,以至于连企业管理规则都被我放在了第二位。
  篇三:父母与孩子的作文
  岁月在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在每一个匆忙的身影背后,父亲关爱的目光越来越远,母亲熟悉的话语渐渐淡忘,在你身心疲惫的时候,驻足下来,读一读书中的温情故事,你会有感动的心跳。
  儿时的我们到现在已经长大了,有很多的事都希望自己做主,闲父母罗嗦、烦。这是我们这代年轻人普遍的心态,但是你知道老人们为的是什么吗?
  老人们要的不是别的,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安全、健康。就这样你再闲他们罗嗦,他们烦他们也要唠叨,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心态吗?不是这样的,他们知道他们也知道他们这样我们会烦他们,但是该说的他们还是要说,在他们眼里我们是永远需要他们护航的,并不是说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差,而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
  以前当父母带着我们一起赏月亮和星星,这对我门来说也许是可有可无的记忆。那时父母总是重复的讲月亮里嫦娥的故事,说了一篇又一篇,要知道那时父母也并不老,难到他们不烦嘛,其实他们那时也烦。当我问父母时他们说谁叫我的儿子每次听都要笑呢?简单朴实的话我觉得足以让我透彻心扉。能从中完全的体会到我父母的爱,其实这是我们生活中很小很小的情节,父母给我们的远远不只这一点。难道父母仅给你讲过“嫦娥的故事”嘛!
  平常我们多陪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家常,给他们捶捶背,按摩按摩其实要不了我们多少时间,但这样就会让老人很满足很满足了。
  在这里我希望我们所有年轻人关心关心我们的老人,其实很多的老人很无奈,他们的老年生活并不是那么充实,还有我得告戒年轻人,老人并不是“饭桶”。关心他们并不是给他们吃就够了。 在这里我希望所有老人有个幸福的晚年,希望我们所有的家庭和睦。

第二篇孩子与父母:孩子和父母散文

孩子与父母_孩子和父母散文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父母也是孩子的依靠。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孩子和父母散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孩子和父母散文【1】
  某日,一位阿姨对我诉苦,说他的孩子很是无能,不给她长志气,说别人家的孩子车房又是如何,工作又是如何,诸如此类的话说了一大筐。当时,我本想畅言三千里,可当瞧见阿姨那满面的愁容,我却只说了一句话,我说:“一切都会好的!”
  又是某日,有一个大兄弟向我抱怨,说他的父母最是没用,不给他争面子,说别人家的父母权势如何,经济文化如何,凡此类言语也说了一火车。还是当时,我本想痛说五万字哩,可当瞻望兄弟那一脸的无辜,我竟只说了一句话,我说:“一切都会好的!”
  有一天,突然想起此事,便写了这篇拙短之见。
  首先,我认为“你养我到年少,我扶你过年老”不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协议。我始终觉得,父母教育、养育子女是出于爱;子女尽孝、赡养父母是出于恩。即便没有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绝大部分父母与子女也是这么做的,只有少数“标新立异”的人“不走寻常路”。因此,父母常怀无私的爱,子女牢记感恩的心,这便是人的光辉本性。
  其次,父母不要责备子女未给自己争气,子女也不能埋怨父母没替自己挣到什么。父母想要的面子也好,子女想要的财富也罢,这些都可以靠自己去挣来,不要把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寄寓与子女或是父母。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别总拿自己的父母、子女和别人家的父母、子女相比,关键是比不过还得伤神呐。而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想拥有别人的子女或是父母所有,就得齐心奋斗,朝着梦想的方向,脚踏实地地走。
  最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情,是需要相互经营的。父母就好比一方净土,子女则如一汪泉水,而爱、情是一粒种子。如果水与土融合得好,种子便能茁壮成长,散出醉人的花香,结出甘美的果实。所以,也就需要父母、子女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希望父母与子女之间,多一分钟的关爱,少一分钟的埋怨;多一分钟的理解,少一分钟的沉默,如此,一切都会好!
  孩子和父母散文【2】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大多数父母不知怎样去爱,有些父母认为给孩子财富就是给孩子的爱,财富就像鱼。总有一天会吃完,如果不教它自己去创造财富,那谈不上是真正的爱它。
  仅仅教会了这些,也不是真正的爱,如果不教它怎样做人,那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用。只要做到了这两样那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子这话不假,父母对孩子的一生哪有直接影响的。父母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就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样孩子就很容易被社会摧残。
  如果父母不正视自己的言行,也会使孩子走上错误的道路。所以孩子一生的幸福都掌控在父母手里啊。教育孩子就像种树,有两个老汉比种树,一个叫老李一个叫老张。
  说看谁种的树又高又大,说完两人就去种树,老李就在四出寻找种树的地方。而老张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就种下了,他就去看老李种好了没有,一到看他还没有种好就嘲笑他说‘种个树哪有那么麻烦’。老李说环境对长树非常重要,当然要选好。老张没在意回家睡大觉去了。
  老李找了好久才找到满意的地方,种下回家了每隔一段时间老李就去给树施肥浇水剪枝等等,而老张都不去管它。年复一年,两人相约去看树,老张说先看我的吧,老张自以为长得很好趾高气扬的,到了一看,他的树长得又小又弯又瘦。又到老李的一看,他的树长的又高又大又直。
  这个事说明一个树都要这么用心,何况孩子呢。孩子生下来那就像一片白纸,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什么都不懂的,都是后天学习的,最先影响到孩子的就是父母。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端正自己。不然那是教不好孩子的,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已经影响到它了。
  在电视上我看到一个节目,讲的是一个鸡男孩,他和鸡生活了十几年,他不会说话,他走路吃饭都和鸡一样,这是真实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得重要,看似不以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父母以后说话做事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啊。
  父母对孩子以后的事业生活婚姻都有很打的影响,父母应该从小就要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应该怎样与人相处,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遇到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这样孩子以后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得到幸福,当然一切都要以道德为标准。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就应该从小就让孩子养成一个学习的人,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该从小就让孩子明白要脚踏实地,要让孩子做事认真,父母应该做榜样。
  父母应该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更加有信心。从小就要让孩子有目标有理想,父母更加要大力去支持。这样孩子以后才能成才。给孩子一滴水不是爱,给孩子一片大海才是真正的爱。世上没有比这样的爱更伟大了。

第三篇孩子与父母:父母与孩子的故事十则

孩子与父母_父母与孩子的故事十则

  一、撒谎
  从小,我就告诉她不要撒谎,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一日,平时就不招人喜欢的老张,说要借我家的木锯,我推说借人家的,已经还去了,实在对不起。
  只见三岁的女儿,飞快地跑进贮藏间,拿出木锯,得意地递给老张:“叔叔,锯子在这里!”,幸好圆滑的老婆给我解了围:“你让我还人家的,我忘了!”
  我哭笑不得,女儿却得理不饶人:“爸爸,你不是诚实的孩子,你撒谎!”
  我纳闷了,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孩子,因为我无法告诉她,撒谎是一种策略或者保护措施。
  二、跪着求我送她
  女儿四岁半就上了学前班,去学校有三公里路,只能每天接送。又怕惯坏了她,什么事情都依靠大人,便告诉她,明天自己去上学,你已经长大了,能自己上学了,女儿的满口答应,让我暗自高兴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女儿却哭着要我送她,甚至跪着求我。如果我妥协了,我的用心就白费了。在我的坚持下,女儿边哭边擦眼泪,还是独自去了学校。那以后,如果不是天气特别不好,都会自己去学校,我为我的那次狠心,感到自我安慰。
  十二年后,她上了大学,在我们的一次谈话中,她忽然提起那件事,说我对她根本不关心,那时她才五岁,跪着求我,我都没送她,十几年来,一想起这事儿就很伤心。
  我的脑子里立即浮现出,她可怜兮兮地跪着求我的样子,让人好一阵心痛。要不是看到她渐渐自立,有了一丝欣慰,我还真是后悔不已。
  其实,她没忘记,我也不会忘记,只是我用狠心换来了她的自立,我觉得值得。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三、坚持就是胜利
  她的幼年,和玩具、游戏一起度过。玩具和游戏加在一起,就有了一些难度,每当她要放弃的时候,我都告诉她,别急,只要用心就会学会,坚持就是胜利。
  三岁多时,我们带着她,第一次去安康,在花花绿绿的都市里,有太多让她喜欢的东西了。一会儿,就买了一大包玩具,我告诉她,够了,不要再买了,她抱着玩具点了点头。
  我们向着旅店的方向返回,忽然发现孩子不见了,扭头一看,她在一家玩具店门前,痴痴的发呆。我回过头对她说,玩具已经抱不动了,不买了。她指着那个黄色的水枪,怎么也不走,又哭又闹,非要不可。碍着大街上人多,店主也一再凑合,就给她买下了。
  回到旅店,我好言相劝,家里还有个水枪,多了就是浪费,以后不要再那样胡搅蛮缠了。她调皮地做了个鬼脸,手舞足蹈地对她妈说:“爸爸说,坚持就是胜利,我成功了!”
  女儿歪曲地活学活用了我的教导,想得到就不放弃,让我再次陷于尴尬,也让我深刻领会了百年树人的道理。
  四、 人都会死吗?
  岳父去世了,我让六岁的女儿,去看看外公。她不去,说外公在睡觉。直到外公的棺材被土掩埋了,她才偷着哭了起来,她到那时才知道外公真的走了。
  回家的路上,她忽然问我,是不是每个人都会老?是的,都会老的,我告诉她。那你也会老吗?当然,将来也会。老了是不是都会死啊?是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数月后,我和她去看望年迈的叔父,吃过晚饭,已经天黑了。她坐在摩托车后面,忽然大哭起来,吓得我立即刹车,问她啥事?她说,你说你也会老的,老了也要死的。哈哈,就是这事啊,爸爸还年轻着呢!没事儿,别怕。
  我再次后悔了,不该在她这个年纪,告诉她关于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她还太小,离不开父母,想起死亡,不免担惊受怕。
  但我相信,早明白或许更好些,或许她会更好地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五、庇护
  都是独生子,谁都心痛。
  女儿小学二年级时,同学用竹签把她的眼睛戳伤了,我找到那个孩子当镇长的父亲,他不以为然,让我们先看。地方医院不敢保证治好孩子的眼睛,我只能带着孩子去了市里医院。为了孩子,从未想过钱的事情,可身为镇长的对方家长,竟然出言不逊,我生气地告诉他,孩子眼睛治好了,什么都好说,如果有后遗症,他的孩子也别想好活。
  转眼五年过去了,我才知道很少惹事的孩子,也有过很多委屈,可她一直忍着,没有告诉过我们。我问她为什么不说?也可以去找老师啊?她说,她怕我去打人家。
  孩子已经上大学了,想起这件事,心里就会阵阵伤痛。我对孩子的庇护,变成了她的心理恐惧。但幸运的是,她也因此学会了忍让和思考,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
  一句话,在幼小的心灵里植根,让我至今后悔当时的不冷静,哪怕是面对那个猪狗不如的镇长。
  六、吃饭
  女儿开始吃饭了,对于她来说,是人生的里程碑,从此不再依靠母体来维系生命,全家人皆大欢喜。
  也许所有的小孩儿,都会不好好吃饭,所以家长都会追着孩子喂,吃一口跑了,又追过去喂一口。我看着心急,就告诉她妈,她没饿,饿了自然要吃的。
  两个小时过去了,女儿说饿了。看着她专注的吃相,我知道她真的饿了。
  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为孩子吃饭操过心,按照她的时间表准备就行了。当大多数孩子得了胃病的时候,我不得不为我的做法而欣慰。因为那些孩子,在不想吃的时候,被强迫着吃,思想上、身体上都有了负担,不得胃病可能吗?
  孩子的吃饭时间,也是有规律的,不过和大人不一致。要强迫他们和我们一起吃,自然是违背了生命规律。
  七、不要催孩子做作业
  孩子上学前班时,就有了家庭作业。其他家长都在招呼孩子做作业,唯独女儿悠闲地玩着。妻子说,你不管她呀,不管,那是她自己的事儿。
  疯了一下午,累了,睡了。半夜,她忽然哭了起来,说忘了做作业。“你上学了,作业是你的主要事情,你怎么会忘呢?”看着她边哭边做作业的样子,我有些心痛,也有些好笑。
  从那以后,无论平时,亦或寒暑假,首先是做完了作业,再去玩儿。可有些孩子,大人不催,他就忘了,以致成绩跟不上而辍学。
  现在想来,就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的作法,是对还是错。但我深信,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是自己的事情,是每个孩子自小就该明白的道理。
  八、没考好没关系
  学习期满,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成绩,考了双百,还给奖励。
  我从来没有奖励过女儿,不是因为没有考过第一;也没有严厉地批评过她,不是因为每次都有好成绩。我认为鞭策是最重要的,考了双百,要鼓励她继续保持,没有考好,要找到失分的原因,要让孩子有一个平常的心态。
  也许因为没有给孩子应有的奖励,总是提出更高的目标,也没有严厉地批评她 ,总是让她在失败时冷静思考,所以孩子一直没有好的成绩,直到上大学。但她却能冷静地对待失败,坚信着下一次的成功。
  我没有失败,孩子也没有失败,人生路上风霜雨雪,她可以平静下来思考,她学会了面对。
  九、冒险
  孩子像一只小鸟,最终得学会飞翔,如果担心他摔着,他就永远不会具备翱翔天空的本领。跌倒了,爬起来,受伤了,去疗伤。然后,继续。
  要下河洗澡,我就请人教她,让她学会游泳;要爬山,就告诉她走稳每一步;要滑冰,就给她买个小头盔。
  女儿六岁的一天,在小朋友的搀扶下,崴着脚回来,她受伤了,是被农民地边套野兔的铁夹子夹伤的,脚背上两个被钉的小孔里冒着血珠,一条被钢丝拉破的血道,像根红绳子捆在脚上。看着她的伤,我真想告诫她,以后不要再去了。可她却满不在乎,只有告诉她以后要注意,要看好了,前面是安全的,才去,不要老是让自己吃亏。
  孩子慢慢长大了,在成长的历程中,知道了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道路,有了承受风险和面对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后的风雨险恶也不用操心了。
  其实,她每一次走到悬崖边,我都要命的担心,都想着如果要摔下去,那个摔下去的应该是我;每一次为她料理伤口,心都会像车轮碾过一样痛。可只有我担心、受怕、心痛,孩子以后才会少些伤痛。
  十、与佛的缘分
  一大早,五岁的女儿告诉我,说她看见一个阿姨,在天上,坐在一个大盆子上,盆是红色的,边上有锯齿。我告诉她,那是南海观世音菩萨。她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谁做了坏事,她都知道,所以我们不能做坏事。
  佛的眼里,众生平等,佛是普度众生的。
  那天,我收拾杂物时,发现一个老鼠窝,有十几个才出生的小老鼠,女儿说要养着他们,可小老鼠什么都不吃,最后都死了。女儿捧着小老鼠伤心着,一连几天,想起来就哭。我劝她说,老鼠偷吃粮食,是个坏家伙,死了也是活该。虽然同样是生命,可我们要分清善恶,如果我们可怜它们,他们就会反过来害我们。
  女儿喜欢去山上玩,不是摔伤,就是被刺抓伤,几次都被人家套兔子的夹子,夹伤了脚,可她每次都很得意地说,幸好受伤的是我,不然又有一个小动物没命了。
  佛说,善有善报。她心善,却被夹住了。虽然身体上受到伤害,她的心里却为拯救了生命而快乐。
  佛,就在自己心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00172/

推荐访问: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