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的民间故事]西湖民间故事

来源:想象作文 时间:2018-05-15 09:14:50 阅读:

【www.bbjkw.net--想象作文】

(1) [西湖民间故事]古代民间小故事3则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和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小编精心整理了古代民间小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古代民间小故事1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太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
  李太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

(2) [西湖民间故事]杭州西湖民间故事


  西湖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篇一:康熙与云林禅寺
  康熙皇帝下江南,来到了杭州。他在西湖四周到处游山玩水,吟诗题字,自称是个风雅的皇帝。
  一天,他要到灵隐来耍子了。
  灵隐寺里的老和尚得知消息,真是又惊又喜,连忙撞钟击鼓,把全寺三百多个和尚都召集拢来。和尚们披起崭新的袈裟,头顶檀香,手敲法器,嘴里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大家跟着老和尚,赶到一里路外的石莲亭,把康熙皇帝接到灵隐来。
  老和尚陪着康熙皇帝,在寺前寺后、山上山下游玩一番。康熙皇帝见到灵隐有高高的山峰,清清的泉水,山上长满绿荫荫的树,地下开遍红艳艳的花,真是一个好地方呵!他心里一高兴,就吩咐人在寺里摆酒用膳,想多耍子一会儿。
  皇帝摆下酒席,可热闹啦!吹的吹,弹的弹,唱的唱,一时间,把这个佛门净地,竟然变成了帝王之家!康熙皇帝一手拈着山羊胡须,一手捧着酒盏,又灌黄汤又吟诗。
  老和尚早听说过康熙皇帝喜欢吟诗题字。这时见他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便悄悄跑过去找个跟随康熙皇帝的地方官商量道:“大人老爷呀,我想求求皇上给我们山寺题一块匾额,你看能不能呀?”
  杭州知府听了听,点点头说:“才好哩,如果皇上给灵隐寺题了匾额,连我杭州府也都沾了光啦!”
  钱塘县官也接上来说:“皇上酒兴正浓呢,你这辰光去求他题匾,我看一定能答应。”
  老和尚心里落了实,就壮壮胆子,走到康熙皇帝面前跪下去磕头,说道:“皇上呀,看在灵隐寺大菩萨的面上,替山寺题块匾额,也让我们风光风光吧!”
  老和尚这一请求,正好搔着了康熙皇帝的痒处。他点了点头,忙吩咐手下人摆好纸笔,抓起笔“刷刷”几下,就写起一个歪歪斜斜的“雨”字。这辰光,他差不多快喝醉啦,手腕有点发颤,落笔又太快了些,这个“雨”字竟占了大半张纸!灵隐寺的“灵”字,按老写法,在“雨”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是个“灵”字呵!现在只剩下这小半张纸的地位,随你怎样也摆不下了。重新写一个吧,那多么丢脸呀!康熙皇帝一只手抓着笔,一只手不住地拈他那撮山羊胡须,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围在旁边的官儿们,明知道康熙皇帝下不了台,但是谁也不敢明说,只有站在旁边干着急。还好,有个大学士名叫高江村的,却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在自己手掌心写了“云林”两个字,装做去磨墨的样子,挨近康熙皇帝身边,偷偷地朝着康熙皇帝摊开手掌。康熙皇帝一看,哎呀,这两个字真是救命王菩萨呢!欢喜得连酒也醒了一半,就连忙写下了“云林禅寺”四个大字。写完,把手一扬,将毛笔抛出老远。
  老和尚过来张张,不对呀!“灵隐寺”怎么写成“云林禅寺”呢?
  他也不看看风色,就结结巴巴地问:“我们这里叫做‘灵隐寺’,不叫‘云林寺’呀!是不是皇上落笔错啦?”
  康熙皇帝听了,把眼睛一瞪,喝声:“放屁!”老和尚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好恭恭敬敬地立在旁边了。康熙皇帝回过头来,问官儿们:“这地方天上有云,地下有林,你们说说,把它叫做‘云林寺’好不好?”
  “好呀,好呀,皇上圣明!”
  ……
  听官儿们七嘴八舌地奉承他,康熙皇帝乐得啥哈大笑,便吩咐快把匾额雕起来。
  皇帝一句话,官儿们却忙开啦。他们一面叫人将灵隐寺原来的匾额换下来,一面找来雕花匠,把康熙皇帝写的“云林禅寺”四个大字雕在红木匾上,贴金底,黑漆字,边上镶了二龙戏珠,当场挂到山门上。
  从此以后,灵隐寺就挂着稀奇古怪的“云林禅寺”大匾额。但是,杭州的老百姓并不买他的帐,尽管“云林禅寺”这块匾额一直挂了三百年,大家却仍然称呼这儿为“灵隐寺”。
  篇二:西湖的由来
  很早很早以前,杭州还是一大片干涸的海滩。周围几十里内见不着一条小河,也找不到一条小溪。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每天都要担着水桶到老远老远的地方去挑水。他们光为这点点水就日愁夜愁,从来没过上一天开心的日脚。
  老一辈人,有的就知道灵隐后山里有股清泉,因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挡住了流不出来。多少年来,曾经有好些年轻人上山去过,想把那道石壁凿穿,可是都没有成功。慢慢地知道的人也就少了。
  后村有个小伙子名叫水儿,从小没爹没娘,是他老爷爷抚养长大的,从六岁起,他就跟着老爷爷一起去挑水,至今已经整整十五年了。
  这一天,是水儿二十岁的生日,老爷爷为他下了一大锅面,祖孙两个快快活活地过了一天。
  到了晚上,老爷爷将水儿叫到面前,把灵隐后山有股清泉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水儿听了很高兴,紧紧腰带,捋捋袖子,就去把平时几个要好的小伙子叫拢来,大家商量着一道儿上山去凿石壁,一定要使这股清泉流进村里来。老爷爷见水儿有这么大志气,高兴得掉下眼泪,连夜准备干粮,明天一早好让孙儿上山。
  第二天,水儿他们一伙十个人,带着铁锤、凿子,准备上山。临走,老爷爷对小伙子们说:“你们去凿石壁,要一口气凿下去,如果停下来,它又会长成原来的样子,那就白费劲啦。还有,石壁凿穿时,里面有股石浆喷出来,喷到身上,会把人凝成石头的。你们千万当心,要记住啊!”水儿他们一边答应,一边就上山去啦。
  他们到了山上,马上就动手凿石壁。凿呀,凿呀,从三月清明凿到五月端阳,凿子短了一截,双手都起了血泡,那石壁还没凿通。有四个小伙子说:“也许是老爷爷记错地方啦,这儿哪会有什么清泉!还是回去用水桶挑吧。”说着就自己回去了。
  剩下水儿他们六个,从五月端阳又凿到八月中秋,凿子又短了一截,手上结满了厚茧,可是石壁仍然没有凿通。有两个小伙子说:“一口气凿到底,谁知道要凿到什么时候呀,家里也该回去看看啦!”说着说着,也回去了。
  秋天过去,冬天来了,山上雪落得有半人多深,西北风呼呼叫,象尖刀一般地刺人。水儿他们四个一口气也没松西湖民间故事大全西湖民间故事大全。凿呀,凿呀,一直凿到了第二年春天,杜鹃花开得红艳艳的时侯,那石壁已经凿进去很深很深了。
  这一天是三月三,水儿突然听见石壁那边有汩汩的响声,他把耳朵贴近石壁一听,不由得惊叫起来:“啊!泉水!这是泉水流动的声音呀!”大家也都高兴得跳起来了。水儿回过头来向伙伴们说:“你们快点走开,石浆就要喷出来啦!”可是谁也舍不得离开那里。水儿见大家不肯走,急得大声叫道:“你们再不跑开,我就停下不凿啦:”大家听他这么说,生怕他真的停下来,弄得前功尽弃,只得四散跑开。
  这时,水儿打下最后的一锤,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石浆喷了出来,把水儿凝成一个三丈多高的石人!接着,一股清清的泉水,顺着山谷汩汩地流了下来,流过村子,灌在海滩边的一块洼地里,洼地被灌得满满的--这就是现在的西湖。
  从此,这一片地方再也不愁没有水啦。水儿凿过的那座山,后来人们就称呼它为“石人岭”。

(3) [西湖民间故事]西湖烟雨的散文推荐


  西湖烟雨,人间仙境,别有一番味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湖烟雨的散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湖烟雨的散文【篇一】
  近日的杭州西湖之行,三天之中倒是有两天在下雨,秋风秋雨,淅淅沥沥,同伴在抱怨天公不作美,我笑道,这正好让诸君领略大诗人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绝妙意境。每每我去西子湖畔流连忘返,就好象去赴一个美丽的约定,执著而神圣。记得今年暮春时光来西湖,阳光灿烂,鸟语花香,春意融融;今秋再赴西湖,见到的却是初秋的烟雨西湖,秋雨绵绵,秋意浓浓。我魂牵梦绕西湖,不仅仅她美丽的湖光山色,更令我神往的还是西子湖畔那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一幅山水画卷总要有点睛的神来之笔,才不至于被千篇一律的平淡所埋没。西子湖浓重的人文底蕴,不仅使青山绿水平添人间烟火气息,更延续了她飘摇千年的婉约和神韵。
  到杭州的当天,已经是晚餐的时间了。我们匆匆用了屏风山疗养院里丝毫没有长进的晚餐,便坐上大巴士,上了之江路,穿过虎跑路,直走杨公堤,到苏堤曲院风荷东北角,观看了张艺谋总导演,喜多郎作曲,号称汇集了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舞台、灯光、音乐、编导队伍,用声、光、影、雾、人打造一台真正国际一流的山水实景演出,再现西湖灵魂的《印象西湖》。演出地点在岳湖景区:南至赵公堤,北至岳湖楼,西至曲院风荷,东至苏堤。整个演出,在岳湖水域中,演员以自然的山水景观为天然舞台进行表演;也许是观看的距离有些远,也许是对舞蹈语汇缺乏了解,也许是对西湖的人文背景不是最熟念,不少朋友看了以后似懂非懂,以为这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奢华,因为票价太贵了,灯光效果非常奇幻。我倒是随着水上舞蹈表演中陆续演绎的凄美的白蛇传、哀婉的梁祝与美丽的梅妻鹤子故事里,从那西湖烟雨、晨雾山水、亭台楼阁的再现,看到了老谋子的对西湖神韵的钟情,和对美丽西湖灵魂的深刻解读。是的,再优美的自然景观,只是一位黛青美人的杨柳小蛮腰、樱桃樊素口,她气质中最迷人最高贵的韵味,尚须骚人墨客点染,方能修成正果。自然环境与人文底蕴合力渲染的格调,沉淀下来,才是最丰富的历史表情,从这一点上看,张艺谋的《印象西湖》做到了。
  到杭州的第二天,原来是准备去浙西大峡谷的。无奈雨越来越大了,临时决定去一个叫“富春桃源”的地方,疗养院的领导只是说到那里不怕下雨。待我们到了那里,才知道味道缺缺。说实话“富春桃源”的自然景观还是可以的,这里有江南最大单体容积的天然洞窟“九宵碧云洞”,有巨大的山顶湖泊“岩顶湖”。但是,景区的管理者没有把心思放在开发这里的人文底蕴上,这里竟然有像大型游乐园里才有的过山车,真是大刹风景。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参观“九宵碧云洞”的时候,在洞里色彩斑斓的巨型钟乳石面前,设了两个拍照的摊位,旁边放着一块非常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为做广告,免费拍照,洞里拍照,洞口取照”的字样,最微妙的是在牌子的最不显眼处有一行非常小的字:小相片奉送。我是从来不在洞窟中拍人像照片的,再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与同伴没有理会径直向前走去。然而,我们的领队却以为有便宜可拣了,硬是叫我们每人“免费”拍了一张,还说如果要钱,由他来出。到了洞口奉送的小相片看到了,就只有手指甲一般大小,大照片如果要,每张12元。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抬腿走人的,偏偏我们的领队又去还价,最后还到每张10元。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弄得大家游兴全无。。。。。早早地在下午二时就回到了疗养院。下车以后,我看时间还早,许多同伴自己去了梅家坞与南山路的茶坊,我就顺着小路来到了疗养院后花园里的陈布雷先生的衣冠冢探望,被称为蒋介石文胆的陈布雷老先生,能够在这里与西湖山水为伴,也可以说比蒋氏父子要幸运得多,只是墓院没有门楣,似乎也无人管理。晚上,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得以在离我下榻的地方不远处去上网,回复清风朋友的问候时,提到了去看陈布雷先生的衣冠冢的事情。晚上11时45分,在我回疗养院的漆黑一片的路上,我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原来是我那在某报社工作的铁哥们发来短消息,他一直在关注我的博客,他说谢谢我去看他二太公的衣冠冢。真是世界很小,是朋友总会相遇的。我这位朋友写的多部剧本被拍成电影,举办过自己的摄影展,非常有才气的,原来也是书香门第。
  到杭州的第三天上午,原来计划是游新西湖,也就是现在的杨公堤一带,但是,那里的游船已经停开了。我们就改为游西湖了。秋雨还在下着,而且越来越大。我们从岳湖上船,在雨中游西湖了。这次领队买的是不上岛的游船票,价钱相对便宜些,但是却无意中成全了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因为我看到与拍到了以前一直没有拍到的画面:雨中的断桥风姿绰约,烟雨中的苏堤与雷峰塔如海市蜃楼。。。。。。我打小就爱看《白蛇传》,所以西子湖畔美丽的传说早已经烂熟于心,我对法海恨之入骨,长大一些看鲁迅先生的文章,说法海最终躲进了螃蟹壳里,每每吃螃蟹我总把那螃蟹壳砸碎。纯洁善良的白娘子只是想要做一个普通的人而已,只想要一份平平淡淡的爱情,过一份从容淡泊的人生,却被世俗一阻再阻,历尽千辛万苦,那个许仙也真是的,真是苍天无眼。小舟行驶在西湖碧绿荡漾的水面上,青山叠翠,塔峰入云,美丽的传说在船行划开的水波里闪烁,每一圈涟漪都荡漾着一个温柔哀婉的梦。雷峰塔曾经作为封建礼教的象征倒塌,如今又为成全一个美丽的传说而重建。烟雨西湖,美不胜收,浮想联翩。亲爱的朋友,如果你问我,人生最快意的事是什么?那我告诉你吧:那是在追寻唐时的明月宋时的风,历史的古韵,先贤的诗篇之余,独自来到这烟雨西湖边,涤荡这都市喧嚣中早已疲惫的心,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一个人发呆,让这一片山水人文熏陶滋润着自己的灵魂。
  西湖烟雨的散文【篇二】
  江南,在我的记忆中,是以【烟雨江南】闻名天下。
  西湖,是我向往的地方。
  烟雨西湖并不曾让我们饱览无余,她就是那样含蓄娇媚,凭栏伫立,象当时的天空平淡低眉。让我惊讶的是,不是她的容颜,而是她的出现。——太美啦!
  “断桥”何故而得名,我不得而知。
  今日的断桥也早已挥别过去白娘子与许仙邂逅之时的天然古韵,尽显人力的精致手笔。可不知道为什么,只要这散文便是断桥,那份幽思就弥漫于心间,幻化于眼前。甚至连岸边的花草也是那么善解风情,频频摇曳着心底起伏的波澜。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几十个文字似乎牵扯了十几年的光阴。原来,很久以前西湖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我心里埋下种子。心田蛰伏,她也安然沉寂,直到有一天,田园的生机被三月的一颗雨露唤醒,争先恐后绽放,我便在此时邂逅西湖。
  白堤是她垂落裙际的丝绦。断桥牵起了白堤,也牵起了江州司马的青衫。
  白居易临政杭州之时年过半百,谪居之失未尽,却筑河堤,疏六井,政绩卓著,恩泽黎民。驻足仰望诗人手书《钱塘湖石记》的人们莫不唏嘘慨叹,景仰至极。也许他们也未可言明的意味中满怀钦羡与向往呢!无论当年的白堤陈迹何处,它已是杭州百姓心中千古不败的大手笔!
  如此胸襟,如此情怀,在白居易眼里远远不及杭州所赐。人生失意之时,余杭相容,西子为伴。山光湖影,松禅水意,尽消忧乱之心,尽舒风雅之志,怎不在离任十余年仍旧感恩怀想?当挚友姚合受命赴任杭州之际,百乐天赠联:“且喜诗人重管领,遥飞一盏贺江山。”余杭山水与诗人的灵魂是彼此升华的,这一贺,何等潇洒,何其酣畅!
  “断桥不断,孤山不孤”,孤山就是白堤的归处,是位于西湖北部水域的一个小岛。称其为岛,并不符实,因为东有白堤,西有西林桥与之一脉相通,因此说“孤岛不孤”。这一东一西散文实在牵连得恰到好处,让孤山幽然自隐,又给了有心人踏访与发现的机缘。
  巨大的岩壁上笔力厚重的“孤山”二字饱满而内敛,会让人自愧于内心的微妙及单薄。抛开近旁的景致,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石阶路,信步而上,原以为登临顶峰,一览西子容妆,也就不枉此行。却不料,千回百转,周遭已幻化为层林幽径,刚才的桥堤湖波仿佛是前世旧迹无处可寻。我以为我的心盛着西湖,未曾想到,眼前未知的境遇足以容纳我的心。
  上山时寥落的行人此时已踪迹全无,与朋友独享这世间绝无仅有的静谧、悠远,惊心于林山深处大自然每一步率性的呈现。我疑心自己是不是错不蓬莱,误窃禅音。这片刻流连,山外已百世轮回,我何时能重返人间?
  梦幻中,步入下一石阶小路,一块翠绿的巨石赫然出现。我惊讶于石的颜色,近前,才发现石的表面布满青苔,不像外力附着上的,倒像是发自于内心的石的肌肤。原来石的生命可以如此呈现!
  恋恋不舍的我转身离去,凝神回味着,空旷没有着落。蓦然发现身旁石壁上的楷体石刻:“绿云径”,下边几行小字:“孤山山脊自成蹊,夹径森林忘若迷。怪底行来衣覆润,披云寻绿蔼凄凄”。这里就是著名的清帝行宫八景之一。我如同被点拨了一般恍然大悟。
  回首,林叶迷蒙的小径,绿云依依,美不胜收。山水、松石、林径、云峰,富饶神州,无奇不有。
  雨,飘了一夜。清晨,天空的颜色依然平淡,空气变得格外清晰。再踏西湖,似乎不仅仅是踏雨寻芳踪,只求一见。比如,当你被一本好书吸引,你不会急于翻开最后一页去窥探故事的结局,而情愿随着她曲折跌宕的情节喜忧无常。当你真的爱上一个人,尽管渴望了解关于他的一切,却不会阻断他真实的生活企图过早地揭开他的谜底,而甘愿静静等待每一个不经意绽放的瞬间。
  踏上游船,依窗而坐。俯身就可以触碰到清澈的湖水,感觉我与西湖如此亲近了!泛舟西湖,曾经是一个多么美的梦啊!如今,谁人的梦境又在被我妆点?飘飘荡荡,透过船舱半卷的竹帘,波澜与倒影悠悠地向身后退去,拽着时空倒转千年。
  竹帘后那容颜半掩的是谁?是衣带渐宽,云鬓轻垂的小小?还是淡扫娥眉,短襟布裙的秋瑾?若不是耳边又响起导游小姐清丽温婉乡音,我又不知身在何处了。
  忽然间希望船永远不要靠岸,我就坐在船舱窗口望着、听着、想着、醉着、向往着、等待着。人,终生不息地想着下一个目标奔走,要慢下脚步甚至驻足流连吗?不,太奢侈了。曾几何时,旅途中自己坚定地许下愿望,等到那一天,把什么都放下,到梦里最美的地方,以天为盖以地做席,就那样躺着,一动不动,听风、听水、听蝉鸣。我被自己奢侈的梦境陶醉了,扩音器里传来的声音告诉自己,船已靠岸。
  遗憾,总在心愿的最深处,斑斑点点,毫无规则可寻,可我还未停止许愿,许下没有遗憾的心愿,珍藏美丽心愿的遗憾。是谁说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我脑海突然回想这句话。
  两日的时光,似乎我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去阅读。挥手作别的时刻越来越近,脚步却没有来时的那样匆忙,兴致。我深知西湖是如此的丰富饱满,足以浸润每一颗被她拥抱过的心。我也知道,即使寻遍了她每一个角落,散文也还是那样悠远的想象,无边无际。此处,可观、可赏,亦可亲!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27779/

推荐访问:杭州西湖的民间故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