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的诗意和意思]题西林壁的诗意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5-16 09:49:21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题西林壁的诗意篇(一):题西林壁身和生的区分

  “身”和“生”。
  在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时,为了节约时间,课前我请姚自蹊同学把这首诗抄在黑板上。开课后,了解诗人、解诗题后,我先让学生自学这首诗,结合注释自己理解诗意。正待我走下讲台,准备参与学生的讨论时,我发现了一只高高举起的手,一定是她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我径直来到她身边,俯下身问道:“你有什么困难吗?”她指着黑板小声说:“老师,姚自蹊把‘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身’写成了‘生’”,我回头一看,果真如此。我走到黑板前正想把这个字改正过来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闪过: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会出这样的错误,其他学生也可能犯这样的错误,我要防患于未然,让其他学生永不再犯这个错误。
  在全班交流时,我先用红粉笔订正过来,提醒姚自蹊要感谢耿哲佳同学帮她指出了错误。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里为什么用“身”不用“生”?怎样才能让我们以后永远记住这个字,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学生各抒已见。有的从诗意出发进行区分,说:“作者去庐山游览美景,当时身在庐山中,所以应该是‘身’”;有的补充说:“作者又不是在庐山中生活,只是去游览而已”;有的从字音区别,说“‘身’念前鼻音,‘生’念后鼻音。”讨论完后,我说:“你们真会区别,以后还会写错吗?”学生的头一个个摇的像拨浪鼓一样。果真,当以后同年级的老师再提出他们班的学生好多人犯这个错误,为此烦恼时,我便感叹教学中真得需要多长一些心眼,顺势利导,才会水到渠成。

题西林壁的诗意篇(二):《题西林壁》教学案例


  引言:《题西林壁》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这是一首哲理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题西林壁》教学案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题西林壁》教学案例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板书:
  一、复习第一首古诗
  1.指名背诵读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二、学习《游山西村》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教师补充。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题西林壁的诗意篇(三):《题西林壁》原文鉴赏

  《题西林壁》全诗鉴赏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鉴赏】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32527/

推荐访问:题西林壁的诗意和意思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