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送李白的诗]李白送杜甫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5-16 09:49:18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李白送杜甫篇一:李白的诗70句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李白的诗70句,欢迎大家参考。
  李白的诗70句
  1、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李白《西施》
  2、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李白《西施》
  3、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4、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李白《长歌行》
  5、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李白《杨叛儿》
  6、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7、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李白《妾薄命》
  8、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李白《战城南》
  9、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李白《妾薄命》
  10、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李白《白马篇》
  11、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李白《发白马》
  12、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13、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李白《妾薄命》
  14、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李白《游泰山》
  15、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李白《妾薄命》
  16、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李白《白马篇》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李白《战城南》
  19、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妾薄命》
  20、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李白《大堤曲》
  21、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李白《怨歌行》
  22、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督护歌》
  23、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李白《丁督护歌》
  24、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李白《古朗月行》
  25、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李白《山人劝酒》
  26、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27、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李白《落日忆山中》
  28、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李白《战城南》
  29、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
  30、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

李白送杜甫篇二:品读诗圣杜甫的饮酒史


  李白是诗仙,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李白能够酒后作诗,杜甫也不例外。
  饮酒史对于诊断有着重大价值,对心脑血管、营养代谢、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疾病的病因和诱因,常能提供有益的线索。因此现代医生在询问病史时,会详细了解饮酒的时间、量,甚至酒的种类。杜甫嗜酒,丝毫不亚于诗仙李白,他的诗里有大量的例证。
  《题张氏隐居二首》之二:“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

李白送杜甫篇三:李白给杜甫的诗有哪些

  李白与杜甫这是中国诗歌上最高规格的相遇,杜甫对李白的景仰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而李白对杜甫的赏识只能用夏天的一场雨来形容,来得迅猛,去得也突然。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李白给杜甫的诗,欢迎欣赏!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译文
  我来这里终究是为了什么事?高枕安卧在沙丘城。
  沙丘城边有苍老古树,白日黑夜沙沙有声与秋声相连。
  鲁地酒薄难使人醉,齐歌情浓徒然向谁。
  我思念您的情思如滔滔汶水,汶水浩浩荡荡向南流去寄托着我的深情。
  赏析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在李白传世的诗歌中,公认的直接为杜甫而写的只有两首,一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另一首就是这首诗。
  沙丘城,位于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之地。诗人送别了杜甫,从那种充满着友情与欢乐的生活中,独自一人回到沙丘,倍感孤寂,倍觉友谊的可贵。此诗就是抒发了这种情境之下的无法排遣的“思君”之情。诗人一开始用很多的笔墨写他自己的生活,住处的周围环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给读者以山回路转、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诗的结尾才豁然开朗,说出“思君”二字。诗中无一句不是写“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联强似一联,以至最后不能不直抒其情。前六句的烟云,都成了后二句的烘托。这样的构思,既能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感受,为诗的主旨蓄势,同时也赋予那些日常生活的情事以浓郁的诗味。
  诗劈头就说:“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这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造成悬念。“高卧沙丘城”,高卧,实际上就是指诗人闲居乏味的生活。这句话一方面描写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应了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诗人不来沙丘“高卧”,原因就在于怀念杜甫这位友人。这凌空而来的开头,正是把诗人那种友爱欢快的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苦闷的感情,以一种突发的方式迸发出来了。
  一二句偏于主观情绪的抒发,三四句则转向客观景物的描绘。“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像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这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然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不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鲁、齐,是指当时诗人所在的山东。“不可醉”,即没有那个兴趣去痛饮酣醉。“空复情”,因为诗人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同时也就逼出下文。
  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地的西南。所以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不绝的思情,和那种“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彩。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古体先于律体。但是,律体的盛行对于古诗的写作也不无影响。例如李白的这首五古,全诗八句,中间四句虽然不是工整的对仗,但其中部分词语的对仗以及整个的格式,却可以见到律诗的痕迹。这种散中有对、古中有律的章法和句式,更好地抒发了诗人纯真而深沉的感情,也使得全诗具有一种自然而凝重的风格。
  《鲁郡东石门送杜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译文
  离痛饮后大醉而别还有几日,我们登临遍附近的山池楼台。
  什么时候在石门山前的路上,重新有我们在那里畅饮开怀?
  漾漾的秋波摇荡在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映亮了远山徂徕。
  我们就如飞蓬一样各自飘远,且来个淋漓痛快饮尽手中杯!
  赏析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登临游览遍了,“登临遍池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这两句诗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意思。“重有金樽开”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
  李杜同嗜酒,同爱游山玩水。他们是在秋高气爽、风景迷人的情景中分别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这里形容词“明”用如动词,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运动感。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和王安石的诗句“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所采用的拟人化手法相似,这就把山色写活,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明”字是这句诗的“诗眼”,写得传神而生动。在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背景中,两个知心朋友在难舍难分,依依惜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好友离别,仿佛转蓬随风飞舞,各自飘零远逝,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就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来一个醉别吧!感情是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这首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诗情画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32525/

推荐访问:杜甫送李白的诗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