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诗句大全]对偶的诗句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5-16 09:29:56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篇一:[对偶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古诗


  冬天来临了,春天还会远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描写春天的诗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9、《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1、《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2、《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3、《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5、《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拓展:
  绝句
  作者:杜甫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3]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更多关于春天的古诗推荐阅读: 

1、春天的古诗词
2、含有春天的古诗的手抄报

3、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全(20首)

4、形容春天的相关古诗

5、六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带读后感

6、关于春天的古诗配画简单的

7、一首春天的古诗

8、纯粹写春天的古诗

9、春天的古诗和画

10、关于春天的古诗五句

篇二:[对偶的诗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句子赏析

  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句子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句子赏析
  一、整体把握
  1.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2.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选材精当.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比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3.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惜寸阴”,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4.夹叙夹议的写法.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二、问题研究
  1.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经作者臧克家先生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现标题与原标题没有本质不同.问题是,说话和行动,人人都有,天天都有,太一般化了,放在标题上不是太不醒目、新颖了吗?如果写一般人,确是如此.然而,闻一多先生与众不同.请问:谁发表过“最后一次演讲”?这样的演讲惊天地、泣鬼神,岂是平常的什么说话所能相提并论的?再请问:“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做出这样行动的人全国有几个?这样的行动震惊了国内外亿万民众,岂是一般的什么行为所能比拟的?由此而见,这个标题用来写闻一多先生是适当的,是不一般的.
  2.有的同志认为,这篇文章的语言大呼小叫,用大词、文言词,不朴实.到底应该怎样看?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诗人,应该看到,他是用诗化的语言写的.精练、生动、形象,有跳跃性,有气势,这是文章的语言风格.我们不能强求一律,说朴实的风格就好,诗化的风格就不好.应该说各有特点,各有妙处.
  用文言词,适当用一点,用得好,能使文章精练,增加语言的味道,是好的.要吸取文言中有生命力的成分,这是大家都赞同的.
  至于文章气势盛,好像大呼小叫,这用来写闻一多先生正合适.闻先生是一个刚性人物,富于阳刚之美.
  练习说明
  一、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和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的主要特点,并提高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复述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
  参考答案: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二、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线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确切理解句中词语,从而进一步理解句子以至文章的意思.

篇三:[对偶的诗句]诗歌的分类有哪些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的分类有哪些,欢迎阅读!
  音律分类
  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乐府承印”封泥一枚,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而非始于汉武帝时期。)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内容分类
  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诗歌的分类有哪些]相关文章:
1.感恩老师的精选诗歌有哪些
2.母爱的诗歌有哪些
3.写秋天的诗歌有哪些
4.父爱的诗歌有哪些
5.歌颂老师的诗歌有哪些
6.七夕节有哪些诗歌
7.父爱如山的诗歌有哪些
8.有关于感恩父母的诗歌有哪些
9.歌颂父母之爱的诗歌有哪些
10.歌颂父母的诗歌有哪些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31282/

推荐访问:对偶诗句大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