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才不遇的成语或诗句]怀才不遇的诗句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5-14 09:56:47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篇一:[怀才不遇的诗句]论苏轼乐观旷达的诗句

   当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而苏轼的成就最主要在诗词方面,这些诗词中无不体现着乐观旷达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影响着后人。
  苏轼诗词中“意”与“情”均是随感或者触景而发的,乐观旷达的精神与他丰富坎坷的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却在政治上卓然自立,一生坎坷浮沉不定,备历险难,多次被贬逐却悍然接受。苏轼生活在三教合一的宋代,他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欣然接受,而且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他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这种乐观旷达的精神。
  疏狂不羁,通俗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的乐观旷达精神是通过生动、鲜明的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的。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以“雪泥”、“飞鸿”等新颖意象入诗,并以“飞鸿”,自喻,把人生中遇到的坎坷视为偶然留下的脚印,而不计较“飞东西”,通过“飞鸿”、“雪泥”把乐观洒脱旷达的精神和人生态度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最后以“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结尾,不管道路“崎岖”,路的“长”,驴的“蹇嘶”“我”还是勇往直前,那阔大的胸怀和不怕困苦的精神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再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诗的意象有湖水、雨后晴空、空蒙的天色等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悠闲的氛围。此诗写于熙宁六年,这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贬逐杭州通判,但也不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来到美丽的西湖游玩,把乐观旷达精神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寄情于湖光山色之中。
  苏轼的诗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色彩。《水调歌头》,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泯灭了时空物我的界限。上阕以不能“乘风归去”为憾,马上又以“何似在人间”自解;下阕才以“人有悲欢离合”为憾,马上又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到蕴藉与启迪,摆脱了人生苦恼。
  乐观旷达精神是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飞腾,词采壮丽,并无衰败颓废之病。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首联“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通过写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坎坷但最后“也解晴”。颈联“云散月明”本是规律性的,“天容海色”喻人生经历坎坷本是正常,是人生中美丽的色彩。尾联“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等所体现出来的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大胸襟,坚强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为世人所信服。再如《定风波》中,纵使道路布满荆棘但尚且“吟啸徐行”,遇到雨既不怕,晴也不喜,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慨,展示出一种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履险如夷,冷静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乐观旷达的精神也蕴涵于豪情壮志中,于豪放诗风和词风中见乐观旷达精神。如《念努娇·赤壁怀古》中,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描写赤壁雄奇景色,塑造“雄姿英发”人物,境界阔大,风格豪放。万里江山、千古英雄,既激起作者豪迈奋发之情,亦加深其内心的苦闷,乃有“人生如梦”之叹。以“一尊还酹江月”作结,全诗虽然兼有怀才不遇之情,但只是抒发人生中的愤懑而已,更多的则是表现了自己英雄虽无用武之地但也不因此而闷闷不乐,发泄之后仍然是从容自宽,怀着豪迈之情笑对人生,充满乐观与旷达。
  苏轼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人敬仰,而且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成为宋代文学的最高代表,当之无愧。

篇二:[怀才不遇的诗句]李贺抒发志向的诗

  李贺诗——李贺,唐朝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诗鬼”之称。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李贺抒发志向诗 ,欢迎借鉴!
  李贺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因疾病缠身,27岁英年早逝。lihe诗既有怀才不遇悲愤,也有对底层人民可怜,悲悯之情,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极富创造性。
  1 诗人简介
  李贺 (唐代诗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一个代表者。lihe所写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lihe为“鬼才”,“诗鬼”,创作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 李贺诗
  《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感讽五首 其五》
  石根秋he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
  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he为

篇三:[怀才不遇的诗句]《将进酒》 整体赏析


  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 整体赏析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诗由黄河起兴,感情发展也像黄河之水那样奔腾激荡,不易把握。而通篇都讲饮酒,字面上诗人是在宣扬纵酒行乐,而且诗中用欣赏肯定的态度,用豪迈的气势来写饮酒,把它写得很壮美,也确实有某种消极作用,不过反映了诗人当时找不到对抗黑暗势力的有效武器。
  酒是他个人反抗的兴奋剂,有了酒,像是有了千军万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剂,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这些都表现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具有出色的艺术成就。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诗篇开头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气势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此时在颍阳山,距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所以借黄河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景象之壮阔,并不是肉眼可见,所以此情此景是李白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语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接说出自己感伤生命短暂而人一下就会变老,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显现出一种对镜自照手抚两鬓、却无可奈何的情态。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27183/

推荐访问:怀才不遇的成语或诗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