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为名的青春|以喻代议 寓议于喻

来源:议论文 时间:2019-02-03 21:07:57 阅读:

【www.bbjkw.net--议论文】

以喻代议 寓议于喻

  师:解决了字词句,认识了荀子,现在我们学习课文。课文只选了原文中的几段,但中心明确,文气贯通。文章是议论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学不可以已。

  师:是的。这是“是什么”的问题。那“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在文中是怎样回答的?

  生:第二段是回答“为什么”的。

  生:第三段论述了“怎么样”的问题。

  生:最后一段讲的是“怎么做”。

  师:对。文章层次分明,总分关系非常明显。文中有没有表明脉络的提示语?

  生:有。第二段最后“君子博学……行无过矣”是对第二段的小结,也是对中心论点的呼应。

  生:第三段开头“吾尝……所学也”既引起下文,又照应着中心论点。

  生:第四段虽然没有提到“学”字,但开头的“积”字暗接着“不已”,也是与中心论点相呼应的。

  师:不错。这“积”字既暗接着中心,更体现了行文的变化、内容的完整。第二段第一句没有提到“学”字,实际上有“学”字在。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一个人学习后,就像)靛青从蓼蓝中提取但比蓼蓝颜色更青(一样,提高了。)

  师:说得好!文中的比喻都是用来说理的。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是罕见的。这是荀子的一种独创。第二段比喻讲什么?

  生:第一第二个比喻讲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第三个比喻讲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生:第四第五个比喻讲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师:是进一步说明学习对改造人品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生:第一第二个比喻是并列关系,与第三个比喻之间是递进关系。

  生:第四第五个比喻也是并列关系,与后句一起对全段进行概括总结。

  师:是的。人要改造成“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第二第三段是怎样过渡的?

  生:第二段结尾“参省乎己”就需要“思”,第三段由“思”开头,衔接得非常自然。

  生:不但形式上衔接自然,而且内容上辩证地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过,作者把“终日而思”与“须臾之所学”的两种极端情况进行比较,从而肯定后者,这是与他的写作目的有关。第三段比喻讲了什么?

  生:讲了学习的作用:学习能使人“身材增高”、“手臂加长”、“声音加大”、“速度加快”、“本领增强”。

  师:学习的作用就是“善假于物”的作用。工具的制造使人类的能力无限延伸。荀子认为学习也能使君子的能力无限延伸。这段比喻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是并列关系。

  生:是同类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强调。

  师: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博喻。博喻之间的联想也是有规律的。这里有什么规律?

  生:由见到闻,由陆路到水路。

  师:是的。我们今后在欣赏或使用博喻时,或找出规律或按规律联想。文章在论述“怎么做”时,使用比喻最多。它们分别论述了什么?

  生:论述了学习过程中“积”的重要性。

  生:论述了“不舍”的作用。

  生:强调“一”的重要。

  师:实际上,“积”是方法;“不舍”是态度;“一”是策略。这些比喻同前两段的比喻有什么不同?

  生:这里的比喻都是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

  生:在对比中,让读者明白道理。

  师:这里正反对照有没有变化?

  生:有。“骐骥一跃……金石可镂”是先反后正。

  生:“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是先正后反。

  师:这样的变化使文章毫无板滞之感。像这种变化在全文喻与理的关系中也有体现。请大家找出来。

  生:“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是单说比喻,把道理隐含其中。

  生:“登高而招……而绝江河”是先设喻,再引出道理“善假于物”。

  生:“积土成山……生焉”设喻引出理“积善……圣心备焉”,再用另外的比喻“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师:分析得真好!“比”是打比方,“喻”是明白晓畅。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达到了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深入深出是次一境界,如黑格尔美学等;浅入浅出又次一级,如相声小品等;浅入深出最下:明明没有东西,却搞得很深奥。只有想得深入,才能以浅语出之。深入浅出是我们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252612/

推荐访问:寓情于议 以叙代议 寓情于议的段落 寓教于行 代菲喻 以指喻指 喻以流年 寓教于学 寓贬于褒 寓医于食 寓庄于谐 以物喻人 以石自喻 代议机关 寓清于浊 寓管理于服务 寓工作于娱乐 喻之以理 以花喻人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