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人选秀]红楼梦中人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8-13 15:00:02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一:[红楼梦中人]红楼梦中人短文散文

  一、焦大
  想来,我焦大也是有功之人吧,就算我没有功劳,那也是有过苦劳的,怎么也想不通,你们贾家从上到下的如此对我,都怎么这样一副嘴脸,给谁看呢?给我看吗?难不成我比你们低贱的连狗也不如了吗?
  想想我就气,看不惯现如今贾家的儿孙们,一个个成个什么体统,也不知为什么,忽然我就想起当年来。想当年,从小就跟着太爷们出兵,那可是出生入死呀,想想,也想得出来嘛,战场上那刀枪还会长眼吗?谁能料定不会战死在杀场上。
  就在一次出兵时,太爷就险些死在杀场之上,一场血战生死存亡之计,是我从死人堆里硬是把昏死过去的太爷背出来,看着奄奄一息的太爷,我拼着性命也要把他救回来,哪怕是我死了,我也要救回太爷的性命。
  那是战争,那是你死我活的征战呀,眼见着被我救下的太爷得了命,可是却没有吃的东西,只好,我去偷食物吃,当时的我也是饿的两眼昏花,可我还是将食物省给太爷来吃,因为太爷更需要呀,本就伤病的他,如果再不吃上饭,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我忍住饥饿,强支撑着,好似饿还能忍受,而渴却很难忍受,两天没有喝一滴水了,再这样下去太爷的命也只有休矣,太爷的眼里好似也干渴得冒出火来,他老人家用那一双渴望的双眼在我身上寻觅着,祈求还是渴望呢?我用嘶哑的声音说了句:等我。
  再次出去寻觅,好容易冒死寻回来半碗水,我真想一饮而尽,因为我已干渴的快要死掉了,一生中还是第一次品尝到了渴比死还要难熬难忍受啊。
  端着那半碗水,这可是生命之源啊,也许就因为这半碗水就能挽回一条命,也因此会丢掉一条命。那么宁愿丢命的是我,也决不会是太爷,他是主子,我是仆人吗?还是因为什么呢?我当时只想让太爷活下去,我没有去多想我自己。
  俯下身去,把太爷扶起,慢慢的将那半碗水喂给了太爷,太爷得救了,而我好似要飘起来了似的,我就要被吹干被渴死了。一眼我看到了那些战马,我就去接马尿,我顾不得许多,我将马尿喝了下去……
  可能我想得太专注了,竟有人呵斥我,说派我去送人,哦,我是喝醉了吧,看着黑下来的天色,我心里老大的不情也不愿,那人就对我很不耐烦,有人就说:“派谁去还不行,偏偏派他作甚?”
  还有人说的更甚:“还不把他远远的打发了更好些,省的看了他就让人生厌,仗着救过太爷那点子功劳,谁还指使地动他。”
  难道我还怕你们这些不肖子孙吗?趁着几分酒醉,我就大骂起欺软怕硬的总管赖二的来:“什么东西,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像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差事,就派我,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也不想想,我焦太爷翘翘脚,比你的头还高呢,二十年头里的焦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起的杂种王八羔子们!”
  谁知那贾蓉听见后,忍不得了似的狠狠骂了我几句,又令人把我捆绑了起来:“等明日醒了酒问他还寻死不寻死了!”
  我一听这话,更是强忍不住,我就大叫:“蓉哥儿,你别在我焦大前使主子性子,别说你,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杆子!不是我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生一死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不报我恩也就算了,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只听得好似凤姐儿在说:“还不早打发了这没王法的东西,留在这里岂不是祸害?倘或亲友知道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人家连个王法规矩也没有。”
  哎呀呀,她还王法呢?我看她才真的不知什么是王法呀,可我还是忍下去,并没说出口,只是骂了他们一起猪狗不如的东西们几句,众人就上了几个,一下掀翻了我,强拉硬扯把我拖进马圈里,气急了,我就又乱嚷乱叫:“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谁知那起没王法的东西,听了我的话,虎得个个魂飞魄散,吓得胆寒心惊,竟将些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我一嘴。
  这就是他们对待一个曾经对他们贾家还算有点子功劳的下人的回报吗?仰望着黑黑的天空,被捆绑在马厩里的焦大我,我再次想起太爷,我想他要是知道又会作何感想呢?忽然之间,我老泪纵横。
  二、娇杏
  说起命薄之人,都会说是红颜命薄,更有一说是小姐身子丫鬟命,那么我呢?我本就是丫鬟,还会指望会有什么样的好命吗?想来,也不必去想的太多,因为那些本就不该我这样的一个小丫鬟可去想的。
  老爷夫人对下人还算好,也没什么难为我这小丫鬟处,就是对外人也是仁厚慈心,一副菩萨心肠呢,这不是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位穷儒,叫什么贾雨村的也常来府上坐坐叙谈。
  我这样想着恰好经过书房外,看着花儿开得姹紫嫣红刚刚的好,就去撷花,好给太太屋子里增添些春色,就感觉好似有人从窗内望着我,猛抬头见窗内刚好就是那位贾雨村,他的一双眼早早看呆了我似的。
  从他眼里看我,竟将我看的如此之美:生得仪容不俗,眉清目秀,虽无十分的姿色,却有动他之处,。而我看他呢:虽是贫瘠,然生的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燕,直鼻权腮。
  我急忙回避,想此等人物,生得这样雄壮,却又如此褴褛,想我家主人常说起他,每每都有周济之意,怪道说他必非九困之人。 我想到此,不免又回头看了他两眼,谁知他在那里也有另一番想呢:这女子一定是有意与我,真真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知己也。呵呵,于是几日后恰逢中秋,他竟口占五言一律云道: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本也就到此为止了,他得到老爷的接济进京去了。我在府里依旧是伺候老爷夫人,日子回到从前。谁会料到,不久,正是元宵佳节的夜晚,佣人抱着小姐出去看社火花灯就再也没敢回来,只因为那佣人把小姐给丢了,佣人就跑了。
  老爷夫人思女心切,几乎死掉,都一病不起,最是想不到的还更甚呢,三月十五,隔壁葫芦庙内炸供,那些和尚太不小心,致使油锅火逸,引起了火来,四周邻居都受了连累,一把火起,将个府上烧得是一干二净。 老爷变得半疯半痴,跟上一僧一道走了,我和另一位小丫鬟守着夫人住进了夫人的娘家里靠做些针线活度日,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 一天我去门前买线,忽听到街上喝道之声,一时间乱纷纷,众人都说是新太爷到任。 我就隐在门内看时,不看则已,一看我是吃惊不小:那大轿内抬着的一个乌帽猩袍的人儿,好个面善,到好似哪里见过的,可又是在哪里见过呢?一时也想不起来,也顾不得去多想,就急急匆匆的回了家去,见了夫人也没提起此事,就此也就放一边去了。
  谁知至晚间,却有公差来传唤夫人的老爹爹去见新任的太爷,一家人听后都战战兢兢,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夫人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儿,惦记着一直无法安睡,大约到了二更天,夫人的老爹爹才回来,原来却是那新任的太爷竟是那位贾雨村。 只因为那一眼,只因为那一回顾,却没想他从此把我记在了心底,那日门前买线,他再次看见了我,于是一路打听到了我。喊了夫人老爹爹是专为我的事,想纳我为妾。老爹爹听了自然欢喜,回来就把此事告诉了夫人,都很满意。
  没几天他就用一顶小轿把我接进他的府上,做了小,又只一年,我就为他生了一子,又半载,他的嫡妻染病下世去了,我就被扶侧作了正室。
  人们都说是: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
  说来我娇杏是幸运呢?还是什么呢?真得幸运吗?可能我的生活就此改变,可能我的日子会好过一些,可是爱情呢?我拥有过吗?我爱过他吗?
  三、金钏
  许是最难熬的就是中午这段时光,有点困倦,有点茫茫然,想不出的一种滋味,许是困倦中迷离,也很想一场午睡,也很想休息下吧。 但咱是丫鬟呀,难不成应了小姐身子丫鬟命吗?好似不该我这样的人儿去想的,只好做好我份内的是,也就是了,想多了并非好事,想也是白白的去想,就不如不想的好呢。
  恰中午时候,遍地流金,日影摇荡,蝉鸣恬燥。抬眼望了望夫人正熟睡在瓜娃国度,轻轻的用我菡萏小拳,有节奏的捶打,想夫人一向是人慈面软,但并容不得人儿犯错的,因此上一直小心翼翼,谨慎做事。
  静静的,我也好似半梦半醒,忽然门帘一晃,就晃进来了宝玉,我正乜斜着眼乱恍,宝玉见此就悄悄小说:“你就困的这么着?晚上干嘛去了?”
  听了,我抿嘴轻笑,忙摆拜手:“嘘!出去,出去。”
  然后我依旧合上眼儿,哪曾想到,宝玉竟有些恋恋不舍的样子,他看着夫人合眼,以为已睡熟,便向自己的荷包内掏出香雪润津丹来,顺手就往我口中送来,我连想也没多想,眼也没睁就噙在了口中,依旧给夫人轻轻捶打着腿儿。
  谁只那宝玉便来拉我手,悄悄笑道:我明日和夫人讨了你,咱们在一处罢。
  我还没说什么呢,他又说:不然,就等夫人醒了,我就讨,好不好呢?
  睁开眼,娇羞的我将宝玉轻轻一推:你忙什么?金簪子掉进井里头,有你的只是你的,难到你连这句话也不明白吗? 说到了兴头上,我跟本就没去多想,我接着说:告诉你个巧宗,你不如往东小院子里去拿环哥和彩云去。
  宝玉笑回了句:管他们干嘛?我只守着你。
  话音还未落地,就见夫人突然翻身起来,照着我的脸就打了一个嘴巴子,并且狠狠的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夫人接着喊人叫来我母要将我带出园子去,我再三请求夫人饶我这一次次,必定我伺候夫人十多年,就这样出去,以后又怎见人呢?
  许是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今忽见我与宝玉玩笑触到了她内心里什么事,故以为我是在行无耻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故气忿不过,打了我,骂了几句”。虽金钏儿我苦求,亦不肯收留。
  走出贾家,走出大观园,我再也没有活着的心思了,我只想说明我是怎样的清白,我只想表白我是如何的无辜,这个世界是不容我这样的女孩儿活下去的,我再也无法出门见人,也无法面对我自己,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又错在哪里?
  我再也不留恋生,我那样绝决的走向死亡,站在井边我纵身一跳,冤吗?哀伤吗?可惜吗?我还那样年轻,我还那样美丽,却都结束了。我希望连同我在世上的一切也就此湮灭吧,就当是我金钏就未曾来过,也未曾离去,一切都灰飞烟灭吧。以死相抵,我金钏能说明我自己吗?当我的魂灵在井底徘徊时,眼睁睁,我独自问着天,问着地,问着清白世界,朗朗乾坤。
[红楼梦中人短文散文]相关文章:

二:[红楼梦中人]李清照与红楼中人

红楼梦中人_李清照与红楼中人


  引导语:才女李清照与红楼梦中人物有何渊源呢?我们阅读下文来学习了解相关的信息。
  这个话题有点儿奇怪:李清照怎么会和比她晚了几百年的红楼中人扯上关系呢?
  且看这样一些句子:
  “喃喃负手叩东篱”(第三十八回《问菊》林黛玉)——“东篱把酒黄昏后”(《醉花阴》李清照)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第七十回《桃花行》林黛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
  “泪自长流花自媚”(第七十回《桃花行》林黛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剪梅》李清照)
  “风刀霜剑严相逼”(第二十七回《葬花吟》林黛玉)——“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李清照)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第七十回《如梦令》史湘云)——“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
  不觉得似曾相识吗?
  “东篱”这个意象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陶渊明。林黛玉的《问菊》自然是遥遥致意陶令,她对陶渊明高洁的人生境界一直充满仰慕。而李清照也是如此,她的别号“易安居士”也来源于陶令的名篇。
  这两位女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还有一点相似:她们都选择了一个很“男性化”的姿态:“负手”,就是背着手;“把酒”,更让我们很容易想起“把酒问青天”来。
  这样的姿态,也许在她们的生活里并不见得出现,但是,在她们的内心却很自然地出现。这只能说明,她们的内心绝非庸俗脂粉,而是有着男诗人般的潇洒。
  第二对诗句,都用到了“帘外花”和“帘中人”的对比,毫无疑问写下林诗的构思绝对有着化用李易安的痕迹。虽然,我们知道,《红楼梦》中所有的诗句都是作者拟写的,但是创作的基本规律应该是一样的。
  第三对诗句在句式上何等相似!林黛玉的诗句中还有这样的句子“鸟自无言花自羞”(第二十七回,《葬花吟》)。
  第四对当中的“风”这个意象,有着类似的喻意:摧残美好事物的暴力。这种“风”更多的指的应当是外在世界对自己内心的伤害。
  李清照晚年因为再嫁和举报第二任丈夫的违法犯罪行为而名誉受损,暮年孤苦的她究竟受到怎样的白眼和冷落,承受着士大夫阶层怎样的风言风语,外人不得而知却也可以想象。而孤女林黛玉寄人篱下,由于受到贾母的庇护而遭受多少嫉恨,由于宝玉的倾慕又经历下人怎样的闲言碎语,从她和宝钗的“金兰语”当中就可以窥见一斑了。这两句显然有着异曲同工的寄托怀抱之意。
  于是,不仅在这样很明显的诗句中,在许多林黛玉的诗作中都化用着李清照的词意: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第四十五回《秋窗风雨夕》林黛玉)——“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李清照)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第七十回《唐多令》林黛玉)——“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李清照)
  听“雨”的寂寞意境,对春天的埋怨和感伤况味,都如出一辙。
  第五对里,红楼诗句的作者换成了史湘云,但是这不妨碍我们看出其相似之处。
  “且住,且住”的呼唤,和“知否?知否?”的责问,都是十几岁少女率真的口角。前者是少女对春天的留恋,后者其实也是——所以要责备侍女的回话,就是因为留恋春天,对一夜风雨之后花被摧残充满遗憾之情。
  我一直觉得,如果林黛玉的诗作中更多看见李清照少妇时期充满女性敏感细腻而又俊逸的一面和晚年作品的悲哀凄清,那么史湘云的诗作中则更多看见李清照少女时期作品的俏皮与率真爽朗。
  再看: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在李清照少女时期的词作之中,她自己的形象跃然纸上。误入的随意和争渡的顽皮,让读者看见一位活泼清纯的小姑娘。
  而在《红楼梦》中也有这样的片段:“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这是宝钗难得活泼开朗的片刻。在这个片刻中,她其实也是“偶遇”蝴蝶,顽皮的天性不经意间流露出来,那份气质几乎就是李清照词作中小姑娘的气质。
  作品第七十六回,“黛玉笑道:‘咱们数这个栏杆的直棍,这头到那头为止。他是第几根就用第几韵。……这可新鲜?’湘云笑道:‘这倒别致。’于是二人起身,便从头数至尽头,止得十三根。湘云道:‘偏又是‘十三元’了。……’黛玉笑道‘倒要试试咱们谁强谁弱,只是没有纸笔记。’湘云道:‘不妨,明儿再写。只怕这一点聪明还有。’”,两个充满“精致的淘气”的好朋友,一时兴起,决定即景联句,这个游戏本身就充满了书卷气和浪漫色彩,而她们决定韵脚的方式是那么的有趣而又洒脱;湘云那一句“只怕这一点聪明还有”,更显示出她对自己智力的信心和好胜的性格。
  而李清照呢?据说她和她的丈夫、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有“赌茶”的佳话:“休息时往往烹一壶好茶,提出一句典故,一起猜典故出自何书何卷何册,甚至于哪一页。赢的人喝一杯茶。李清照自己说,她的记忆力比赵明诚好,赢了往往大笑,茶都洒在身上了”游戏精致有趣,充满文人趣味,赌茶的女子聪慧而好胜。
  两相比较,是不是在湘云身上看见了李清照的影子?
  而“学诗漫有惊人句”的李清照,终究不甘心只是男性历史中一个精美的意外,她有《词论》来奠定她的地位,铭刻她的价值。
  红楼中的女子虽然没有这样的壮举,但是,林黛玉同样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李清照敢于对当时名家苏东坡不以为然,讥之为“句读不葺之诗”,而林黛玉也大胆否定陆游的诗句“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而史湘云也“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这样的女子,如果让我们一定在所知的古代女子中想起一位来,大约也只有李清照了吧。
  恕我大胆揣测:《红楼梦》的作者在刻画他笔下的这三位重要的女子形象的时候,一定有意无意之间想起了李清照,化用了她的诗意和典故,借用了她的气质和性格。
  那么,为什么《红楼梦》会这样借重李清照呢?
  这也不奇怪。叶嘉莹先生说李清照“不凡”,称赞她“精神性灵上的敏锐聪慧。她不是注意外表的琐碎细节,除穿衣打扮之外无话可说的女子”。这话简明扼要,一下子就点出了李清照最大的光彩来了:她就是中国古代优秀女子的典型。
  对这样一个女子,《红楼梦》既然抱定宗旨给“异样女子”做传、“怀金悼玉”、要大大彰显“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的女性,又怎会忽略呢?或者说,《红楼梦》这部书,正是要给这样的女子扬名的那一座丰碑!
  于是,这部作品中自然会处处隐约可见李清照的影子了。
  我想,再有一点,就是因为李清照的身上不仅有优秀女子的气质,其实还有所有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情怀品位与人格境界。
  李清照有中国古代文人的傲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有传统士子的高洁:“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有传统文化最根本的人格追慕:“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有自古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有已成为文化传统的对自由的浪漫向往:“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一句“花自飘零水自流”,看似叹息离愁别绪,其实感伤的难道不是“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吗?叹息之声里没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吗?
  于是,她就成为一种典型,一种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这样的典型必然成为《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寄托理想的模板。
  李清照与红楼中人的渊源,正好教我们明白,《红楼梦》是一部大书,它自然不只是儿女情长的言情之作,它所为之一哭的都是那些曾在历史中活生生存在过的优秀个体与高贵灵魂,如李清照。

三:[红楼梦中人]红楼梦中个人物性格


  《红楼梦》中的人物名字是精彩纷呈的,那么相关的人物性格是如何的呢?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
  1.林黛玉:
  (正面)纯真率性,毫无矫饰,不阿谀奉承,不慕名利,不追求时尚,独立自由,天真率直,清新脱俗,赋秉颖异,才华横溢,清灵超然,不染尘埃,率真坦诚,心灵纯洁。
  (负面)多愁善感,好哭,爱使小性儿,孤高自许,目无尘下,爱恼就恼,我行我素,敏感多疑,多愁善感,任性,尖酸刻薄,孤标傲世。
  总体评价:林黛玉形象美的实质是“真”,是来自哪秀丽的外形,坚贞的爱情和优异的诗才,以及言辞锋利,吐语不凡。其爱情至诚挚,心地之光明,品行之高尚,胸怀之皓洁,真不愧为情界中人。抱恨而死,所以可伤。
  2.薛宝钗:
  (正面)宽容随和,豁达大度,待人接物不远不近,不亲不疏,不偏不倚,大贤大德,温柔敦厚,志行高洁,温文尔雅,气质高贵,有古贤士风范,才华横溢,罕言寡语,装愚守拙,静慎安详,从容大雅,望之如春,有白雪的纯洁,美玉的纯洁,幽兰的静穆。
  (负面)虚伪矫情,性冷无情,圆滑世故,八面玲珑,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总体评价;兼有凤姐之黠,黛玉之慧,湘云之豪迈,袭人之柔奸。斩宝玉之痴,形忘忌器,促雪雁之配,情断故人,热面儿冷心。她是中国封建时代典型的淑女形象,尊老爱幼,大局为重,行为举止,堪称楷模。任是无情也动人。
  3.史湘云:
  天真灿漫,胸无宿物,乐观旷达,豪迈洒脱,诚挚活泼,开朗大方,乐以忘忧,豪爽不羁,心直口快,待人接物处以真心,行为处事常凭兴致。她的出现时常让人油然而生一种胸怀开朗,心神俱爽的感觉。爱说爱笑,敢作敢为,率真豪爽,有一种“也宜墙角也宜盆”的随遇而安,才华横溢,任性任情,大胆爽利。
  总体评价:她有黛玉的聪颖真挚,却没有她的忧郁和偏狭,她有着宝钗的才思和敦厚,却不像她那样矫情和冷漠,她有着凤姐的锋芒和爽利,却没有她的贪婪和残忍,她既不以孤冷清高之态去掩饰青春的热情与活力,也绝不看破红尘,离开对她具有魅力的现实生活而去独守青灯古佛。它兼具人品美,才情美,性格美,她虽身处俗世却一洗世间尘俗,出淤泥而不染,保持着一片水晶似的天真未泯的童心,完整的保留了人类的天性。从他身上流露出的“真、善、美”犹如天山峭壁上未经人类染指的雪莲,散发着沁人的芳香,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
  红楼梦中人物性格赏析
  《红楼梦》中融合了人生社会,也反映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作者有效的使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歌、歌赋和音乐等多种元素,把社会人生悲剧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描写十二钗中,其内容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这些都侧面反映出了曹雪芹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和学富五车的知识涵养。
  1 突破传统的人物个性描写方式
  鲁迅先生认为《红楼梦》的要点在于“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坏的,大为不同,所以其中所叙人物,都是真实的人物。”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红楼梦》中人物个性描写方式和传统不一,还有就是《红楼梦》中人物个性的展示十分到位,使得他们更加符合实际的人物,增加了作品的可信程度。 第一,《红楼梦》中的人物个性描写和过去不同,主要是指《红楼梦》突破了古代小说的枷锁,不只是把美人和美玉进行比较,贼人和老鼠比较。在传统的小说中,对女子外貌进行描写时,通常会说:“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说话燕语莺声”;在描写文质彬彬的书生时,就会用到“温文尔雅,身着白衣,手持折扇,闲看落花漫随云舒。”所以剑眉星目就被贴上了英雄的标签,而贼眉鼠眼就被认定为叛臣贼子。曹雪芹在编写《红楼梦》时,改变了这种传统的人物描写方式,运用多个角度进行人物描写,使得人物刻画更加生动形象。曹雪芹在刻画人物的时候,根据自己所处时代,发挥自己的主观认识,对有缺陷的人物进行描绘,从而表现出人物的复杂性。在《红楼梦》中宝玉是其中的中心人物,作者曹雪芹希望在他身上能够展现出自由平等的愿望。在刻画宝玉这个人物的时候,虽然具有理想化的成分,但是曹雪芹并没有把他刻画的高不可攀,而是在他的身上添加了一些贵公子的恶习。金钏儿的死和宝玉的轻薄调戏脱不了干系;因为自己内心的怨气,对着开门晚了的袭人进行一通乱踢,使得袭人口吐鲜血;在面对家族责任上,宝玉不但不反思图改,还反过来讽刺探春,没有任何责任意识。单单从一个人物刻画就表现出了,曹雪芹在进行人物刻画的时候,善于改变传统,运用不一样的模式来增加人物的真实感。这里所指的实际性就是指人物面貌的真实。他们虽然在身份地位和所处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同,但是他们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身为贾府中的千金小姐,元春温柔善良,迎春墨守成规,探春精明能干,惜春不谙世事。这些都是她们精神层面的展示。因为这些不同角度的真实,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和实际生活中的人物有了对比,其中所展现的魅力也就更加迷人。
  2 注重多角度的描写
  《红楼梦》在刻画人物的时候,改变了传统小说人物脸谱化的情况,在关键人物身上可以发现,其性格是通过多方面来展示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更加注重其中的实际性,把人物行为放到作品中的社会环境。通过这种方式,作品中的人物就具备了不同的性格特征,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前面我们也说过,曹雪芹也并没有因为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角就肆意夸大美化他,而是把他放在了作品中的社会环境中,根据逻辑思维来刻画人物性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家不仅仅是进行创造,还要进行真实的记录。作家根据社会生活的秩序和有关事情发展的逻辑思维,真实的记录有关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等内容。
  王熙凤是世故圆滑的典型代表。该作品从多个角度来刻画王熙凤,把这个人物描写既丰富,又具有真实感。在贾府中她是一位年轻的掌权人,王熙凤是所有人物关注的焦点。而且她自身世故圆滑、八面玲珑,深受老祖宗和下人们的广泛关注。她有时趋于奉承讨贾母的欢心,有时又聪明机智得到了王母等人的信任,有时又幽默风趣得到了宝玉等人的尊重,有时又热情豪爽使得众人诚服,有时恩威并施管理家业。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展现王熙凤的复杂性。首先,她自身能力比较强悍,不但能够管理贾府的有关事宜,甚至于宁国府的事情,她也能很好的处理。
  3 美丑对比,侧面烘托
  其中的美丑对照,侧面烘托,是指作者在进行人物刻画的时候,注重把人物进行相关的对比,也就是处境类似的人物在针对同一件事情时的不同反应,从而表现出人物的独特性。赵姨娘的身份是个主子,但是出身却是奴隶,所以在家族中地位不高。在家族中,她不但要受到王夫人的压迫,还要受到下人们的歧视。所以她用尽方法使王熙凤和贾宝玉悲痛死去。但是,赵姨娘的女儿探春在面对同样处境的时候,却使用了不一样的方法。她想尽可能的挣脱自己是庶出的身份,自认为是正牌小姐,和母亲以及弟弟不相亲近,而是和宝玉黛玉等人亲近。所以探春知道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礼法的巨大作用,所以在生活中运用礼法,使自己占据优势地位。在解决家务进行掌权时,赏罚分明,但是不承认舅舅的亲人身份。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赵姨娘在举动有其内在的因素,探春的有些行为过于绝情。但是,这些不能只运用我们的道德观念来进行评价。曹雪芹在刻画其他人物时,也使用了这种描写方式。刘姥姥进行大观园,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言语,针对公子小姐的戏耍,装做一无所知,针对焦大又说出狠话。不同的层面来描写刘姥姥,使得她这个角色显得更加的世故圆滑。她的性格优缺均有,美丑对比,不能凭一词来判定。并且,曹雪芹在人物描写的时候,还运用了人物对照进行补充。
  《红楼梦》在人物个性描写方面的价值是巨大的。这主要是因为曹雪芹自身高超的写作能力,而且敢于改变传统的观念,进行大规模的创新思维。曹雪芹在进行人物个性描写的时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人物个性描写方式,还对人物的个性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并且把人物的美丑进行对照,作为补充描写,使得人物个性在作品中更加具有真实感,也表现出了曹雪芹的现实主义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88942/

推荐访问:红楼梦中人选秀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