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推敲]贾岛

来源:童话寓言 时间:2018-08-06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童话寓言】

贾岛篇(1):贾岛和韩愈的故事


  引导语:贾岛(779~843) 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贾岛和韩有什么故事呢?
  贾岛和韩愈的故事
  在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清晨,贾岛打点行装后,就骑着自己的小毛驴去远方走访自己的朋友李四。
  李四叫李凝,他们小时候是同学,长大后,李凝因成绩优异到京城参加了科举考试,上了国子监,而贾岛上了乡学。他们从此就分开了。前几天,李凝打电话告诉贾岛邀请贾岛到他家里来玩,并请他吃饭。然而,贾岛大老远的来到李凝房前,以为能饱餐一顿,谁知李凝不在家,大门被“铁将军”牢牢地把守着。邻居告诉贾岛,李凝随旅游团到黄山旅游去了,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回来。于是,贾岛决定写一首诗当纸条放在门缝里,告诉李凝自己已经来过了。作诗时,被诗中的一个字给难倒了,贾岛是一个用词既严谨又讲究创新的人,他拿不准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他骑在小毛驴上,急的团团转。就在这时,一只庞大的仪仗队从贾岛面前经过。而他却还想着用哪个字好,在不知不觉中,小毛驴就带着他走进了仪仗队。突然,几个士兵把贾岛从小毛驴上拽下来并按倒在地,还说:“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然敢闯进我们老爷的仪仗队。”而贾岛还自言自语地说:“到底是用‘推’、好呢?还是用‘敲’好呢?”好像还没有睡醒。这时,坐在账蓬里的韩愈看到外面非常乱,就大声问:“怎么回事?”“有一个人闯进了我们的仪仗队。”一个士兵说。韩愈满脸疑惑地说:“你是谁?为什么要闯入我的仪仗队?”贾岛这才“清醒”,说:“老爷,我叫贾岛,我的朋友李凝请我吃饭,但他不在家,我想写首诗当纸条放在门缝里。但是有个字,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更恰当。”韩愈听后,知道这是一个读书人。自己也是一个读书人,于是就有了好感。于是,生气地对士兵说:“放肆,还不快把这位先生扶起来。”士兵一听老爷的话,连忙扶起贾岛。
  韩愈想一想,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就对贾岛说:“今天你也不用走了,我也就地扎营,我来陪你一起讨论是用哪个字好。”韩愈又对身边的人命令道:“去,赶快准备好酒好菜,我要和这位贾岛先生好好推敲推敲。”于是,韩愈和贾岛共同坐进帐篷里,一边饮酒,一边讨论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建议道:“我让士兵装个门,你在外面,我在里面,你先推后敲,我们看看哪样更好。”贾岛同意了。实验中,贾岛先推,韩愈说:“有声音,还可以。”贾岛又敲了几下,韩愈说:“这样更好,既有声音,又有礼貌。”贾岛听后,思索了一会儿,说:“韩先生说得有道理,用“、‘敲’更为恰当。那就按韩相声您说的,用‘敲’。”说罢,两人高兴地共同举起杯来,畅快地一饮而尽了。贾岛微醉中还不忘赶紧写好诗歌,然后由几位官兵搀扶着来到李凝家门前,把纸条放在门缝里,然后,回来又和韩愈长谈至深夜。
  过了一段时间,李凝旅游回来了,当他打开门,就发现门缝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比,幽期不负言。
  李凝看后,觉得很对不起贾岛,就亲自登门拜访,道歉。
  从此以后,贾岛、李凝和韩愈都成了好朋友。

贾岛篇(2):贾岛推敲的历史典故

  贾岛推敲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小编整理了贾岛推敲的历史典故,欢迎欣赏与借鉴。
  【文言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历史典故1】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一天,贾岛骑着毛驴走在京城长安的大街上,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吟完之后,又想将“敲”字改用“推”字,犹豫不决,于是,一边思考,一边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动作。
  当时韩愈做代理京城地方的长官,正带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的仪仗面前,还在不停地做着手势,结果冲撞了韩愈的马队,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将自己刚才骑在驴上所得的诗句告之,还把因为斟酌“推”、“敲”二字而来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显得夜深人静。”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并且两人并排回家,一同议论做诗的方法,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历史典故2】
  唐代诗人贾岛,字阆仙(一作浪仙),年轻时因考试不中,曾出家当过和尚,法名无本。后来又还俗应试,到底没有考进进士,只做过长江主簿等小官,医生穷愁潦倒。他的诗风格清丽,非常注重锻字炼句。 《隋唐嘉话》、《唐诗纪事》和《苕溪渔隐从话》都载有他的这样一则故事:
  贾岛因赴考到京(长安)。一天,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道: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自己觉得这两句还不错。可是,又觉得下句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门早该关上,恐怕推不开了,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心里这么琢磨着,嘴里也就反复地念着: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觉地随着表演起来:一会儿伸手一推,一会儿举手作敲的姿势。这时,著名的大作家、京兆尹兼吏部侍郎韩愈恰巧从这儿经过,随从仪仗,前呼后拥地过来了。按当时规矩,大官经过,行人必须远远回避让路,否则就要犯罪。贾岛这时正迷在他的那句诗里,竟没有发觉,等到近身,回避也来不及了,当即被差役们扭住,带到韩愈马前。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一下,说:还是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谈了一些关于诗文写作的问题。从此成了朋友。
  成语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上述贾岛的诗句,见《题李凝幽居》,是一首五律,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释义】
  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物化为定型产品的操作情况。形容做事要反复琢磨、斟酌,力求精益求精。
  成语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贾岛推敲的历史典故]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78188/

推荐访问:贾岛推敲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