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王忠肃公翱事三事]记王忠肃公翱事

来源:叙事作文 时间:2018-07-31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叙事作文】

记王忠肃公翱事篇(1):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记王忠肃公翱事篇(2):82个文言文古今异义

  1.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词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2.北面
  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
  古义:面朝北(称臣)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3.便利
  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
  古义:便,就;利,吉利
  例如: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
  4.便宜
  今义:物品价格低;读piányi
  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读biànyí
  例如;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史记?张释之列传》)
  ②方便
  例如:我陪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
  5.博学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6.不避
  今义:不躲开
  古义:不次于,不少于
  例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7.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不超过
  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
  8.不好
  今义:坏
  古义:不美
  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9.不行
  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
  古义:不去,没有成行
  例如: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成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
  古义:长大成人
  例如: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
  11.初一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古义:刚刚开始
  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12.春秋
  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例如:春秋三十有三。(《谭嗣同》)
  ②一年
  例如: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③书名
  例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13.从而
  今义:连词
  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14.大风
  今义:大的风
  古义:麻疯病
  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15.地方
  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古义:①当地的事
  例如: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
  ②土地方圆
  例如: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赤壁之战》)
  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例如:天圆地方。(《淮南子?天文训》)
  16.反复
  今义:重复
  古文:①扭转形势
  例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②书信往返
  例如: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
  17.方面
  今义:相对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
  古义:方向
  例如: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18.放心
  今义: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
  古义:放纵散漫的心思
  例如: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问说》)
  19.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①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不同寻常的(形容词)
  例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20.风流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古义:①杰出、英俊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例如: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
  21.逢迎
  今义:奉承、拍马
  古义:迎接
  例如: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22.夫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古义:那个人
  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23.改错
  今义:改正错误
  古义:改变措施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

记王忠肃公翱事篇(3):高考语文文言文而字的用法

  1. 而字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而字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而字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而字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而字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而字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2. 而字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69008/

推荐访问:记王忠肃公翱事三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