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悦跨界史诗]史诗之心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7-29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史诗之心篇(一):类似《曼娜回忆录》的小说盘点


  《曼娜回忆录》又名《少女之心》,是文革时期的第一禁书。类似《曼娜回忆录》的小说都有哪些?以下小编带来的书单,希望对你有帮助。
  1、徐枕亚《玉梨魂》(1913)
  第一本特别推荐徐枕亚的《玉梨魂》。以今天的目光来看,《玉梨魂》早已算不上小黄书,但在当日可是十足的诲淫诲盗。1918年,周作人在北大演讲为“鸳鸯蝴蝶体”赋名,而《玉梨魂》正是这一派的开山之作。之前一年,教育部公报指斥哀情惨情的淫佚文字充塞坊肆,据说执笔者就是主持小说股的周树人。有趣的是,《玉梨魂》于1912年在《民权报》连载,而该报是反袁的急先锋,后为袁政府禁售。小说骈体行文,不仅艳情而且艳辞,有如西厢之美;比西厢更进一步的是,它清楚标明一种革命的取向。
  2、不肖生《留东外史》(1916)
  第二本推荐《留东外史》,首先因为它不大为人所知。正如下边的《桑青与桃红》和《乌鸦》,乃至《K》,本书讲述的是异域或者留学经历。《留东外史》不仅在时序上遥领先现代文学之先,而且从中可以看见当年留日学生的一些生态。小说在出版后大受欢迎,书中虽无露骨的性描写,但也落得“嫖界指南”的名声。值得一提的是,《留东外史》所描画的“卖淫国”日本,连日本学者也承认它的真实性。
  3、郁达夫《沉沦》(1921)
  《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集,记叙的同样是作者在日本的风花雪月。短篇小说《沉沦》的发表,在当年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小说中的性描述直白而大胆,对性丑恶、性隐私的自我披露直追卢梭的《忏悔录》,惊世骇俗几乎让人无忍直视。郁达夫有28篇小说涉及到男女情爱,其中不乏一些变态成分,不难理解很多人称他为色情狂,或者黄色文艺大师。读者不能忘记的是,《沉沦》虽然饱受争议,但它是一篇严肃文学。
  4、张竞生《性史》(1926)
  张竞生堪称中国性学第一人。1923年,这位“卖春博士”在北大开讲性学,一时成为思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但是,一部《性史》让他背上了“文妖”的半世骂名。《性史》本不是小说,是科学的调查报告;所谓“性史”,犹如性医学中的病史。但是,正如陈平原所说,该书文学趣味浓重而严肃的学术态度孱弱,细节描写带有强烈的明清色情文学色彩。一句话,《性史》的情色意味,比那些地摊或法制文学重得多。
  5、聂华苓《桑青与桃红》(香港1976)
  聂华苓是《自由中国》的唯一一位女性编委,执掌该刊的文艺栏目。穿旗袍教西洋文学的她,在《联合报》连载《桑青与桃红》,由于含有大量的性描写而中断,转至香港《明报》才得以刊登完毕,最后于1988年在台湾出版成书。它的性描写主要集中于第4部分,“全部是荒谬、机械,甚至带有喜感的”,讲述一个正常女孩怎样成为一个变态的人。这部长篇是现代流亡自传的代表作,是一部国族悲剧的寓言史诗。
  6、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1985)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文学史上的破禁之作,是新时期第一次直接描写性爱的严肃文学。某种程度上说,它的情欲力道强于那些色情文学;据报道冰心看完这部小说后哭了。即使以今日的现况来看,《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发表也是一个奇迹,当然也掀起了惊天巨浪。该书直白描绘女性器官,直率描画男女性爱场景,但是笔触优美而涵义深刻,直面人性而赞美性的力量,是不折不扣的情爱文学经典。
  7、王安忆《小城之恋》(1988)
  王安忆说,中国文化没有一套美好的“性语言”,中国人对人体没有正确的认识。她的“三恋”正以性为切入点,追问人的生存意义;在这里,作家用审美的眼光来描写性,从哲学的角度来观照性,性的文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三恋”中除《锦绣谷之恋》外,《小城之恋》和《荒山之恋》都有直接的性描写。《小城之恋》讲述两个压抑男女的肉体之恋,对读者来说它可能情欲深重,但也可能什么也不是。
  8、李碧华《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台湾1989)
  李碧华是谁,读者你可能还是第一次听说,但若说到由她小说改编的电影《胭脂扣》、《青蛇》和《霸王别姬》,恐怕就无人不知。李碧华原名李白,香港文坛的大才女,有“天下言情第一人”之美誉。这部小说和《金瓶梅》没多大关系,只是都可以同归禁书之列;全书情色重于性爱,意味浓于写实,称之为小黄书很是恰到好处。香港情色片《潘金莲之前世今生》也延续了小说妖艳而诡异、深邃又犀利的风格。
  9、《灵山》(台湾1990)
  这是一部敏感的书,但敏感的原因并不是其中的性元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获了奖。不过,对于小说中的露骨性描写,不仅争议巨大、意见两极,而且敌中有我、混战一团。说它粗劣恶心、堪比黄书的有,解读为张扬性自由之类的也有人在。英国《卫报》则直接指出作家对情欲非常的感兴趣,而一位评论家的意见恰到好处,“‘性’似乎成了小说主角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作家的另一部长篇在性描写上也非常的“放纵”。
  10、王小波《黄金时代》(香港1992)
  王小波的小说富含性元素,《黄金时代》是其中最黄一本。白桦说,《黄金时代》把以前所有写性小说全枪毙了!书中的性描写实现了一次文学革命,这些性描写不为吸引眼球而出于叙事本身,抽去这些描写《黄金时代》就不成其为黄金时代。1982年,30岁的王小波开始撰写成名作《黄金时代》,全书历经十年打磨得以完成,于1991年获《联合报》中篇小说大奖。1992年,《黄金时代》收入《王二风流史》在香港出版。
  11、陈忠实《白鹿原》(1993)
  《白鹿原》向有民族史诗之美誉,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扛鼎之作,作者陈忠实凭此一书立身文坛,但不得不说它的性描写太猛烈啦,太猛烈啦。小说开篇一句就是,“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性描写不是它的噱头,而是它的主题,所以性情节的篇幅委实不小。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白鹿原》在初版之后多有删改。二十周年之时,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精装纪念版,特意将“1993年原始版本完整呈现”。
  12、贾平凹《废都》(1993)
  《废都》人称“90年代的《金瓶梅》”,相当多的读者是把它当小黄书阅读的,同时它也是盗版书商的至爱。它在出版当年一时洛阳纸贵,当然也招致强烈的批判与谴责,书籍不仅遭到查禁——理由是“格调低下,夹杂色情描写”,作者也被冠上“流氓作家”的称号,甚至个人生活出现了困扰。《废都》的性描写较《白鹿原》为多,但是猛烈程度不及《白鹿原》。在书中,读者常常能看到“□□□□(此处作者删去××字)”。
  13、虹影《K》(台湾1999)
  虹影以《饥饿的女儿》的女儿成名,但是《K》中的性描写才称得上大胆。李师江说,《K》中的性爱描写是我见过最干净的性描写。也有人说《K》是中国第一部从女性视角度来展示性文化的小说,并称虹影是中国的劳伦斯。还有人说这部小说媲美于杜拉斯的《情人》。《K》的简体版书名为《英国情人》,书中的性情节多有删节。因为这本书,作者不仅遭受各种指摘和责难,而且还吃上了官司。
  14、李昂《禁色的暗夜》(台湾1999)
  香港的李碧华和黄碧云是情欲擅场,黄碧云的《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与《温柔与暴烈》都有极致之处。台湾的李昂和欧阳子也以性描写著称,李昂更是奇葩一朵。这四位都是中文女性作家。《禁色的暗夜》是一本严肃文学著作,作者凭此咤叱文坛十多年;严肃文学以“情色”命名的不多,而本书的全题正是《禁色的暗夜:李昂情色小

史诗之心篇(二):2016年大型史诗性故事片《大火种》观后感


  《大火种》的上映就是为了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接过来,传下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2016年大型史诗性故事片《大火种》观后感一:

  “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看了影片《忠诚与背叛》后,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的王荷波所说的这句台词长久地回想在我的耳边,引人深思。
  影片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在退党叛党者层出不穷的严峻形势下,为了维护党的纪律,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王荷波、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委员杨匏安等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提出议案,突破重重阻碍,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影片通过真实可感的故事、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谱写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十名监察委员忠于职守、为党履职的光辉篇章,热情讴歌了老一辈党的纪监干部威武不屈、刚正不阿、忠于革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每次通过影片或是书籍回望历史,我都会心潮澎湃,深深震撼于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和气节。试想一下,在那样艰难的白色恐怖之下,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他们放弃地位和财富,放弃家庭和安稳,在颠沛流离中与敌人苦苦周旋,在血雨腥风中追寻着自己的信仰?是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诚。这份信念和忠诚让他们视死如归,让他们在缺弹少粮的困苦环境中使星火燎原并谱写了辉煌的历史。
  忠诚是奉献的前提,每个人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只要做到铁般忠诚,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抚今追昔,新时期的党员也许不必经历战争年代的硝烟烽火的考验。但我们所处的环境,面对市场经济下的种种诱惑并不少。这尤其需要忠诚——有忠诚的品质、有忠诚的信念,有忠诚的行动。可是有的人,在苦难和坎坷面前能够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在金钱和美色面前却失去了自己的操守,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细究近年的各类腐败案件,我们会发现大部分贪腐官员都会遵循这样一个人生历程: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悲惨的晚年。不能自始至终地站好每一班岗,不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忠诚,他们给党和革命先辈抹了黑的同时也毁掉了自己。所以,忠诚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情感体现、一种内心力量,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检察官,我认为忠诚不仅是检察官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更是一种决定职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职业成就的人格素质和政治品格,检察官只有保持高度的职业忠诚,树立对检察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做到公正、廉洁、文明执法。检察官手捧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执行着国家制定的神圣法律,其所实施的每一个执法行为都牵系着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在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求检察官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是一种必然,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基层检察院,工资待遇不高,加班没有加班费,案件多,办案压力大,若不是干警们在心中都坚守着那份“忠诚”,坚守自己的岗位,秉持着一种信念,办公室里夜夜灯长明、人伏案的景象是不可能看到的。
  在这个物欲膨胀、诱惑空前的时代,检察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平凡的岗位上,必须坚守着“珍惜工作的每一天,站好每一班岗”的信念和追求,以忠诚谱写自己的全部事业。
  2016年大型史诗性故事片《大火种》观后感二:

  6月19日,庆祝建党95周年献礼影片《大火种》在京举行首映礼,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影片原著作者铁流、主演白威、王柠、张梦迪、沈浩出席了活动,张宏森表示,故事虽然不属于大开大合的历史事件,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本片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首映礼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登台致辞,“故事虽然不属于大开大合的历史事件,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看似平凡的故事,表现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齐鲁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山东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当天,影片的原著作者铁流也来到了现场,他表示影片拍得非常接地气,并透露,自己也在片中饰演一角,“现在想到这部电影要登上大银幕,我依然非常激动,能让更多的观众重温这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故事,我认为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电影中饰演女主角的王柠透露,影片拍摄时非常艰苦,“白威被折腾得都看不出来是他了,这部电影在造型和心理环境上,对演员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都觉得很值得。”
  2016年大型史诗性故事片《大火种》观后感三:

  电影根据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旧中国的一个小县城,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大火种》没有轰轰烈烈的历史性事件,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历史人物,它只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平凡故事,它全面而深刻地反应了中国共产主义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广饶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表现了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
  故事首先描写了旧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揭示了地主的丑陋面孔,老百姓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路在何方?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一直在苦苦摸索,直到有一天《共产主义宣言》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到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明朗清晰起来。
  于是,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为了完成未婚夫未竟的心愿,她只身一人,懵懵懂懂中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不远万里来到山东农村,从零做起,向农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被恶势力发现后,勇于抗争,不屈不挠,牺牲生命也不犹豫半分。我敬佩她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我也敬佩她敢于和世俗做斗争的意志。当世人都因为遵循世俗,而拖着一双小脚走路都艰难,甚至无法下地的时候,她却坚决反对缠足,甚至离家出走。再次回来时,她那双走起路来毫不费力让人艳羡的大脚,证明了她是值得的。
  男主角刘忠良,他是拥有一技之长的木匠,靠技术吃饭,不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但是作为共产党员的他,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看到《共产党宣言》之后,他的使命感就更强了,把农民群众吃饱饭过上好生活作为自己为之毕生奋斗的目标,带领农民百姓和旧中国恶势力做斗争。直至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这片土地播下革命的种子。
  通过这个故事,我看到了旧中国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和农民百姓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他们从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苟延残喘,到团结一致和他们作斗争,为保护《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革命的种子得以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

史诗之心篇(三):是夜,心回史诗_散文

  伶仃烟雨冰,古人江南情,佳人随谁去,蝴蝶笑光阴。携带一世情缘,踏上烟雨朦胧的季节,就让梦落凡间吧。——题记
  蜷缩在夜晚的角落里,翻过一页页泛黄的残卷,连手指都变得麻木,心也一点点的沉沦,那带血的历史,用生命堆砌的城墙,在风中瑟瑟发抖,穿过时空的长廊,仿佛看到,那泪花泛着血色,从悲寂的大道上流过,滑进长河,渲染出一幅江山图,只是这艳丽的颜色,怕是要刺瞎脆弱的眼睛,再也不敢直视,只得悻悻的收拾好书卷,静静等待沉沦的心平复下来。
  时间随着寂静的夜晚悄然流逝,附和着滴答的钟声,缓缓抬头,才发现脸上早已覆上一层泪水,嘴角扯出一抹笑容,是暗自嘲笑的表情。
  我终究再次走进书中的历史,落了泪还浑然不觉,仔细冥想,多少次为了英雄的逝去潸然泪下,多少次为了鸳鸯两散惋惜不已,我却从不承认自己多愁善感,只是我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到最后索性就放弃了。
  细雨霖霖,织起轻纱般的雨帘,循着声音,看杨柳追逐晓风,在雨中尽情的嬉戏,抬眼望去,河畔对岸的楼阁,像是笼罩在烟雨薄雾中的蓬莱仙山,似梦似幻,似真似假,令人瞬间走进思念的边缘,无法移步,亦无法逃脱心底的挣扎,想要接近那楼阁,不,也许只是希望再见一次楼阁里的人。
  是谁隔岸相望,是谁月下独自借酒消愁,是谁提笔画的不是百花争艳,而是旧人的模样,是谁以眼泪研磨的无水的墨汁,浑浑噩噩的写下模糊的故事,不知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曾经的记忆,即便轮回,总会想起。
  待到夜色低迷,月亦无光,静水有景,倒影万物。清风吹过河边的桥头,倚靠着柳树的身影,飞扬的黑发下隐藏的面孔,系着一个人生生世世的牵挂,曾经,等待着那一抹无私的暗香,在月色里涌动出最真实的感情,令任何杂念都无缝可入。然而,一个人的心,昨天还在流浪的路口,今天却匆忙的安家,那个盛开着桂花的山坡上,静默的小茅屋,透着点点的光线,正对着山脚下的桥头。
  思绪依然蹁跹,耳畔回响着歌声,一曲战歌听罢,心又一次沦陷,恍惚间,谁还能够清晰的思考,谁还能够认真的去追溯沦陷的源头,不知是歌声还是历史?
  也曾问,天下何苦,何苦争夺,争夺何苦,命丧谁手?世间沧桑更迭,风云转瞬可变,繁华能几时,峥嵘又几许,英雄的亲身经历,都留给后人来评说,英雄的脊背,从坚毅变得颓然,却始终无怨无悔,因为他是那万古流芳的英雄,终其一生尽付沙场。
  处身大漠看孤烟,他也曾独自远眺,看到的,还是那茫茫的黄沙,听到的,还是那呼啸的狂风,闻到的,还是那凝结的空气,隐隐约约,夹杂着血的气味,在空中蔓延,随着狂风远去,直到无影无踪,他低下头轻轻的呢喃,这难闻的味道会不会去到她那里呢?深幽的眸子里隐藏着担忧。
  固守期盼,纵然相距天涯海角,两颗心也永远在一起,可是,这里终究是战场,血气氤氲之地,怎可只想着她,怎舍得丢了性命再也见不到她。岁月早已淹没过往,回忆缠绵,他时常仰天长问:天下归何家,与我何相关?厮杀的声音很快淹没了他的质问,叹息,如此也罢。
  到如今,书一卷,歌一曲,但凭心回史诗。留下了一段英雄的故事,成全了一首凄厉的歌曲,或者还会有无数个看故事和听歌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66121/

推荐访问:心悦跨界史诗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