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战

来源:童话寓言 时间:2018-06-29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童话寓言】

湘江之战篇一:关于长征的故事

  关于长征的故事一、强渡乌江天险
  湘江之战的惨重损失,使许多干部和战士都对王明等领导的革命路线产生了怀疑,在严重的挫折和大量牺牲的残酷现实面前,红军干部和战士们开始认识到王明、博古、李德领导的错误和毛泽东的正确。
  在短暂的休整之后,中央领导听取了毛泽东等人的意见,浩浩荡荡的大部队急速向遵义进发,但距离遵义七十公里处的一条大河——乌江,拦住了红军前进的道路。
  乌江是贵州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自古就有“乌江天险”之称。这条河穿流在两座高山之间,河水极深,水流湍急,别说是渡过河去,就是站在岸边,也让人觉得心惊胆战。而且几乎没有浅滩,人们不可能靠游水到对岸去。
  河的两岸高山环绕,都是悬崖峭壁,不仅没有几个渡口,桥梁也十分少见。但要到遵义去,必须要渡过乌江。
  敌人察觉了红军的动向,立刻派遣了大批军队紧追在红军之后,想把红军堵在乌江沿岸,妄想着一举消灭红军主力。
  与此同时,在贵阳驻守的国民政府第二十五军军长王家烈,听说红军已突破重重包围到达贵州境内,连忙调兵紧守各个县城,特别是乌江北岸沿线,想凭借乌江天险阻住红军,和后面的追兵一起展开夹击。
  1935年1月1日,寒风凛冽,风吹浪打,使原本就水深流急的乌江更添凶险。浪头一个接着一个,渡口边所有能漂浮起来的东西都被反动派收拾走了,一块木板也没有留下。这可让作为先遣团的红军一军团的将士们犯了难。
  用船过河已经不可能,架桥又没有掩护,很容易被对面的守军袭击。想要游水过河吧,这里的水势太急,风高浪大,一不小心就会被急流冲走,也行不通。
  先遣团的同志曾经问过贵州当地的老乡,据说平安渡过乌江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大而结实的木船;二是风和日丽的大晴天;三是熟悉水性的好渡手。但是,红军现在一个条件都没有。
  不管有多少难题,乌江必须渡过去!在长征中,不知道有多少艰难险阻,都是靠着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成功度过的。
  同志们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他们的智慧和勇敢就体现在这一点一滴的行动中。一位干部突然灵机一动。
  “我想到啦!咱们扎竹排!”他兴奋地喊起来。其他同志听了,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对呀!船会翻,竹排可不会翻!”
  “这里竹子多的是!大家快动手吧!”
  “还可以用竹排搭成浮桥,那大部队就能通过啦!”
  同志们越想越兴奋,他们从村里找了许多竹子,你扎我捆的,很快就扎成了一丈多宽、两丈多长的一个大竹筏。这样一来,战士们一扫刚才的低落,情绪都高涨起来,争着抢着报名最先过江。
  天黑了下来,还下起了雨。雨夜使渡江充满了凶险。
  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战士们身上抽。
  雨滴落入江中激起千层波浪,对岸不时传来几声枪响。八名水性较好的战士上了竹排,竹排离开河滩,缓缓地滑进了江中。
  岸边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紧盯着竹排,一时间鸦雀无声。战士们的情绪都紧张到了极点,心中默默地念着战友们的名字。
  五米,十米,十五米,二十米……
  小山似的波浪像千万头暴怒的野兽,前赴后继,竞相涌来,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好像要把竹排冲散了似的。竹排从一个浪尖被抛到另一个浪尖,看上去十分惊险。排上的八名战士紧紧地抓住竹排,用空出来的手用力地向对岸划。
  近了,近了!突然一个大浪扑过来,竹排整个没入了水中。
  岸上的战士禁不住惊叫出声,不眨眼睛地盯着竹排消失的地方,希望奇迹能够出现,祈祷着战友们平安。一会儿,竹排终于缓缓浮出水面,排上的八名战士一个不少,大家的心才稍稍放下。
  竹排继续前行,已经过了江心,离对岸越来越近了,几乎可以看见走来走去的国民政府兵——突然,竹排不受控制地旋转起来,越转越快,不管怎么用力都稳不住了!站在岸边的战士们惊叫连连,眼睁睁地看着竹排被江心的漩涡卷动,一闪就不见了。
  第一次强渡失败了,但红军战士们的斗志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们纷纷要求二次强渡,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完成军委交付的任务。
  第二次渡江开始了。这一次,先遣团挑选了另外几名水性较好的战士,十分郑重地嘱咐他们:“不要心急,一定要稳住!”
  同志们以更大的耐心和勇气,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
  波浪仿佛比刚才更大了,也更多了,但战士们毫不畏惧,仍然在风口浪尖寻求着平衡。
  到了第一个竹排沉没的地方,岸上的战士心中都紧绷着,排上的战士却沉着冷静,虽然危险重重,却最终有惊无险的到达了对岸,强渡成功了!先遣团团长杨得志欣喜若狂,赶忙命令岸上的红军照这个路线渡江。
  一支又一支的竹排滑入江中,红军战士们用无比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征服了雨夜中的乌江天险。
  另一支先遣队伍同时在江界渡口强渡,第一次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但他们不气馁,也没有被肆虐的江水吓倒,很快进行了第二次强渡,最终也成功了。
  到达了对岸的红军战士与驻守的国民政府军队展开激战,成功地掩护了大部队渡江。在战斗进行的同时,红军派出一个工兵营用竹排和木筏搭了几座浮桥,红军主力的大部队一批又一批地从浮桥上通过,以极小的损失拿下了乌江天险。
  一月三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中央首长来到了乌江岸边。毛泽东站在江边,俯视着波涛翻滚的乌江,耳边充满了战士们胜利的呼声。红军战士在新年的第一天就打下了如此漂亮的一仗,这是新年新气象,这是中国革命的吉祥之兆!
  到了桥中心,毛泽东突然停住脚步,站在桥上使劲摇晃了两下。跟随的警卫急忙上前扶住他。毛泽东从容地站定,然后若无其事地说:“没关系,没关系。”
  接着转过头询问工兵营的战士:
  “比这水还急,浪还高,能架桥过去吗?”

湘江之战篇二:血战湘江电影观后感

  电影《血战湘江》该影片主要讲述了1934年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的悲壮故事。
  血战湘江电影观后感一
  战争是残酷的,无数人为了理想和自由在战场上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是战争也是引人深思的,它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勇气和意志力。因此,不少电影都以战争作为题材,试图向我们展现恢宏的场景。
  我国的战争题材电影更多的是以真实战争改编,从早期的《地道战》《地雷战》到上世纪末的《大转折》《大进军》,再到近来的《百团大战》《血战湘江》和《龙之战》。这些电影中,既不缺打斗场面,亦不缺人文精神的讨论。所不同的是,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战争场面更加恢宏壮阔,带给观众的视听震撼愈发强烈。相同的是,从这些影片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和民族大义,更传递出了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
  “看了《血战湘江》后,真正领会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也请组织相信,如果祖国面临危险,我将会像《血战湘江》里面红军先辈一样奋不顾身。”某训练基地的战士观影后,立下了这样的铮铮誓言。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电影《血战湘江》6月30日在全国公映后,立即迎来了一片点赞叫好声,截至发稿前,该片在猫眼专业版观众评分为9.3分。
  致敬5万英烈
  以往在课本上,大家只知道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很重要的一战,是打得最惨烈的一仗。但是究竟当时场景是什么样,以往影视作品对湘江战役表现得很少,自然没有可借鉴参考的相关影视资料。
  此次,《血战湘江》用电影镜头向观众讲述了83年前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正面表现了红军将士满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信念,深刻揭示了左倾错误路线给红军带来的惨痛损失,生动表现了红军34师官兵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
  这是导演陈力继成功执导《周恩来四个昼夜》和《海棠依旧》等影视剧后,再次迎难而上的力作。作为向党的十九大、纪念建军90周年献礼影片,陈力直言:“接拍这部‘命题作文’时压力很大,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
  确定拍摄后,随着前期走访老区、查找资料、采访人物等,越是走近这段历史,越是感到震撼,红军战士们坚决服从、大无畏的精神令人感动,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5万英烈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他们太年轻了,平均年龄才20岁左右啊。”陈力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有责任必须拍好这部影片,让更多观众熟知这段历史,红军在湘江血战七天七夜的历史不应被忘记,也不能被忘记。”
  再现战争场景
  在陈力看来,当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创作面临一个瓶颈:“有些创作团队把片子拍成了‘高大上’‘假大空’,让观众感觉离自己太过遥远,从而不喜欢看。”
  她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说,大家常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话说出来很容易,但是如何用镜头语言展示给观众是需要下功夫的。
  陈力透露,自己在拍摄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将这场战役表达得真实,同时不失艺术感。
  观影过程中,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影片中,雷口关血战、新圩争夺战、枫树脚争夺战、蒋家岭突围战等,无论是阻击战还是突围战,随处可见滚滚硝烟和枪林弹雨的画面,为观众呈现出了一部让人血脉贲张、媲美好莱坞经典战争片的鸿篇巨制,让观众们身临其境,直呼“太震撼了”“红军战士们太了不起了”。
  为了向观众真实展现战争的场景,陈力向记者介绍了一组数据,拍摄时间112天,成片116分钟,其中,有7600余名部队官兵、3.5万余群众演员参演,使用炸药逾2吨、油料逾80吨。“电影里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真实拍摄的,没有任何一场戏是让演员对着绿幕去空演的。”
  除了给观众带来真实感受,作为一名以细腻情感描写见长的女导演,陈力在影片中加强了对小人物的塑造,在影片中,林裁缝和他的4个儿子都参加了红军,一路上,毛主席和林裁缝的对话,不仅把领导人对战士的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还展现出了红军战士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
  “历史真实和艺术再现的融合,使影片故事节奏有张有弛,极度写实,又饱含真情。”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为每一名演员点赞
  为了给观众们呈现出更逼真的战场,开拍前陈力便和每一位演员谈过话,“影片拒绝绿幕和特效,每一个场景都得上战场,真打。”为此,陈力生生开辟了一个小型战场,操练演员。
  在采访过程中,陈力不止一次地说到要给所有参与的演员们点赞。在艰苦的条件下,老戏骨王

湘江之战篇三:2016年长征纪录片的观后感


  历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长征这样的伟大历程,更是一笔无可比拟的民族精神财富。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为我们打开了这一财富大门,相信每一位安静下来的人,都一定能够从中受到启示,得到鼓舞!
  2016年长征纪录片的观后感一:
  一部好的电视纪录片,既要在内容上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又要在微观细节处感动观众。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长征》即是这样的一部片子。
  作为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内容编辑,笔者有幸跟踪、学习了央视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长征》的创作过程,并先于正式播出看完了全部八集,整体感觉该片有如下特点。
  主题鲜明突出,结构合理。《长征》纪录片,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细节的挖掘,第二集至第七集记述了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历程;第一集和第八集生动地阐明了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宝贵经验,生动地阐明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生动地阐明了伟大长征精神在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改革时期的传承和弘扬。以长征历史为主线,以长征精神为灵魂。主题鲜明突出,结构合理,这是该片最为成功的立足点。
  内容全面,详略得当。八集的片子,在有限的时间内,既重点记述了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长征历程,又记述了红二方面军(红2、6军团)、红四方面军及红25军的长征历程;既浓墨重彩地宣传了红军主力的历史作用,也在第七集兼顾到了作为长征落脚点的陕甘苏区。在处理四支长征队伍的关系上,通过突出长征中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等,非常自然地对党中央亲自率领的红一方面军长征历程予以了侧重,体现了较为艺术的详略处理手法。与此同时,该片还以专集的方式,在第四集集中记述了长征中的重要战役战斗,在第五集记述了长征中的军民关系,在第六集记述了挑战极限的翻雪山过草地。在三个专集中,以视频的震撼性和对观众的感染力为核心,采取服务主题的组织模式,既对长征各红军予以记述,又灵活取材,穿插选取最为生动最为鲜活的故事细节,同样体现了艺术性的详略处理手法。
  再值得一提的,就是整部片子以对“长征的记忆”为切入点,在第一集概貌式地展示了长征及当事人和历史后人的相关记述。作为收尾的第八集,则是对长征精神的传承,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重大布局和伟大成就,体现出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的关联性,体现了历史纪录片服务当下、激励人民、提振正能量的根本宗旨。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八集的片子,在宏观上形象地回答了长征的起因,阐明了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基本历程,使观众能够通过短短的几个小时,清晰地了解历史概况。与此同时,该片更在微观上下足功夫,努力挖掘具体的人物、事件,从而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有些细节于我本人而言,已是感动地流泪。比如第二集“十七棵树”的故事,作为当年苏区子弟兵的一个缩影,成为片子树立起来的一座丰碑。再比如第五集挖掘的藏族红军战士天宝、甘南卓尼土司杨积庆、为红25军带路的“货郎”陈廷贤、“红军菩萨”等故事,充分印证了长征途中红军与群众的鱼水深情。宏观让观众了然于历史线条,微观以鲜活的人、事细节等,拉近了观众和历史的距离,从而会在某一瞬间感动人。
  文本严谨。因我有幸跟踪学习了纪录片电视文本的修改完善过程,因此非常清楚创作人员追求准确、科学的严谨态度,也深为他们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组织专业团队创作撰写出第一稿,召开审稿会;修改出第二稿,再召开审稿会;修改出第三稿,又一次召开审稿会……其间,文本几易其稿,个别地方一改再改,每集都经过了若干专家学者的把关,甚至共同会改。到最后形成的电视文本终于达到了剧组的追求目标,即严谨、准确、科学,这也是本部纪录片成功的基础。
  2016年长征纪录片的观后感二:
  在长征胜利50周年、60周年、70周年以及其他的时期中,电视上都播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也包括一些大型纪录片。在今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中央电视台不同频道,不同栏目制作播出了不同形式的报道,各个地方卫视频道以及新媒体和各种影视剧制作机构,也纷纷推出了长征主题的电视作品,形成了长征胜利80周年报道热潮。相比之下,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长征》,集中地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总结了各地区、各行业发扬光大长征精神新经验、新做法。这部片子使观众全面地认识到,伟大的长征精神正在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齐心协力完成共筑中国梦的新长征而努力奋斗。
  由于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央视《长征》一片,不仅是在挖掘历史细节上有了新发现,展现英雄情怀上有了新形式,更重要的是在解读长征精神上有了新高度,在将英雄史诗与今天的新长征中的火热生活结合起来上有了新突破,成为用长征精神打造影视精品的一次成功实践。该片总导演、制片人闫东说:“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握创作方向,我们是立足当下解读历史,同时也要让历史照亮当下,让历史告诉未来。”
  在长征这部英雄史诗中,最为光彩照人的是那些经历了千难万险的红军老战士。在片子拍摄过程中,闫东和他的团队,对红军老战士进行了抢救式的采访,一共采访了49位老红军,至现在播出时止,已经有三位老红军相继去世。在第一集和第二集中,有同期采访的老红军31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10人,当年红一方面军卫生员刘福已经106岁,当年兴国模范师战士刘光芹已经104岁了。去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当抗战老兵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全体观礼代表自发起立鼓掌。今天,当屏幕上再一次出现这些红军老战士们坚毅的面孔时,敬仰与信仰、崇敬与崇高、感动与激动瞬间化为一股暖流,回荡在每一位观众心里。
  2016年长征纪录片的观后感三:
  看了大型纪录片《长征》第三集,深受震撼,深受启迪,深受鼓舞,深深感动!这一集以宏大的叙事方式,细腻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共党史、红军长征史上最为光辉的篇章——遵义会议。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生死存亡的转折点,是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让我们感叹的是,对于这样一个重大事件,本片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在学术上、艺术上都充满新意,堪称精品。
  与以往电视文献片的叙事方式不同,本集在刚开始时,首先以相当的篇幅,反映了湘江之战的惨烈,红军的英勇顽强,战况激烈,惊心动魄。党和红军所陷入了巨大的危难之中。这既是历史的真实表述,同时又以强烈的对比艺术表达手段,揭示了遵义会议召开的重大意义。
  而讲到遵义会议本身,又从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一直讲到遵义会议,层层递进,一气呵成,人们更加明晰地看到“遵义会议”具有的历史必然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对于遵义会议不仅以严谨的史学方式,描绘了它的全过程,而且有历史当事人的影像叙述,如对杨尚昆、伍修权等的采访;不仅有会内的内容,也有会外的内容,如红军指挥员耿飚对历史的回顾,为遵义会议做警卫工作的红军战士王道金的回忆,这就使本片的表态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使人们更加切实地看到历史事实的跌宕起伏。
  本片史实准确,思想深刻,编导艺术成熟、丰富而流畅,许多画面感人至深,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如遵义女红军李小侠的深情回忆。
  最后,本片引用了毛泽东会见外宾时的影像,和他对遵义会议的评论:
  “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真是画龙点眼之笔。
更多热门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23003/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