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南京历史的诗句]形容南京最经典诗句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6-18 10:00:01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形容南京最经典诗句篇1:四字诗句唯美

   幸福右边、荒芜人烟,繁杂的经历在眼角镌刻深深的纹、我转身雕下一朵花。
  四字诗句唯美1
  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1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1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1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1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四字诗句唯美2
  1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7、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8、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19、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
  20、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1、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牛峤《菩萨蛮·舞裙香暖金泥凤》
  22、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苏武《留别妻》
  23、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24、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5、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26、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27、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8、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9、闷损阑干愁不倚。——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30、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王昌龄《青楼怨》
  31、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32、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33、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34、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乔吉《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35、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6、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37、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8、无情对面是山河。——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39、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4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1、万结愁肠无昼夜。——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42、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43、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4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5、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游次公《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46、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督护歌》
  47、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4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49、西风梧井叶先愁。——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50、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51、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52、东风又送酴

形容南京最经典诗句篇2:韦应物经典诗词赏析


  韦应物的诗,有种繁华落尽,自甘淡泊的美。下面是韦应物经典诗词赏析,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亦人才迭见。《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这些韦姓人物,还只说到中、盛唐以前。中庸前期的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西塞山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
  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释译文
  ⑴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丘,一作“邱”。
  ⑵属:正值,适逢,恰好。
  ⑶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注释译文
  ⑴田家:农民。
  ⑵卉(huì):草的总称。
  ⑶惊蛰(zhé):二十四节气之一。
  ⑷耕种(gēng zhòng):泛指种田的事。
  ⑸场圃(pǔ):春天用来种菜,秋天打场的地方。
  ⑹景:日光。
  ⑺晏(yàn):晚。
  ⑻犊(dú):小牛。
  ⑼劬(qú):过分劳苦。
  ⑽膏(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⑾禀(lǐn):储存谷物的屋舍。
  ⑿宿储(sù chǔ):隔夜之粮。
  ⒀徭役(yáo yì):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⒁惭(cán):羞愧。
  ⒂不耕(gēng)者:做官的人。
  ⒃禄食(lù shí):俸禄。
  ⒄闾(lǘ)里:乡里,泛指民间。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
  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答李瀚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
  注释译文
  心绪悠闲淡雅,在山林中读罢易经,闲下来看看小溪上的海鸥,相互对视,意态消闲。南国楚地有很多词家墨客,与什么人交往最多谈得最来的呢?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译文
  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注释译文
  ⑴淮上:淮水边,即今江苏淮阴一带。梁州:唐州名,在今陕西南郑县东。
  ⑵江汉:汉江,流经粱州。
  ⑶“浮云”两句:意思是说人生聚散无常而时光逝如流水。
  ⑷萧疏:稀疏。斑:头发花白。
  我俩曾一同客居在江汉,每次相逢定要酣醉而还。
  自从离别后飘游如云浮,十年岁月宛如大江流水。
  今日相见我们欢笑如故,我们已两鬓斑白发稀疏。
  你问我为何不返回家乡,只因贪恋淮上美丽秋山。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译文
  ⑴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元大:未详何人。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⑵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⑶泛泛:行船漂浮。
  ⑷归棹(zhào):归去的船。棹,船桨。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⑸“残钟”句:意谓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⑹今朝(zhāo):现在,今天。此:此处。为别:作别。
  ⑷还:再。
  ⑻世事:世上的事
  ⑼沿洄(huí):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凄然地辞别了好朋友,驶向烟雨

形容南京最经典诗句篇3:著名散文景物描写摘抄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著名散文景物描写摘抄,仅供参考!
  著名散文景物描写摘抄
  1、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是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我走在绿之上,我走在绿之间,我走在绿之下,绿在我里,我在绿里。
  ——张晓风《魔季》
  2、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年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年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其调。
  ——宗璞《秋韵》
  3、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1)的芦花,钓鱼山(2)的柳影,西山(3)的虫唱,玉泉(4)的夜月,潭柘寺(5)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6)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郁达夫《故都的秋》摘自《郁达夫散文集》
  4、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富云情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赖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摘自《余光中经典作品》
  5、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像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像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像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像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像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摘自《牡丹的拒绝》
  6、但江南的雪,却总也是新鲜的,它是江南的冬天里开放的昙花,美丽且短暂,所以江南人士,也总是要怀着赏花的心情看雪,对那忽然一夜间白茫茫的山野感到无比的新奇。即便你是北方人,怕也会要对江南的雪发生别一样的心情。因为这里的雪,它生得很嫩,像小鸡小鸭的雏儿的绒毛,很轻很轻地覆盖在山野上,稍有阳光的触摸,它们就承受不住,会溶为清清的水滴,洗出泥土上的新绿。
  ——古清生《江南落雪》
  附: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代表作品,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茶花赋》之于杨朔一样,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家的创作主张及艺术风格。
  文章虽说通篇写雨,写愁,写离怨,但决不借那朦朦的愁云蒙蒙的雨幕来晦涩自己的观点,他勇敢地涉足让庸人却步的政治湍流,有意让作品的社会意义、美感价值经历洗礼和考验。此文开篇,作者便将在凄风冷雨中产生的单调感顺势迁延为对历史与现实的喟叹:“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这妙喻准确、简赅、新鲜,下笔时全然不想着会开罪于何人,只是让艺术把真情实感馈返给现实——它的母体,大凡真爱,便不必讳言,无须粉饰,且读这一句吧:“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这声音来自台北,1974年。不是“箴言”,却是“真言”!想当时,正统作家群中诗以“莺歌”,文以“燕舞”,不乏其人,愧杀,愧杀!用艺术伪装现实,艺术只能沦落。
  余光中正视现实的勇气还表现在他不沉湎于历史的“杏花春雨”,也不轻信来自官邸或酒肆的传言。他思索、辨析:“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难怪他要写冷雨,听冷雨,嗅冷雨——“淋淋漓漓”的雨丝能清醒头脑,“淅淅沥沥”的雨声能增聪听功,“爽爽新新”的雨香则沁心润脾。冷雨,冷语,冷静的肺腑之语。
  行文中,作者决不忽略文字的美感价值。冷雨中诱出了祖宗的诗韵,君不见“渭城朝雨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05535/

推荐访问:形容南京历史的诗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