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6-17 10:00:03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1) [语言表达]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及其特点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寓言以散文或韵诗的文学形式出现,以一种讽刺或寄托的口吻,使得形象与寓意相结合,这种文学体裁产生于民间并流行于民间。寓言故事以其短小精悍且寓意深刻的特质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受人们的喜爱。寓言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主要由故事和寓理两部分组成,寓言故事从古至今,经久不息,其中肯定有值得其他文学体裁借鉴的地方,而且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研究是非常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寓言故事是把深刻的道理寓含在语言简洁但生动形象的故事中的一种文学形式。莱辛曾经这样论述过寓言: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个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通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寓言的作者通过虚拟故事的描述来阐述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些道理中大多充满着幽默的智慧。大量的寓言通过历代文人学者的竞相引用,而后又不断创新,便逐渐地保留下来,直到今天,寓言故事的文学研究性依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中国的寓言故事起源于殷商,萌发于春秋,最后形成于战国时代。中国寓言与印度寓言以及古希腊寓言并称为世界寓言文学的三大源流。寓言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体裁,夸张但又独具幽默讽刺意味,寓言故事主要是靠故事的吸引力来表达其内在的寓言道理,所以语言运用相较于其他文学体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研究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才能更好地了解寓言故事的发展历程,更好地知晓如何把这种伟大的文学体裁继续发展下去。本文从寓言故事的叙事性语言表达,造型性语言表达,对话性语言表达和哲理性语言表达四方面对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进行全面阐述。
  一、寓言故事的“叙事性语言”
  叙事性的语言是寓言故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性的语言在表达上虽然是一种平铺直叙的感觉,但是寓言故事是通过故事来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所以寓言故事中的这种叙事性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对于故事呈现给读者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寓言故事开始总是平铺直叙,为故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寓言故事中的经验教训需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出来,所以如何“讲”好故事,“讲”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念”“望文生义”,更不能“读”“照本宣科”。讲是有声语言的一种创作,讲是口语化表达的具体体现,这种体现应该有三种原则:一.自然语态,二.朴实的腔调,三.亲近的态式。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通常的开头语是这样的“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似乎成了寓言的标志性开头语。平铺直叙的开头,让人或惊讶或恍然大悟或意料之中的结尾,从而激发听众的画面感,它带你走进了“过去,群山、大海、竹林……,”这就是叙事性语言表达的魅力。例如:猴吃西瓜,“从前,有个猴王找到一个大西瓜。”这时,脑海里出现一个中年健壮的猴子千辛万苦、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找到一个大西瓜。“可是这个西瓜怎么吃呢?猴子从来没有吃过西瓜”,此时用疑惑思考的方式进行表达。以上两句话即是叙事性语言。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就将这个寓言讲述得活灵活现,给人以画面感,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十分明了。
  由于寓言故事本身的篇幅相对较小,为了更好地进行寓言故事中寓理故事的表达,告诉世人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制造矛盾冲突可谓是最好的办法。通过激烈的词语碰撞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情节对比也更加分明,道理的呈现会更加浅显易懂,这也是寓言故事广泛深受喜爱,并持续流传于民间的重要原因之一。鹬蚌相争的故事我们都听过,有一只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这时鹬鸟飞过来了,它伸出长长的嘴巴来啄食它的肉。蚌一下子合住双壳,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鹬鸟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把你干死!”蚌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把你饿死!”它两个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放谁。这时,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一下子把它们都捉走了。鹬蚌的争狠斗气,最终却造成了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得到好结果。短短的语言描述,通过制造冲突,使得寓意的表达简洁明了。
  二、寓言故事的“造型性语言”
  造型语言是寓言故事为塑造各类形象所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特点。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在寓言故事的叙事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人物形象的生动与否以及是否将其自身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都将影响寓言故事的整体表现效果。随着寓言故事的不断推进,主体的心理特征及语言表达应该十分贴合故事的发展。
  不同的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语言将是区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心理变化活动最好的方式。故事情节中的各类形象是叙事的主体,这些主体的语言可以算得上是寓言故事的人物灵魂。大家熟知的人物形象的创作概念,即在创作中注意形象的建立在于神似不要形似。也就是说在寓言故事中塑造人物或动物的形象时,脑海中要有大小、轻重等人或动物基本感觉,然后再进行声音位置的调整。
  我们了解了赋予不同形象不同的语言特点的重要性,那么对于这类语言的结构和设计也应该是关注的重点。造型性语言的设计应该力求在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情况下来设计不同形象的不同语言,避免牵强附会。
  狼和小羊的故事,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狼的阴险狡诈,霸道无礼,甚至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羊的个性温和,说话也是彬彬有礼,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已经将这两个形象跃然于纸上。寓言故事造型性语言的结构与设计,对于寓言故事中的形象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语言表达]形容语言的成语

  词语是语言的基础单位,成语又是汉语的独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以下是形容语言的成语,欢迎阅读。
  【大辩若讷】: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单传心印】:佛教禅宗,不依经纶、语言、文字传教,以心传心,触机而发,故称其单传心印。泛指单线秘传,口授心记。
  【跌荡放言】:跌荡:放纵不拘;放:粗放,豪放。行为放纵,语言豪放。
  【恶言泼语】:泼:蛮横。用恶毒和蛮横的语言说话。
  【恶语伤人】: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发科打诨】: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
  【璧坐玑驰】:形容文章的语言精采美妙。
  【不干不净】:指不洁净,肮脏。也指因忌讳而感觉不洁净。也可形容语言不文明。
  【不堪言状】: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不可名状】: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不言之化】: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不言之教】:教:教育。不以语言为主而进行的教育。指以身作则起到的教育作用。
  【插科打诨】: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插科使砌】:砌,拼凑;捏造。指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
  【撮科打哄】: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撮科打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03980/

推荐访问:语言表达能力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