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王牌专业_成都理工大学专业

来源:理工论文 时间:2019-08-04 05:30:04 阅读:

【www.bbjkw.net--理工论文】

  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于有“锦官城”之称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共建,入选中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四川2011计划”,为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成都理工大学专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都理工大学专业

  经济学(本科类)

  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农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4年学校本部设15个学院和教学单位、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西南石油学院合建)、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科技部与四川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重点实验室、11个部省级重点学科、6个部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35个研究机构。设有工学、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硕士点、9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53个本科专业。2004年校本部各类在校学生25000余人,其中博士生418人、硕士生1076人、工程硕士321人,在编教职工2021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63人、教授139人、副教授251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7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个。

  成都理工大学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20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级奖600余项 。仅1992年以来,就获国家和部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获奖教材达26部。学校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连续数年组队参加“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重要赛事,获得132项国家级奖励和48项省部级奖励。上述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成都理工大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交往,先后与30多所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外国专家及留学生来校讲学、留学,出访270余人次,开展了200余项科研合作。学校还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独立主办或联合主办学术期刊6种。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等独立学院和联合办学点多个,与资源、能源、环境、建设、军工、高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或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成都理工大学有着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学校博物馆是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以地学类为主的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 6万余件,其中不乏国家以及世界级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马门溪龙”化石、“重庆大竹鱼”化石、“隆昌铁陨石”等。博物馆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首批建设的数字博物馆,并获得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级别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基地称号。学校图书馆藏书135万余册,拥有中外文电子全文期刊14000多种,并且集藏、借、阅、咨一体化和印刷性文献与数字化信息相统一。学校档案馆馆藏丰富、管理规范、分类科学,是四川高校少数获“科技事业单位档案馆国家一级”称号的档案馆之一。学校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中央、沪蓉高速公路起点、多条重要交通干线交汇处,加上即将完成的就近征地,学校总共有近3000亩的校园面积。 对于地处成都市区的高校来说,是十分难得的。

  建校近50年来,已经为国家输送了近6万5千余名毕业生,他们绝大部分已成为所在部门的技术或管理骨干,涌现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成都理工大学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发扬“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精神,遵循“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正以豪迈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向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地址: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一号

  邮编:610059

  学校网址:cdut

  招生信息网:zs.cdut

  招生办公室电话:028-84078927

  招生办公室E-mail:bt@cdut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WTO规则和国际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和对外贸易业务的实务操作流程,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和沟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商务活动,具有国际视野的涉外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营销管理、国际商务、海上保险、国际商务英语口语等。

  ●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金融机构等单位的涉外经贸工作或科研工作

  ● 深造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管理学等方面继续深造。

  ●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法学(本科类)

  法学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胜任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法律人才。

  ●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中国法制史、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法等。

  ●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工作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国家司法机关,也可以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工作,还可以在律师事务所、公证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法律顾问和管理等工作。

  ● 深造方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国内外的法学(包括法理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社会学、管理学、新闻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系统地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政治思维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在基层党政机关、高等院校、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政务活动、行政管理、政策调研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学概论、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公共政策概论、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政治学、中国社会政治分析、市政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比较政党制度、政治学方法论、地方政府与区域发展、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等。

  ●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基层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 深造方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国内外的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哲学、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社会学(本科类)

  社会学

  ● 培养目标: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结构、功能、运行规律及其管理的社会科学,具有宽口径、基础性、应用性的特点。在国内外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坚实的基础和广泛的应用。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掌握社会研究、社会调查方法和技能,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具备公共关系策划与管理能力,能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及文化传媒、社会团体从事管理、教学、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发展研究、社会工作等工作,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依托文法学院“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室”的专业训练,遵循“通才+专才”的培养模式,着重在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公共关系、社区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

  ●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公关策划、公关心理学、社区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会保障概论、公共政策分析、社会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环境社会学、管理学原理等。

  ●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调查公司、社会团体从事调查、分析、策划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关策划、公共形象设计、市场策划、文秘、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可作城乡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各级政府的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类新闻媒体中的工作人员。

  ● 深造方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国内外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保障、社会心理学、经济社会学、工业社会学、消费社会学、社区管理、城乡社会管理、社会工作、应用社会学、社会问题等方向以及传播学、新闻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社会工作(本科类)

  社会工作 招生类别:文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政策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软件与应用、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福利思想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校园介绍

  成都理工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地理位置优越,成都地铁7号线通过并设理工大学站。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在校本专科生共计29124人,其中本科生27403人,专科生1721人;在校博硕士研究生5387人。学校校园用地2890亩,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单位。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历史沿革

  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1956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调集北京地质勘探学院、长春地质勘探学院、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等十多所院校的部分教师及其它机关、部队的干部370余人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并采购和调集了10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10万余册图书到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学校开设地质测量及找矿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系,建校当年即面向全国招收首届本科生1551人,10月10日正式开学,专业学制4年。

  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学校改由四川省领导,11月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

  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并举办地质类函授教育。1962年,学校改由地质部领导,各专业学制改为五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6年。1969年,学校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

  1972年,开始招收三年制普通班大学生。到1976年止,先后招收5届大学生3073名。

  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后,专业学制改为四年,招生794名。

  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高校。

  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校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至此,学校已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1984年,学校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6年,学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李鹏同志题词

  1988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学校“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两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1990年,经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由成都地质学院和西南石油大学联合申请,属于联合型实验室。

  199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建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3年,经国家教委和地质矿产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同年12月,经地矿部正式批复确定为部属重点高校。

  1995年,学校获得博士生导师自审权。

  1996年,学校与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长期稳定合作办学协议书,标志着学校与地方政府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1997年,学校与四川省国际影视文化传播中心联合建立了“成都理工学院广播影视艺术学院”,掀开了学校与事业单位合作办学的历史。

  1997年,学校本部建立了第一个二级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开始了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重组。

  1998年,根据国家要求,学校高等教育招生并轨并扩大规模招生。

  1998年,地矿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签订了共建成都理工学院的协议。

  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学校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9月21日,成都理工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2004年,成都理工大学申报试点省级研究生院获得成功。

  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评价。

  2008年,学校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发挥重点作用,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嘉奖。

  2010年,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组建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

  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核能、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积地质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以理工为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农学、教育学9个学科门类,有68个本科专业、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2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在校学生总数2.5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万余人,硕士研究生3004人,博士研究生585人。在编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2人,教授204人,副教授442人,其中有3人成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7人入选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8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3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0人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学校是我国重要的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1个与西南石油大学共建)和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校54年来,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近1000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800项(次),发表论著1.5万余篇(部)。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近年来组队参加“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英语演讲等重要赛事,获得国际奖9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500余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田径、羽毛球、攀岩、健美操锦标赛前八名20余项(次),省市高校田径、篮排球、健美操等团体和个人前八名近40余项(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大学生艺术专业比赛含金奖在内的各类奖励50余项(次)。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外国专家及留学生来校讲学、留学,出访近500余人次,开展了300余项科研合作。学校还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主办学术期刊6种,其中核心期刊4种。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等独立学院和多个联合办学点,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或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校博物馆是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以地学类为主的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6万余件,其中不乏国家以及世界级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马门溪龙”化石、“重庆大竹鱼”化石、“隆昌铁陨石”等。博物馆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首批建设的数字博物馆,并获得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级别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基地称号。学校图书馆馆藏印刷型书刊160余万册,中文电子全文图书约80万种,中外文电子全文期刊3万多种,并且集藏、借、阅、咨一体化和印刷性文献与数字化信息相统一。学校档案馆馆藏丰富、管理规范、分类科学,是四川高校少数获“科技事业单位档案馆国家一级”称号的档案馆之一。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传统作风、“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以服务行业、服务桑梓为己任,为国家输送了10万多名各类毕业生,他们绝大部分已成为所在部门的技术或管理骨干,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和管理专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中央、沪蓉高速公路起点、多条重要交通干线交汇处,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学校师生员工抓住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豪迈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为建设显著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lunwen420939/

推荐访问:成都理工大学专业代码 成都理工大学专业介绍 成都理工大学优势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特色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最好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吧 成都理工大学教务处 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 成都理工大学官网 成都理工大学贴吧 成都理工大学一卡通 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 成都理工大学专业设置 成都理工大学编导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会计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重点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文科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好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转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一本专业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