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论文选题]国际服务贸易论文

来源:其他免费论文 时间:2018-06-28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其他免费论文】

国际服务贸易论文篇1:关于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论文

  1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1988年中国银行在我国率先推出国际保理业务,并于1993年成为中国首家国际保理商联合会会员,随后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也纷纷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并先后成为FCI会员。
  从办理机构上看,目前我国已有12家银行成为FCI会员,对外办理国内与国际保理业务,其中业务量较大的主要是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2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信用交易尚未建立,制约国际保理业务扩展
  出口企业满足于用传统结算方式进行交易,忽视保理业务的应用,这从交易观念上阻碍了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国际贸易目前主要仍以服装、手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主观检测性强,易引起合同纠纷。而在保理业务中,买卖双方对产品有争议或买方挑剔产品质量时,保理商又不承担付款责任,这使出口商惟恐会钱财两空,而宁愿选择传统的贸易结算方式。
  2.2国际保理业务自身宣传力度不够
  我国正式开办该项业务以来,主要限于中国银行承办保理业务。然而银行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担心扩大宣传力度,会失去这一新的金融服务领域,从而对外仅限于简单业务介绍。因此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仍然是一个陌生的事物。
  2.3保理业务法规建设滞后,不能适应保理业务发展要求
  我国早在1992年便开展了国际保理业务,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国际保理业务法律体系。虽然我国已经加入国际保理联合会,接受了《国际保理惯例规则》以及国际上颁布的《国际保理服务公约》、《仲裁规则》等国际统一的业务操作规则,但这些法律规范还不能直接用于指导监督我国保理业务的具体实施,它们只是基本的依据,这使得许多企业不敢尝试这一新型结算工具。
  2.4我国开展国际保理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现代国际保理业务是现代通信与信息发展的产物。然而,我国保理公司与各国保理商和民间资信公司等机构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交互网络。同时,我国开展保理业务的公司有的还仍然使用非EDI信息传递技术,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保理公司与国外保理商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信息传递。
  2.5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国际保理从业人才队伍
  由于我国开展此项业务时间较短、业务量较少、从而使得从业人员缺乏实务方面的锻炼。目前,在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中,从事保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大多未进行过专业的国际保理业务培训,业务不熟,工作效率低,影响了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推广速度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展。
  2.6盲目的市场定位阻碍保理业务的发展
  目前,我国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部门的服务对象,受银行从业人员和资金的限制,一般都集中在银行做信用证及托收等结算的客户上。而且目前主动采用保理业务的客户,也往往是因产品积压或信用证失效而不得已采用的,这些客户当然无法形成出口保理业务的稳定客户群,也无法起到样板客户的广告效应。
  3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对策
  随着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我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经营水平,不断扩大金融品种以适应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为我国本身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针对存在的问题,大体可考虑对策如下:
  (1)电子信息技术是开展国际保理的基础。西方国家开展保理业务电子化、网络化服务设施水平很高,而这些设备与技术对于国际保理业务先期的信息传递、数据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首次与国外客户的贸易往来中对于对方资信的调查,对于贸易伙伴国所在地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必须通过完善、高效的信息传输系统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国应尽早与FCI其它成员国和各大银行以及各种咨询机构建立信息交互网络,以便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正常协作。
  (2)人才培养是提高保理业务服务水准的关键。充分利用现在已有的职业培训设施及大专院校的师资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国际保理专业培训班,可以从开展国际保理业务较早的发达国家专门高薪聘请一些国际保理业内的专家来讲课,及时传授世界最先进的保理技术及业务程序。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根据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从规范化管理要求出发,建立从业人员资格认定考试制度,可实施在岗培训工程,大力培养专门从事国际保理业务的专业人才。
  (3)迅速提高我国国际保理业务水准,完善服务形式和内容。目前,我国国际保理服务形式单一、服务内容简单,采用国际通行的双保理做法是加快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必要条件,也是通过业务渠道借鉴与学习国外保理公司经验的有效途径。我们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建立健全国际上通行的双保理做法,实现单保理到双保理的过渡。
  (4)完善针对保理业务的授信机制,加强风险管理。银行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方法,并通过银行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建立完整可靠的企业资信情况管理系统,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资信管理,从而降低企业保证金的交纳;另一方面,可以借鉴欧美地区保理商的做法,加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尝试开展保理业务保险,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防范风险。
  (5)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并大力宣传、推广国际保理业务。应在涉外经营领域大规模宣传国际保理业务的重要意义,应充分利用现存的分支机构网络,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国际保理业务知识,增强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
  (6)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及非金融机构大力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政府必须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使出口商、保理商都能在开展保理业务中有利可图,从而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引导示范。政府应一方面激励出口企业应用保理业务以扩大对外贸易;另一方面,鼓励国有商业银行拓展自己的经营范围,大胆开展保理业务。在国外金融机构尚未进入中国开展激烈的国际保理市场竞争之机,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抢占先机。
  (7)营造有利于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法制环境。我国可直接从国际上已有的各国业已形成的国际惯例、法律制度、国际公约等人类共同创造的法律文明中,汲取有效合理的法律成果,提取适于我国国情的法律条文,并参照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开展国际保理业务中的一些普遍做法,来充实完善本国的具体国际保理法律框架,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法制环境。
  (8)此外,还应从国际金融的不确定因素、各国法律环境、进口国的政治、经济及贸易准入等方面入手,加强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防范研究。
  参考文献
  [1]@杨红,项卫星.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6,(2).
  [2]@蔡珍贵.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实践中的障碍与对策探析[J].当代经济,2005,(1).
  摘要: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保理业务的广泛开展,受到各国进出口商的欢迎。首先阐述国际保理业务的定义、特点和种类,然后就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从中提出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的七大问题,最后从国际保理信用风险管理、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这三个方面入手,总结出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的对策。
[关于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论文]相关文章:

国际服务贸易论文篇2:电子商务专业论文题目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电子商务专业为大家提供电子商务论文题目,都是经过编辑精选之后的论文题目,希望大家在完成论文的时候能够学以致用。
  1、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2、基于因子分析的跨境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电子商务与中国企业出口行为:基于世界银行微观数据的分析
  4、对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若干问题的看法
  5、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
  6、基于O2O模式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7、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
  8、电子商务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9、国外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研究综述
  10、基于电子商务的县域就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新模式研究
  11、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障机制研究
  12、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13、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国际经验及借鉴
  14、浅议我国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体系构建
  15、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
  16、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误区与专业发展思路
  17、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
  18、“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
  19、电子商务课税“突围”:立足有效征管的制度设计
  20、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1、[21]王珍珍. 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协同发展的动态演化博弈分析
  22、我国B2C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
  23、电子商务能否促进外贸增长——来自我国的证据
  24、电子商务时代我国农产品营销研究
  25、电子商务快递产业链模式及关联分析
  26、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优化研究
  27、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
  28、美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及博弈行为对我国的启示
  29、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发展分析
  30、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稽征问题探讨
  31、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设想
  32、汤倩慧. 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33、社会化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分析
  34、旅游电子商务成熟度对在线旅游预订意向的影响——以携程旅行网为例
  35、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营销模式的创新
  36、大数据时代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革新
  37、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义乌市为例
  38、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
  39、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40、云计算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
  41、中国C2C电子商务卖家空间分布模式
  42、我国不同规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43、中国电子商务信用法律体系的完善
  44、日本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45、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
  46、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47、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收货模式研究
  48、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版),2014,04:85-91.
  49、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探究
  50、构建“资金流”控制为主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模式
  51、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全球性网上争议解决体系的构建
  52、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53、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理论构建及实证分析
  54、面向关联数据的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模型研究
  55、新兴电子商务对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
  56、破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难的新思路:第四方物流
  57、社会化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社会资本的网络口碑与购买意愿关系
  58、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
  59、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云物流发展
  60、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研究
  61、电子商务对贸易发展影响的机制研究
  62、我国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63、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
  64、电子商务下的信任网络构造与优化
  65、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
  66、TF-CDIO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67、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研究
  68、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
  69、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应用模式
  70、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
  71、C2C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卖家信用分布研究
  72、基于改进RFM模型的电子商务客户细分
  73、基于云计算的B2C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链优化
  74、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研究综述
  75、C2C模式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探析
  76、基于LBS和O2O的移动电子商务业务模式研究
  77、电子商务飞速发展背景下快递业发展探讨
  78、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退货逆向物流研究
  79、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研究
  80、基于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研究
  81、简析O2O电子商务模式
  82、第三方支付解决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的博弈分析
  83、新加坡电子商务法最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84、电子商务对税法要素的冲击及其法律规制
  85、B2C电子商务企业降低物流成本途径探析
  86、武汉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分析
  87、中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力评价研究
  88、电子商务影响下的以南京主城区经济型连锁酒店空间组织与扩张研究
  89、C2C电子商务发展及潜力
  90、以电子商务链为核心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浅议
  91、我国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博弈分析
  92、SSH框架实现MVC架构的电子商务软件平台
  93、基于关系网络的电子商务创新与消费行为变革
  94、C2C电子商务卖家的竞争战略研究:基于淘宝网的分析
  95、影响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的关键因素
  96、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97、我国移动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98、电子商务、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一个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模型
  99、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00、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电子商务专业论文题目]相关文章:
1.英语专业论文题目
2.旅游电子商务论文题目
3.毕业论文题目英语专业
4.商法的论文题目
5.商法毕业论文题目
6.大学音乐专业论文
7.班主任管理的论文题目
8.公共关系学论文题目
9.关于财政学论文的题目
10.财政学为题目毕业论文

国际服务贸易论文篇3: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
  一、摘要:
  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加速的同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伴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及重返亚洲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战略安全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日益恶化、险象环生的周边安全形势.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东移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
  中国崛起带来的周边国家危机感,一些大国家想遏止中国发展,一些小国倾向于采取抱团或依附某大国的方式寻求自身安全也在情理之中。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自乱阵脚,不要一味怪罪日美等国,是时势造就了中国被遏制的局面。应该理性面对接受,沉着应对!必须抓住天赐良机的二三十年和平发展时间,集中精力解决贪污腐败、贫富不均、社会制度不公平、法制不健全、人心涣散、国家认同感不足等严重社会问题,同时持之以恒发展我们科技势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在此期间应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领域避开美国锋芒期间。也就是说要千方百计确保中国第三次崛起战略机遇不被打断。届时国家安全问题迎刃而解。
  二、正文
  现在我做简要的分析。
  海疆争端愈演愈烈,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几度出现起伏,周边外交举步维艰。从东海到南海,绵延逾万里的海岸线上,近半海洋国土存在领土争端;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中国同时面临多个国家的主权要求,周边外交压力可想而知。谈不好,打不了,又拖不起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安全问题的最真实写照
  中国崛起带来的周边国家危机感,一些大国家想遏止中国发展,一些小国倾向于采取抱团或依附某大国的方式寻求自身安全也在情理之中。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自乱阵脚,必须抓住
  天赐良机年的二三十年和平发展时间,让我们有时间解决诸如腐败横行、贫富不均、社会制度不公平、法制不健全、人心涣散、国家认同感不足等严重社会问题,同时持之以恒发展我们科技势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也就是说要千方百计确保中国第三次崛起不被打断。届时国家安全问题迎刃而解。
  从一些大国崛起的历史与理论看,新兴大国崛起必然挑战现有霸权,并造成国际体系动荡变化。这一崛起—冲突的“历史规律”为周边国家甚至世界多数国家所接受,尽管我国一再提起和平崛起,但并没真正被其他国家所接受。中国威胁论由此得到强化。如果说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不可避免,那么地理上毗邻的周边国家自己当然认为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目前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但邻国的疑虑却愈加严重。首先,中国周边大多是幅员有限、实力弱小、资源稀缺的小国,客观条件的先天不足使这些国家倾向于采取抱团或依附他国的方式寻求自身安全。面对中国的巨型规模和日益增长的国家实力,周边国家的脆弱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大国平衡战略成为其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最佳战略。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加速的同时,伴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及重返亚洲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战略安全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日益恶
  化、险象环生的周边安全形势。 世界上兵力超百万的国家朝鲜、俄罗斯、印度还有美国(关岛)都与中国相邻或相近。而主要的核大国在中国周边就有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甚至于朝鲜都有核武器。中印藏南、中日东海钓鱼岛、中韩海上边界线尚存争议。南海问题日益紧张,周边国家的气焰在某些大国的支持下更为嚣张。
  天赐良机,自“911”之后美国安全战略重点重新排序,其顺序是:反恐——控制欧洲——肢解俄罗斯——遏制中国的战略崛起。"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是很中肯的。倘若亚洲当今崛起的不是中国而是印度的话。那么美国安全战略重点重新排序就变成了:反恐——控制欧洲——肢解俄罗斯——遏制印度的战略崛起。不要一味怪罪美国,是时势造就了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崛起。应该理性面对接受,沉着应对。根据美国安全战略重点新排序,真正要解决中美之间的问题也要等二三十时间。因此,估计我国有20到30年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并尽可能延长这个机遇期。
  中国全海洋大学的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关于当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中国问题上。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既能听取经验丰富理论深厚大师级人物之语,亦能采纳基层热血青年学子有益之言,既要遵循法则,也不因循守旧,拘泥于经验条规之中。中国应静等美国已经形成的经济霸权逐步丧失,对边缘地带的控制能力明显下降,联盟战略逐步失效发展趋势。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埋头发展经济发展国力。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领域尽量避开美国锋芒.有理有节、理智做事、不卑尤其不亢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为赢得国家战略发展时间,避免中国的第三次崛起再被它国打断,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
  中国周边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中亚安全问题、南亚安全问题、东北安全问题、东南安全问题、台湾问题。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一名学子的我来说,自然是更为关注涉及中国海洋边疆权益事宜。本文不就南亚安全问题和中亚安全问题事宜做分析陈述,只对东北亚安全问题、东南亚安全问题、台湾问题做简要说明。
  一、东海地区地区安全问题(东北亚)
  “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特别是冷战之后,苏联解体,日本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再加上在该地区有着广泛利益的美国日渐衰微,中国强势崛起,使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变得愈加复杂,难以把握。这里有广泛的地缘利益,激起了大国的觊觎和争夺,今后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就当前形势来看,整个东北亚局势以和平为主,但随时存在爆发武装冲突的危险,中、日、美、俄四大国在此博弈。
  (1).中日矛盾:中日之间的矛盾存在了上百年,不管官方怎么说中日友好,在民间仇恨仍然占据了主流。历史上日本两次打断中国的崛起,第一次是“甲午战争”,打掉了中国的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改革开放。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不仅割让台湾,日本还因此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
  2.3亿两的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7年的财政收入。第二次是甲午战后,中国又经历三十几年动荡,于1928年重建统一,开始新一轮现代化建设。客观地说1928年~1937年这10年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岁月”,开启的现代化进程。可惜又被日本第二次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使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岁月”戛然而止。中日之间的东海海域争端,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日本右翼的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都动摇着中日之间的关系。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两国关系无论再怎么发展,也不会走向一个长久的和平与友好。两国存在爆发武装冲突的危险。
  (2).中美矛盾:自“911”之后美国安全战略重点重新排序,其顺序是:反恐、控制欧洲、肢解俄罗斯、遏制中国的战略崛起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决定了美国实行遏制中国的军事策略。美国对台军售、支持我国的分裂分子等都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造成威胁,而东北亚自然而然成为中美博弈的主要场所。
  (3).朝韩矛盾:两国之间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差异使两国在南北方在统一问题上仍然存在消除不了的分歧。一直处在冷战的阴云下。南北方虽然同是一个民族,但是还有很大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4).中韩矛盾:韩国于中国关系不可能太近,也不可能太远。
  5).朝日矛盾:美韩日三国的军事联盟及朝鲜曾经多次被日本侵略直接导致了朝鲜对于日本的敌视态度。
  (6).韩日矛盾:两国虽是军事同盟关系,但是在独岛领土上争端以及历史遗留问题都有较大的冲突。
  (7).日俄矛盾:北方四岛(俄罗斯也称其为南千岛群岛。)问题困扰着日本,但基于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铁腕政策,日本也无从下手,自冷战后两国延续着不冷不热的低程度外交。
  (8).美俄矛盾:美国肢解俄罗斯美国意志很坚决,从最近美国率领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行动中可看出两者的博弈更显激烈。
  上述这八对主要的矛盾相互交织,东北亚地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南海地区安全问题(东南亚)
  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南海是中国重要的航行通道,中国所需要的大部分石油都由南海海路运至我国,一旦南海地区被人控制,我国的国家安全将直接受到威胁。南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令东南亚各国垂涎的宝地。
  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16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2016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如体制原因、产业结构原因、亏损等),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大量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个体企业单位大量增加,随之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前大学生担心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个人没有发展前途;怀疑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福利待遇没保障;还害怕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办公环境差。而现在的民营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人才市场薪资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收入水平甚至已和三资企业不相上下,民企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为人才创造了比在其他单位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民企工作也不用担心四金交纳等个人保障问题。
  四、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大学花费了几年时间所学的杂混业是自己生存之本,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专业情节依然影响着求职的心理,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并不过分计较,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吻合,求职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则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勇于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职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如第三产业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就业人数将会明显增加。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会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快更好地融入与适应。
  五、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
  打工是一种被动的就业行为,而自主创业是给自己"打工",是一种主动的就业行为。新一代大学生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并且无负担,没有太多牵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知识。
  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中国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者,而且其中不乏许多非常成功的典范。
  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美关系走向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lunwen121532/

推荐访问:国际服务贸易论文选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