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角分厘]最快学会元角分的方法

来源:其他范文 时间:2018-06-12 15:00:02 阅读:

【www.bbjkw.net--其他范文】

最快学会元角分的方法篇(1):认识小数课件

  开展课程让学生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认识小数课件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认识小数课件
  一、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实验课程小学三年级(下册)》。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我对新课程的编排体系作了一些了解,小数的认识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人民币、常用长度单位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人民币在一下年级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在二上年级学过,分米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在三上年级学过),而且是以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常用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本单元认识小数都是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有关小数的后续知识,在四下年级开始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在本单元中,无论是认识小数,还是比较大小和加减法,都是结合分数、结合米尺、结合人民币、长度单位来认识;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限于一位小数,且是结合元、角、分进行计算。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小数信息,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小数,并为进一步探究小数的意义提供素材,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认识小数,知道小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了解小数的念义,会读写小数,感受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经历丰富多采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获得、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并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四、教学流程:
  (一)、引入小数
  1、出示文具标价牌。
  师: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
  书包 45.00元, 文具盒 12.80元, 圆珠笔 12元,圈笔刀 26元,
  铅笔 0.25元,  橡皮 1.50元,  笔记本 3元。
  (在磁性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磁性黑板上的文具标价牌分成两类:
  圆珠笔12元       书包45.00元    铅笔0.25元
  圈笔刀 26元       文具盒12.80元   橡皮1.50元
  日记本3元
  左边这组数12、26、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拿走磁性黑板上的三个整数标价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读法)
  1、探索小数的读法。(课件2)
  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①、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
  ②、反馈,并板书。
  ③、问:小数怎么读?(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④、巩固练习(课件3-6)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元 角 分
  45. 5  0     45元5角
  10. 5  0     10元5角
  0. 2  5      2角5分
  1. 5  0     1元5角
  3、填单位名称。(课件7)
  (1)、一本故事书的价格是:8.64元=8( )6( )4( )
  (2)、跨栏运动员刘翔身高:1.93米=1( )9( )3( )
  (三)、探索一位、两位小数(写法)
  1、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2、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课件8,作业1)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
  4、探索小数的写法。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课件9)
  想一想: 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5、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6、把自己的身高写成小数是(  )米。(课件10 作业3)
  7、小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2)、今天认识的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不同?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四)、课堂练习
  1、给商品做价格标签(课件11,作业2)
  2、思考题(课件12)。
  五、教学反思: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为了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课前布置学生跟随家长去商场、超市购物,注意观察商品的标牌,以及同学间互量身高,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小数,在教学中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文具价格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所学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学会的能力。
  运用1米的直尺这一学生熟悉的实物,根据米和分米、厘米间的进率,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通过板书和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经过“观察——猜想——尝试——初步认识——运用——总结——深化理解”这一系统过程,顺利完成了由整数、分数到小数的自然过渡,并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将理论认识升华为实践能力,真正理解小数的含义这一核心知识。
  3、力求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中,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把1米分成10份、10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进而在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
  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过程,达到了“情意共鸣、信息反馈、思维活跃流畅”的佳境界。
  4、合理发挥教师的作用。
  整节课,我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的难点环节我在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完成,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仅把学习的时间、思考的空间、展示的机会留给学生,而且教学内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馈强化,拓展了知识的宽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但是觉得自己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作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尽管在教学中我也有涉及,结合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的陶冶。总之我以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应该用小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后我需在这方面多下工夫。

最快学会元角分的方法篇(2):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导语:新的学期开学,我们要有新的学期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现有学生3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清净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最快学会元角分的方法篇(3):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计划为各种复杂的管理活动确定了数据、尺度和标准,它不仅为控制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控制活动提供了依据。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16名,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还好。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但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统计和总复习以及三个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全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去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能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珍惜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排第几行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会用这些平面图形拼图。
  7、认识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3、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解释,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4、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六、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1、100以内数的认识 12课时 第1—4周
  2、方向与位置 6课时 第5—6周
  3、认识图形 5课时 第6—7周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0课时 第8—9周
  5、认识钟表 6课时 第10—11周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7课时 第11—15周
  7统计 2课时 第16周
  8总复习 5课时 第17—18周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的还是一(1)一(3)两个班的数学,他们已经经过一学期一年级的教育学习,所以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任教的这两个班,他们有着许多类似的地方,比如他们都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对数学有较浓的学习兴趣;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1)班全班共45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1人,这学期新转入2名同学。这些学生大都是本地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而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比较重视,能较好的配合老师的工作。但是一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好多同学年龄偏小,虽然已经经过一学期,但感觉他们还是没怎么长大,上课没能够很认真的全身心投入,将来在学习上肯定还是有点吃力的。
  一(3)班全班共有45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13人,这学期新插入一名学生。这个班上的学生大多数是打工子女,他们并没有受到爸爸妈妈的过分溺爱,所以一般情况这些孩子都比较容易受教。而且经过上学期的学习洗礼,有些同学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有较大的改善。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并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具,运用各种小游戏让学生掌握数学技能和数学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1、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4、“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6、同时还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数学思考: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2、能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
  1、知道珍惜时间和爱护人民币
  2、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五、单元教学要点:
  第一单元: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que定物体的位置。
  第二单元: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三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建立数位的概念。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第六单元: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与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
  第七单元:时间单位的进率及钟面的认识。
  时间单位的进率及推算经过的时间。
  第八单元:能够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皮而已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第九单元: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意识。
  六、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2、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4、利用教材中的相关题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内容安排
  1、摆一摆,想一想
  (1)先由一个小组示范活动,用2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A、为什么两个圆片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是2,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是20?
  B、记录摆出的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C、怎样才能知道摆出的数不遗漏?
  (2)各小组活动(用3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4?5?6?7?8?)
  (3)讨论:不用摆,怎样说出用9个圆片可以表示哪些数?
  2、小小商店
  (1)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概念.
  (2)把学生带来的东西分成不同的类。
  (3)带着学生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商店.
  (4)教师示范。
  (5)选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其余的学生扮演顾客。
  (6)全体学生活动。
  (7)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讨论。
  (三)具体措施
  1、可以先利用数位表和计数器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而后进行摆一摆、想一想的活动。
  2、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来展现小小商店。
  3、让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七、教学措施和策略:
  (一)教学措施
  1、备课先要找准数学知识教学的突破口,明确每一单元、课时的重点、难点,制定出突破重点、难点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不仅要对学生的基础、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数学教材中配套的学具、课件加以操作备课。
  2、课内要有一定的练习量,合理分配练习时间,根据不同课型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来逐一检测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学计划,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3、重视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密切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主动地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解决问题。
  4、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及情感的交流,尤其对学习后进生更应多关注及关爱,课堂中多给予机会,及时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提高教学合格率。
  5、作业设计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同时进行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且规范、科学、合理地用好教材配套的练习册。
  6、多与家长交流,及时汇报在校学习情况以及了解在家的学习情况。
  7、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尝试在有限的课时中增加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创造活动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培优与转困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2、和学生搞好沟通,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3、进一步加强优生学习目的,动机教育,培养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4、多方面收集资料,指导优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5、用优等生带动差生,以优促差,以实现“培优”和“辅差”
  6、课堂中多给予学困生发言机会,多给他们展示、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7、抓住课余、课后时间给学困生做特别指导。
  8、强调上课认真听讲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9、对进步的同学做相应的奖励,来激励他们继续前进。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校园教学计划
2.书写教学计划
3.中学教学计划
4.社团教学计划
5.声乐教学计划
6.教学计划科学
7.网球教学计划
8.cad教学计划
9.班级教学计划
10.珠心算教学计划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97016/

推荐访问:元角分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