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全文拼音版]木兰辞全文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24 10:16:57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一:[木兰辞全文]《木兰诗》的趣话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木兰诗》的趣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木兰诗》的趣话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乐府民歌中一首有名的叙事诗。诗歌问世以后,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一直脍炙人口,木兰也成了一名青年女子的英雄形象。但木兰姓什么,家住何处等与木兰有关的一些情况,一直不为人知。
  直到1980年,在大兴安岭发现了“鲜卑石室”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年号)四年(公元443年)的石刻祝文和有关文献,根据其中所载内容,经有关专家考证,认为《木兰辞》中的木兰原名穆兰,她既是《木兰诗》中的主人公,又是诗的作者。穆兰家在河套(指内蒙、宁夏境内贺兰山东,狼山和大青山南,黄河沿岸的地区)内,北魏太武帝神二年(公元429年),天朝征兵(即诗中的“可汗大点兵”),以统一北方,穆兰因父老而代父从军,“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今内蒙五原郡)”的军营报到,担任了太武帝拓跋焘的御前传令兵,因此往往单独行动,传递军机要件,而受到“可汗”(太武帝拓跋焘)的信任。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十二月,太武帝获胜归来,穆兰因允武允文,受到单独召见。太武帝要她担任五品的“尚书郎”。她因怕女扮男装,担任朝臣而犯欺君之罪,坚决表示“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回故乡”。《木兰辞》就是她回乡后,用汉朝乐府“缘事而发”的民歌形式写成的,原题为《穆兰辞》,后传为《木兰辞》。
  1983年1月号的台湾《人世间》杂志上曾刊登署名欧阳不修写的一首题为《天涯游子故园情》的新木兰词,表达了海外游子盼望祖国统一,骨肉团聚的迫切心情。这首词写道:
  唧唧复唧唧,老儿长叹息,问我何所思?问我何所忆?我说心内酸,频年久浪迹,身为乱世民,家人长散失,多少相思苦,多少离愁味,来台卅余年,书信不能寄。不能寄。不闻母亲唤我声,只闻窗前夜雨声悲泣!不闻贤妻唤我声,只闻子规啼血三更急!不闻儿女唤我声,只闻梁间乳燕哀戚戚!树高虽千丈,落叶归根地。但愿上帝发慈悲,祖国河山早统一,早统一兮可还乡,亲情骨肉庆团叙。
  说来也巧,在国外也有两位木兰式的女子。18世纪俄国文学家杜罗娃,23岁参加了一个骑兵团,在战斗中由普通一兵晋升为骑兵大尉,后因负伤,才暴露了女性身份。以后,她拿起笔,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世纪英国有位才华出众的大学生,名叫巴利,15岁就荣获了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来投笔从戎,在军队中当医助,一直荣升到英军监察长,在军队中干了半个世纪,直到死后检尸时,才发现他是一位女性。在我国军队中,也有一位,她就是小说《战火中的青春》中副排长高山的生活原型,辽宁凌原人郭俊卿。她15岁时改名为郭富,参加了八路军,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1983年因病逝世。
  拓展阅读:《木兰诗》文言常识
  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文章修辞
  互文交错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反问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借代
  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二:[木兰辞全文]《木兰诗》的教案

  引导语:怎么设计一份《木兰诗》教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㈠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2.引导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
  3.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4.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
  ㈡教学重点
  ⑴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⑵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㈢教学难点
  ⑴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故事情节,深入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⑵文中出现的重点古诗词的积累。
  教学过程
  ㈠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巾帼英雄的事迹,请讲一讲。(学生讲)说到巾帼英雄不得不提到木兰,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会对女英雄木兰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㈡探索新知识
  1.相关的文学常识(投影显示)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中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
  2.读文
  ⑴让学生认真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播flash)
  需要注意的字音:
  机杼军帖可汗鞍鞯辔头溅溅胡骑啾啾朔气扶将著扑朔戎机
  ⑵让学生结合所听的录音和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⑶找学生读文,并找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效果。
  ⑷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读时要读出节奏感,例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让学生给自己最喜欢的话划分节奏,并大声读出来。
  学生划节奏,读文。
  找三至五名同学读。师生共评价。
  ⑸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着读文,提出不懂的字词句。学生质疑:
  学生需积累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例如:当户织:户,军书十二卷:十二,阿爷无大儿:爷,胡骑,戎机,朔,赏赐百千强:强,郭,扶将,著,裳,扑朔,迷离,傍,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互文:也称互文见义,指上下文中相关词语互有省略,而意义上则互有补充,从而使文辞简洁精练。古诗文中由于字数、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的限制,常常用互文见义的表达方法,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完备的意义,增加语句的内涵。如王昌龄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等于说“秦时汉时的明月,秦时汉时的关”。
  3.整体阅读,把握故事情节,合作探究
  ⑴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概括回答。
  明确: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⑵用五个四字短语概括全文主要情节。
  明确: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最后一节是一段附文,是歌者对木兰的赞辞)。
  ⑶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叙述的详略。
  诗中对木兰出征前置办行装、从军征战生活以及得胜归来等情节,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诗中对木兰从军的准备以及还朝辞官、回家与亲人团聚写得详细,对战场写得简略。由于诗的重点不在于表现主人公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这样写使主题更加突出。
  ⑷立足全诗,把握人物形象:
  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
  学生回答。
  这首诗所叙写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这个巾帼英雄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根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喜欢木兰的原因吗?
  参考: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返回家园,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4.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5.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看谁背的又快又准
  ㈢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㈣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㈤作业:背诵全诗
[《木兰诗》的教案]相关文章:
1.木兰诗教案(1课时完成)
2.七下木兰诗说课稿和教案
3.木兰诗的配图
4.木兰诗的互文
5.《木兰诗》续写
6.木兰诗说课的课件
7.《木兰诗》句子分析
8.《木兰诗》的古今异义
9.木兰诗的形近字
10.木兰诗重点题型

三:[木兰辞全文]《木兰诗》续写

  导语: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民间传说和戏曲中广为流传。为当时女子之典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子在当时的地位。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木兰诗》续写 ,欢迎阅读。
  篇一:木兰诗续写
  木兰从军归家后,木兰是个女孩这件事顿时在军中传得沸沸扬扬,在百姓家中,这件事也成了茶余饭后的佳话,可以说真是弄得个满城风雨。于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可汗和大臣们的耳朵里,根据军法条文,女子不能入军营,违令者当属“死罪”。
  可汗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商议该怎么处置花木兰。大家觉得这件事很难处理,花木兰犯了军中法令,是犯了王法,可木兰功勋卓著,也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王法与功勋之间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大臣们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军法如山,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如果不追究花木兰,那怎么向黎民百姓交代?以后又怎么以王法服人?那国家将何以治理?更多的人认为花木兰固然有罪,但她在多少次战事中出谋划策、英勇善战,一次又一次地立下了赫赫战功;花木兰虽然是个女儿身,但在每次战事中,她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是一般男儿所不能比的;这十几年来,尽管战争那样残酷,战斗那样激烈,花木兰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退却过;花木兰还善于跟同行的一般战士谈心,在不少关键时刻,她还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总之,木兰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也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大臣们说得各有各的道理,可汗也被弄得举棋不定。
  可汗和大臣们的议论很快就传到了木兰的耳中,传到了木兰的乡亲们的耳中。木兰得知此事后,却神态自若,没有一丝害怕。乡亲们得知后都来到木兰家。乡亲们对木兰说:“木兰,你是我们的英雄,我们支持你,如果可汗要杀你,他就是个昏君!”木兰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对乡亲们说:“乡亲们,谢谢你们!可我毕竟还是触犯了军法,王法无情。如果我死了,也是上天注定的。可汗处死我,也是为了维护王法,我死得其所。”这时,木兰的家人早已泪流满面。
  在皇宫里,大臣们还在讨论中,这时一个军士进去报告:说有许多老百姓跪在城门口,求可汗饶木兰不死。可汗和大臣们都来到城墙上,只见城下面是黑压压的一大片,几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在这儿了。见可汗来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大声说:“木兰为了我们百姓的安宁,一个人在外十几年征战,如今如果杀了她,真是没天理啊!”这时,百姓们都这样大声喊着。有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这样说:“木兰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你们不能杀了她!”甚至连一个三岁的小孩也开了口:“木兰姐姐是我们的英雄,谁杀了她就是坏人!”……
  城下的百姓群情激昂。可汗和大臣们会意地笑了。可汗对城下的百姓说:“你们说得对,我不能枉杀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我会顺从民意的。”接着,可汗还当场封花木兰为“女中豪杰”。可汗还说:“木兰是我们国家第一个上战场的女英雄,我将撤销不准女儿上战场的军令,以后凡是武艺高强的女子都可上战场。”这时,城下的百姓都欢呼起来。百姓们夸可汗决策英明。
  这一段佳话一直流传至今,花木兰的爱国精神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将流芳百世。
  点评:本文小作者在学习了《木兰诗》后,对木兰从军归家后的情势发展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戏剧性地展现了一场由木兰女子从军触犯军法而引发的风波。文章构思又带有孩童心理,具有独特的写作个性。故事结局又恰到好处,顺理成章,使文章主题得经鲜明的显现。
  篇二:木兰诗续写
  说到木兰回乡之后,回到家里,换回女儿装,伙伴们非常惊讶。乡里的人传来传去,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到了可汗和大臣们的耳朵里。
  一天早朝,可汗就找大臣们商量,说;“你们说关于木兰是个女儿身的人还上战场打仗的事怎么解决呢?依军法处置呢,又好象不合乎情理,不依军法处置,又怕朕以后没有威信管理不好我的子民。哎!这可怎么办呢?”大臣们见可汗这么烦恼,也非常着急。有一位大臣说:“启奏陛下,就依军法处置,法不容情啊。”又有一位大臣说:“不能依军法处置,木兰是我国的大功臣,要按军法处置了,还不激起民愤哪。‘可汗看左也不行,右也不行。就说:“还是日后再说吧,退朝。”再说木兰这边。木兰也很快可汗与大臣们在议论这件事。于是就父母说:“爹。娘女儿骗过可汗上战场,是女儿违了王法,要认罪伏法的。”说完。父母早已泪如雨下,乡亲们听说了这件事,纷纷到皇宫外去求可汗,求可汗不要治木兰的罪。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说:“木兰是我们的女英雄,大功臣,你们要治她的罪简直天理不容啊。”很多人也跟着附和;“对呀,不错。”木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看见乡亲们都在为她求情,感动不已。可汗走出来,看见外面黑压压的一片,几乎全城的百姓都来了。就对着百姓说:“放心吧,我是不会治木兰的罪的,她可是我国的大功臣呢?我怎么舍得杀死这个女英雄呢?”说着就差人把木兰叫上来,把自己随身携带的玉佩给了木兰,还赐给木兰了一把尚方宝剑和金银财宝,还有一做宅子。可汗给木兰深深鞠了一躬,城外的百姓见此状,纷纷下跪,喊着:“木兰女英雄,大功臣。”木兰也给了可汗一个拥抱,以示感谢。
  木兰辞别了可汗,回到家中后,父母甚是欢喜。
  父亲在心里想:是要替木兰安排相亲,找户好人家了。
[《木兰诗》续写]相关文章:
1.木兰诗续写300字
2.木兰诗的配图
3.木兰诗的改编版
4.《木兰诗》的主题
5.木兰诗的主要情节
6.《木兰诗》教学导入
7.木兰诗的文言现象
8.木兰诗的插图
9.木兰诗说课的课件
10.木兰诗原文图片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50261/

推荐访问:木兰辞全文拼音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