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揠苗助长文言文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24 09:43:29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1) [揠苗助长文言文]24.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2) [揠苗助长文言文]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答案


  文言文阅读。(8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⑥两枚,次供猪脔⑦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⑧,惟啖⑨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盛馔(zhuàn):准备丰盛的饭菜。④果蔬:泛指果品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胡饼:烧饼。⑦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⑧箸:筷子。⑨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因谒公( ) (2)觉饥甚而不敢去( )
  (3)其人已心怪之( ) (4)果蔬皆不具(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3.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4分)(1)拜访 (2)离开 (3)对……感到奇怪或以……为怪(4)具备,准备
  2.(2分)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
  3.(2分)节俭,不铺张浪费(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品质的能力。结合文章中对“王安石”的描写来分析他的人物品质即可。

(3) [揠苗助长文言文]六年级文言文练习题

  一、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字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分)
  _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二.1.①边境。②到。③难道。④凭借
  2.人们确立志向,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境上的和尚吗?
  3.对比,立志。
  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1.解释字义。
  (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居:
  (2)如入鲍鱼之肆肆:
  2.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
  3.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
  近朱者赤,
  4.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居:一起店铺
  2.比喻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3.近墨者黑4.(言之成理即可)
  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1.翻译下列句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这则短文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谈谈你的感受。
  四.1.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2(略)
  五.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字义。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
  2.翻译下列句子。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五.1.①向②戏弄③昏暗④点燃2.(1)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2)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3.一个人要有活到才老学到老的精神。
  六.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字义。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③资给以书④遂成大学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六.1.①到,此指照射过来②报酬③把④就
  2.①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邻居家的光亮照过来,拿着书映着灯光来读书。②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的灯光来读书,现在这个成语形容勤学苦练。
  4.①学习要主动——匡衡凿壁借光,主动创造条件来学习,其好学的精神值得学习。
  ②学习要刻苦——虽然家庭贫穷,可是,他不畏艰苦的环境,并且能以“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方式“得主人书遍读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七.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1.解释字义。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①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七.1.①教诲,教导②这样③引,拉④一起2.C3.①只听弈秋的教导。②能说(难道)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八.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8158/

推荐访问: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