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教案]登岳阳楼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23 09:38:29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登岳阳楼:初中古诗《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雪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注释:
  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④乾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乾坤:天地,此指日月。
  ⑤无一字:杳无音讯。 字:这里指书信。
  ⑥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⑦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

第二篇登岳阳楼:登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杜甫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之时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岳阳楼记的精选阅读以及答案,供大家练习了解。

  《登岳阳楼》精选阅读及答案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4.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处名句:一是“”出自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是“,
  ”,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
  5.赏析颔联。
  答:
  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答:
  7.“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8.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答:
  9.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
  10.你还知道哪些写洞庭湖的名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答:
  【参考答案】
  1、答: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 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
  2、C
  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6、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7、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
  8、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这可以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诗中看出。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
  9、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10.写洞庭湖的佳句:
  (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登岳阳楼》作品简介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登岳阳楼》原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登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2.杜甫《登岳阳楼记》评课稿
3.如何快速记忆《登岳阳楼记》
4.华调吟诵杜甫《登岳阳楼》讲解
5.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全文 黄庭坚
6.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赏析 黄庭坚
7.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原文翻译以及注释 黄庭坚
8.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二
9.登岳阳楼感悟《岳阳楼记》
10.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译文及赏析

第三篇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杜甫


  《登岳阳楼》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唐诗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因此在这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
  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而这意境是从诗人的抱负中来,是从诗人的生活思想中来,也有时代背景的作用。清初黄生对这一首诗有一段议论,大意说: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那么宽阔广大,五、六两句叙述自己的身世,又是写得这么凄凉落寞,诗的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样,七、八两句就很难安排了。哪想到诗人忽然把笔力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五个字,这样的胸襟,和上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起来,斤两相称。这样创造的天才,当然就压倒了后人,谁也不敢再写岳阳楼的诗了。
  黄生这一段话是从作诗的方法去论杜诗的,把杜诗的意境说成是诗笔一纵一收的产物,说意境的结构是从创作手法的变换中来。这不是探本求源的说法。我们说,诗的意境是诗人的生活思想从各方面凝结而成的,至于创作方法和艺术加工,炼字炼句等等,只能更准确地把意境表达出来,并不能以这些形式上的条件为基础从而酝酿成诗词的意境。昔人探讨创作问题,偏偏不从生活实践这方面去考虑,当然就不免倒果为因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5595/

推荐访问:登岳阳楼教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