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ppt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5-22 10:29:10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1) [春江花月夜ppt]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意味,它将真实的生命体验融入优美的兴象中,营造出了一个空明纯美的诗歌意境。
  教学目标 :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语: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

(2) [春江花月夜ppt]张若虚春江花月夜ppt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作者是初唐张若虚,开元初,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它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 文学史的不朽地位。


  (朗诵完,老师登场)
  何景?
  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同学们,多么美丽的诗句啊。我们仿佛看到了浩瀚的江水,芬芳的原野,无边的月色……让我们一起和诗人欣赏这美丽的春江花月夜。(板书课题:《春江花月夜》)
  师:诗人笔下的“春江花月夜”会是什么样子?
  生1:春天是生机盎然的。
  生2:波光荡漾的江水,很宁静的样子。
  生3:春天来了,花开了,万物都开始复苏了。
  师:生机盎然的春天,波光荡漾的江水和吐露芬芳的原野。诗歌中,哪些诗句是写景色?
  (生朗读)
  师:对,诗歌前八句是写景色的,为了让同学们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欣赏一组图片,然后从诗中,找出对应的诗句。(多媒体展示)
  (学生欣赏图片)
  生1:第一副对应的诗句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因为这张图里有月亮从海面上升起。
  生2:第二副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月色照耀下的江水,泛起微波,一望无际,所以应该是这句。
  生3:第三副是“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月亮照在树林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生4:“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洁白的月光照射在白沙之上,江天一色,分不出哪是月,哪是江。
  师:很好!大家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诗中美景?
  生5:春天的江潮浩瀚,与苍茫大海相连接,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宁静与安详。晚风轻轻吹过,一轮皎洁的月亮缓缓从江海相接的地方升起。江海的水纹在月色照耀之下,仿佛披上了一件银白的蝉纱,宛如少女一般动人。
  师:非常好!冯慧玲同学如诗人般,概括很到位。此时,月如鲜花,芬芳四溢;月如醇酒,令人陶醉。
  (回读诗歌)
  何理?
  师:面对如此美景,诗人会想到什么?古来写“月”的诗句很多。
  生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生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面对美丽的月色,有人欢喜有人愁。本诗中,诗人思考什么问题?
  生9:江畔何人初见月?
  生10:江月何年初照人?
  师: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11:谁是第一个见到月亮的人。
  生12:月亮什么时候照到第一个人
  师:诗人有没有给出答案。
  众答:没有。
  师:诗人是怎么回答的。
  生1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众答:人生代代相传,月亮年年相似。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14:因为人比月亮生命短。
  师:非常好!这是诗人思考的哲理:人生短暂,宇宙永恒。(师板书:人生宇宙哲理)
  何情?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请欣赏分角色诗歌朗诵,细细领悟诗人的感情。
  (分角色朗诵诗歌)
  师:听了李明明同学的朗诵,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风流倜傥的才子。
  (众笑)
  师:请欣赏冯慧玲和李明明两位同学表演的短剧。
  【附对白】
  游子:我一人漂泊在外,亲密的爱人啊,站在明月下的高楼上,你是否在想念我?
  思妇:我亲爱的人啊,你可曾知道,自从你离家,我的心早已随你而去。没有了你,我好久不曾打扮,梳妆台前,我再无心停留。
  游子:月光似水,离愁如月,如影随行。你我今晚看到同一轮明月,月色是那么美,但我们不能分享这美丽的夜色。
  思妇:我亲爱的人啊,你可曾知道,我也想和你共享这无边的美。此时,我愿意化作月光缠绕着你,与你长相厮守。
  游子:你我相隔遥远,鸿雁寄托不了我的情思,鱼龙传递不了我的爱意。可怜啊,我现在回不到你身边。
  思妇:我亲爱的人啊,你快回来吧。
  游子:昨晚,我梦见花落闲潭,美丽的春天都过去了一半。春天是想念亲人的季节,但我回不了家,见不到我亲爱的人。
  思妇:春日将逝,月已西斜。我亲爱的人啊,你趁着好时光,快回来吧。
  游子:长路漫漫,夜已深沉,这些都无法阻止我归去的脚步。我亲爱的人啊,我已迫不及待想回去,陪伴你。
  游子、思妇:我亲爱的人啊,纵然我俩相隔万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月亮作证!
  (表演完,众掌声)
  师:看到表演,同学们在笑,为什么?
  生15:他们互称“亲爱的”。
  师:有何不对吗?
  生16:没有,他们本就是夫妻。
  生17:这就是诗人与他的爱人的对白。
  师:对,一个是漂泊在外,一个独守在家。他们互诉衷肠。看完表演,你印象最深的一句?
  生18: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生19: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我好象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女人,在月夜中,站在窗前,看着远方,想着她远方的爱人。
  生20: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在外的游子梦见鲜花凋落,意识到春天即将过去了,想到光阴流逝,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生21:“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对游子的思念像是月光一样,照在闺房的窗帘上,卷也卷不走;洒在洗衣石上,抹也抹不去,拂去还回来。表达了思妇对游子深切的相思之情。
  师:真是:游子孤独、冷清,寄情山水;思妇可怜、寂寞,而无说处。
  (回读文段)
  师:谈谈你对本诗的印象?
  生22:月色很美。
  生23:人生短暂。
  生24:相思离别。
  师:特别是在月色很美时,会更加感叹人生短暂,更加想念亲人。
  生25:没错,每到过节都会想到家人。
  师:月色很美,只是我们没去留意;人生短暂,所以更要珍惜时光。最后有两句话与大家共勉: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要有一颗珍惜时间的心。谢谢!
  (本节课完)

(3) [春江花月夜ppt]春江花月夜教案ppt


  《春江花月夜》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若断若续,使诗歌既完美严密,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一、自学梳理
  1.认真诵读全诗,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整理下来。
  2.反复诵读全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并读出情感,结合具体语句进行想象、联想形成自己初步的阅读感受。
  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的初读感受,写在下面的空白处,以备课上交流。
  你还想到了哪些与本诗描写的景物,传达的感情相关的诗句,请尽可能多的写下来。
  3.在诵读全诗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诗句尝试着背一背。
  二、自学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基础知识并交流自己的初读感受,每个小组最后形成展示成果,选出一名代表在班内展示,其他同学有选择地加以记录。
  三、合作研讨
  汇总展示成果,师生共同确定学习内容。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诗歌鉴赏的方法?请写在下面。
  五、拓展延伸
  在《春江花月夜》中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抑或楼头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帘内月的倾注、砧上月的流照,无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请以“月——情之寄托”为题,结合自己了解的关于写月的诗歌,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以这份导学案为依托,我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这首诗,以下是课堂镜头。
  首先要求学生齐读全诗,订正以下读音:霰(xiàn)砧(zhēn)潜(qián)。
  接下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从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并试着结合自己的感觉朗读相关诗句。
  生:我们这一组读出了“静”和“净”的景物描写。
  生:我们这一组读出了思念、忧愁、哀伤的情感。
  生:我们组读出了广阔、柔美、富有动感的画面。
  生:我们读出了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
  师:大家的感觉非常敏锐,《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在写景、抒情、阐述哲理方面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那么就一起走进《春江花月夜》去品味其中的景、情、理。我们先从哪个方面开始呢?
  生:(七嘴八舌)景……情……理……
  师:实际上我们从哪一方面开始都无所谓,刚才我听说“情”的同学比较多,那么我们就从“情”开始吧,大家再一次将全诗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接下来大家认真品读诗歌中的文字,每个同学至少选择一处想象联想,认真品味,看看这些文字是如何传达感情的,把你的心得写在相应语句旁边。
  (学生认真品读)
  师:下面大家把自己的阅读心得与组内其他同学分享,每组最后选出一名鉴赏最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学生讨论、交流)
  师:请大家来展示小组交流的成果。
  生:“斜月”“落花”给人的感觉是没有活力,因而传达了凄凉的心境,由此可以想见由于长期思念而不能相见,游子、思妇内心落寞的感觉。
  生:我觉得“昨夜闲潭梦落花”一句非常美。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首先看“闲潭”,是安静的水潭,这就好像是游子思念的温暖的家,而“花落闲潭”恰恰表达了游子与思妇团聚的场景,这与后面的“可怜春半不还家”形成对比,更加突出思念之深、之重。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徘徊”一词不仅写出了思妇因思念而坐卧不安的情态,同时我们还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对远方游子的思念。
  生:从“春半”中,我们可以看出思妇因年复一年的思念而年华老去的情景。
  师:正如郑愁予在《错误》中所说:“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生:从“复西斜”中我读出了时光的流逝,也读出了如绵绵江水一样的绵绵思念。
  生:老师,我们组有个问题,“此时相望不相闻”中的“相望”如何理解?游子、思妇他们天各一方,肯定是“望”也“望”不见,为什么还要“相望”呢?
  师:既然互相看不见,大家想想“相望”是在看什么?
  生:我觉得应该是游子、思妇在不同的地方同时看月亮,同时把思念之情寄托在月亮上。
  师:明月千里寄相思,正如苏东坡所说,但愿人长久——
  生:千里共婵娟。
  师:还有,海上生明月——
  生:天涯共此时。
  师:我寄愁心与明月
  生:随风直到夜郎西。
  师:可能大家还会想到相关的诗句,课下可以整理下来。大家看看,以上同学鉴赏出来的思念之情都和什么有联系?
  生:月。
  师:因此,我们可以把思念之情可以概括为“月下之情”。那么下面做一个小练习,大家自由选择描写游子或思妇的文字,抓住具体词语,联想想象,描述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学生埋头写作)
  师:小组交流一下,选出本组最好的文字读给全班同学听。
  生:月,清怜;江,清泠。
  是夜,入梦。闲花落尽水潭,悠悠。那朦胧的馨香将我唤醒。
  抬头,望月。远方的你可曾见到这月?谁第一个站在江边呼唤心中的她的名字?谁又第一个在月下轻轻地呢喃“想他”?无数的游子,无尽的思妇,代代相随,思念如江月绵绵不绝,与宇宙生死相随。
  这一夜,我不要悲伤,只愿温情。相爱何必常相见?
  江水东流,落月西斜。
  月光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远方的你,记住有我在想你。江边的树啊,谢谢你们替我留着思念,使我不至沉入这江底。
  梦随风万里,几度红尘老去,人面桃花长相忆,莫叹明月笑多情。
  天涯尽头看流光飞去,不问何时是归期。只愿共你一生不忘记,定不负相思意。
  生:转身,感觉不到你的温度,就这样在梦中惊醒,抬眼望见,窗外一树月光。搭在床边的衣,依旧是你喜欢的样子,你说过那样的我如同《诗经·月出》走出的人,笑着回望,却只在昏黄的铜镜里,看到一个消瘦的脸庞。光如水照亮了一室,让最隐秘的悲伤无处可藏,我以为我把对你的思念藏得那样好,却没有料到,压于心底就生了根,为你串起的帘,为你浣洗的石都刻上了欢乐与忧伤。……
  于是,我只能做一个安静梳妆的女子,坐在如水的月光下,等你回来。
  师:通过分析月下之情,至少有两点需要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第一,要从具体文字入手,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内容;第二,诗中的景物或者扩大开来说文学作品中的景物都渗透着主观的感情,要由景悟情。我发现,大家刚才的分析都集中在了诗歌的后半部分,那么诗歌的前面有没有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呢?大家认真讨论、交流一下,然后我们请同学来说说。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4023/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