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小故事2家庭教师]家庭小故事2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22 10:03:57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家庭小故事2篇一:家庭小故事


  【这条小鱼在乎】
  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就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向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仍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这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点评:爱心是最宝贵的,正如,古人所讲“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在孩子的心灵中及早地播下爱的种子最重要。
  【父母的爱】
  夏天到了,学校安排了午休时间,我当然要舒舒服服地睡午觉了。我跟爸爸妈妈说好了,两点半准时叫我。不知怎么的,每天两点半我都准时被叫醒。醒来后,我总是看到桌子上放着一碗凉的绿豆粥。我心里很是感激父母。
  一天中午,我怎么也睡不着觉,就起来了。我悄悄地走到爸爸的门前,呀!我呆住了。我从门上的玻璃窗向里看去,只见爸爸靠在椅子上,微合着双眼,头不时往下垂,旁边放着座钟。忽然,爸爸眼一睁,抬起头来看看座钟,又靠在椅子上,合上了双眼……霎时,我全明白了。爸爸就是这样准时叫我的。顿时,我的鼻子一酸,眼泪涌了上来,心里默念着:“爸爸呀爸爸,……”
  我抹去泪水来到厨房,一眼瞧见妈妈正在锅旁忙着什么,脸上挂满了汗珠……我愣住了,喉头像堵住了什么东西,什么也说不出来,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脸上滚下来。我倍感交集,心底奔涌着无声的语言:“妈妈呀妈妈,……”
  点评:这就是父母的无言的爱,孩子应当孝敬父母。
  【品德高尚的人】
  就在今天下午,加仑让我知道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间,三四个男孩正在逗弄可怜的可罗西——就是那个一头红发、残了一只手臂、还有一个卖菜的妈妈的男孩子。他们用尺子戳他,用栗子皮砸他的脸,恶意地模仿他残臂的姿势,取笑他是个残废,是个怪物。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可罗西愤怒了,他抓起一个墨水瓶用尽力气向一个侮辱他的同学砸去。那个同学躲开了,墨水瓶正好砸在前来上课的老师身上。大家赶紧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吓得不敢出声。
  老师脸色苍白地走上讲台,用严厉的声音责问道:“这是谁干的?”没有人回答。老师又提高了声音问:“谁干的?”
  可怜的可罗西的不幸感动了加仑,他突然站起来坚定的说:“是我。”
  老师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在坐的学生,然后平静地说:“不是你。”
  顿了顿,他又说“这一次我不会罚那个犯错的人。站起来吧!”
  可洛西站了起来,抽泣着说:“他们砸我,还侮辱我,我气昏了头,才扔……”
  “坐下吧。”老师说,“欺负他的人站起来。”
  四个人耷拉着脑袋站起来。
  “你们几个,竟然去侮辱一个根本没有冒犯你们的同伴,竟然去挖苦嘲弄一个本来就不幸的人,竟然去攻击一个无力自卫能力的人。你们这是卑鄙的行为!是懦夫!”
  说完,他走下讲台,来到耷拉着脑袋的加仑的面前,对他说:“你是一个高尚的人。”
  加仑附在老师的耳旁,不知说了些什么,然后老师就对那四个顽皮的同学说:“这次原谅你们。”
  点评:一个既同情弱者又能容忍原谅犯错误的人,是多么了不起!这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孩子。
  【一件难忘的事】
  1966年,我在泰国。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下午,我正在客厅里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望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到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用泰语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喊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来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有意多给了30泰铢,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狼狗吠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的时候,看到刚刚走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那小男孩。没等她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那妇女没有说什么,缓缓摊开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我一怔,细细看去,正是我遗失的那条金项链。我连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这时中年妇女轻轻地说:“项链是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我快快地送回来。”
  我点点头,忙从口袋中掏出100泰铢送给小孩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母子俩按照泰国人的礼节,双手合十,谢绝了。夕阳西下,我望着她们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点评:品德是否高尚与贫穷无关。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在圣诞节前夕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节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新车吗?”
  保罗点点头说:“我哥哥送过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两车是你哥哥白送给你的?天哪,我真希望……”
  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也有这样一个哥哥。但是,那小孩接下去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
  “我希望将来我也像你哥哥那样。”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笑了,这回他知道小男孩想干什么了,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但是,这会保罗又错了。
  小男孩请求说:“你能把车停在那两个台阶跟前吗?”
  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屋。不一会儿,他背着脚有残疾的小弟弟返回来了。他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指着车对弟弟说:“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你就可以坐在这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保罗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那位小男孩也坐了进去。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从那时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点评:给予永远比索取快乐,我们做一个善于给予的人吧。

家庭小故事2篇二:古代家庭教育小故事8篇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家庭教育小故事8篇,欢迎阅读!
  古代家庭教育小故事1:老汉粘蝉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老人说: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大地大,万物品类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样为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
  【智慧小语】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
  古代家庭教育小故事2: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他的哥哥讥笑他,他却不在乎。
  天长地久,他写出了两本书,引起了轰动,别人问他读书有什么窍门。
  他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àn)。”
  人们很佩服他,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
  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的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
  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智慧小语】现在有些人总找借口说:“我白天那么忙,工作压力那么大,生活节奏那么紧,哪有时间学习?”其实,只要你自己肯学,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爱因斯坦和鲁迅说过同样一句话: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有个著名的“三八理论”,就是一个普通成年人的一天应该分为“三个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自由安排时间。前面两个“八”,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并无多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剩下的八小时怎么度过。
  古代家庭教育小故事3: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的郯(tán)子,生性至孝,历来为人所称道,被视为德、才、威、雅的化身。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的故事被视为楷模。
  郯子的父母年老体衰,都患有眼疾,他特别伤心,到处求医。听说鹿乳能治好双亲的眼疾,他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中。猎人误认其为鹿,正要举箭射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听后非常感动,想办法给他弄来鹿乳,并护送他出山。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命令,要赶快行动,不应该拖拉,这也是孝敬父母的举动。从小若有这样的理念,那么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也会去孝养。
  古代家庭教育小故事4:孟母断机
  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应顺承。”对父母长辈的责备,理应乐于听受。对父母的批评,也要视为一种教诲。
  古代家庭教育小故事5:黄香温席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智慧小语】用孝顺的心对待父母,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养;用慈悲的心对待众生,众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益。用恭敬孝养父母的心做天下的事情,这个世界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格外美好。
  古代家庭教育小故事6: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智慧小语】陆绩六岁就懂得体念亲心的行为并非偶然,实为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父母以身作则外,他还研读经史,无数古圣先贤的存心和德行,从小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古代家庭教育小故事7:师道尊严
  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从小就喜欢文学和画画,师从当时著名画家沈周学画。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画技大长,所画的画已经显现出大家风范,在附近很有名气。唐伯虎开始有点洋洋自得,觉得比起老师的画来自己也毫不逊色,从他那里再也学不到什么。于是,他借口母亲需要照顾,向老师提出想早点回去。他还拿出自己的画作请老师点评,实际上是想炫耀自己的画艺。
  沈周老师知道他的心思。他既没有强留唐伯虎,也没有看他的画作,只是请他到自己房间来吃饭送别。这个房间只有一扇窗户,窗外景色怡人,沈周老师就让唐伯虎过去开窗通风。
  唐伯虎朝窗户走去,可谁知那“窗”怎么开也开不了。唐伯虎问,“窗户上锁了吗?”沈周笑笑说:“哈哈,你看仔细了再开。”
  唐伯虎揉揉眼睛,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哪是什么窗户,而是老师挂在墙上的一幅画。老师这画画得十分逼真,以至于让唐伯虎误认作是窗户。
  唐伯虎羞愧地对老师说,“请老师原谅我的肤浅骄傲,我愿意再跟您学习三年。”
  此后,唐伯虎改变了目空一切的态度,认真领会老师的教导,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智慧小语】
  《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只有对老师怀有尊敬之心,学生才会仔细聆听老师讲授的内容,然后才能恭敬地对待学习、知识,最后学而有成。
  古代家庭教育小故事8:苏武牧羊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平静了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匈奴的上层发生了内讧,苏武一行人也受到了牵连。匈奴单于扣留了苏武,要他背叛汉朝。苏武不愿,单于便许以高官厚禄。再次被苏武严词拒绝后,单于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愿杀他,但也不愿放他回去,便将他发配到北海牧羊。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日子久了,旌节上的穗子也掉完了。一直到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
  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一天,人们都出来迎接他。人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都说他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智慧小语】
  有气节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们对这种人的印象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打磨越来越清晰。

家庭小故事2篇三:精选家庭教育小故事

  人人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各方面都发育健全,可是如何教育孩子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家庭教育小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家庭教育小故事1
  孙川是个懂事的孩子,平时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他和奶奶生活,所以对奶奶有点“黏糊”。由于上学期学期末要回老家,所以提前一个月就放假了,待在家里的时间比较长。这学期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新生刚入园一样,有很多的不适应,但他在学校也不表现出来,直到后来有一次,孙川在家不肯来幼儿园上学,奶奶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骂他。
  奶奶来到学校询问我们老师,老师说,这段时间孙川特别调皮,经常和小朋友打闹,所以老师批评了他一下,并没有骂他。奶奶知道了原因,并教育他,让他上课要认真,在幼儿园要听话,这样老师就会喜欢他了。孙川奶奶还乘孙川不注意与我们两位老师交流,说:“孙川这孩子蛮听话的,就是有的时候需要鼓励,多表扬表扬,要说他好。”刘老师说:“我们知道了,您放心吧,我们会多关心他的。”上课时,孙川坐的很好,我就表扬了他,其他小朋友也很快坐端正了。良好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吃点心,吃点心时,我又一次鼓励孙川,结果孙川快乐而又快地吃完了点心。
  放学时,奶奶来接孙川,孙川特别的高兴,飞快地跑到奶奶身边,抱住奶奶说:“今天老师表扬我的,说我表现好。”
  家庭教育小故事2
  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就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的。
  男人继续向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仍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这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点评:爱心是最宝贵的,正如,古人所讲“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在孩子的心灵中及早地播下爱的种子最重要。
  家庭教育小故事3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知道神就要出现了,因此,他们满怀殷切的期盼,恭候着来自上苍的旨意。
  神出现了,神开始说话了:“你们沿途要多拣拾一些鹅卵石,把他们放在你们的马褡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后悔。”
  说完,神就消失了。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但是,不管怎样,那毕竟是神的旨意,他们虽然有些不满,但是,他们还是各自拣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马褡子里。
  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降临,他们开始安营扎寨时,忽然发现他们昨天放进马褡子里的每一颗鹅卵石,竟然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后悔极了,后悔没有拣拾更多的鹅卵石。
  家庭教育小故事4
  一只老鹰追逐一只兔子,想吃掉他。兔子眼看自己走投无路、孤立无援时,突然看见了一只屎壳郎。兔子求屎壳郎帮帮他,救救他。屎壳郎答应帮助他,保护他。
  这时候,老鹰已追到跟前。屎壳郎对他说:“请别伤害兔子一根毫毛,因为他是我的仆人。”可是,屎壳郎看上去那么渺小,老鹰才不把他放在眼里呢。老鹰掐死了兔子,并当着屎壳郎的面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屎壳郎是不会忘记这一耻辱的,他一心在等待着老鹰筑巢。不久,当他发现了老鹰的巢,并看到老鹰把他的蛋放在里面后,便悄悄飞进去,把老鹰的蛋推到鹰巢的边沿上,使它落到地上摔破了。
  老鹰悲愤交集,他飞到天上,来到天神的宝座前,请求天神给他提供一个能安心筑巢、平安孵蛋的地方。天神说:“等你再孵蛋的时候,你可以把蛋放在我的怀抱里孵化。因为你是我的飞鸟,所以我理应好好照料你。”
  于是,事情如此这般地发生了。
  可是,当那屎壳郎了解了真情后,便立刻团了一只粪蛋,然后带着粪蛋飞到天上,来到天神面前,把粪蛋丢进了他的怀抱。天神发现了这个脏东西,想把它抖搂掉,可是他忘了怀里还有老鹰的蛋;于是把它们连同那团粪蛋一块儿抖掉了。结果,老鹰的蛋又全都打碎了。
  家庭教育小故事5
  一只鹌鹑在麦地中间筑巢。当她的孩子们渐渐长大,麦子变黄的时候,她对小鹌鹑们说道:“农夫收割麦子的日子快要到了。我现在出去给你们找食。我不在的时候,你们都给我待在巢里别动,小心点儿,别让任何人发现你们。如果那个农夫来了,你们留神他说的话,听他什么时候要割麦子。我们要见机而行。”说完,老鹌鹑便飞走了。
  不一会儿,农夫带着他的儿子来到了麦田,察看了一下麦子,然后对儿子说:“麦子成熟了,我们该收割了。我明天一早就去邻居那儿,同他们商量,请他们来帮助我们收割。”
  又过了一会儿,老鹌鹑噙着给孩子们的食物飞回来了,问他们是否听到点什么。一只小鹌鹑回答说:“那农夫同他的儿子来过了,他说:明天他要去请邻居来帮助割麦子。”
  老鹌鹑听后说:“别怕,这麦子还不会马上割的。因为那些邻居不会那么快就答应帮别人干活的。”
  第二天一大早,老鹌鹑又要外出觅食了,她对小鹌鹑们说: “留点神,那农夫准备什么时候割麦子,看是否能听到一些新的消息。” 那农夫又来了,对他的儿子说:“我看,谁也不会来了。这些邻居都靠不住。我要去同亲戚朋友谈谈,让他们明天来帮我们收割。这麦子再不割的话,就要烂了。”
  当老鹌鹑回家时,小鹌鹑们叽叽喳喳地说:“妈妈,快给我们在别的地方筑一个新的巢吧!那农夫明天就要带他的亲戚朋友来割麦子了。”
  可是,老鹌鹑回答说:“亲爱的孩子们,那些亲戚朋友也不会马上到一个外乡的农田里来干活的,所以,你们注意听着农夫明天说的话!”
  下一天早上,那农夫和他的儿子又来了,农夫非常伤心地朝麦田扫了一眼,说道:“我看,想靠别人的帮助都是不行的,不管是邻居,还是亲戚朋友。这庄稼今天是割不成了。两把锋利的镰刀已经摆在粮仓里了,明天一早我们两个就开镰。这麦子不能再耽搁了。”
  小鹌鹑马上就把这个新消息告诉了他们的妈妈。老鹌鹑听了说道:“瞧,这才是真正的收割时间。我们迁移的时候也到了,寻找别的住所去吧!亲爱的孩子们,起身吧!明天早上我们还待在这里的话,那么我们大家的生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家庭教育小故事6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家庭教育小故事7
  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从小就喜欢文学和画画,师从当时著名画家沈周学画。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画技大长,所画的画已经显现出大家风范,在附近很有名气。唐伯虎开始有点洋洋自得,觉得比起老师的画来自己也毫不逊色,从他那里再也学不到什么。于是,他借口母亲需要照顾,向老师提出想早点回去。他还拿出自己的画作请老师点评,实际上是想炫耀自己的画艺。
  沈周老师知道他的心思。他既没有强留唐伯虎,也没有看他的画作,只是请他到自己房间来吃饭送别。这个房间只有一扇窗户,窗外景色怡人,沈周老师就让唐伯虎过去开窗通风。
  唐伯虎朝窗户走去,可谁知那“窗”怎么开也开不了。唐伯虎问,“窗户上锁了吗?”沈周笑笑说:“哈哈,你看仔细了再开。”
  唐伯虎揉揉眼睛,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哪是什么窗户,而是老师挂在墙上的一幅画。老师这画画得十分逼真,以至于让唐伯虎误认作是窗户。
  唐伯虎羞愧地对老师说,“请老师原谅我的肤浅骄傲,我愿意再跟您学习三年。”
  此后,唐伯虎改变了目空一切的态度,认真领会老师的教导,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智慧小语】
  《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只有对老师怀有尊敬之心,学生才会仔细聆听老师讲授的内容,然后才能恭敬地对待学习、知识,最后学而有成。
  家庭教育小故事8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平静了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匈奴的上层发生了内讧,苏武一行人也受到了牵连。匈奴单于扣留了苏武,要他背叛汉朝。苏武不愿,单于便许以高官厚禄。再次被苏武严词拒绝后,单于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愿杀他,但也不愿放他回去,便将他发配到北海牧羊。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日子久了,旌节上的穗子也掉完了。一直到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
  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一天,人们都出来迎接他。人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都说他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智慧小语】
  有气节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们对这种人的印象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打磨越来越清晰。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2446/

推荐访问:雨后小故事2家庭教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