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种姓制度现状|印度种姓制度

来源:其他述职报告 时间:2019-07-15 07:38:31 阅读:

【www.bbjkw.net--其他述职报告】

种姓制度(印地语:हिन्दू वर्ण व्यवस्था,英语:Caste system in India,或作印度卡斯特体系)是曾在印度与南亚其他地区 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体系。下面是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印度种姓制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印度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核心观念

  种姓制度并非一套绝对的社会阶层,而是借由许多不同的标准建立起来的一套相对阶序,这些标准诸如:是否吃素、是否杀牛以及是否接触尸体等等……这些标准背后的核心概念是一套“洁净与不洁”的价值观,然而该价值观却受到实际生活中的权力关系影响。为此,古代印度的婆罗门发展出一套称为“瓦尔那”的分类架构,作为解释并简化整个制度的方式。因此,这两套思维方式大致构成整个种姓制度的主要概念。

  洁净与不洁

  洁净与不洁是种姓制度的核心观念,其依循的原则主要有二:一种是时效性,一种是互补性:

  时效性

  在恒河岸边洗涤的人们:印度教认为水能洗涤不洁与罪恶,恒河河水则有最佳的洗涤效果,因此印度人经常在恒河两岸洗澡或擦拭身体。不洁可分为两种,即暂时性的不洁与永久性的不洁。在此,“不洁”主要指在生活中各种被视为带有危险性,而需要将受此影响者加以隔离的事物或情况,比如经血、生产与死亡等等......。这些情况之下,即使与之有稍微的接触都算沾染到“不洁”,需要以慎重的方式隔离或是消除其不洁。

  所谓的“不洁”是一套繁琐的分类体系,这其中最核心者包含《摩奴法典》所规范的人身上的十二种不洁物(如粪便、唾液等)、出生与死亡以及许多次转手过的人与物品。此外,各种器物之间也有一种比较性的不洁关系,如金比银洁净,银比青铜洁净,青铜比黄铜洁净,上述这些金属又比陶器洁净,这种比较性的关系会影响到器物的使用年限与价格。同样地,当人与“不洁”的接触程度与关联性也会牵涉到其被隔离的时间长短,以及处于暂时性的不洁还是永久性的不洁。以亲人死亡为例,当该状况发生时,其核心家庭的成员被视为最“不洁”,守丧期最久,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亲戚则依与死者生前来往的程度决定其“不洁”程度与守丧期,即与死者生前来往越密切者需守丧越久,反之则越短。同样的观念用于即将殉夫的寡妇,如果她们正处于经期时,依规定不可殉夫,必须等经期结束后四天并沐浴才可自焚殉夫(称为萨蒂)。上述这些有时效性的例子都可显示暂时性不洁的情形,而暂时性的不洁通常有直接或间接的化解之道,比如用水清洗(沐浴或洗涤特定部位)、剔除毛发、涂抹牛的五种分泌物等。

  然而如果经常性的接触“不洁”的事物,比如专门替死者或产妇洗涤衣物、埋葬死者,这种情况下便处于永久性的不洁。换言之,以接触“不洁”事物为业的人或群体无法摆脱“不洁”的状态,因此他们与他们的亲人必须被长期隔离于大多数人之外,以防污染到其他人。如此,他们便成为“不可触碰”的贱民,其他非贱民的种姓必需避免与之直接接触,甚至迫使他们迁居聚落之外,否则有被污染的危险。

  因此,在时效性上可以看见洁净与不洁之间的对立关系:如果要维系自身的洁净,必须远离不洁。洁净与不洁位在价值观的最高与最低两端,彼此相互排斥,互不相容。

  互补性

  互补性主要与婆罗门有关,其基础建立在于满足婆罗门对洁净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不洁。作为种姓制度的核心,婆罗门必须保持高度的洁净,才能维持其神圣的地位,因此随着历史发展,婆罗门创造出许多规定与礼仪维系自身的洁净,然而执行这些仪式与规定时如果没有他人协助,多少会沾染不洁而处于不可触碰的状态,因此衍伸出各种处理不洁事务的种姓,这些不洁的种姓之存在也保障了婆罗门的洁净。换言之,洁净与污秽,婆罗门与贱民,这两者彼此互补,缺一不可。举个例子,死牛,特别是被宰杀的牛被视为不洁,然而仪式上不可避免需要以牛皮制成的鼓和接触这些不洁物的演奏者,因此许多地方出现以制作皮革或演奏乐器为业的贱民种姓,然而他们的工作却与神圣的宗教仪式紧密相关,甚至必须在其中扮演主祭者的角色。

  两者与种姓制度

  正因为洁净与不洁在概念上构成既对立又互补的关系,因此一个种姓要确立其地位时,必须同时根据几项标准作为参照,比如丁种姓的成员可能会说“因为我们是素食者,所以等级高于辛、壬、癸种姓;但我们容许寡妇再婚,所以等级不如甲、乙、丙种姓。”由于种姓内的成员都不可避免地要同时遵守与违背某些洁净标准,因此可以借由各项由洁净与不洁所衍生的实际标准将所有种姓一分为二,最后这些标准汇合在一起时,便构成一套由高至低的“洁净-不洁”种姓阶序。

  外国人在印度种姓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首先介绍一下传说中的印度种姓制度,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在此要特别说明一点,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并非合法制度,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第17条明文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为了保证低种姓人和贱民的教育和求职权力,印度还实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不仅在议会两院为他们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席位,而且在所有政府机构和国营企业中为他们保留高达27%的名额。另外,还给低种姓出生的学生一定比例的升学名额。在今天,印度人的身份记录里不再有任何关于种姓的记载。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点像东亚的宗法制度,虽然在当代已经被法律和政策废除,但在民间仍然很难彻底清除,印度大多数人至今对各不同种姓通婚仍然持反对态度。不过,现在国际交流如此频繁,印度人和外国人通婚的事例也很多,媒体也经常有中国人嫁到印度或娶印度媳妇的报道,如今很红的一档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也有过印度男嘉宾上场。由此我有个疑问:对于印度本国人而言,外国人相当于哪个种姓呢?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在印度人眼中地位有区别吗?

  最后发几张印度各种姓人的照片给大家看看,说实话我是看不出有多大区别。

  婆罗门男性

  婆罗门女性

  刹帝利男性

  刹帝利女性

  吠舍男性

  吠舍女性

  首陀罗

  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详细介绍

  一、越白越高贵的早期种姓制度

  公元前15世纪,白种人雅利安人离开原住地南俄与中亚的草原,一部分留在了伊朗,另一部分则开始入侵恒河与印度河流域。这部分入侵印度的人成为印度雅利安人,语言是吠陀语。

  这些雅利安人在进入印度后,与当地原住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雅利安人称这些原住民为达萨或达休。据雅利安人自己说,“达萨人是黑皮肤,说邪恶语言,鼻子扁平,不事祭祀”。

  而雅利安人善于骑马和驾驭战车,并且身材高大,当地原住民不是他们的对手。很快雅利安人依靠残酷的杀戮,荡平了一个又一个部落,这些部落的人自然成了雅利安人的奴隶。

  在征服过程中,人数远远少于原住民的雅利安内部开始出现了一种排斥被征服地区的人——达萨的倾向。据《梨俱吠陀》记载,统治者们创造了“瓦尔那制度”,也就是早期的种姓制度。

  “瓦尔那”本意是“色”和“质”,这个词很明显的表示出,早期的种姓制度原本就是一种血统保持。白皮肤的雅利安人作为统治者,处于社会顶层;黑皮肤的达萨作为被征服者,处于社会底层。

  小A认为这和满人入关后限制满汉通婚是一个道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少数者统治者血统上的纯正。

  二、种姓制度的丰富

  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各行各业出现了明显的分工,瓦尔那制度此时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肤色来区别谁是高贵的了。于是,雅利安人内部开始出现社会等级的区分,有严格的规定。

  最高贵的瓦尔那被称为婆罗门,这些人负责祭祀,同时负责教育。

  其次是刹帝利,这些人是实际上的统治者,负责征战和管理。

  第三等瓦尔那是吠舍,这些人就是雅利安内部的普通老百姓,一般是商人、农民、牧民,负责生产和缴纳税款。

  而随着雅利安人的征战范围日渐增大,出现了一个特定的被征服者群体,也就是第四个瓦尔那——首陀罗。这些人唯一的职责就是为上述三个雅利安人瓦尔那服务。

  印度的这种瓦尔那制度不仅仅和社会分工密切相关,而且还和血缘有很大的联系。其实在世界上都有类似的例子,小A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斯巴达社会结构,少数斯巴达人负责祭祀、统治、征战,普通的边民就是正常居民,最下贱的黑劳士则当作奴役使唤。

  为了保证这个统治的稳定性与合理性,雅利安人把这种社会制度称为“神的安排”。在《梨俱吠陀》中,说“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

  前三个瓦尔那被称为再生族,能参与吠陀宗教活动,可佩戴再生族的标志——圣线;而首陀罗是一生族,无法参与任何上述活动。

  同时,前三个瓦尔那可以任意打骂首陀罗,但只受到很轻的惩罚。而首陀罗反抗的话,会有很重的责罚。同时,首陀罗做的饭,高种姓的人不能吃,因为首陀罗被婆罗门定义为“不洁净”的人。

  如果高种姓的男人想娶一个低种姓的人,那没有问题,这叫“顺婚”;而高种姓的女人则不能嫁给低种姓的男人,这叫“逆婚”。

  任何违反规定的,都要受到惩罚、丧失种姓。

  三、种姓制度中最低贱族群诞生

  你要是以为首陀罗是种姓制度中最下等的一群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虽然首陀罗在种姓制度中受到各种压迫与歧视,但真的不是最下等的那一群人。

  大约在吠陀时期的晚期,出现了在四大种姓之外的第五类人——贱民。

  贱民被视为不可接触者,他们最早是首陀罗中从事屠宰、制革、清扫等活动的人,这些活动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不洁净的人。

  婆罗门顺势编出“玷污说”:“高种姓的人接触贱民就会被玷污,一定要避免接触;贱民不能住在村子里,不能在公共水井打水,不能在大街上走。”

  后来,一些被征服的部落族人也成了贱民,甚至一些婆罗门、刹帝利因为在婚姻上问题严重,丧失种姓,于是也成了贱民。

  四、结语

  印度的种姓制度反映出当时雅利安少数族群对被征服地区原住民的压迫,是一种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但是要注意,婆罗门、刹帝利也可以当商人,混的差的婆罗门也可能当厨师,吠舍中也有家财万千的大商人。如今种姓与古代不同,和工作并非百分百一致。

种姓 印度 制度

1、薪酬管理制度(三篇)(2016-03-19)

2、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016-03-19)

3、办公用品管理制度(2016-03-20)

4、会议制度管理办法(2016-03-24)

5、公司内部业务员管理制度范本(2016-03-24)

6、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016-03-25)

7、值班制度(2016-03-25)

8、值班管理制度(2016-03-25)

9、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016-03-25)

10、公章管理制度(2016-03-25)

11、党风廉政建设制度(2016-03-25)

12、请销假制度(2016-03-25)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95864/

推荐访问:印度种姓制度现状 印度种姓制度可怕 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的由来 印度种姓制度论文 印度种姓制度ppt 印度种姓制度的利弊 印度种姓制度视频 印度种姓制度图片 外国人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 婆罗门 印度种姓制度下的贱民 印度种姓制度人口比例 怎么分辨印度种姓制度 华人在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形成时间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影响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