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学案作业本答案]课时学案作业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课时提优作业本答案

来源:学生作文作业 时间:2019-07-12 07:17:53 阅读:

【www.bbjkw.net--学生作文作业】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下面是范文网在线www.01hn.com小编整理的课时学案作业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课时提优作业本答案,供大家参考!

  课时学案作业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课时提优作业本答案

  1.如图,在下列学习用具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共有(  )

  A.1条 B.2条 C.3条 D.6条

  3.如图,已知四个图形分别是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圆,它们全是轴对称图形,其中对称轴的条数最少的图形是(  )

  4.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BAD=35°,则∠C的度数为(  )

  A.35° B.45° C.55° D.60°

  5.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DE⊥AB于点E,DF⊥AC于点F,下列结论:①∠BAD=∠CAD;②AD上任意一点到AB,AC的距离相等;③BD=CD;④若点P在直线AD上,则PB=PC.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AB=6,CD=4,则△ABC的周长是    .

  7.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则另两个角分别是(  )

  A.30°,60° B.45°,45°

  C.45°,90° D.20°,70°

  8.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D平分∠ABC,∠A=36°,则∠1的度数为(  )

  A.36° B.60° C.72° D.108°

  9.如图,在△ABC中,D为AB上一点,E为BC上一点,且

  AC=CD=BD=BE,∠A=50°,则∠CDE的度数为(  )

  A.50° B.51° C.51.5° D.52.5°

  10.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的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  )

  A.15° B.17.5° C.20° D.22.5°

  1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AD是等边三角形,则∠BPC等于(  )

  A.20° B.30° C.35° D.40°

  1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角平分线,△ADE是等边三角形,下列结论:①AD⊥BC;②EF=FD;③BE=BD.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3 B.2 C.1 D.0

  13.三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

  ∠1+∠2=    .

  1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  )

  A.1条 B.2条

  C.1条或3条 D.不确定

  提升训练

  15.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E⊥AC于点E.

  试说明:∠CBE=∠BAD.

  16.如图,已知AB=AC=AD,且AD∥BC.试说明:∠C=2∠D.

  17.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点C与点A,B不重合),分别以AC,BC为边在直线AB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CD和等边三角形BCE,AE与CD相交于点M,BD与CE相交于点N.连接MN.

  试说明:(1)△ACM≌△DCN;(2)MN∥AB.

  18.如图,已知AB=AE,∠B=∠E,BC=ED,点F是CD的中点,你知道AF与CD之间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20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D

  解: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推出∠A=∠CDA=50°,∠B=∠DCB,∠BDE=∠BED,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出∠BDC的度数,进而求出∠B=25°,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DE,进而可求出∠CDE.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130°

  14.错解:A

  诊断:等腰三角形包括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形,在解决有关问题时,往往因为忽略这种特殊情形而漏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正解:C

  15.解:因为AB=AC,所以∠ABD=∠C.

  又因为AD是BC边上的中线,所以AD⊥BC.

  因为BE⊥AC于点E,所以∠BEC=∠ADB=90°.

  所以∠C+∠CBE=∠ABD+∠BAD=90°.

  所以∠CBE=∠BAD.

  16.解:因为AB=AC=AD,

  所以∠C=∠ABC,∠D=∠ABD.

  因为AD∥BC,

  所以∠CBD=∠D.

  所以∠ABC=∠ABD+∠CBD=2∠D.

  所以∠C=2∠D.

  17.解:(1)因为△ACD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AC=DC,CE=CB,

  ∠ACD=∠BCE=60°.

  因为∠ACD+∠DCE+∠ECB=180°,

  所以∠DCE=60°.

  所以∠ACE=∠DCB=120°.

  所以△ACE≌△DCB(SAS).

  所以∠EAC=∠BDC.

  又因为AC=DC,∠ACM=∠DCN=60°,

  所以△ACM≌△DCN(ASA).

  (2)由(1)知△ACM≌△DCN,所以CM=CN.

  又因为∠MCN=60°,所以∠NMC=∠MNC=60°.

  所以∠NMC=∠ACM.

  所以MN∥AB.

  18.解:AF⊥CD.

  理由:如图,连接AC,AD.

  在△ABC和△AED中,

  所以△ABC≌△AED(SAS).

  所以AC=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又因为AF是△ACD中CD边上的中线,

  所以AF⊥CD(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93325/

推荐访问:课时学案七上数学答案 05课时提优作业本答案 七下数学课时作业本 金钥匙课时学案作业本 七下数学课时提优 八年级数学课时作业本 课时提优计划作业本 五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提优课时作业本特点 课时作业本七上数学 九年级数学课时作业本 课时作业本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课时作业本 六年级课时作业本数学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