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启示]孟母三迁的故事的启示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18 09:57:42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1) [孟母三迁的故事的启示]课外文言文练习答案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
  ③冀复得兔( )④而身为宋国笑(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而置之其坐() ②反归取之()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①反归取之( )
  ②何不试之以足( )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 )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
  ②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答:
  (三)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
  ①女还( ) ②顾反为女杀彘( )
  ③特与婴儿戏耳( ) ④婴儿非与戏也( )
  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之
  C、妻止之
  D、曾子之妻之市
  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四)自护其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席上啖菱( ) ②或曰( )
  ③啖菱须去壳( )④欲以清热也(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 )
  A、欲以清热也。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五)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恐已暮矣( ) 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③臣闻之( )④善哉(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驱之别院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1、加点词的意思去:()方:()欲()还()
  2、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七)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常嬉为墓间之事嬉:
  ②此非吾所以处子也处:
  ③复徙居学宫之旁徙:
  ④遂居焉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常嬉为墓间之事
  
  ②此可以处吾子矣
  
  3、你从孟母三迁的故事是得到什么教益?
  (八)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苦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母曰:“自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1、解释词语
  孟母方绩
  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子之少也
  2、翻译句子
  孟母以刀断其织。
  旦夕勤学不息,
  3、孟子“遂成天下之名儒。”他成功了,你能从文中探知孟子成功的原因么?
  孟母对儿子的谆谆教导,使人信服,你能对她的教育方法加以评点么
  (一)
  1、① 跑 ② 放下 ③ 希望 ④ 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二)
  1、 ① 坐 座 ② 反 返
  2、 D 度
  3、① 尺码 ② 履 ③到、往 、 尺码
  4、 ① (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② (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5、 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
  (三)
  1、 ① 同“汝”,你 ② 回来 ③ 罢了 ④ 开玩笑
  2、 D
  3、 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儿子欺骗呵。妈妈欺骗儿子,儿子自然不信任自己的妈妈,不能以此作为一种教育。
  4、 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对即可)
  (四)
  1、 ① 吃 ② 有人 ③ 剥掉 ④想要
  2、 B
  3、 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4、 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闹出笑话。
  (五)
  1、①晚 ②怎么 ③ 听说 ④ 好
  2、 B
  3、少年好学,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芒;壮年好学,好像中午太阳的光辉;老年好学,仿佛点燃的蜡烛的光亮。
  4、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六)
  1、离开正想要回去
  2、老妪以前的知识
  3、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七)
  1、游戏,玩耍安置、居住搬家住
  2、经常把处理丧事作为玩耍。
  这里可以用来安置我的孩子了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环境对人熏染太重要
  教育应重视环境的选择
  (八)
  1、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
  故:原因
  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提炼
  一、三个“遵照”
  遵照原文语气、语义和习惯。
  二、四个步骤
  1.审。审清句中语法要点,找准采分点。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翻译的文言句子,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2.切。将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逐一解释。
  3.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释出的词义连缀成句。
  4.誊。在逐一查对原句语法要点全部落实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卷纸上。在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三、六字歌诀:留、对、换、补、删、调
  1.留:即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那些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翻译时照搬即可。
  2.对:即对译法。对应直译,逐字落实。指译文尽可能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要求字字落实。
  3.换:即替换法。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
  4.补:即增补法。补出相关省略成分和省略的语意。文言文省略现象较多,常考的是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于”,为使译文明白通顺,不产生歧义,必须补充译出被省略的成分。可先将其补足,然后依照常规句式翻译,译出补足部分后用括号标示。
  5.删:即删削法。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如发语词、衬音助词、部分连词等,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可删去不译。如:
  6.调:即调整法。将倒装语序调准为正常语序,对于倒装句式要先找出该句的谓语,再以此为核心找出主、宾、定、状、补,然后分析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和介宾结构后置等现象,再做调整。

(2) [孟母三迁的故事的启示]三字经优秀教案


  交流《三字经》的诵读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 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 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
  (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 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 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 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
  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 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 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小结: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教学内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
  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 (二)诵读感悟 (三) 小结。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教师讲故事)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二、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三、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跟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3)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教师范读《三字经》 ) (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 (3)拍手打节奏,齐声诵读。
  四、小结
  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五、作业: 回家以拍手歌的方式给父母诵读今天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3) [孟母三迁的故事的启示]孟母三迁的故事的启示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吧?这个故事的其实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孟母三迁的故事的启示,欢迎大家阅读。
  孟母三迁的故事的启示
  一、关于人的发展问题。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自然的人通过教育使之成为社会的人,一个人从生下来,带成长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是一个相对较长的社会化过程。孩子在现实社会里学习社会的行为方式,同时参加各种和会集体活动,接受行动准则和价值体系,进而发展其社会性。因此,人的成长总是受环境的影响,一 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从而形成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一故事中,说明了很久以前人们就意识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复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
  现代社会,是一个教育社会化的时代,而我们的学校教育也不应该,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读死书,死读书。有些知识、规范是社会要求他们而学校无法学到的,就需要他们到校外学习,所以教师的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不能只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积极能动的。
  人们总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对学生的将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家庭中,家长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思想观念对子女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也有直接的影响;社会上一些学生可见、可闻、可感的事物,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有影响。
  三、教育要有选择性与主导性
  从孟子的母亲对他的教育,我们可知道择善而居,三迁而择邻,妙在选择。这种选择,体现了母亲教育子女的主导性。对于学校教育,对学生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成长,取决于教师所把握的培养目标。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发展。
  总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发展中的道德规范,社会要求。要以发展的观念去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不能不说是《孟母三迁》给我们的教育与学生成长方面的又一启迪。
  拓展阅读:孟母三迁故事
  孟母三迁故事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 “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孟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为了给父亲守坟,就把家搬到坟墓附近。时间久了,孟子就和小朋友们学着哭坟,挖土,埋“死人”和办丧事。孟母看到了就摇摇头,心想: “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种地方了。”于是,孟母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集市上整天吵吵嚷嚷地叫着买卖东西,孟子觉得很有趣,就跟邻居的小孩儿玩杀猪,宰羊,买卖肉的游戏,学猪羊死去的声音和讨价还价。孟母看到了,皱起了眉头,心想:“这种环境也不适合我的孩子。”于是,又搬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这样,孟子天天都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因此他就喜欢上了读书,然后跟母亲说:孟母听到了很高兴,心里想:“这里才是孩子应该走的正路!”就爽快地答应了。
  虽然孟子去读书了,可时间长了又厌烦了,他开始逃学了。有一次,孟子逃学跑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到孟子这么早就回来,知道儿子是逃学回来的,就很生气地用剪刀把他所织的布剪断了。然后命令孟子跪下,严肃地跟他说:“学习就像织布,织布要一针一针地织,学习要一天一天地学。月月学,年年学,日积月累,才会学业有成。你这样半路逃学,就像我中途断织一样,不仅会前功尽弃,将来还会一事无成。”孟子开始只是吃惊,并不理解母亲的用意,听到这一席话,豁然开朗,再也不逃学了。
  从此,孟子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们把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并称为“孔孟之学”。孟子的母亲也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子女的榜样。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8856/

推荐访问:孟母三迁的启示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