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谏怎么读|纳谏与止谤教案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1:30:05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工作总结】

下面是烟花美文网www.39394.com小编分享的纳谏与止谤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十、纳谏与止谤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赏析文言文的方法,懂得如何赏析文言文。

  2、 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对文言文进行赏析,初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点:

  概括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课文主旨,品味课文语言。

  ▲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的议论角度和观点,以及借古论今的写作方法。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㈠上新课之前,先来阅读两个文言小故事,请同学们准备好课前发下的资料。

  讨论: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与徐公哪一个美?

  2邹忌对妻、妾、朋友的看法如何认识?

  3邹忌用什么方法使进谏成功?

  4邹忌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5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召公谏厉王止谤》

  1课后练习五1-3

  2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㈡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从这两篇文言文入题的。标题是《纳谏与止谤》,“纳谏、止谤”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刚才阅读的两个文言小故事已经告诉我们了。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对比鲜明,发人深省)课文是一篇以读后感的形式写的议论文。

  二、作者介绍

  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东诸城人,1905年出生。早年就读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山东大学中文系求学时得到著名诗人闻一多的指点和鼓励。1933年起,先后出版《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运河》等诗集,1957年起担任《诗刊》主编,陆续出版《一颗新星》、《春风集》、《凯旋》等诗集。诗歌主题多抗争黑暗、歌颂光明,诗风明快,语言凝练,被誉为“人民诗人”。

  三、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

  1、 了解预读课文的情况,提问思考:作者在文章中联系现实,对《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评价,并有所发挥。想一想,作者是选择什么角度对《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评价的?

  作者选择齐王勇于纳谏的角度进行评价,并结合周厉王“止谤”的故事,对照论述,发表感想,针砭时弊。

  2、逐节阅读,正音正句;逐节讨论,概括内容。

  第1自然段,以警策的议论开头,引出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话题。

  第2自然段,先用古训“人非圣贤’’作为大前提,指出纳谏的“必要性”。

  第3自然段,以两个实例,从反面衬托进谏与纳谏的不易。

  第4自然段,从正面赞赏齐威王勇于纳谏的胸怀与气度。

  第5自然段,紧接上文纳谏不易的话题,引出周厉王因止谤而最后倒台的事实。

  第6自然段.对上面两个事例进行总结。

  第7自然段,总结上文,提出借鉴的话题。从行文上看,这一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第8、9自然段,联想到现实中某些人害怕批评的事实,指出其必然垮台的结果。

  第10自然段,写敢谏和善纳的关系。感叹“明君”的重要性。

  第11自然段,以邹忌劝谏成功为例子,写进谏方法的重要性。

  第12、13自然段,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希望各级领导以史为鉴,敢于纳谏,并付诸行动。

  四、理清结构,理解思路

  1、 四人小组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可以如何分?并说明分段的理由。

  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以警策的议论开头,引出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话题。两个比喻生动贴切,引人人胜。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把两篇古文介绍的两个古人对待“谏议”的不同态度以及截然相反的结果加以对照,联系实际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

  这一部分还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6自然段),作者主要是从文章追溯历史事实,说明纳谏的可贵,止谤的危害,为议论现实打基础。

  第二层(第7~9自然段)是联系现实,抨击恶行,感情激愤,发人深省。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写敢谏和善纳的关系及作者自己的感受。

  第四部分(第12、13自然段),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希望各级领导以史为鉴,敢于纳谏,并付诸行动,这一部分点明写作目的,结论水到渠成,有很强的说服力。

  2、从全文结构看,本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安排论述层次的?

  文章由“重读”引起古今对照,由对照引出感想;由感想而提出忠告,层层深入;在层进论证中又采用对比手法,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全文的结构特点是层进式。除此之外,课文还运用了另外两种结构方式:一种是并列式,另一种是对照式。试找出哪些地方分别使用了这两种方式。

  并列式:第10、11自然段写作者感受。两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对照式:第5自然段用召公谏厉王止谤之事与前四段作对比。

  二、研读课文

  ㈠研读第二、三自然段。

  ⒈理清第二自然段的论证结构。

  先用古训“人非圣贤’’作为大前提,指出纳谏的“必要性”。因为其必要,能不能纳谏,就成了检验一个君主聪明与愚蠢、贤明与昏庸的重要标准。但由于封建帝王的特殊地位,他们很难听从下面的“逆耳之言”,而周厉王是最突出的一个。这一段文字结构严谨,由一般到特殊层层推进,很自然地突出重点。

  ⒉理解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第3自然段:屈原、比干,意在说明并非所有的君王都有纳谏的勇气,从而赞美齐王的大智与风度;并使文章内容丰富、史料充实,立意更为深刻。

  ⒊掌握修辞方法。

  ㈡品味文章语言

  ⒈从第二、三自然段的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引出:从刚才的研读中,我们对课文的语言特点已经有所体味。这篇课文的语言十分考究,不但用词丰富、准确,而且使用了引用、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方法,试从课文的其它自然段中各找出一例,体味语言的魅力。

  ⒉另外,课文使用典故也恰倒好处,比如比干和屈原的故事。请从课文中找出其它的典故,并说说用典的好处。

  典故有:《论语》中的话

  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

  美芹之献

  《触龙说赵太后》

  《召公谏厉王止谤》

  好处:在写法上,这是用以和齐王进行正反比照;在内容上,这是借历史事实为鉴,强调纳谏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并向反其道而行之者提出了警告。从而使文章内容更具说服力。

  三、全文总结

  臧克家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诗作丰硕,其中《有的人》、《老马》等诗歌曾广为流传。这篇文章是以读后感的形式写的议论文,文章从幼时熟读的两篇古文人题,通过齐威王和周厉王这两个历史人物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以及最后结果的对比,得出这样的结论:能不能纳谏是关系一个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文章联系实际,对各级领导提出忠告:历史是一面镜子,应该正确对待批评,敢于“纳谏”,改进自己的工作。文章借古论今,是非分明,言词精练,说理透彻,表现了诗人驾驭议论文的才华。

  议论文是用来说理的文章,最强调以理服人。作者由一篇文章引出话题,由古人论及现实,正反对比,借古喻今,层层推进,有现实针对性和很强的说服力。

  文章的语言精练、词语丰富,善用比喻、排比、对仗,使用典故也恰到好处。文章有委婉劝谕,有直接抨击,虽然是战斗性很强的议论文,读来却生动有趣,引人人胜。

  四、布置作业

  相关资料:

  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普高《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2000年6月

  2.参考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仪容很漂亮。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坐着同他闲聊时,又问他:“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比徐公差远了。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近臣,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3.读《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吴小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

  《战国策》是一部介乎子、史之间的古书。它主要记录了战国时代以纵横家为代表人物的思想言论、外交辞令和政治主张等等,同时也记载一些历史事实。其中历史记载部分有些是民间传说,并不完全是信史。在不少纵横家的游说之辞中还保存了一大批寓言,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之类,属于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从文学角度看,它们的艺术性是很突出的;但作为历史看,其中某些故事的真实性就颇值得研究。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明确的,即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又在于他有自知之明。这是文章的重点。至于齐威王的政绩,齐国大治的情况,以及“战胜于朝廷”的具体经过,虽同文中应有之义,却并非作者命意的焦点所在,故仅仅一表而过。

  这一主题思想,显然是《战国策》的作者总结了封建社会初期统治阶级在政权的得失方面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从文章的思想性看,值得肯定的地方正在于此。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用以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艺术手法。过去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我不大同意。我以为,毋宁说它近于浪漫主义还更为确切些。因为文章本身固然对齐威王君臣不无美化之处,但也反映了作者对新兴的封建统治阶级寄以希望,这才用齐威王和邹忌作为纳谏和敢言的典型人物,并把他们理想化了。这就是文章之所以用浪漫主义表现方法的思想基础。

  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可以用过去评论家的套语予以概括,即前一半“虚处实写”,后一半是“实处虚写”。齐威王从不理朝政到励精图治,终于奠定了七雄之一的齐国在东方的强大地位,是史实。他的接纳忠言和改恶从善,也是有历史依据的。邹忌对齐威王敢于直言进谏,当然也在情理之中。但邹忌本身,是否对他作为一个美男子果真如此沾沾自喜,而最后又如此之虚怀若谷,从妻,妾、客的重重谄媚阿谀的包围圈里钻了出来,并且敢于现身说法去规劝齐威王,则值得研究考虑。我以为,邹忌的窥镜自视,与城北徐公比美,以及妻、妾、客等向他献媚,这种种细节都是虚构的,不是《战国策》的作者就邹忌本人编造出来的。它的性质与《战国策》中“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故事基本一样,是寓言。所不同者,那些寓言是以童话或民间故事为题材;而邹忌则是以自己为主人公,对齐威王现身说法,使人读了更觉亲切有感染力,如此而已。

  如果按照正规的文章结构,这篇作品一开头应该这样写:邹忌为齐威王相,入朝见威王,曰:“臣尝朝服衣冠而窥镜……”接着把他的故事叙述完毕,然后接下去再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那一段。但如果真如此写,便索然寡味,毫无艺术特色。照目前的这种写法,是作者故弄狡狯,把虚构的情节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俨然煞有介事。然后在叙述以后“于是入朝见威王”那一段,把正面意思交代清楚,既活泼生动又水到渠成,这就是所谓的“虚处实写”。这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夸张,而非历史的忠实记录。如果我们了解《战国策》的性质,知道它并非全部历史实录而羼有不少虚构成分,就比较容易体会出这篇文章的构思,也能接受我的这个设想了。

  文章的后一半写齐威王的纳谏经过,应该实有其事,或者至少是有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的。但作者却把它过分夸大了。因为齐威王的为人即使再差劲,一开始也不能全无是处,以致意见堆成山,使提出批评的人“门庭若市”。而在一周年以后,即使他改恶迁善,也不能一下子就达到圣贤的地步,使人“虽欲言,无可进者”。可见这不过是作者用高度概括和极度夸张的手法,肯定纳谏改过的好处无穷,让封建统治者意识到这样做的优越性和有效后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理想化了的君主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至于齐威王的政绩,作者并不想从正面详加描述;只要把一个统治者从谏如流的态度和方式淋漓尽致地写出,这就已经达到了塑造理想人物描写理想事件的目的,即使写得让人有点不相信也无妨。这就是所谓的“实处虚写”。这样,文章前后两段做到了虚实相生,前面似实而实虚,后面似虚而有实,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也很别致,从头至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百姓,又是三层。上、中、下赏,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层。这些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再看,邹忌自以为美于徐公这一事件的发展在时间上是三层:“朝”、“旦日”、“明日”是也。邹忌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是三层:“熟视之,自以为不如”是第一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是第二层,然后到“暮寝而思之”是第三层,找出了矛盾的焦点。全部事态的发展也是三层:邹忌现身说法进行讽谏是第一层;齐威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是第二层,最后使邻近的诸侯国都来入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当然,作者这样的写法不见得全部都是有意的,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总之,文章的结构层次很重要,没有层次不行,层次太多也不行。一般地说,总要注意到结构层次的对称美,排比作用和递进(即一层比一层深入)作用。本篇在这方面确有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

  此外,这篇文章在叙事进程中对语言和句式的安排也很见匠心。有的叙述,对话有重复有排比,有的变化就大一些,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有详有略,有重复处,也有小小变化处。总而言之,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小有变化。一味求变,变得无头绪可寻,不合乎我们写文章的民族传统;但如果自始至终毫无变化,也会令人乏味。而本篇则恰到好处,既有变化,又令人有轨迹可寻。文章的技巧,就是靠这种地方的斟酌推敲。倘能对此加以变化运用,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禆益的。

  最后再重复一次:如果有人认为邹忌真是自以为美而一天到晚总照镜子,从而悟出了大道理,那的确是太天真了!

  《古文精读举隅》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土决,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5.比干:商纣王时期,因屡次劝谏而触怒纣王,被剖腹挖心而死。

  6.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初任楚怀王左徒、三闾大夫。因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受怀王稚子子兰及靳尚等人谮毁而革职。顷襄王时,屈原被放逐,他无力挽救楚之危亡,又无法实现政治理想,遂投汨罗江而死。《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25553/

推荐访问:纳谏与止谤原文 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 纳谏与止谤免费课件 召公谏厉王止谤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周厉王止谤 止谤莫如自修 周厉王止谤翻译 周厉王止谤的故事 唐太宗纳谏 开门纳谏 止谤莫若自修 皱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周忌讽齐纳谏的教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