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纪上册英语单词表]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答案人教版第五单元

来源:英语演讲稿 时间:2019-04-26 20:30:05 阅读:

【www.bbjkw.net--英语演讲稿】

语文,是语言以及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下面是www.zzxu.cn小学作文网小编整理的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答案人教版第五单元,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答案人教版第五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8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 ▲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 ▲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江山代有才人出, ▲ 。 (赵翼《论诗》)

  (4)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5)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6)采菊东篱下, ▲ 。 (陶渊明《饮酒》)

  (7) ▲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8)水是眼波横, ▲ 。 (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 倜傥 挑剔 涕泗横流

  B. 眩目 炫耀 绚丽多姿

  C. 休憩 默契 锲而不舍

  D. 栖息 晨曦 奴颜婢膝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驻足 静谧 苍穹 因地治宜

  B. 点缀 梦寐 暄腾 抑扬顿挫

  C. 惬意 心扉 追朔 别出新裁

  D. 咫尺 酝酿 睿智 心无旁骛

  班级开展以“文学与酒”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4分)

  【名著与酒】

  元、明、清的文学作品大多与酒有不解之缘, ▲ 。从《三国演义》的“煮酒论英雄”到《水浒传》的“醉打蒋门神”,从《西游记》的“大闹天宫”到《红楼梦》的“群芳夜宴”,作品借酒写人,以酒壮景,既精彩纷呈,又各具特色。

  4. 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酒的历史与文学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B.四大名著里更是觥筹交错,酒香四溢。

  C.中国的文学几乎是蘸 着酒写成的。

  D.四大名著中的酒是时代化的酒、艺术化的酒。

  5.下列名著中关于酒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2分)

  A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选自《三国演义》)

  B.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选自《水浒传》)

  C.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 (选自《警世通言》)

  D.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琥珀杯浓斟。 (选自《红楼梦》)

  【书法与酒】

  6.(1)下列关于“酒”的书法作品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1) (2) (3) (4)

  A.(1)是行书,飘逸洒脱,如一个人的行。

  B.(2)是楷书,端庄秀丽,如一个 人的坐。

  C.(3)是草书,灵动奇异,如一个人的舞。

  D.(4)是隶书,潇洒自由,如一个人的跑。

  6.(2)请用正楷或行楷将右边书法作品里的

  诗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用简体抄写在下面的方格中。(3分)

  【文人与酒】

  材料一: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余光中《寻李白》

  材料二:同一杯酒,倾注了文人不同的情感。陶渊明写下了“悠悠迷所 留,酒中有深味”, 那是一杯恬淡的酒;王维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那是一杯伤感的酒;王翰写下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是一杯豪迈的酒; ▲ 。

  7.(1)阅读材料二,在横线上仿照前面画线的句式续写。(3分)

  ▲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酒对文人创作有什么作用。(2分)

  ▲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16分)

  【古诗阅读】

  听 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8.阅读全诗,赏析末句“疑有碧桃千树花”的妙处。(3分)

  ▲

  【古文阅读】

  游兰溪

  (宋)苏轼

  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②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③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④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⑤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黄州:元丰三年至六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②庞安常:人名。民间名医。

  ③绝:超过。④蕲水:旧县名,属今湖北浠水县。⑤王逸少: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

  9.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辄深了人意( ) (2)二里许( )

  (3)下临兰溪 ( ) (4)溪水西流( )

  10.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颖悟绝人 水落而石出

  B.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余戏之曰 专诸之刺王僚

  D.以纸画字 扶苏以数谏故

  11.按要求答题。(4分)

  (1)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闻 麻 桥 人 庞 安 常 善 医 而 聋。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12.上文与《记承天寺夜游》一样,都表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上文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一特点?(3分)

  (二)阅读议论文,回答问题。(12分)

  快乐不等于幸福

  邓笛(译)

  我住在好莱坞的迪斯尼乐园里,只要愿意可以整天玩各种游戏,你或许认为,住在这么一个富有魅力、充满乐趣的地方的人一定比住在别的地方的人要幸福得多。如果你这样想,就说明你把快乐等同于幸福。有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

  事实上,快乐与幸福少有,甚至毫无共同之处。快乐是人在某项行动中的感受,幸福则是在行动之后的感受。较之快乐,幸福更为深刻,持续的时间也更长。游玩迪斯尼乐园或者打球、玩牌、看电影,这些都是能够带来快乐的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放松下来,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烦恼,甚至还让我们开怀大笑。可是,快乐不等于幸福,因为快乐的情绪会在快乐的活动结束之后不久消失。

  好莱坞明星是那些可以经常参加快乐活动的人,他们购买名车,接触名流,出席盛宴,居住豪宅,时常狂欢,但是这些快乐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幸,他们当中悲观厌世、酗酒吸毒、家庭解体、自杀轻生的情况并没有比普通人群少。即使有这样的事实,很多人还是坚信快乐就等于幸福。这样的想法不但不能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相反还可能让我们失去真正幸福的机会,因为一旦认为快乐等于幸福,就会认同痛苦等于不幸福,我们就会选择及时行乐而逃避那些与痛苦有关联的事情。可是,事实真相是,能导致真正幸福的事情往往与痛苦相关联,比如婚姻、子女抚养、职场发展、慈善公益、个人素养的提升等等。

  如果你去问一个独身主义者为什么不愿意结婚,倘若他与你坦诚相待的话,他会告诉你他其实是不想承担责任。承担婚姻的责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时相当痛苦,他 不可能像单身时那样随心所欲地行乐、冒险、昼夜颠倒。同样,不想生孩子的夫妻也是宁要不 痛苦的快乐,也不要痛苦的幸福。一个孩子,从嗷嗷待哺到成长为风华正茂的少年,父母要付出多少艰辛和劳动。但是,在孩子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过程中,在你和孩子一起领略他童年生活的酸甜苦辣的过程中,在你与自己的爱人一年年地相伴欣赏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那种为人父母的幸福,将永远萦绕心头,不会因为孩子长大成人而消失。这样的幸福,是那些不愿为人父母的独身者们无法体会的。我也喜欢做快乐的事。我打球、玩牌、说笑话,还会玩很多种其他的愉快项目。但是,所有这些娱乐形式都不足以构成真正的幸福。那些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努力的事情,比如写作、抚养子女、与妻子培养感情、多行善事,给我带来的幸福感远比那些娱乐活动要多得多,因为娱乐之乐瞬间即逝。

  一旦人们知道快乐不等于幸福,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首先,他们不再会花太多的时间在娱乐活动上;其次,他们会觉得花过多的金钱购买新车或新衣服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这些并不能增加他们的幸福感;第三,他们不再会对别人心存忌妒,因为他们明白了那些曾被他们忌妒的“幸福之人”——富人和名流们,由于被过多的娱乐活动充斥了生活,或许根本就没有幸福了。

  13.阅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3分)

  2012年7月 16日《环球时报》

  1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作者为什么认为“快乐不等于幸福”?(3分)

  15.从修辞的角度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6.你同意作者“快乐不等于幸福”的观点吗?请从学过的课文中举一例加以阐释。(3分)

  (三)阅读散文,回答问题。(12分)

  人在草木间

  刘梅花

  人在草木间,说的是“茶”,可是不单单指茶,也是禅。

  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令我这个北方人羡慕不已。而且,我还没有去过南方呢,不曾见过南方的嘉木。总是想,茶树,是怎样一种禅意的树呢?嘉木在野,诗经里一样风雅了。那百年的古茶树,老得禅意,老得孤独,动不动还要开花吧?

  茶树一直长在我的梦里,从童年一直开花到现在。我的梦都是茶树的枝枝叶叶里长出来的。你以为我喝了多少好茶,对茶叶如此痴迷?其实也没有。穷人家的孩子,最先想的是要吃饱饭才好。至于茶,当然也是喝的。穷到连茶都不能喝到,人生就没有意思了,还不如当初就不要来尘世呢。

  我喝茶,一直喝那种黑茶,也叫砖茶。很大的一块,坚硬,可以拿来打狗,砌墙。从小,喝清茶。茶块在炉火上烤一烤,变得酥软了,很轻松地撬成碎块儿,盛在匣子里。煮茶的时候,取一块。那茶叶,粗糙,黝黑,却有一脉暗暗的清香,像我的日子。清早,生了火,先熬一壶茶。要熬得酽一点,不要太淡。茶熬得有了苦味儿,好了。伸长脖子灌下去一杯,上学去了。这样的一天,神清气爽。若是哪天缺了这一杯,总是蔫,打盹,头疼。

  冬夜里, 写完作业,爹熬着的茶已经清香扑鼻了。若是有钱的话,还能买了红枣,在清茶里下几枚,喝枣茶。没钱就丢几片姜,抗寒,暖胃。一家人围着火炉喝茶,任凭我说一些废话,狼筋扯到狗腿,没来由地乱说一气。我说,茶树应该很高,都长到半天里去了,仰头看,那茶花儿就开在蓝天里,和我一样大的花儿呢。(1)爹听着,黄瘦的脸上还是笑容,吸一口烟,慢慢喝下去枣红颜色的老茶。有时候,弟弟谴责我说:爹啊,梅娃子最能胡诌,你信她做什么?爹一笑,不说话。漫长的冬夜,煮沸在一壶茶水里。炉火红红的,照在我脸上。(2)爹笑着说,你看,我的黄毛丫头,红脸蛋。又说,梅娃子刚生下来,猫儿一样大。我隔着门看了一眼,脸上皱皱巴巴的,很难看,谁知道长大了这么让人心疼的。那样的日子,像茶,慢慢熬着,吸溜吸溜喝着。慢慢长大了。

  天祝藏区的人唱酒曲,最有名的真兰歌是这样唱的:

  对有恩的犏(piān)乳牛要知道报答。你如果没有喝过淡茶,你就不知道犏乳牛的恩情,你喝过淡茶才知道了犏乳牛,犏乳牛却在哪儿呢?

  对有恩的父母要知道报答。你如果还没有接近暮年,你就不知道父母的恩情,你如果到了暮年才想起父母,父母亲却在哪儿呢?

  我的朋友是一位藏族诗人,他最喜欢唱这首歌,他先用藏语唱,再用汉语唱,一遍一遍,歌声清亮真挚。唱到最后,我常常泪流满面。我的父亲,一直喝清茶。等我煮好满满一碗奶茶的时候,我的父亲又在哪里?他去世那么早,还未来得及给我筹备两麻袋砖茶的嫁妆。

  草木是有气脉的,所以茶才有灵魂。有些草木,成了草药。有些草木,却成了茶,真是世事玄机啊。水煮草木,你知道哪个是药,哪个是茶?草木不会泄露天机。草木也不说话,却把味道交给你,心交给你。人在草木间,天地自有玄理。至于做茶做草药,都行,在于自己喜欢哪个。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7.第④段写到“那茶叶,粗糙,黝黑,却有一脉暗暗的清香,像我的日子”。作者为什么说“茶叶”像“我的日子”?(3分)

  18.结合语境,理解文章第⑤段两处画线句 中“笑”的不同意味。(4分)

  (1)爹听着,黄瘦的脸上还是笑容。

  (2)爹笑着说,你看,我的黄毛丫头,红脸蛋。

  19.第⑥段引用“真兰歌”有什么作用?(2分)

  20.标题“人在草木间”有哪些含义?(3分)

  三、作文(54分)

  (一)修改作文(4分)

  近视的滋味

  以前,见到某些同学戴着眼镜,总羡慕得很,好像戴眼镜就是有风度和有学问的标志。男同学思考时,推推眼镜,潇洒;闲暇时,女同学文雅地拿起眼镜布擦起了镜片。当那眼镜如愿地架在自己的鼻梁时,才知道这滋味一点也不好受。

  唉!近视眼可真把我害惨了,记得有一次我把眼镜落家里了,可那天偏偏是一节语文公开课。孙老师的板书一如既往地潇洒利落,很快,黑板上已经写了满满当当了。突然,他停下手中的粉笔,意味深长地提出了要求:“谁能将黑板上写的内容串联起来复述一遍呢?要带着感情色彩地复述哦。”孙老师一边说,双手一边在空中比划着,手臂微屈,手指摆出个奇特的造型,显出信心满满的样子,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好像所有同学都能够胜任他交给的任务似的。然后,他双手抱在胸前,开始环视全班同学,视线到我这里忽然停住了:“来,你试试看!”这可真让我犯了愁!我努力地望向黑板,可是什么看也不清。我就这么傻站着,满脸通红,不知所措。冷场了半天,孙老师最终挥手示意我坐下,对我甚是失 望。

  为了能够恢复正常的视力,什么“东方神镜”啦,“明目镜”啦,我都试过,而“真视明滴眼液”简直可以当饮料喝了,可是功效甚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还我明亮的眼睛”早已是我的心声,希望医学能进一步研制出攻克近视的良药,让我摆脱近视的痛苦滋味。

  21.(1) 请修改第①段画线句,使之与前句衔接更为流畅。(2分)

  男同学思考时,推推眼镜,潇洒; , , 。

  (2)从扣题的角度看,你认为第②段的写作存在什么问题?(2分)

  (二)作文(50分)

  22. 以“终于等到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透露学校、个人信息。

  鼓楼区初三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 2015.5.

  参考答案

  一、(26分)

  1.(8分)(1)淡妆浓抹总相宜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各领风骚数百年 (4)会当凌绝顶 (5)直挂云帆济沧海(6)悠然见南山(7)不畏浮云遮望眼 (8)山是眉峰聚(每空1分,有错、漏、添、倒,本句不得分)

  2.(2分) B

  3.(2分) D

  4.( 2分) B

  5.( 2分) D

  6.(5分) (1)(2分) D (2)(3分)书写工整2分,书写工整且美观3分。

  7.(5分)(1)(3分)示例:李白写下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一杯孤独的酒。(默写2分,点评语1分)

  (2)(2分)酒可以给文人创作的灵感。文人借酒抒发离愁别绪(情感),文人借酒表达志向。(一点1分)

  二、(40分)

  (一)(16分)

  8.(3分)一个“疑”字,表明了这一句是诗人听到了乐声后产生的想象。想象出花的繁盛烂漫,表现了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的特点。(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

  9.(4分)(1)就 (2)左右 (3)靠近、接近 (4)向西

  10.(2分) B

  11.(4分)(1)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2)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一时奇异的人。

  12.(3分)具体表现:去找庞安常看病,跟他开玩笑,称他们都是一时的异人;病好了之后,和庞安常同游豪饮;在所写的词中表达了不悲叹时光流逝,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一点得2分)

  译文:

  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看田,得了病。听说麻桥人庞安常会看病,是个聋子。就去他那里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我用纸写字给他看,写不了几个,他就能够深刻地懂得我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一时奇异的人。"病好之后,我和他一同去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左右。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倒向西流。我因此作了一首诗歌:“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有污泥。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鸣啼。谁说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门前兰溪水还能流向西,莫伤悲,白发老人还能作报晓的鸡。”这一天,我们开怀畅饮才回去。

  (二)(12分)

  13.(3分)(1)把快乐等同于幸福的人不在少数(快乐与幸福);(2)分析快乐与幸福的区别(3)一旦人们知道快乐不等于幸福,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再也不会盲目追求所谓的快乐。(一空1分)

  14.(3分)①快乐是人在某项行动中的感受,幸福则是在行动之后的感受。较之快乐,幸福更为深刻,持续的时间也更长。②真正幸福的事情往往与痛苦相关联。③快乐容易获得的,而持久的幸福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15.(3分)排比句式(1分),运用排比充分(有力)证明了养育孩子的幸福是独身者们无法体会的,进而证明幸福往往与痛苦相伴。(2分)

  16.(3分)同意或者不同意皆可。示例:(1)同意作者的观点,“快乐不等于幸福”。《孔乙己》中,短衣帮们在取笑孔乙己的时候非常快乐,酒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可是短衣帮、小伙计并没有从中获得生活的幸福,他们依旧过着自己悲苦的生活。

  《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等课文中的相关情节可举例。

  (2)不同意作者观点。快乐就是一种幸福。《社戏》中,“我”和小伙伴驾船看社戏,归途中偷豆吃,非常快乐,“我”成年后还念念不忘,成为我记忆中最幸福的回忆。

  《童趣》《阿长与山海经》《端午的鸭蛋》《社戏》《竹影》中的相关情节可举例。

  举例能体现快乐。(1分)能把例子与观点结合起来。语言表述通顺。(2分)

  (三)(12分)

  17.(3分)茶叶粗糙、黝黑,却有一脉清香,正如我的日子虽然贫困,但家庭生活幸福、温馨。

  18.(4分)示例:(1)父亲在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这是满足、幸福、欣慰的笑。(2分)

  (2)父亲看着可爱的女儿,笑中流露出对女儿的疼爱、欣赏。(2分)

  19.(2分)通过歌词,把“茶”和“感恩父母”联系起来了,渲染了思亲之情;引出下文对父亲的怀念;为下文怀念父亲做铺 垫;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写出1点给1分)

  20.(3分)一指“茶”;二指生活如茶,(只要认真对待、用心感受)苦日子也可以过得有滋有味;三指人和草木一样,不管是做茶还是做药,再平凡的人生都会有自己的价。(答对一点得2分)

  三、(54分)

  (一)(4分)

  21. (1)(2分)女同学闲暇时,擦擦镜片,文雅。

  (2)(2分)第二段详略不当,偏离文题,对孙老师授课进行了过多的描写,而对“我”看不清黑板上的内容,回答不出问题的细节却描写不够,不能充分表现出“近视的滋味”。

  (二)(50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22. 评判方法:先看扣题,再看功底。具体操作是,对于一篇600字以上成篇的作文,看完后:

  一、先判断作文内容是否在题意上,即是否“切题”。

  1.完全切题,35分切入;

  2.基本切题(能围绕题目去写,但有游离),27分切入;

  3.不切题(不管题目要求,自说自话):20分切入;

  4.抄袭:①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文字绝大部分与他人之作雷同。且阅卷教师拿原文来比对证实后,判为“抄袭”。一般5分,最高10分。②抄录本次期末试卷上阅读文章的,判为“抄袭”,最高5分。③学生作文借鉴他人文章的部分材料、结构形式、写法等,但文章大部分内容是自己写的,则不认定为“抄袭”。模仿痕迹过重,则降档给分。

  二、再看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实际水平。

  看思想感悟(是否有见识、感悟是否独特),看材料(内容是否充实),看思路(条理、顺序是否清楚),看形式写法(安排是否巧妙),看遣词造句(是否文通字顺,表情达意准确自然),看修辞(语言表达是否形象生动)。

  1.如果某一项较好,分数提高半档;两项以上,分数可提高一档,甚至更高;

  2.如果某一项特色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分数也可提高一档,甚至更高;

  3.如果有几项较好,又有某一项特色鲜明,那就可以打满分。

  4.如果某一项或两项较差,分数降半档甚至一档;

  5.就基本的表达看,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很多,内容空洞、无话找话,逻辑思路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者,直接判为五类卷。

  说明:1.这里所说的“档”,即为两类文之间的差值,一档为5分。

  2.此法简单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切题成篇;文通字顺;表情达意;文体规范。

  3. 作文评分常规要求:

  (1)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3分。

  (2)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扣2分。

  (3)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4)总分不得超过50分。

初二数学下册预习教案(北师大版) 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初二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2015年初三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四年级小练笔大全 名校课堂九年级下册28.马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一食或尽粟一石 八年级下册政治书内容 2016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答案 八年级政治书下册课本 天津2016年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第5课 初二下册的25课是什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课文 二年级下册第九课日月潭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7年级下册数学复习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9的尿素溶液 8年级下册语文2全解21课 七年级综合性学习黄河PPT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材料 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远去的乡村答案 七年级下册知识网络 一数下册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8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雪】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15课第一框,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预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著导读答案 9年级数学下册沪科版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黄河我的母亲河答案 七年级月考学生数学分析 5年级下册数学小论文 七年级下册阅读语段,不必说 2015湖南省长沙一中月考数学 6年级数学下册数学考的答案 一年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数豆子教学反思 七年级认识三角形教案 一张旧照片八年级 七年级历史试后反思 2016七年级数学 8年级下册语文6课雪夯基达标梳理 6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答案 一年语文下册风教学反思 4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 二年语文下册5泉水教学反思 二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答案人教版第五单元由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www.zzxu.cn/wendang/980320.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04523/

推荐访问:九上语文配套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人教版英语配套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配套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书 人教版五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期中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目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古诗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本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配套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