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习的诀窍--古人为文之道(网友来稿)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04 09:28:24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陆波

一.互解

古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上下文之间往往有一种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本来是行文的一种规律,我们把它叫作“文章诸因互解律”,简称“互解律”,现在总括出来,相信对同学们阅读文言文一定有所帮助。

互解的情况有种种不同,常见的有以下五类。

1.同义互解

同样的意思,在一篇文章中的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语句形式反复表达,这“不同的语句”之间就有了“同义互解”的关系。

例一:“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非小弱”就是下文的“自若”,“非小弱”的意思是动词,没有变小变弱,“自若”的意思是“如常”,还像以前那样没有变小变弱。这是一种肯定说法与否定说法的同义互解。有的《教学参考书》竟然把它译为:“那么,(由此看来,秦的)天下并不小不弱,雍州的地势,殽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如此牵强附会,这都是语文老师不读书的恶果!

例二:“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战国策》)

上文“带甲”即下文的“甲兵”,同义互解,一目了然!

例三:“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苏轼《石钟山记》)

先说“乘小舟”,又说“以小舟”,“以”便是“乘”。这两句话分说在两个段落,但其互解关系还是明显的。

例四:“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战国策》)

“说”通“悦”,这没有问题。而有人这样翻译:“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秦王一定很高兴地而且很好地接见我”。其实,这里并不涉及“高兴”不“高兴”、“很好”还是不“很好”的问题,只是秦王“乐意”不“乐意”(肯不肯)接见的问题。悦,有“乐于做某事”之义,如“悦随”,就是“乐于随从”的意思,“悦谕”,就是“乐于接受晓谕”的意思。所以,“说见臣”就是“乐于接见我”的意思,而后一句的“善见臣”说的显然是同一个意思,“善”即“悦”,可以同义互解。于是,“必喜而善见臣”,可以译为“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因而)乐于接见我”。

2.对义互解

形式相互对应的语句,其对应成分一般结构相同,意思或相反相对,或相同相近,因而也就构成了互解关系。利用这种互解关系可以解决许多难题。

例一:“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中的名句,然而在理解上都未必很清晰、很透彻。中学语文教材把它作为传统篇目,可从来不为“游泳”二字做注。看看各家的参考译文,大体是“游来游去”之类,这至少是不确切的。因为上句说“沙鸥翔集”,都承认“翔”和“集”是两个词,描写的是两种动作,根据行文的对应规律,“游”和“泳”也一定是两个词,描写的是两种动作,不然,就是范仲淹的措辞有毛病。有了这样的认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合而言之,“游”与“泳”同,译为:沙鸥飞来飞去,锦鳞游来游去。分而言之,则“漂浮水上”为“游”,“潜行水中”为“泳”,这在一般的工具书上都能查到,译为:沙鸥或翔或集,锦鳞或游或泳。如此,“游泳”才能和“翔集”形成对文,翻译过来也才更有意味。

例二:“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对“能水”二字,一般注为“能游水”或“善于游泳”,而对“利足”二字,一般则注为“脚走得快”。那么,“利足”与“能水”的结构是否一致?照一般注解看,不不一致;而根据古文行文的规律看,应该一致。“利足”,也应是偏正结构,“利”即“便”,即“善”,即“善于、擅长”的意思,在这里作状语;“足”作动词,即“走路”,译过来,就是“善于走路”。这就与“能水”自然地对应起来了。而把“利足”翻译成“脚走得快”,算是什么结构呢?

例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左传?子鱼论战》)

“以利用”一般解释为“按着有利的原则而行动”,“以利”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用”。而“金鼓以声气”一句则译为“金鼓是用以鼓舞士气的”,这里又把“声气”看成动宾短语,难以与“以利用”相对。“声气”确是一个现成的词,不过在这里不是。根据古文行文规律,这一句中应把“以声”看成介宾短语,把“气”看成动词,即“鼓舞士气”,译成:金鼓是凭着声音来鼓舞(或“振作”)士气的。这样分析,不仅有“对文的根据”,还有“连义互解”的规律:接下来的一句是“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这里的“声”字就是名词,做了主语,也就是“声音”的意思,是从上句承接而来,如果把“以声气”的“声”讲成动词“鼓舞”,上下句就难以连贯了。

例四:“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左传?殽之战》)

现在看到的对这一句话的解释,问题太多。比如,“不腆敝邑”这一分句跟后面构成什么关系?“为”字怎么讲?这且不说,“居”“行”两句,语文教材的传统解释是这样的:“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用;要走,就准备一夜的保卫工作。”“一日”与“一夕”,在句中是对文,根据语言规律,它们的意思应该是相近的。“一日”即“每日”(指全部时间中的任何一天),“一夕”也就是“每夕”(指停留期间的每个夜晚)。况且,军队“要走”,为什么反而需要驻在国为他们去“准备好一夜的保卫工作”呢?没道理嘛!实际上,这里的“行”不是“要走”(离开郑国)的意思,它与“居”相对,而“行”“居”这两种行动又统属在“淹”字之下,即它们是秦军停留在郑国期间的两种行动。所以,“居”是指在军营中驻扎,“行”是指军队离开军营外出执行任务;而“一夕”也就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一夜”,而是“你们的军队离开营盘一夜我们就做好(“备”不是“准备”)一夜的保卫工作”。这样理解,事理上通了,在语言形式上也能与“一日”相对应了:我们郑国这个小国不富裕,但因为你们这些使者停留在这里的缘故,只要你们驻扎在这里一天,我们就提供一天的食用;你们外出执行任务离开军营一夜,我们就做好一夜的保卫工作。

3.连义互解

语句上下连贯,相承相递,意义也必然上下连贯,相承相递,因而也就构成了一种互解关系,我们称之为连义互解。

例一:“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战国策》)

这是孟尝君的故事。孟尝君“西游于梁”,“谓梁王曰:齐放大臣孟尝君于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想要迎候孟尝君。“虚上位”,是什么“位”?文中并没直说。但下句说“以故相为上将军”,由此可知即“相位”。这是一个复句内部的“连义互解”。

例二:“(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

齐王下令,要求的是“群臣吏民”共上谏言,而下令之后,仅说“群臣”进谏,为什么“吏民”不进谏?其实并非没有进谏,只不过在文章中“省言”之,这在修辞上叫“借代”,以部分代全体。而从上下句的语义关系看,“群臣吏民”和“群臣”是等量的,互解的。作为读者,应能体悟到这种相承相连的关系。

例三:“时大军(清军)薄城下者已十万,列营百数,四周围数十重,引弓卬射,颇伤城上人。而城上礌炮、机弩乘高下,大军杀伤甚众。”(《阎典史传》)

单看“大军杀伤甚众”,很可能理解为“大军”杀伤了很多敌人,实际上正好相反,是“大军”被大量杀伤。何以知道这是一个被动句?连义互解:这里上下文共两句,上句说“大军”围城,杀伤“城上人”;下句说守城者“承高下”,自然是杀伤攻城者,“大军”既作主语,只能是被动句了。

例四:“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

对这句话的理解一般是这样:从前(也有译“乡”为“原来”的)为了“礼义”宁愿身死而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去干……

这里把“乡”解为“从前”“原来”(杨伯峻先生译为“过去”),如此,则“乡”与“今”各句的主语应是同一的,句子是说同一主体“原来”(从前、过去)如何如何,而现在又如何如何。

可是把文章连贯起来看,“乡”句的主语应与“今”句的主语形成对比,而不能同一。上一段讲“行道之人”不受“呼尔”之食,“乞人”不屑“蹴尔”之羹,正是“为身死而不受”者;这一段则举那些“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者,然后把这两者加以对比,这是“舍生取义”者与“失其本心”者的对比,这种行文脉络是很清晰的。

所以,“乡”可以解释为“前面那些人(指前文提到的行人、乞人)”,“今”则为近指,指“这种人(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者)”。

其实这里还有对文互解的关系。“为宫室之美”“为妻妾之奉”“为所识穷乏者得我”,都是明确的介宾短语,而与之相对的“为身死而不受”的“为”却被悬空起来,然后补充一个宾语“礼义”,这不合乎语句规律。

实际上,“为身”应该连读,它本身就是一个介宾短语。“身”,统指人的身份、品德、才力等,这在《辞海》中就有解,于是“为身”可以解释为“为了(保持)道德情操”。

此外还有“虚实互解”“宾主互解”等,希望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文言语段的时候,慧眼独具,神于领悟,收举一反三之效,恕我不再举例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935/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