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社会主义]《东欧社会学家眼中的经济社会变迁》读书笔记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9-04-08 11:37:36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东欧社会学家眼中的经济社会变迁》读书笔记

  《新古典社会学的想象力》是匈牙利社会学家伊万·塞勒尼的一本论著集,2010年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吕鹏等学者翻译在国内出版。曾是同路人,塞勒尼如何基于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经验,讨论经济体制、社会不平等等问题,值得一读。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验性研究,勾勒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社会不平等的程度及其来源等;第二部分是基于经验研究的理论反思,分析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平等的阶级结构;第三部分是对东欧国家社会体制性质的概念反思,以及探索后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的多样性。

  书中主要的经验来自作者的祖国匈牙利。根据作者本人在书中的介绍,作者早期的研究始于匈牙利住宅区的调查研究,关注住房体系和社会结构,后来逐步深入到城市化不足下的社会冲突。一个初步的发现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赶超”目标之下,需要尽可能多地投资于生产资料的生产,并因此反基础建设、反私人消费,致力于加速经济增长。其原则是,“我们不应该去吃能下金蛋的鹅”,而对私人住房的投资,无疑是吃鹅的行为。

  但要想抑制私人消费来保障国家增长,就需要设计一定的经济管理体制才能实现,即将剩余集中到中央计划制定者手中,避免个体消费者进行选择的可能。这正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作者将之称为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资源尽可能多地为国家掌握并进行再分配是其关键所在,而国家掌握了再分配的最高理性是这种再分配权力的正当性来源——只有国家才知道怎样做更符合社会的长远利益,因而应该由国家来决定剩余的分配。在书中,作者多篇论文都围绕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展开,后文也将简述其中最主要的一篇,此处暂且按下不提。

  作为读书笔记,本篇重点想记录的是,作者对其研究历程的回顾。这些论著主要来自作者本人的三部著作摘编,分别是《通过阶级权力之路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企业家》以及《无须资本家打造资本主义》。非常有趣的是,作者不无自嘲地指出,每一部都尝试预测未来,但“每次我都错了”。于是每部著作都成为对前一部的自我否定。

  在第一部《通过阶级权力之路的知识分子》中,作者根据当时东欧的状况,提出一个“新统治阶级”也许正在从前官僚集团、技术专家和人文知识阶层的融合中崛起,建立一个以“目的理性”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其背景是面对当时东欧国家存在的种种问题,很多人拥簇的一个观点是,国家计划之所以失效,是因为让错误的人占据了对的位置,但这不代表国家计划本身不被需要。

  让知识精英更多地发挥作用,捍卫再分配的理性,是当时的主流思潮,即便对于那些深受其苦的知识精英也是如此。以作者一位高中友人为例,其父亲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布达佩斯的市长,其本人没有入党,还是一名坚定的天主教徒(可以想象其本人在匈牙利的生活际遇)。作为一名出色的电子工程师,这位友人被选为匈牙利科学院院士,并参与一个委员会。一次,这个委员会要审议有关对外贸易自由化,就来请教作者意见,当听到作者说建议解除价格管制,为市场力量创造更多空间时,这位工程师震惊了,说:我们不能允许这个!这会导致混乱、无政府。毫无疑问,社会需要理性秩序的信念压倒了其他。

  对理性秩序的追求广泛地打动了匈牙利的知识分子。如果可以把专业能力强的人放到领导岗位上,也就是通过科学规划取代革命主义,是否就可以创造一个“理性再分配”的体系?理性规划要求,规划者需要掌握理性,也就是官僚阶级和更广泛层面知识分子合铸的联盟,而知识分子的核心正是技术专家。作者的第一部著作,探讨的也正是此点。

  可惜的是,历史呈现了让知识分子心碎的结果。比起跟知识分子联盟,东欧政府最终选择向小型私有部门(主要是工人和农民)做出让步以换取稳定。第二部《社会主义企业家》写的就是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崛起,同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也走向了混合经济。作者在这本书里的判断是,这种“第三条道路”可能会在长时间内自我复制再生产,但很快,20世纪80年代末的苏东巨变,又证明了混合经济在那里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场。

  第三部《无须资本家打造资本主义》是对苏东国家转型后的研究。混合经济没有持续,小资产阶级也没有成为转型的赢家,事实上他们中大部分人输得很惨,随着前国有部门大规模私有化,他们被证明在自由市场中没有多少竞争力。苏东国家以集体部门私有化为动力,开始“自上而下”建造资本主义,包括俄罗斯式的“没有资本主义的资本家社会”,也包括外国投资者引入,而本土资产阶级寥若晨星的其他一些国家(“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

  知识分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作者在这个时期关注的一个重点,包括他们一股脑地放弃社会主义规划,把创造新的社会秩序当作“使命”或者“天职”。在转型期,知识分子与技术专家结成同盟,成为“支配精英”,但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成为支配精英中的“从属派别”,领导权被技术专家-经理阶层和新的政治精英掌握。换言之,精英霸权只在新的阶级关系还没有成形的时候得以持续,而非把自己转变为“新阶级”。

  由于本书较多地描述东欧国家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以及其原因,进而……本篇读书笔记不再对其展开,墙裂推荐有兴趣的童鞋去读一下原文,会心一笑之余回味无穷。以下是书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一文的主要内容简述。

  * 作者将其特征描述为:一种现代经济体制,目标是消灭个人私有财产,并将某种形式的集体所有权(通常是国家所有权)制度化。市场机制处于边缘位置,经济很大程度上由中央国家机器的再分配干预来整合。

  *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具理性”处于支配地位,对目的的考虑要屈从于对手段的法律要求,强调“形式理性”;而社会主义社会强调目的合理性,经济体制屈从于政治的考量,以贯彻“实质理性”。其正当性的基础在于,再分配者比生产者和市场更有能力来决定如何最有效地使用剩余;其目的则是调动尽可能多的剩余来确保增长。

  * 在这种体制中,再分配者会争取其所控制的剩余数量最大化,以使其再分配权力最大化。但由于再分配者也是事实上的官僚体系,具有多重层级,由此形成各层再分配者对剩余的争夺以及围绕剩余的讨价还价。

  * 预算软约束由此普遍存在(既是各层级再分配者讨价还价的手段,也是结果,笔者注)。利润不佳的国有企业会被政府“盘活”,只要还能获得必要的资源,就能继续运转。当国家经济增长从粗放走向集约,从依赖于劳动力数量增加走向强调生产率提高时,预算软约束可能带来致命的伤害,包括无法满足提高生产率的要求。

  * 叫停预算软约束意味国家停止对国有部门的补贴投入,另一面则是国家也不能再抽取国有企业的收入,而需要转向对企业一视同仁的“征税”。其实质是叫停国家对企业的再分配权力,如果将这种权力拿走,相当于剥夺了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这就要求明确后续的所有者是谁。私人所有者追逐前国有产权时,消灭再分配制度的进程也就开始了,“这种变动并不亚于一场革命”。

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 工作笔记每日一句励志 党员学习笔记范文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1000字 幼儿园读书笔记 廉洁教育学习笔记取得的成效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 初一读书笔记500字 党员教师学习笔记 驾驶员档案管理员工作笔记怎么写 幼儿观察笔记 总喜欢排第一

《东欧社会学家眼中的经济社会变迁》读书笔记由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www.zzxu.cn/huati/dushubiji/987845.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79261/

推荐访问:经济学家茶座读书笔记 经济学家眼中的爱情 我眼中的社会变迁 经济类读书笔记 体验经济读书笔记 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中国经济学家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 经济学家排名 经济学家郎咸平 陈宝存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杂志 经济学家张五常 著名经济学家 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韩志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