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宝排名]中国国宝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8-09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中国国宝篇(1):我国的国宝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我国的国宝,作为祖国文化有形的、综合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它们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产物,它们的存在让我们感到与祖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根一般的关系。教材主要引导同学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自身的收获、发现和感受,体会中国古文明的辉煌和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引导同学透过历史遗迹探究背后的故事,引发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树立维护古遗迹的意识。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同学平均年龄11岁,小朋友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但对中国古遗迹价值的认识和维护古遗迹的意识还不够,需要教师进一步地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正确的道路一步步前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同学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地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培养同学收集处置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同学对古遗迹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维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让同学感受中国文明的绚烂辉煌,知道古遗迹的珍贵价值。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同学维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
  同学准备:课前查找有关古遗迹的资料和一张彩色卡片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感知名胜古迹
  1、同学出示自身旅游时的照片,介绍曾经去过的名胜古迹。
  2、谈谈自身的见到名胜古迹时的感受。
  二、 观看解说,了解古遗迹
  1、播放一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图片,让同学说一说是什么地方。
  2、说说看过后的感受。
  3、出示中国地图,在相应的位置贴上文化遗产名称纸条。
  三、分组汇报,集体交流,探索古遗迹
  指导同学按课前自身选择的一处古遗迹,交流自身探索的效果。有“长城”小组、“秦兵马俑”组、“大足石刻”组和“敦煌莫高窟”组等等,汇报时教师相机指导,引向深入,并注意点拨文化遗产的价值,以突破重难点。
  四、拓展延伸,维护古遗迹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场景和文物被损图片
  1、同学谈感受。
  2、了解国家、政府为维护遗产做的大量工作
  3、同学交流自身如何用实际行动维护古遗迹。
  4、出示课后活动:“小主人在行动”——继续探索古遗迹,为维护古遗迹出点力。
  5、师总结
  板书
  我国的国宝
  历史价值 经济价值 艺术价值
  维护古遗迹 责任意识

中国国宝篇(2):关于国宝的故事

  导读:国宝是我们的国家公认的宝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两则关于关于国宝的故事,欢迎阅读!
  熊猫:从怪物到国宝(一)
  就算有少数人偶尔抱怨中国对国宝大熊猫倾注了过多的关心,浪费了大量的金钱和资源。但对于政府及大众来说,衡量大熊猫的价值远不能用金钱的标尺。就像我们都知道的那样,“熊猫外交”的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中国的政治格局。
  然而事实上,中国人对于熊猫的喜爱并非由来已久。
  晋代郭璞的《尔雅注》中说,貘“似熊,小头庳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意思是,这种动物像熊,头小,脚短,身上黑白斑驳,能吃铜铁和竹子制成的器物。传说这种怪兽跑到山下,能把城门上的钉子都吃得干干净净。
  直到1862年,一位法国的传教士无意中在中国见到了大熊猫,他认为大熊猫极有可能“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有趣的物种”,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1941年,大熊猫首次作为外交礼物馈赠给友国,改变了大熊猫的命运。
  仅有少数的例子证明人类曾经误食过大熊猫,它的味道据说难以下咽,但毛皮确是紧俏货。从1962年中国开始明确宣称保护大熊猫开始,到1963年成功培育出第一只圈养幼崽,再到1987年正式将熊猫捕猎入罪,依然有人铤而走险。
  故意伤害大熊猫会被法律处以严厉的处罚,但是其他的动物就没有这么高强度的保护措施。
  人们用残忍的方式从活熊的身上提取胆汁,野生老虎被大量屠杀,熊掌、娃娃鱼、驼峰等珍贵的动物性食材纷纷被端上有钱人的餐桌。
  从动物保护主义的角度看来,濒危动物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但人们从来没有看到大熊猫受到同样残忍的对待。”它总是可爱地、慵懒地啃着竹子,你甚至想象不到它攻击人的样子。
  《外交政策》的笔者认为,大熊猫的成功转型,得益于整个国家对它的集体感情灌输。
  这种模式或许应该被应用到其他濒危的物种上去。
  明星们正在提倡禁止食用鱼翅的活动,而更多的普通动物保护者则冲向玉林的狗肉节。从政府的层面来看,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立法已经上升到了新的层次,有近420种濒危保护动物被列入保护名单,禁止非法贩运捕猎。
  “四大国宝翡翠”揭秘(二)
  上海解放前夕,黄浦江码头,最后开往台湾的一艘客船将开,船长下令扔掉所有吃重的行李,其中四只箱子被士兵硬扔了下来,留在了黄浦江畔。很快,解放军进城了,打开箱子,里面是四块沉甸甸的石头。因事出蹊跷,立即汇报了当时的市长陈毅。陈毅派专家察看后,认定其为罕见的翡翠,立即上报中央。不久,这四块大石头便坐着专机来到北京。此后三十多年不再有人提起。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亲自参与了国宝制作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的导师王树森突然想起了此事。他呼吁寻宝的声音,立即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李博生回忆了自己第一次见到这四块翡翠时的神秘情景。1982年秋季的一天,一辆面包车来接他和导师王先生一行,车内,绿色的窗帘拉得很严实,规定任何人不许拉开帘子往外看。也不知走了多久,下车一看,眼前是个大山洞,4名解放军战士扛着枪在站岗。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迎了出来,拿出周总理当年的批示(大意是可以把这四块翡翠雕成工艺品),给大家看了看,便领着大家往里走。终于,在几只大灯的照射下,四块石头呈现在人们眼前。
  接下来,一个由全国知名的画家、雕塑家、文博专家组成的顾问团成立。最后确定了王树森先生的方案:将其制成能代表当代最高工艺水平的四件艺术品。这一工程被国务院命名为“86工程”,由两位副总理亲自负责。
  真正开始动手做,已是1985年。一个个难题接踵而来。“岱岳奇观”,迎面是一个人工造成的90度角,很不好处理。李博生在与导师王树森争吵无数次后,最后听从了导师的意见,将其完整保留下来,好似悬崖挂在那儿,颇具气势。“含香聚瑞”采用了套料工艺,花熏的盖由主身中掏出,盖中的料则掏出来做了底足,这是中国玉器艺术传统的高难度技艺。“群芳览胜”花篮上的两条各40厘米长、各含32个环的链子,两个高手花了整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四海欢腾”中的龙,全是王树森老先生一条条画出来的,它聚集了汉代龙和清代龙的最精华部分。李博生说,当时难的不仅是创意。还有制作工具的难题,几乎所有的设备都是大师们和高级技工们自己研制出来的,有很多设备往往只有一次的使用价值。
  四件国宝的出处经考证也终于有了答案:它来自颐和园,当年是献给慈禧祝寿用的,它们合起来也只是其中的2/3块,另有1/3作了别的用途,无法查明去向。
  1989年,这一历时8年、前后投入60名老中青三代艺术大师的工程终于完工。

中国国宝篇(3):国宝季羡林


  引导语:大师先辈们,倾尽一生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人和物,他们便是清华的“魂”。大师们已故,却留给我们无尽的精神力量。

  从清华“嫁”出去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清华,是季老学术生涯的起点,从他考入清华那年起便决定了他这一世的人生轨迹。因此,他曾打趣说道:“清华就像是我的娘家,是我学术生命开始的地方。”季老于191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经过五年的学习后,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十年,在德国经历了二战,战争结束后不久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东语系)并从教半个多世纪,擅长英法德文,钻研中印文化关系和中西亚消失的吐火罗文……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走进季老,来聊聊季老那些鲜为人知的人生趣事。
  朴实幽默的“自黑”鼻祖
  由于季老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他被赋予了很多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中国国宝”。但季老并不赞同人们给他的桂冠,曾写了三篇自摘头衔的文章,分别是《辞大师》《辞泰斗》和《辞国宝》。他自嘲道:“在学术界有许多比我做的更多更好的大家,只是我活得比他们久一些罢了,才捡到‘大师’的便宜。”季老在三零一医院庆祝96岁的生日时,还打趣说道:“千万不要祝福我长命百岁,不然我就没几年可活了。”
  师兄曹禺“让”来的留学名额
  留德十年是季老求学生涯中关键的一段时间,但取得这个宝贵的留学机会还要感谢他的师兄曹禺。曹禺于1929年从南开大学转入清华西语系,先季老一年进入清华学习,便成为了季老的师兄。曹禺当年学习成绩优异,系里唯一一个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名额便给了他。但那时的曹禺正痴迷于戏剧学习,并开始构思创作《雷雨》,想潜心留在清华继续他的创作,便推掉了这个留德名额。最终,系里决定将这个名额转给成绩仅次于曹禺的季羡林。后来,季老谈及此便会感慨道:“当年真是要感谢曹禺迷恋上了戏剧创作,不然留德的人选就是他了。”两人虽然是同系师兄弟,但无论是学术发展还是人生历程却都大相径庭。师兄曹禺还在清华读书期间便有了惊世之作,早早成名;而师弟季羡林则属于厚积薄发类的学者,德国留学十年,回国后创建东语系,行政工作缠身,后经历文革,期间遭受四人帮残酷迫害。饱尝战争之苦,看尽世间冷暖,这都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丰富的基础。直到1978年复出,被任命为北大副校长,他的一系列关于南亚和中印文化关系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著作纷纷面世。
  “硬风骨”的知识分子
  季老并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知识分子,他时时心系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念念不忘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他的《病榻杂记》出版前后,白岩松和朱军分别采访过他,每每采访结尾季老都会谈到中国未来的发展问题,他都会强调中国发展的必然性。他这样说道:“中国的发展和‘侵略’二字是毫不沾边的,但谁要侵略我们,我们也决不饶它,日本就是例子。而中国的腾飞是谁也阻挡不了的,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世纪,这就是我的最后信念。”他还特别强调作为知识分子,个体和国家的关系:“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别的国家的知识分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是关心国家大事的,这个传统要永远继承下去。”
  充满柔情的老人
  而在生活中季老又是一个特别温和富有爱心和情怀的人,他在住院前一直长居在北大朗润园13号公寓,房前便是北大后湖。后湖有几年干涸见底,淤泥沉积,季老便去花鸟市场买来荷花种子,撒种在后湖之中,每每得空之时就会去整理这些小生命,从发芽到生根。后来湖水复满,每年夏季也便有了一池娇艳灿烂的荷花,而这些荷花也被起名为“季荷”。欧阳中石先生还曾专为此作画题词,赠与季老。除了爱花护草,季老还很喜爱小动物,他收养了一只流浪的纯白色波斯猫,从小养到大,季老把它唤作“大白”。而大白似乎也很通人性,季老每天伏案看书写作之时,它便会安静在趴在书桌边上或伏在季老的肩头,陪着季老一起看书学习。于是,一幅静谧安详的景象在每天清晨就这样上演着,美如画卷。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3701/

推荐访问:中国国宝排名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