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名可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8-09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道可道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规律。可以描述出来的形状、特性、功能,就不是永恒的本质。空灵虚无,用来形容万事万物的原始状态。具体形态,用来形容展现万事万物的发展进程。所以保持空灵虚无的状态,可以发现万物的本来、根源;认识具体形态的过程,可以观察万物的演变规律。“无”——空灵虚无和“有”——具体形态,是“道”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起源根本同出于“道”而只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统称为玄妙。不断地探索这玄妙的内涵,就能发现万事万物的真正奥秘。
  点评:
  本章是对宇宙根本大规律的这个“道”作了个基础性的阐述。
  首先,“道”是什么?“道”就是规律。那么规律是什么?规律就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确定不疑的、直接的因果关系。
  “道”有大“道”,也有小“道”,有“常道”,也有“非常道”。有一般的“道”,也有特殊的“道”,有局域性的“道”,也有全局性的“道”。
  道德经重点讨论的是代表宇宙根本大规律的那个“道”,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彻悟的“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勉强地翻译为汉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这个规律是言语永远无法“说”——解释得彻底的,不是老子表达不出,而是凡人不可能听懂。正如“夏虫不可以语冰”、对先天的盲人去解释什么是红色一样。不但从来没有接触过,连勉强地去想象都是不可能的事。《心经》中说:“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规律不是凡人可以通过一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产生的六个基本识(色、声、香、味、触、法)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思想、文化、理论体系(受、想、行、识)等途径以了解一门“世间法”、“有为法”的方法来了解的。
  反之,可以被人们通过以上途径去了解、掌握并运用的任何一门“世间法”、“有为法”,那都不是“常道”——永恒而广大的根本规律。这也与佛在《金刚经》最后重点强调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如出一辙。
  真正的宇宙大“道”,哪里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呢?这就是个“空中无色”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六根产生六识是向外的,因此,这是一个依靠环境来决定意识的过程。但是这个环境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这个环境是在不停地变化的。不同的时空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环境,如果我们始终追随着这些林林总总的环境,这叫“心随物转”,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本心给迷惑掉了。如果,仅仅立足于向外去认识环境的方法去理解宇宙的根本法,那就叫“缘木求鱼”,也叫“刻舟求剑”,根本就是犯了方向性的大错。
  比如有一个人,他坐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了一下头,他就好奇:为什么啊?为什么苹果会砸我啊?为什么苹果是往下掉啊?好,根据这个环境给他的信息,他最后在一个大环境里发现了一个规律——万有引力。但是,以他所处的环境他是不可能知道,苹果其实是可以不往下掉的,也就是说这个万有引力的规律是“有漏”的,有破绽的,有局限性的。
  现代科学走的就是这么一个方向,不说它是错误的,至少它是片面的。因此,这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必然是漏洞百出的。
  我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间,都知道所谓科学研究的程序是这样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个假设就是个很唯心的东西,而且从假设到求证中有一系列人为的逻辑判定,如最著名的“三段论”法,这些是否真的是那么绝对正确?本身就是有疑问的。只要在这个过程中与真实的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误差,经过辗转、叠加、放大的效果,也会使所谓的理论远远地偏离现实情况。更何况求证的客体——环境,本身就是个不稳定的客体。不仅同类的这个客体与那个客体不完全一样,甚至自身的这个时刻与下个时刻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如何保证求证的过程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考察对象的真实面目呢?如果不能做到,那么所谓的实验、试验结果又能有多少可靠性呢?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那些由人(哪怕是科学家)主观制定的规律、法则又能有多大的适用范围、时限和参考价值呢?
  话说回来,这就说明“道”如果“可道”就不是“常道”。
  那么“常道”是什么呢?“常”是个道家与佛家共有的词,它是指在宇宙特性基础上的不变。“古往今来谓之宇,上下四方谓之宙。”所以说“常”就是在宇宙这个时空层次上保持不变,就是在最广大范围内的永恒。
  我认为这个意思是在表达至少在我们这个宇宙的时空层次上来说,它是普遍适用的一个总规则,是宇宙宪法,是古代所说的“天意”、“天命”。我们古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说到头,就是要符合这个宇宙根本法。
  要研究这个“道”——宇宙根本法,应该用什么途径呢?当然不能仅仅是向外探索,还要向内探索。《道德经》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向内探索。佛家重点要解决的也是这个问题。
  这就有必要先说一下“道”的特性,首先,“道”是无所不在的,它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共性”,任何一个层次上都有“道”的存在,所谓“道在屎溺”、“狗子也有佛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不但有“天道”、“地道”、“人道”、也有“棋道”、“茶道”、“酒道”、“花道”,甚至也有“屎溺道”和“狗道”。其次,“道”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无”和“有”。“无”就是以上所有这些“道”的共性内容,与宇宙根本大道是一脉相承的。而“有”则是千奇百怪的“个性”。而这个“个性”的表现就是“名”。
  什么是 “名”?“名”就是“大道”——宇宙根本规则(绝对真理)衍生出来的在各个不同层次(子系统)里的“小道”——局部规则(相对真理)的具体表现形式,等等。这个“名”的有些层次是可以被生活在那个层次的一般人感知的,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名”是可以勉强描述的,描述的精当与否取决于对这个具体的“名”的认识水平。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能对全局性的大“名”描述得很精当、理解得很深刻的,所以“名可名,非常名”。
  怎么理解“道”和“名”的关系呢?比如“道”在一个苹果里,是对“名”起决定作用的,而“名”就是苹果的外在表现形式,如:红的,甜的,脆的,含水的等等。但即使是一个苹果,也没有人敢说苹果的所有外在特性已经完整、准确地被掌握了,更加不要说从已经获得的这些外在的特性里去找出苹果的“道”——由宇宙根本法所构成的核心。
  顺便说一下,这个“名”的字义是形容、描述的意思,而不是命名的意思。最早人们都是用形容的方法来命名的,后来,这个“名”才慢慢变成了现在的“命名”的意思。
  “道”不是用“说”这种低层次的人类沟通方式可以完全承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说”的作用一点也没有,否则,就没必要有这本《道德经》,佛也不用对大众“说”法。“说”当然是有用的,而且可以说是极重要的,因为“说”可以引导人们去体味、实证“道”,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不会有以后高层次的沟通,也不会有真正见“道”的一天。但是这个工具又是最容易被污染和充满歧义的,甲传乙,乙传丙,几个人辗转相传以后,一件简单的事也可能会被传得面目全非,更何况是这样深奥玄妙的道理。而且还可能有人为的增减篡改,那可信度就更低了。所以,老子推崇“不言之教”,佛家讲究“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甚至佛临入灭前还反复强调“转了四十九的法轮,未曾讲了一字”,都是怕落下文字障把后人引入歧途。
  “说”尽管不好,但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且“说”至少能留下一点,总比什么都没留下好。可以提供一点隐约的轨迹给后人去琢磨也好。因此,老子还是开始“说”了。
  “道”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核,根本精神之所在,那就是“无”。还有一个是围绕这个核起作用的外在作用,那就叫“有”。“无”是里,“有”是表;“无”是根本,“有”是枝叶;“无”是内涵,“有”是外延;“无”决定“有”,“有”证实“无”;“无”代表了源头,“有”代表了发展;“无”就是“空”,“有”就是“色”。
  所以研究“无”,就是向内研究,就是研究根本,就是研究源头。而研究“有”就是向外研究,就是研究枝叶,就是研究发展。
  向内研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研究自己。因为人也是宇宙万物之一,人的核心也有“道”,也有与宇宙大“道”相通的那个“众妙之门”。而向内研究才是最根本和最彻底的,因为研究的对象是“无”——“道”的核心、内涵、源头、根本。而现代的科学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向外研究,在研究那个“有”。
  “无”和“有”这两个部分看起来好象截然相反,但是从本质上说它们是“道”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创造了发展的原动力,统一构成了系统的和谐稳定。佛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说“有不异无,无不异有,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是最高层次的对立统一。因此,“同谓之玄”。尽管有着主次之分,但“无”学和“有”学都同样是很深奥的学问。
  “玄之又玄”,不断地去通过修行、实证去接近、探索这个“道”,那么“众妙之门”就打开了,就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篇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读后感3000字(集锦)


  【篇一】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己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但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但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今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

篇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注音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道德经注音部分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道德经注音部分原文及译文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音版
  道(dào) 可(kě) 道(dào) ,非(fēi) 常(cháng) 道(dào) ,
  名(míng) 可(kě) 名(míng) ,非(fēi) 常(cháng) 名(míng) .
  无(wú) 名(míng) ,天(tiān) 地(dì) 之(zhī) 始(shǐ) ,
  有(yǒu) 名(míng) ,万(wàn) 物(wù) 之(zhī) 母(mǔ) .
  故(gù) 常(cháng) 无(wú) 欲(yù) ,以(yǐ) 观(guān) 其(qí) 妙(miào) ,
  常(cháng) 有(yǒu) 欲(yù) ,以(yǐ) 观(guān) 其(qí) 徼(jiǎo) .
  此(cǐ) 两(liǎng) 者(zhě) 同(tóng) 出(chū) 而(ér) 异(yì) 名(míng) ,
  同(tóng) 谓(wèi) 之(zhī) 玄(xuán) ,玄(xuán) 之(zhī) 又(yòu) 玄(xuán) ,众(zhòng) 妙(miào) 之(zhī) 门(mén) .
  译文
  此章为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话,那么它就是平常的“道”但如此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名”如果要用语言来表述的话,那就是平常的“名”但是如此章所说“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名”也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名”](这里有些人会误解说明一下,意思也就是说:“道”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但是本章所表述的并非普通的“道”)“无名”的“无”本章所表述的是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
  “有名”的“有”本章所表述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所以,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就是告诉大家以后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下面的句子更好“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是说此两者来源于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得上玄妙、深远。但是它并非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万物天地之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注音版
  天(tiān)下(xià)皆(jiē)知(zhī)美(měi)之(zhī)为(wéi)美(měi),
  斯(sī)恶(è)已(yǐ),
  皆(jiē)知(zhī)善(shàn)之(zhī)为(wéi)善(shàn),
  斯(sī)不(bù)善(shàn)已(yǐ).故(gù)
  有(yǒu)无(wú)相(xiāng)生(shēng),难(nán)易(yì)相(xiāng)成(chéng),
  长(cháng)短(duǎn)相(xiāng)形(xíng),高(gāo)下(xià)相(xiāng)倾(qīng),音(yīn)声(shēng)相(xiāng)和(hè),前(qián)后(hòu)相(xiāng)随(suí).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处(chù)无(wú)为(wéi)之(zhī)事(shì),
  行(xíng)不(bù)言(yán)之(zhī)教(jiào),
  万(wàn)物(wù)作(zuò)焉(yān)而(ér)不(bù)辞(cí),
  生(shēng)而(ér)不(bù)有(yǒu),为(wéi)而(ér)不(bù)恃(shì),
  功(gōng)成(chéng)而(ér)弗(fú)居(jū).
  夫(fū)惟(wéi)弗(fú)居(jū),是(shì)以(yǐ)不(bù)去(qù).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第三章
  原文
  原文版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音版
  不(bù) 尚(shàng) 贤(xián) ,使(shǐ) 民(mín) 不(bù) 争(zhēng) ,
  不(bù) 贵(guì) 难(nán) 得(de) 之(zhī) 货(huò) ,
  使(shǐ) 民(mín) 不(bù) 为(wéi) 盗(dào) ,
  不(bú) 见(jiàn) 可(kě) 欲(yù) ,
  使(shǐ) 民(mín) 心(xīn) 不(bù) 乱(luàn) .
  是(shì) 以(yǐ) 圣(shèng) 人(rén) 之(zhī) 治(zhì) ,
  虚(xū) 其(qí) 心(xīn) ,实(shí) 其(qí) 腹(fù) ,
  弱(ruò) 其(qí) 志(zhì) ,强(qiáng) 其(qí) 骨(gǔ) .
  常(cháng) 使(shǐ) 民(mín) 无(wú) 知(zhī) 无(wú) 欲(yù) ,
  使(shǐ) 夫(fū) 知(zhī) 者(zhě) 不(bù) 敢(gǎn) 为(wéi) 也(yě) .
  为(wéi) 无(wú) 为(wéi) ,则(zé) 无(wú) 不(bù) 治(zhì) .
  译文
  如果社会上没有恭维有才华的人,就不会导致老百姓相争,如果珍贵的东西大家都不认为他是珍贵的话,那么就不会偷窃之人,不显耀引起贪心的事物,就不会导致民心迷乱。所以圣人的治理原则就是:要使人民都虚心待人,使人民衣食充盈,使人民没有野心,使人民身体强健,全民都形成了谦虚谨慎不出风头、安居乐业不欲壑难填的风尚,即使其中有个别的“聪明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社会就不会不太平了。这里的“无为”是有特定的含义,不是无所作为。“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说你的行为达到了“无为”的境界,天下就没有你管治不了的事情。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音版
  道(dào) 冲(chōng) 而(ér) 用(yòng) 之(zhī) 或(huò) 不(bù) 盈(yíng) ,
  渊(yuān) 兮(xī) 似(sì) 万(wàn) 物(wù) 之(zhī) 宗(zōng) .
  挫(cuò) 其(qí) 锐(ruì) ,解(jiě) 其(qí) 纷(fēn) ,
  和(hé) 其(qí) 光(guāng) ,同(tóng) 其(qí) 尘(chén) .
  湛(zhàn) 兮(xī) 其(qí) 若(ruò) 存(cún) ,
  吾(wú) 不(bù) 知(zhī) 谁(shuí) 之(zhī) 子(zǐ) ,
  象(xiàng) 帝(dì) 之(zhī) 先(xiān) .
  译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就像一个大容器,但它里面所蕴涵的内容,和运用的领域是用之不竭的。第一章说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说真正没有私欲的事物,我们要观察他们的微妙之处,对于有私欲的事物,我们要观察他们的欲望所达到的程度,对于不断的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的深入细节,我们不断的发现微妙之处,不断的充实“道”德内涵。
  “渊兮(yuān xī),似万物之宗” “道”是万物的内在本质,就像是万物发源的根源一样。“万物”也就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宗”是指祖宗。“似”就是好像,而不真正的是。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在我们不断的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消磨认识的锋锐部分,消除跟中认识的意见分歧,融合各种观点的光辉,最终形成共同的观点。“道”似就是好象存在,却又深奥莫测。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们不知道“道”是怎样产生的,好像是在天地形成之先,也就是说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道”了.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音版
  天(tiān)地(dì)不(bù)仁(rén),
  以(yǐ)万(wàn)物(wù)为(wéi)刍(chú)狗(gǒu),
  圣(shèng)人(rén)不(bù)仁(rén),
  以(yǐ)百(bǎi)姓(xìng)为(wéi)刍(chú)狗(gǒu).
  天(tiān)地(dì)之(zhī)间(jiān),其(qí)犹(yóu)橐(tuó)龠(yuè)乎(hū)?
  虚(xū)而(ér)不(bù)屈(qū),动(dòng)而(ér)愈(yù)出(chū).
  多(duō)言(yán)数(shù)穷(qióng),不(bù)如(rú)守(shǒu)中(zhōng).
  译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的刍狗,的意思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天地对地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都是按照自然规律在运行着,生也好,死也好,都有其规律,天地无所谓对他们“仁”与“不仁”看到这个句子让我想起来毛泽东的一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老天要是有情意天也会老去的。所以老天无所谓“仁”与“不仁”。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老百姓安居乐业、生老病死。圣人治理都是用“无为”的方法来治理,也无所谓“仁”与“不仁”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子一样,当中是空的,但抽动起来可以发出无穷无尽的风力。为政不在言多,多言反而会导致黔驴技穷,不如按照自然法则少说、多看、多做就叫“守中”,“中”就是自然法则。 老子在本章阐述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观点“顺其自然”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3562/

推荐访问:非常道 名可名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